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猪肉质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1125发布日期:2019-05-24 20:06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生猪肉质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数量及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正由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无论是养殖模式、区域布局还是生产方式、生产能力都在发生显著变化。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在很大程度提高了猪肉产量,也极大的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但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少数不良养殖户为追求更高养殖效益在饲料给中添加抗生素或瘦肉精等物质,严重影响了猪肉的食用安全,同时饲料利用率低,养猪场环境差,臭味浓,生猪发病率高,生猪生长发育慢,肉质差,降低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生猪肉质的养殖方法,通过科学养殖,有效改善猪场环境,大大减轻猪场恶臭味,生猪发病率低,体质好,饲料利用率高,有效促进生猪生长发育,生肉肉质好且安全系数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改善生猪肉质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猪前要将猪舍冲洗干净,使用高压水泵将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料槽等都冲洗干净;将下水道的污水排放干净,并冲洗干净;对猪舍以及舍内的工具进行全面的消毒,交替使用2%-3%的火碱溶液和0.03-0.05%的过氧乙酸消毒三遍,消毒完成后,空舍7-8d后再进猪;

步骤二、分群和调教:

仔猪在断奶后需要在原圈舍饲养1周后再转入猪舍,分群时要尽量的保持原窝同圈,并且要求同一群体内的仔猪形体重相差在3-10kg;保证猪舍内每头猪的占地面积为0.5m2

对于要转入保育舍的仔猪需要在最初几天做好调教工作,在固定的地点采食、休息、排泄;在调教时如果有仔猪在休息区排泄,需要及时的将仔猪赶走,然后将粪便清理干净,饲养人员每天及时的将休息区的粪污清理干净,同时要在排泄区留下一小部分粪便,如此调教3-5天;

步骤三、饲养管理:

采用特制的猪饲料进行喂养,每天投喂饲料3-5次,每次间隔4h;

保证猪的日常饮用水不断,饮用水为26-30℃的温纯净水;

步骤四、环境控制:

控制猪舍的温度在18-21℃;

控制猪舍的相对湿度在55%-65%;

步骤五、疾病防治:

每天都要打扫高床上的粪污,每隔5-6d对猪舍进行消毒,采用质量分数为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特制的猪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35-45份、豆粕35-45份、麦麸20-30份、发酵饲料20-30份、预混料2-3份、甘氨酸纳米硒0.5-1份、中药添加剂3-5份;

按照重量份数将玉米、豆粕、麦麸、发酵饲料、预混料、甘氨酸纳米硒和中药添加剂进行混合后,转移至磨粉机,进行粉碎,过40目筛,再放入饲料颗粒机中制粒,制成粒径为1-4mm的颗粒,制得所述特制的猪饲料。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饲料由如下方法制备:

(1)对药渣搅拌装置和发酵桶进行灭菌处理,备用;所述灭菌处理的具体步骤为121℃蒸汽灭菌60min;

(2)将乳酸菌和芽孢杆菌菌粉按照质量比1:1混合后加入菌粉五倍体积的蒸馏水中,25℃活化2h,得到菌液;

(3)将风干后的白芍药渣和黄芪药渣按照质量之比为1:1.5-1.7混合,放入药渣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搅拌,再加入药渣质量1.5倍的蒸馏水,100r/min搅拌25min,继续加入菌液和木聚糖酶,继续搅拌5min;其中,木聚糖酶的加入量为2.5u/g;

(3)将混合物快速装入发酵桶中,压实后盖上内外盖,用胶带密封,然后将发酵桶置于室温下发酵60d;

(4)发酵完成后,打开发酵桶,将上层5cm的发酵料去掉,剩下的发酵料混合均匀,制得发酵饲料。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添加剂由如下方法制备:

(1)将黄芪、党参、甘草和当归分别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按黄芪、党参、甘草和当归的质量之比10:2-3:5-6:2-3混合均匀;

(2)按照料液比1g:12ml称取上述中药混合物加入蒸馏水中,先浸泡30min,然后大火烧开,改文火煎煮40min,用纱布进行过滤,滤渣再进行重复煎煮,将两次滤液混合,浓缩至质量浓度为1.5g/ml,得到中药提取液;

(3)将中药提取液以4%的添加量添加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将活化好的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鲁氏酵母分别以1%的添加量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40h,得到发酵液;

