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葱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9868发布日期:2019-05-28 19:16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大葱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大葱移栽机,主要应用于农业移栽作业过程中。



背景技术:

大葱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在我国移栽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南北气候温差较大,东西光照时差明显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大葱移栽的多样性。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域差异大,移栽季节大多数是在温度比较高的夏季初秋,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农民日渐老龄化等问题突出,已经不能满足移栽需求。

国内现有的大葱移栽机械有牵引式和自走式,牵引式需要配套拖拉机悬挂牵引作业,购买成本过高,田间地头转弯半径过大,工作效率低下,不适合我国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使用状况,不适应于山岭丘地等小块农田的移栽作业。自走式多采用日本的移栽机械,产品价格贵,用户购买力不足,需要配套的秧苗盘,需要工厂化育苗,作业流程复杂,移栽成本大。

大葱移栽时多需要小株距、移栽深度较深、不能窝根等移栽要求,完全满足这些移栽要求的机械产品比较少,影响大葱移栽,大葱产业化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葱苗能均匀整齐的移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工作效率,提升效益,设计了一种新型大葱移栽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大葱移栽机,包括机架,还包括:待载葱苗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摆放葱苗;第一垂直运苗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垂直运苗装置为表面带有数个条状突起的输送带;第二运苗装置,所述第二运苗装置为表面带有数个条状突起的输送带,所述第二运苗装置包括第二垂直运苗装置和第二水平运苗装置,所述第二垂直运苗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垂直运苗装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水平运苗装置设置于所述待载葱苗架上,所述第二水平运苗装置用于将所述待载葱苗架上的葱苗运输到第一垂直运苗装置和第二垂直运苗装置之间;以及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垂直运苗装置和第二垂直运苗装置夹持的葱苗栽入土中。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一对转盘,两所述转盘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垂直运苗装置和第二垂直运苗装置的底端设置于两所述转盘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的相对一侧为弹性面。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开沟器,所述开沟器位于夹持装置的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镇压轮,所述镇压轮位于夹持装置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镇压轮有至少有一对且倾斜设置,两相对所述镇压轮设置在夹持装置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行走轮和支撑辅助轮,所述行走轮设置于第一垂直运苗装置和第二垂直运苗装置侧,所述支撑辅助轮设置于第二水平运苗装置侧。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驾驶座,所述驾驶座位于第二水平运苗装置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载物板,用于放置葱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移栽机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使葱苗等移栽作物能均匀整齐的移栽,深度可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工作效率,提升效益,实现自动化移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大葱移栽机的结构示意图a;

图2是本申请大葱移栽机的结构示意图b;

图3是本申请图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垂直运苗装置和第二运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图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夹持装置和镇压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机架;2、待载葱苗架;3、第一垂直运苗装置;4、第二运苗装置;41、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2、第二水平运苗装置;5、夹持装置;51、转盘;6、开沟器;7、镇压轮;8、行走轮;9、支撑辅助轮;10、驾驶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新型大葱移栽机,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机架1,待载葱苗架2,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第二运苗装置4和夹持装置5。

如图1至图3所示,机架1主要用于安装固定用。机架整体为焊接件,由多种不同尺寸的方管焊接而成,整体呈“口”字形平行四边形结构,全部采用沿缝焊接处理,整体坚固牢靠,表面光滑,传动机构连接处留有固定长条孔,便于安装和调试。

