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式采棉机配套残膜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2354发布日期:2019-08-27 21:2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风力式采棉机配套残膜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棉机在机采过程中的残膜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式采棉机配套残膜防护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由于新疆广泛采用膜下滴灌的种植模式,导致棉花在机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混入一定量的残膜。残膜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棉花的品质,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的籽棉残膜问题,多通过棉花加工过程的异性纤维清理设备进行清除,通过采棉机配套的装置,在机采过程中的残膜清理及防护装置较少。目前已经公布的采棉机配套残膜清理装置有cn201310009701.7和cn201620489653.5,是借助棉花加工环节的籽棉残膜清理方法,在籽棉进入集棉箱前进行残膜清理。

由于采棉机在机采过程中采用风力进行籽棉输送,在风力输送的作用下,采摘头腔体内部容易形成负压,由于目前现有采棉机的底板上都开有开有漏杂孔,以用于排除籽棉采收过程中混入采摘头腔体内部的铃壳等杂质,但是采摘头腔体的负压的作用下,容易通过漏杂孔将残膜吸起混入籽棉中。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容易通过漏杂孔将残膜吸入采摘头内而混入籽棉中造成籽棉质量下降,种植业主收入降低的问题,急需设计一种可减少残膜混入籽棉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残膜防护效果好,适用于采棉机配套的风力式残膜防护装置。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风力式残膜防护方法,设计了一种采棉机配套残膜防护装置,在关键区域位置产生射流,抵消了采摘头腔体内部由于风机输送籽棉产生的负压对残膜的吸力,进而防止地表残膜碎片混入采摘后的籽棉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头、进风接头、三通、引风管、气流容腔、底板支撑筋、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第三喷嘴。引风管一端与采棉机风机相连,另一端与引风三通右侧管口相连;三通下侧管口通过引风管与进风接头相连,将气流引致气流容腔中,其左侧管口与引风管一端相连将风导入到吹棉风筒中;所述气流容腔除在3个喷嘴处开口,其余部分均密封,整体外形沿底板支撑筋布置,且内侧绕过采摘头底板的漏杂孔和滚筒安装孔位置,气流容腔通过螺钉和采摘头底板筋板连接;所述喷嘴底部为进风开口,上侧装有密封板,在喷嘴两侧开有缝隙,气流容腔侧壁在朝向关键区域11、12、14的位置设置有开口,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第三喷嘴分别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3个开口位置,螺母焊接在气流容腔内侧,喷嘴与气流容腔之间安装有密封胶垫,喷嘴开口朝向对应的关键区域;

作业时,风机中的风一部分吹入输棉管道中,用于籽棉输送;另一部分经过引风管后被分引风三通为两股,一股直接进入到吹棉风筒,在吹棉风筒底部开口处吹向籽棉输送方向,一股经引风管进入采棉机底板下部的气流容腔中,气流容腔中的风在3个喷嘴开口处进行最终释放,并在3个关键区域位置形成3道射流,抵消了采摘头腔体内部由于风机输送籽棉产生的负压对残膜的吸力,进而防止地表残膜碎片混入采摘后的籽棉中。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风力式方法清除残膜,可以与采棉机简易配套安装,在棉花机采过程中,降低残膜混入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采摘头安装“风力式采棉机配套残膜防护装置”后主视图

图2为风力式采棉机配套残膜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摘头安装“风力式采棉机配套残膜防护装置”后仰视图

图示中:1—采摘头;2—吹棉风筒;3—引风管;4—输棉管道;5—卡箍;6—三通;7—风机;8—引风柱;9—残膜防护装置;9-1—第一喷嘴;9-2—第二喷嘴;9-3—气流容腔;9-4—进风接头;9-5—第三喷嘴;10—底板支撑筋;11—关键区域1(漏杂孔1);12—关键区域2(漏杂孔2);13—连接扣;14—关键区域3(漏杂孔3);15-采摘头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3,本实施例包括包括采摘头(1)、吹棉风筒(2)、引风管(3)、输棉管道(4)、卡箍(5)、三通(6)、风机(7)、引风柱(8)、残膜防护装置(9);第一喷嘴(9-1);第二喷嘴(9-2);气流容腔(9-3);进风接头(9-4);第三喷嘴(9-5)和底板支撑筋(10);引风管(3)一端与采棉机风机(7)相连,另一端与三通(6)的右侧管口相连;三通(6)的下侧管口通过引风柱(8)与进风接头(9-4)相连,将气流引致气流容腔(9-3)中;三通(6)的左侧管口与引风管(3)一端相连将风导入到吹棉风筒中;所述气流容腔(9-3)除在3个喷嘴处开口,其余部分均密封,整体外形沿底板支撑筋布置,且内侧绕过采摘头底板(15)的漏杂孔和滚筒安装孔位置,气流容腔通过连接扣(13)和采摘头底板筋板连接;所述喷嘴具体设置为:底部为进风开口,上侧装有密封板,在喷嘴两侧开有缝隙,气流容腔侧壁在朝向3个关键区域11、12、14的位置设置有开口,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第三喷嘴分别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气流容腔上,螺母焊接在气流容腔内侧,喷嘴与气流容腔之间安装有密封胶垫,喷嘴开口朝向对应的关键区域。

本发明的具体作业方式如下:

作业时,风机中的风一部分吹入输棉管道中,用于籽棉输送;另一部分经过引风管(3)后被三通(6)分为两股,一股直接进入到吹棉风筒(2),在吹棉风筒(2)底部开口处吹向籽棉输送方向,一股经引风管进入采棉机底板下部的气流容腔中,气流容腔中的风在3个喷嘴(9-1、9-2、9-5)开口处进行最终释放,并在3个关键区域(11、12、14)位置形成3道射流,抵消了采摘头腔体内部由于风机(7)输送籽棉产生的负压对残膜的吸力,进而防止地表残膜碎片混入采摘后的籽棉中。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式采棉机配套残膜防护装置,包括采摘头、吹棉风筒、三通、引风管、气流容腔、底板支撑筋、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第三喷嘴;作业时,风机中的风一部分吹入输棉管道中,用于籽棉输送;另一部分经过引风管后被三通为两股,一股直接进入到吹棉风筒,在吹棉风筒底部开口处吹向籽棉输送方向,一股经引风管进入采棉机底板下部的气流容腔中,气流容腔中的风在三个喷嘴缝隙处进行最终释放,在三个喷嘴缝隙处形成三道射流,抵消了采摘头腔体内部由于风机输送籽棉产生的负压对残膜的吸力,进而防止地表残膜碎片混入采摘后的籽棉中。

技术研发人员:张若宇;彭震;翟志强;李辉;何拔;张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河子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4.26
技术公布日:2019.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