(4)称取黄原胶和β-环糊精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醋酸水溶液中,配制成壁材混合液;其中,黄原胶和β-环糊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2%;

(5)无菌操作取发酵液按照体积比1:10-12加入壁材混合液中,于28℃、120r/min磁力搅拌60min,然后喷雾干燥,制得中药添加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优化养殖工艺,做好进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利于管理及有效清洁猪舍环境;通过对猪进行分群及调教,可以减少相互咬斗的现象发生,让仔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便于饲养员的管理;每天对猪舍进行打扫,定期对猪舍进行杀菌消毒,消毒杀菌效果明显,有效减少感染源,有效降低生猪发病率,同时改善生猪肉质;

本发明所用的特制猪饲料,通过发酵饲料替代部分日常饲料,不仅能提高饲料的有益成分含量,还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降低成本;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甘氨酸纳米硒,可以减缓猪肉ph下降的速率,进而提高猪肉品质,同时,日粮中添加纳米硒能有效的降低猪肉滴水损失,硒能促进动物刚在肝脏代谢产生肌红蛋白合成所需的底物,使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色,使猪肉颜色鲜艳、红润,提升猪肉品质;再者,本发明在饲料中加入了中药添加剂,其以微胶囊的形式固定化进入猪体后,中药中含有的有效成分酮类和多糖等活性物质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能促进益生菌群在肠道中大量繁殖,而益生菌群活性和数量的增加又相应提高猪体的消化能力,促进生长和发育水平,有效提高生产性能;在猪养殖过程中,通过食用该特制的猪饲料,能够显著提高猪的肉质及免疫能力,提高产能;

本发明通过科学养殖,有效改善猪场环境,大大减轻猪场恶臭味,生猪发病率低,体质好,饲料利用率高,有效促进生猪生长发育,生肉肉质好且安全系数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改善生猪肉质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进猪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具体的,首先需要准备好猪舍,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在进猪前要将猪舍冲洗干净,使用高压水泵将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料槽等都冲洗干净,尤其是要注意角落位置,都要冲洗干净;同时还要将下水道的污水排放干净,并冲洗干净;然后再对猪舍以及舍内的工具进行全面的消毒,交替使用2%-3%的火碱溶液和0.03-0.05%的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空舍7-8d后再进猪;

步骤二、分群和调教:

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前需要做好分群工作,合理的分群便于管理,可提高猪群的均匀度;

仔猪在断奶后需要在原圈舍饲养1周后再转入猪舍,分群时要尽量的保持原窝同圈,并且要求同一群体内的仔猪形体重相差在3-10kg,避免个体间差异太大,这样不但利于稳定仔猪的情绪,减少相互咬斗的现象发生,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利;

猪舍内每头猪的占地面积为0.5m2

对于要转入保育舍的仔猪需要在最初几天做好调教工作,以让其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固定的地点采食、休息、排泄;在调教时如果有仔猪在休息区排泄,需要及时的将仔猪赶走,然后将粪便清理干净,饲养人员每天及时的将休息区的粪污清理干净,同时要在排泄区留下一小部分粪便,一般经过3-5天的调教,可以让仔猪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可以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便于管理;

步骤三、饲养管理:

采用特制的猪饲料进行喂养,每天投喂饲料3-5次,每次间隔4h;

保证猪的日常饮用水不断,饮用水为26-30℃的温纯净水;

步骤四、环境控制:

控制猪舍的温度在18-21℃,如果温度太低,会导致对育肥舍的维修次数增加,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投入,而温度过高会导致猪的采食量下降,从而会使得猪的日增重出现下降;

控制猪舍的相对湿度在55%-65%,如果湿度过大,密度过高,会引发仔猪产生恶癖,还易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使仔猪感染疾病;

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

步骤五、疾病防治:

首先要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每天都要打扫高床上的粪污,但是在打扫时不要用水冲,否则会造成保育栏湿冷而引起仔猪腹泻;

每隔5-6d对猪舍进行消毒;采用质量分数为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

步骤三中所述特制的猪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35-45份、豆粕35-45份、麦麸20-30份、发酵饲料20-30份、预混料2-3份、甘氨酸纳米硒0.5-1份、中药添加剂3-5份;

预混料为每千克饲料提供va200000iu,vd350000iu,ve285iu,vk330mg,vb139mg,vb2132mg,vb652.5mg,vb120.4mg,生物素4.5mg,叶酸1.0mg,d-泛酸207mg,烟酸600mg,cu0.1g,fe1.6g,mn1.6g,zn1g,碘5mg;

