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健康生态养殖调水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1%;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增长率已经占整个世界水产养殖增长率的60%;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为了避免污染水域环境和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水产业将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而超高密度集约化的工厂化养殖是其中主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式工业化养殖的规模日益扩大。由于人们过度的投放饵料,以及一些容易造成水华、赤潮的磷等富营养物质不合理排放,同时粪便、残饵等有机物质的积累,造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在水中的积累,养殖水的水质下降、甚至恶化,引起养殖动物的大量发病死亡。水体质量,是水产养殖的根本和基础,直接影响养殖质量、效益甚至生产的成败。如何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企业、环境工作者和水产养殖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当今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生态问题已成为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和花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一种水产健康生态养殖调水方法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产健康生态养殖调水方法,有效解决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和成本问题,特别是养殖中后期污染加重、水质老化、物质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水产健康生态养殖调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当养殖水体中初始存鱼量为250kg/亩以下(含250kg/亩)时,养殖调水方法如下:
(1)3-6月份养殖期调水:从3月第一次开始投喂饵料当天使用1次活水剂,5月初再使用1次活水剂,每次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开始投喂饵料当天后的第15-20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20-30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120-20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0-15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10-15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2)7-9月份养殖期调水:7月初和9月初各使用1次活水剂,每次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6月份最后一次使用底改剂后的第15-20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5-20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180-24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5-20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20-30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3)10-11月份养殖期调水:11月初使用1次活水剂,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9月份最后一次使用底改剂后的第10-15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0-15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200-30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0-15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15-20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二)当养殖水体中初始存鱼量高于250kg/亩时,养殖调水方法如下:
(1)3-6月份养殖期调水:从3月第一次开始投喂饵料当天使用1次活水剂,5月初再使用1次活水剂,每次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开始投喂饵料当天后的第15-20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5-20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120-20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0-15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10-15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2)7-9月份养殖期调水:7月初和9月初各使用1次活水剂,每次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6月份最后一次使用底改剂后的第15-20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0-15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180-24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5-20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20-30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3)10-11月份养殖期调水:11月初使用1次活水剂,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9月份最后一次使用底改剂后的第10-15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0-15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200-30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0-15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20-30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所述活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腐殖酸和活性炭按质量比5-8:3-5混合均匀,待用;