如图1和图2所示,待载葱苗架2固定设置在于机架1上,主要用于将葱苗一一摆放好。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为表面带有数个条状突起的输送带。第二运苗装置4为表面带有数个条状突起的输送带,条状突起之间形成沟槽,类似于“几”字形结构,便于葱苗摆放和固定。当沟通的开口向上时,则可以直接将葱苗放置其内;当沟槽的开口相对时,两个相对沟通共同夹紧葱苗;当沟槽的开口背向或者向下时,其内无葱苗。关于条状突起的形状,其可以是凹槽状或者弧状等。第二运苗装置4包括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和第二水平运苗装置42。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设置在机架1上,其与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对应设置,在运动过程中,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和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同时夹紧葱苗并将葱苗由高处向低处输送。第二水平运苗装置42设置在待载葱苗架2上,待载葱苗架2应和第二水平运苗装置42相匹配设置。第二水平运苗装置42用于将待载葱苗架2上的葱苗运输到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和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之间。第二水平运苗装置4主要用于人工摆放葱苗,按照移栽的株距要求,适当的摆放葱苗,葱苗放入输送带的沟槽中,不会左右摇摆,保证移栽的直立度;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和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主要用于将葱苗运送到柔性夹持装置5内保证葱苗顺利进入柔性夹持体内,顺利栽苗。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和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是两套平行机构,互相啮合,将葱苗啮合在输送带沟槽中,完成移栽过程。输送带采用橡胶作为材料,富有弹性且易变形,更有利于保护葱苗。

如图3和图6所示,夹持装置5设置在机架1上,该夹持装置5用于将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和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夹持的葱苗栽入土中。关于该夹持装置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案,夹持装置5包括一对转盘51,两个转盘51倾斜设置,类似于“v”字形,沿圆周运动时一直有接触部分。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和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的底端设置在两转盘51之间。保证葱苗从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和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的之间的沟槽中接入到夹持装置5上时,随转盘51作圆周运动,保证葱苗刚好垂直栽入土中。优选的,转盘51的相对一侧为弹性面,如橡胶等,表面柔软有弹性,减少对葱苗的夹伤。

在机架1上设有开沟器6,开沟器6位于夹持装置5的前方。开沟器6设计成宽幅翼铲式,合理设计开沟器6的入土角、切土角和铲翼张角,其主要作用是划土开沟,及时将土分开,便于葱苗移栽。在此基础上,开沟器6设计有调高装置,可根据葱苗栽植要求,调节开沟深度,满足不同的种植要求。

机架1上设有镇压轮7,镇压轮7位于夹持装置5的后方。优选的,镇压轮7有至少有一对且倾斜设置,两相对镇压轮7设置在夹持装置5的外侧,及时将土回填,覆盖葱苗根部;镇压轮采用塑料制造,表面有波纹状,回土及时。镇压轮7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调整,两镇压仿形轮呈类“v”字形对称安装。

由于第二运苗装置4包括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和第二水平运苗装置42,又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整个机构的平衡性存在着设计缺陷,故机架1的下方设有行走轮8和支撑辅助轮9,行走轮8设置在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和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侧,支撑辅助轮9设置在第二水平运苗装置42侧。支撑辅助轮9的材料为橡胶,用于支撑座椅,同时起到侧方导向作用,支撑辅助轮9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可根据地面的平整度来调节高度,满足操作者的作业要求。

为方便使用,机架1上设有驾驶座10,驾驶座10位于第二水平运苗装置42一侧,操作者可坐在驾驶座10上工作。另外,在机架1上设有载物板,该载物板用于放置葱苗。

大葱移栽机整体设计成自走式,汽油发电机作为动力源,及时给蓄电池充电,补充能量,蓄电池发出动能,带动直流减速机,带动整机行走。一部分电能给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第二运苗装置4和夹持装置5提供动力,完成分苗、运苗和栽苗工作。该动能采用电能,动力稳定,清洁环保,便于控制,操作简便。

在机架1中间上方设置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与座椅平齐,由机架支撑,该系统作为自动化控制的核心部分,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发电整流输出装置、直流减速电机、机械式减速装置、蓄电装置、行走控制器、前进后退装置、急停按钮、启动关闭开关、自动亏损补偿装置、汽油发电机,这些部件统一配合作用,形成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行走速度,进而控制葱苗移栽株距,适应不同大葱移栽要求。

移栽机工作时,将葱苗等移栽物放置在第二水平运苗装置42,然后在第二垂直运苗装置41和第一垂直运苗装置3的共同作用下,将葱苗输送至夹持装置5中,经夹持装置5的360度旋转,葱苗均匀有序,深浅划一的载入开沟器6开好的土壤中,经镇压轮7的镇压,完整的实现移栽作业。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且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