甘氨酸纳米硒为饲料级添加物,平均粒径60nm,由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维丰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硒含量为1%;甘氨酸纳米硒是以甘氨酸为纳米硒修饰载体,纳米红色单质硒为有效成分的一种硒制剂;纳米硒可以减缓猪肉ph下降的速率,进而提高猪肉品质,同时,日粮中添加纳米硒能有效的降低猪肉滴水损失,硒能促进动物刚在肝脏代谢产生肌红蛋白合成所需的底物,使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增加,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色,使猪肉颜色鲜艳、红润,提升猪肉品质;

所述发酵饲料由如下方法制备:

(1)对药渣搅拌装置和发酵桶进行灭菌处理,备用;所述灭菌处理的具体步骤为121℃蒸汽灭菌60min;

(2)将乳酸菌和芽孢杆菌菌粉按照质量比1:1混合后加入菌粉五倍体积的蒸馏水中,25℃活化2h,得到菌液;

(3)将风干后的白芍药渣和黄芪药渣按照质量之比为1:1.5-1.7混合,放入药渣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搅拌,再加入药渣质量1.5倍的蒸馏水,100r/min搅拌25min,继续加入菌液和木聚糖酶,继续搅拌5min;其中,木聚糖酶的加入量为2.5u/g;

(3)将混合物快速装入发酵桶中,压实后盖上内外盖,用胶带密封,然后将发酵桶置于室温下发酵60d;

(4)发酵完成后,打开发酵桶,将上层5cm的发酵料去掉,剩下的发酵料混合均匀,制得发酵饲料;

使用发酵工艺对中药渣进行发酵处理,不仅可以降解药渣中纤维素含量,而且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还可产生低聚寡糖等功能性次级代谢产物,中药渣经过发酵,ndf和adf含量降低,粗蛋白、有机酸和还原糖等有益成分的含量上升,因此使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可以优化药渣的成分,对药渣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经过发酵后的成品有酒香、酯香等香味,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将其代替部分常规饲料,能够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所述中药添加剂由如下方法制备:

(1)将黄芪、党参、甘草和当归分别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按黄芪、党参、甘草和当归的质量之比10:2-3:5-6:2-3混合均匀;

(2)按照料液比1g:12ml称取上述中药混合物加入蒸馏水中,先浸泡30min,然后大火烧开,改文火煎煮40min,用纱布进行过滤,滤渣再进行重复煎煮,将两次滤液混合,浓缩至质量浓度为1.5g/ml,得到中药提取液;

(3)将中药提取液以4%的添加量添加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将活化好的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鲁氏酵母分别以1%的添加量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40h,得到发酵液;

(4)称取黄原胶和β-环糊精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醋酸水溶液中,配制成壁材混合液;其中,黄原胶和β-环糊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2%;

(5)无菌操作取发酵液按照体积比1:10-12加入壁材混合液中,于28℃、120r/min磁力搅拌60min,然后喷雾干燥,制得中药添加剂;

制备得到的中药添加剂是一种微胶囊,中药活性成分被包埋于微胶囊中,微胶囊以口服方式高效进入猪体内;在发酵过程中中药提取液的有效药物成分同益生菌群建立微生态平衡协同作用,其以微胶囊的形式固定化进入猪体后,中药中含有的有效成分酮类和多糖等活性物质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能促进益生菌群在肠道中大量繁殖,而益生菌群活性和数量的增加又相应提高猪体的消化能力,促进生长和发育水平,有效提高生产性能;

按照重量份数将玉米、豆粕、麦麸、发酵饲料、预混料、甘氨酸纳米硒和中药添加剂进行混合后,转移至磨粉机,进行粉碎,过40目筛,再放入饲料颗粒机中制粒,制成粒径为1-4mm的颗粒,制得所述特制的猪饲料;