2)将纳米沸石粉、酵母铁和氧化铝按质量比1-2:1-3:8-10混合均匀,待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所得物按质量5-8:2-3混合均匀,得复合物,然后加入甘露寡糖,甘露寡糖的加入量为复合物质量的10-15%,搅拌均匀,在60℃中水浴处理1h,然后再加入黄原胶,黄原胶的加入量为复合物质量的10-12%,搅拌均匀,在100℃水浴条件下处理10min,然后压铸成块后阴干即可;
所述底改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过氧化钙和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按质量比1-2:3-5混合均匀,待用;
2)将往植物源杀菌剂中按固液比1:2加入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得植物源杀菌剂溶液,待用;
所述植物源杀菌剂由孜然提取物、山苍子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和泽兰提取物组成;植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式为:将孜然、山苍子、苦参和泽兰按质量比3-5:1-2:1-2:4-6,混合粉碎过30目筛,得复合植物粉,往复合植物粉中按固液比1:5加入浓度为75%的乙醇,超声提取30min,超声温度45℃,超声功率200-240w,超声结束后过滤,将滤液真空干燥,即得植物源杀菌剂;
3)将步骤1)中所得物与单硬脂酸甘油酯按质量比10-12:1,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植物源杀菌剂溶液,植物源杀菌剂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得物质量的3-5倍,搅拌均匀,在60℃条件下水浴处理1h,真空干燥,然后压铸成块后阴干即可;
所述补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乳酸菌菌粉、放线菌菌粉、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纳豆芽孢杆菌菌粉和乳酸肠球菌菌粉按质量比1-2:2-4:3-5:1-2:1-2混合均匀,得复合菌粉,所述乳酸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2×108cfu/g,放线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6×106cfu/g,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5×108cfu/g,纳豆芽孢杆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0×106cfu/g,乳酸肠球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0×108cfu/g;
2)将复合菌粉与豆粕粉和苹果渣按质量比1-3:3-5:10-12混合,得发酵物,然后加入无菌水,无菌水的加入量为发酵物的10%,37℃条件下发酵10h,然后加入酵母菌,酵母菌的加入量为发酵物质量的4-7%,继续发酵24h,发酵结束后在30-40℃条件下低温烘干,然后压铸成块即可。
所述发酵生物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米糠粉碎过40目筛,加入水混匀后使米糠中的含水量达30-40%,得发酵底物,接着将复合发酵菌粉加入到发酵底物中混合均匀,复合发酵菌粉的加入量为发酵底物质量的0.5-1.0%,密封发酵48-60h,发酵结束后,进行低温烘干,得到发酵生物料;所述复合发酵菌粉由乳酸菌菌粉、酵母菌菌粉、光合菌菌粉、放线菌菌粉按照质量比1:1-2:1-3:1-2组成,所述乳酸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5×106cfu/g、酵母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5×108cfu/g、光合菌菌粉中活菌数为4.0×106cfu/g、放线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2×107cfu/g。
所述活水剂的施用方法为:用纱布或镂空盒子将活水剂装好后,悬挂于养殖水体中;
所述底改剂的施用方法为:在养殖水面均匀干撒;
所述补菌剂的施用方法为:将补菌剂与3-5%的红糖水按照固液比1:100-120混合均匀浸泡3-4h后,向养殖水面均匀泼洒。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效果:
1、本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养殖水体中大部分的富余蛋白的利用问题,通过补充碳、氮、磷,可有效保持养殖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及数量,进而维持以水体中藻类为主要营养源的浮游动物的丰度,保持水体浮游生物的生态平衡,同时,因本方法中底改剂能有效避免对浮游动物虫卵的杀灭,保证了虫卵的孵化率,可以减少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整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余蛋白及鱼粪污都以营养源形式被良性循环利用,缓解环保污染压力;
2、本养殖方法提升并充分利用池塘天然生产力,天然生产力不足时再补充辅助生产力,水质稳定且效益可显著提升;全程采用本养殖方法可提高主养鱼类增长5-10%,辅养的滤食性鱼类增产20-50%;
3、通过激活养殖水体生态系统中在最大量物质——水,使养殖水体生态系统运转加速,生态运转效率更高、更稳定,本发明方法可使养殖水体活力得到提升,使用活水剂后可使水分子核磁共振半幅宽度可降低至80-120hz;
4、活水促进饲料的直接吸收利用,提高饲料报酬;减少应激,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
5、活水促进粪污和残饵直接分解并向藻类浮游动物转化效率提升,污染减少、天然饵料增加,鱼病害少,长速快;可使单次杀虫、消毒等用药剂量减量20-30%。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水产健康生态养殖调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草鱼为主养鱼,鲢、鳙为辅养鱼养殖模式为例,初始存鱼量148kg左右(3月份中旬每亩投放90g左右规格草鱼苗1200尾、鲢鱼250g左右10尾/亩,鳙鱼250g左右150尾/亩),养殖水体面积为15亩,正常投喂饲料养殖,其养殖调水方法为:
(1)3-6月份养殖期调水:从3月20日开始投喂饵料当天使用1次活水剂,5月10日再使用1次活水剂,每次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3月20日开始投喂饵料当天后的第20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25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16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3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10-15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2)7-9月份养殖期调水:7月5日和9月5日各使用1次活水剂,每次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6月份最后一次使用底改剂后的第20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8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20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8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20-30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3)10-11月份养殖期调水:11月5日使用1次活水剂,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9月份最后一次使用底改剂后的第15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3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25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3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15-20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所述活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腐殖酸和活性炭按质量比5:3混合均匀,待用;
2)将纳米沸石粉、酵母铁和氧化铝按质量比1:1:8混合均匀,待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所得物按质量5:2混合均匀,得复合物,然后加入甘露寡糖,甘露寡糖的加入量为复合物质量的10%,搅拌均匀,在60℃中水浴处理1h,然后再加入黄原胶,黄原胶的加入量为复合物质量的10%,搅拌均匀,在100℃水浴条件下处理10min,然后压铸成块后阴干即可;
所述底改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过氧化钙和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按质量比1:3混合均匀,待用;
2)将往植物源杀菌剂中按固液比1:2加入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得植物源杀菌剂溶液,待用;
所述植物源杀菌剂由孜然提取物、山苍子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和泽兰提取物组成;植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式为:将孜然、山苍子、苦参和泽兰按质量比3:1:1:4,混合粉碎过30目筛,得复合植物粉,往复合植物粉中按固液比1:5加入浓度为75%的乙醇,超声提取30min,超声温度45℃,超声功率200w,超声结束后过滤,将滤液真空干燥,即得植物源杀菌剂;
3)将步骤1)中所得物与单硬脂酸甘油酯按质量比10:1,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植物源杀菌剂溶液,植物源杀菌剂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得物质量的3倍,搅拌均匀,在60℃条件下水浴处理1h,真空干燥,然后压铸成块后阴干即可;
所述补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乳酸菌菌粉、放线菌菌粉、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纳豆芽孢杆菌菌粉和乳酸肠球菌菌粉按质量比1:2:3:1:1混合均匀,得复合菌粉,所述乳酸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2×108cfu/g,放线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6×106cfu/g,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5×108cfu/g,纳豆芽孢杆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0×106cfu/g,乳酸肠球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0×108cfu/g;
2)将复合菌粉与豆粕粉和苹果渣按质量比1:3:10混合,得发酵物,然后加入无菌水,无菌水的加入量为发酵物的10%,37℃条件下发酵10h,然后加入酵母菌,酵母菌的加入量为发酵物质量的4%,继续发酵24h,发酵结束后在30℃条件下低温烘干,然后压铸成块即可。
所述发酵生物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米糠粉碎过40目筛,加入水混匀后使米糠中的含水量达35%,得发酵底物,接着将复合发酵菌粉加入到发酵底物中混合均匀,复合发酵菌粉的加入量为发酵底物质量的0.8%,密封发酵54h,发酵结束后,进行低温烘干,得到发酵生物料;所述复合发酵菌粉由乳酸菌菌粉、酵母菌菌粉、光合菌菌粉、放线菌菌粉按照质量比1:1.5:2:1.5组成,所述乳酸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5×106cfu/g、酵母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5×108cfu/g、光合菌菌粉中活菌数为4.0×106cfu/g、放线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2×107cfu/g。
所述活水剂的施用方法为:用纱布或镂空盒子将活水剂装好后,悬挂于养殖水体中;
所述底改剂的施用方法为:在养殖水面均匀干撒;
所述补菌剂的施用方法为:将补菌剂与3%的红糖水按照固液比1:100混合均匀浸泡3h后,向养殖水面均匀泼洒。
实施例2
一种水产健康生态养殖调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草鱼为主养鱼,鲢、鳙为辅养鱼养殖模式为例,初始存鱼量280kg左右(3月份中旬每亩投放150g左右规格草鱼苗1500尾、鲢鱼250g左右20尾/亩,鳙鱼250g左右200尾/亩),养殖水体面积为15亩,其养殖调水方法为:
(1)3-6月份养殖期调水:从3月20日开始投喂饵料当天使用1次活水剂,5月10日再使用1次活水剂,每次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开始投喂饵料当天后的第15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5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18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5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10-15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2)7-9月份养殖期调水:7月5日和9月5日各使用1次活水剂,每次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6月份最后一次使用底改剂后的第15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0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22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8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20-30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3)10-11月份养殖期调水:11月5日使用1次活水剂,活水剂的使用量为200g/亩;从9月份最后一次使用底改剂后的第10天开始施用1次底改剂,施用1次底改剂,之后每隔10天施用1次底改剂,每次施用底改剂的量为250g/亩;且在每次施用底改剂后隔2天再施用1次补菌剂,每次施用补菌剂的量为14g/亩;根据水体情况每隔20-30天施用生物发酵料、磷酸一铵和碳铵的一种或多种,使水体中碳氮比值维持在2-4:1,氮磷比值维持在8-15:1;
所述活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腐殖酸和活性炭按质量比8:5混合均匀,待用;
2)将纳米沸石粉、酵母铁和氧化铝按质量比2:3:10混合均匀,待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所得物按质量8:3混合均匀,得复合物,然后加入甘露寡糖,甘露寡糖的加入量为复合物质量的15%,搅拌均匀,在60℃中水浴处理1h,然后再加入黄原胶,黄原胶的加入量为复合物质量的12%,搅拌均匀,在100℃水浴条件下处理10min,然后压铸成块后阴干即可;
所述底改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过氧化钙和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按质量比2:5混合均匀,待用;
2)将往植物源杀菌剂中按固液比1:2加入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得植物源杀菌剂溶液,待用;
所述植物源杀菌剂由孜然提取物、山苍子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和泽兰提取物组成;植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式为:将孜然、山苍子、苦参和泽兰按质量比5:2:2:6,混合粉碎过30目筛,得复合植物粉,往复合植物粉中按固液比1:5加入浓度为75%的乙醇,超声提取30min,超声温度45℃,超声功率240w,超声结束后过滤,将滤液真空干燥,即得植物源杀菌剂;
3)将步骤1)中所得物与单硬脂酸甘油酯按质量12:1,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植物源杀菌剂溶液,植物源杀菌剂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得物质量的5倍,搅拌均匀,在60℃条件下水浴处理1h,真空干燥,然后压铸成块后阴干即可;
所述补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乳酸菌菌粉、放线菌菌粉、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纳豆芽孢杆菌菌粉和乳酸肠球菌菌粉按质量比2:4:5:2:2混合均匀,得复合菌粉,所述乳酸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2×108cfu/g,放线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6×106cfu/g,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5×108cfu/g,纳豆芽孢杆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0×106cfu/g,乳酸肠球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0×108cfu/g;
2)将复合菌粉与豆粕粉和苹果渣按质量比3:5:12混合,得发酵物,然后加入无菌水,无菌水的加入量为发酵物的10%,37℃条件下发酵10h,然后加入酵母菌,酵母菌的加入量为发酵物质量的7%,继续发酵24h,发酵结束后在40℃条件下低温烘干,然后压铸成块即可。
所述发酵生物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米糠粉碎过40目筛,加入水混匀后使米糠中的含水量达40%,得发酵底物,接着将复合发酵菌粉加入到发酵底物中混合均匀,复合发酵菌粉的加入量为发酵底物质量的1.0%,密封发酵60h,发酵结束后,进行低温烘干,得到发酵生物料;所述复合发酵菌粉由乳酸菌菌粉、酵母菌菌粉、光合菌菌粉、放线菌菌粉按照质量比1:2:3:2组成,所述乳酸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5×106cfu/g、酵母菌菌粉中活菌数为2.5×108cfu/g、光合菌菌粉中活菌数为4.0×106cfu/g、放线菌菌粉中活菌数为1.2×107cfu/g。
所述活水剂的施用方法为:用纱布或镂空盒子将活水剂装好后,悬挂于养殖水体中;
所述底改剂的施用方法为:在养殖水面均匀干撒;
所述补菌剂的施用方法为:将补菌剂与5%的红糖水按照固液比1:120混合均匀浸泡4h后,向养殖水面均匀泼洒。
具体试验效果:
试验在江西宜春某养殖基地进行,对照组和试验组池塘面积均为15亩,均以草鱼为主养鱼,鲢、鳙为辅养鱼,养殖池塘,均从3月份中旬每亩水体投放90g左右规格的草鱼苗1200尾、250g左右规格鲢鱼苗10尾,250g左右的鳙鱼苗150尾,初始鱼存量均为148kg左右。从3月20日开始投喂饲料,试验组按照实施例1的养殖调水方法调水,对照组采用常规养殖调水方法调水;试验至11月15日结束。捕捞后统计产量、成活率、草鱼料肉比,试验组每次施用活水剂后24小时和72小时,取水样测定养殖水体17onmr信号半幅宽度,并在试验组取样相同时间取样,测定对照组养殖水体17onmr信号半幅宽度。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水体活化效果检测依据及方法:依据《jy/t007-1996超导脉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谱方法通则》,测定试验组在加入活水剂24个小时、72个小时后水质17onmr信号半幅宽度变化情况。检测仪器为avanceiiihd500核磁共振波谱仪。
表1对照组、试验组鱼生长、生产指标情况
由表1可见,试验结束时,试验组草鱼、鲢鱼、鳙鱼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67%、12.50%和121.43%;试验组草鱼、鲢鱼、鳙鱼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35%、4.57%和10.11%,而试验组草鱼的料肉比比对照组降低了7.14%,且消毒、杀虫剂用药频次下降了66.7%。
表2对照组、试验组养殖水体水质17onmr信号半幅宽度变化情况
由表2可见,试验组养殖水体中17onmr信号半幅宽度始终维持在88-114hz之间,而对照组养殖水体中17onmr信号半幅宽度基本上都在250hz以上。说明通过本发明养殖调水方法可有效活化养殖水体,提高养殖产量,提高鱼成活率,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消毒、杀虫剂用药频次,提高整体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