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金钗石斛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69480发布日期:2020-10-28 12: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金钗石斛的转基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钗石斛无菌苗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得愈伤组织;所述诱导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25~35g/l、琼脂6~9g/l、6-ba1.3~1.5mg/l和naa0.15~0.25mg/l;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愈伤组织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得继代愈伤组织;所述继代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24~35g/l、琼脂6~9g/l、6-ba0.8~1.2mg/l和naa0.05~0.15mg/l;

(3)将目的基因转入步骤2)得到的所述继代愈伤组织中,得侵染愈伤组织;

(4)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侵染愈伤组织接种于1/2ms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共培养;

(5)将经过步骤4)所述共培养的侵染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得丛生芽;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24~35g/l、琼脂6~9g/l、6-ba0.8~1.2mg/l、naa0.05~0.15mg/l、多壁碳纳米管0.8~1.5mg/l和抗生素100mg/l;所述抗生素包括壮观霉素和特美汀;所述分化培养包括依次进行的暗培养和光照培养,所述暗培养的时间为10~15d;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20~25d,所述光照培养的光照度为100~300μmol·m-2·s-1,所述光照培养的光照时间为12~16h/d;

(6)将步骤5)得到的所述丛生芽接种于壮芽培养基上进行壮芽培养,得壮芽;所述壮芽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35~45g/l、琼脂6~9g/l、6-ba0.3~0.8mg/l、0.1mg/lnaa和抗生素100mg/l;所述抗生素包括壮观霉素和特美汀;

(7)将所述壮芽接种于生根和壮苗共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和壮苗共培养,得转基因金钗石斛;所述生根和壮苗共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35~45g/l琼脂6~9g/l、6-ba1.5~3mg/l、naa0.1~0.4mg/l和iba1.4~2.5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诱导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5±1℃,所述诱导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300μmol·m-2·s-1,光照时间为14~20h/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继代培养为暗培养,所述暗培养的温度为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目的基因转入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共培养为暗培养,所述共培养的时间为65~8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壮芽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5±1℃,所述壮芽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300μmol·m-2·s-1,光照时间为14~20h/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生根和壮苗共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5±1℃,所述壮芽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300μmol·m-2·s-1,光照时间为14~20h/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得到所述转基因金钗石斛后,还包括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包括显色鉴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时,分化出黄色的植株即表明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到金钗石斛基因组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金钗石斛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涉及遗传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钗石斛无菌苗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得愈伤组织;将所述愈伤组织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上,得继代愈伤组织;将目的基因转入所述继代愈伤组织中,得侵染愈伤组织;将所述侵染愈伤组织接种于1/2MS的平板培养基上;将经过所述共培养的侵染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得丛生芽;将所述丛生芽接种于壮芽培养基上,得壮芽;将所述壮芽接种于生根和壮苗共培养基上,得转基因金钗石斛。本发明所述体系基于组培快繁体系建立,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金钗石斛观赏性状和药用特性进行遗传改良奠定了技术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韩福贵;傅力;顾永华;杨如同;郑玉红;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4.15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