本发明所用的特制猪饲料,通过发酵饲料替代部分日常饲料,不仅能提高饲料的有益成分含量,还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降低成本;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甘氨酸纳米硒,可以减缓猪肉ph下降的速率,进而提高猪肉品质,同时,日粮中添加纳米硒能有效的降低猪肉滴水损失,硒能促进动物刚在肝脏代谢产生肌红蛋白合成所需的底物,使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色,使猪肉颜色鲜艳、红润,提升猪肉品质;再者,本发明在饲料中加入了中药添加剂,其以微胶囊的形式固定化进入猪体后,中药中含有的有效成分酮类和多糖等活性物质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能促进益生菌群在肠道中大量繁殖,而益生菌群活性和数量的增加又相应提高猪体的消化能力,促进生长和发育水平,有效提高生产性能;在猪养殖过程中,通过食用该特制的猪饲料,能够显著提高猪的肉质及免疫能力,提高产能。

实施例1

改善生猪肉质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猪前要将猪舍冲洗干净,使用高压水泵将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料槽等都冲洗干净;将下水道的污水排放干净,并冲洗干净;对猪舍以及舍内的工具进行全面的消毒,交替使用2%的火碱溶液和0.03的过氧乙酸消毒三遍,消毒完成后,空舍7d后再进猪;

步骤二、分群和调教:

仔猪在断奶后需要在原圈舍饲养1周后再转入猪舍,分群时要尽量的保持原窝同圈,并且要求同一群体内的仔猪形体重相差在3-10kg;保证猪舍内每头猪的占地面积为0.5m2

对于要转入保育舍的仔猪需要在最初几天做好调教工作,在固定的地点采食、休息、排泄;在调教时如果有仔猪在休息区排泄,需要及时的将仔猪赶走,然后将粪便清理干净,饲养人员每天及时的将休息区的粪污清理干净,同时要在排泄区留下一小部分粪便,如此调教3天;

步骤三、饲养管理:

采用特制的猪饲料进行喂养,每天投喂饲料3次,每次间隔4h;

保证猪的日常饮用水不断,饮用水为26-30℃的温纯净水;

步骤四、环境控制:

控制猪舍的温度在18-21℃;

控制猪舍的相对湿度在55%-65%;

步骤五、疾病防治:

每天都要打扫高床上的粪污,每隔5-6d对猪舍进行消毒,采用质量分数为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

步骤三中所述特制的猪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35份、豆粕35份、麦麸20份、发酵饲料20份、预混料2份、甘氨酸纳米硒0.5份、中药添加剂3份;

按照重量份数将玉米、豆粕、麦麸、发酵饲料、预混料、甘氨酸纳米硒和中药添加剂进行混合后,转移至磨粉机,进行粉碎,过40目筛,再放入饲料颗粒机中制粒,制成粒径为1-4mm的颗粒,制得所述特制的猪饲料。

实施例2

改善生猪肉质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猪前要将猪舍冲洗干净,使用高压水泵将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料槽等都冲洗干净;将下水道的污水排放干净,并冲洗干净;对猪舍以及舍内的工具进行全面的消毒,交替使用3%的火碱溶液和0.05%的过氧乙酸消毒三遍,消毒完成后,空舍8d后再进猪;

步骤二、分群和调教:

仔猪在断奶后需要在原圈舍饲养1周后再转入猪舍,分群时要尽量的保持原窝同圈,并且要求同一群体内的仔猪形体重相差在3-10kg;保证猪舍内每头猪的占地面积为0.5m2

对于要转入保育舍的仔猪需要在最初几天做好调教工作,在固定的地点采食、休息、排泄;在调教时如果有仔猪在休息区排泄,需要及时的将仔猪赶走,然后将粪便清理干净,饲养人员每天及时的将休息区的粪污清理干净,同时要在排泄区留下一小部分粪便,如此调教3-5天;

步骤三、饲养管理:

采用特制的猪饲料进行喂养,每天投喂饲料3-5次,每次间隔4h;

保证猪的日常饮用水不断,饮用水为26-30℃的温纯净水;

步骤四、环境控制:

控制猪舍的温度在18-21℃;

控制猪舍的相对湿度在55%-65%;

步骤五、疾病防治:

每天都要打扫高床上的粪污,每隔5-6d对猪舍进行消毒,采用质量分数为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特制的猪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45份、豆粕45份、麦麸30份、发酵饲料30份、预混料3份、甘氨酸纳米硒1份、中药添加剂5份;

按照重量份数将玉米、豆粕、麦麸、发酵饲料、预混料、甘氨酸纳米硒和中药添加剂进行混合后,转移至磨粉机,进行粉碎,过40目筛,再放入饲料颗粒机中制粒,制成粒径为1-4mm的颗粒,制得所述特制的猪饲料。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