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28768发布日期:2019-07-20 00:5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花生秸秆高效利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花生复种指数的提高,导致了土壤得不到较好的休整、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病虫害加重等问题。秸秆还田是一种应对环境污染、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再生产能力降低的重要措施。目前秸秆还田技术不高,还田秸秆当季利用率差、与苗竞争营养现象严重、加重土壤病虫害等问题。

另外,在花生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一般都会铺设滴管,通过滴灌的方式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对花生进行补水,但是,由于滴管的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产出与投入比较低,无法完全满足花生种植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既能保障夏花生的生产效率,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以充分还田秸秆,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花生生产效率,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保障夏花生的生产效率,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另外,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采用移动式滴灌装置对种植花生的农田进行滴灌。因此大大降低了种植花生的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浅耕灭茬:小麦收获后,进行浅耕灭茬,进一步粉碎秸秆、疏松表层土,旋出麦秸根;

第二步,秸秆条带分布:利用反向起垄装置,将联合收获机收获后秸秆推成条带状分布,具体要求为秸秆带约50cm,无秸秆带约100cm;

第三步,机械旋耕:旋耕前,秸秆带亩补施尿素30-40公斤,同时增施土壤活性菌;无秸秆带亩施干鸡粪400-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土壤结构调理剂50公斤,地下杀虫剂,旋耕2遍;

第四步,起垄覆膜种植:采用宽垄种植模式,起垄要求:顺覆秸秆带起垄,垄的横截面为梯形,将秸秆盖在垄底,要求垄面宽40-45cm,垄底宽80-90cm,垄高10-15cm,垄与垄之间的中心线的间距为150-180cm,一垄双行,双粒点播,地膜覆盖;

第五步,定期滴灌:采用移动式滴灌装置进行滴灌,滴灌分三次进行,即播种后滴灌一次,出苗后20天、40天各滴灌一次;第一次滴灌的用水量为5-10m3/亩,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滴灌用水量为10-15m3/亩。

进一步,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所述复合肥为18-18-18型复合肥。

进一步,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所述移动式滴灌装置包括:

底板;

两个前轮,设于底板的前部;

两个后轮,设于底板的后部;

卷筒支架,固定于底板上;

卷筒轴,架设于卷筒支架上;

卷筒,固定于卷筒轴上;

固定于底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上设有一根主轴,所述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有一个第一同步带轮,所述卷筒轴上固定有一个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一条同步带;

导向支架,固定于卷筒支架后方的底板上;

导向轴,架设于导向支架上;

导向辊筒,固定于导向轴上;

两根检测杆,固定于导向辊筒与卷筒之间的底板上,两根检测杆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常开接近开关和一个常闭接近开关,常开接近开关位于常闭接近开关的上方,所述常开接近开关包括常开发射器和常开接收器,所述常闭接近开关包括常闭发射器和常闭接收器,所述常开发射器和常开接收器相匹配,所述常闭发射器与常闭接收器相匹配;

锂电池,固定于底板上,用于给电机提供电能;

固定于底板前端的滴灌架,所述滴灌架上固定一根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与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滴灌管上均布有若干个滴灌头;

水管,缠绕于卷筒上,所述水管的前端与滴灌管相连通,所述水管的后端绕过导向辊筒后与水源相连通,所述卷筒与导向辊筒之间的水管置于常开接近开关和一个常闭接开关之间;

加压泵,设于靠近水源的水管上,用以增大水压;

以及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的正转按钮、反转按钮和开关按钮,所述常开接近开关与常闭接近开关并联后与开关按钮相串联。

进一步,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所述底板的后端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上固定有推把,所述正转按钮、反转按钮和开关按钮均设置于推杆上。

进一步,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所述卷筒与滴灌管之间的水管上设有一个开关阀门。

进一步,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两个前轮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后轮之间的间距相等,均为150-180cm。

进一步,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所述滴灌架上固定有一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倾斜设置。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在花生生长的过程中,秸秆带能持续不断的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花生生产效率,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2)通过移动式滴灌装置,无需铺设专门的滴管,即可对种植花生的农田进行滴灌,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且投资少,产出投入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垄和秸秆带的种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源,2、加压泵,3、水管,4、推把,5、正转按钮,6、反转按钮,7、推杆,8、导向辊筒,9、常闭接近开关,10、常开接近开关,11、卷筒,12、第二同步带轮,13、同步带,14、检测杆,15、开关阀门,16、第一同步带轮,17、电机,18、滴灌架,19、滴灌管,20、滴灌头,21、加强杆,22、减速器,23、主轴,24、前轮,25、底板,26、卷筒支架,27、锂电池,28、后轮,29、导向支架,30、导向轴,31、卷筒轴,32、开关按钮,33、垄,34、秸秆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山东省菏泽市选取2亩花生田,分为两份,每份1亩,分别表示为1号田和2号田,其中1号田采用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即:

第一步,浅耕灭茬:小麦收获后,进行浅耕灭茬,进一步粉碎秸秆、疏松表层土,旋出麦秸根;

第二步,秸秆条带分布:利用反向起垄装置,将联合收获机收获后秸秆推成条带状分布,具体要求为秸秆带34约50cm,无秸秆带约100cm;

第三步,机械旋耕:旋耕前,秸秆带亩补施尿素30-40公斤,同时增施土壤活性菌;无秸秆带亩施干鸡粪400-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土壤结构调理剂50公斤,地下杀虫剂,旋耕2遍;

第四步,起垄覆膜种植:采用宽垄种植模式,如图3所示,起垄要求:顺覆秸秆带起垄,垄33的横截面为梯形,将秸秆盖在垄底,要求垄面宽40-45cm,垄底宽80-90cm,垄高10-15cm,垄33与垄33之间的中心线的间距为150-180cm,一垄双行,双粒点播,地膜覆盖;

第五步,定期滴灌:采用移动式滴灌装置进行滴灌,滴灌分三次进行,即播种后滴灌一次,出苗后20天、40天各滴灌一次;第一次滴灌的用水量为5-10m3/亩,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滴灌用水量为10-15m3/亩。

本实施例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复合肥为18-18-18型复合肥。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移动式滴灌装置包括底板25,底板25是整个装置的主体构件,其它构件直接或间接的设于底板25上。

底板25的前部设有两个前轮24,后部设有两个后轮28,通过前轮24和后轮28的转动,可以驱动整个装置前行或后移。

底板25上固定有卷筒支架26,卷筒支架26上设有卷筒轴31,卷筒轴31上固定有一个卷筒11,本实施例中,卷筒11是水管3卷放的载体。

底板25上还固定有一个电机17,电机17上设有减速器22,减速器22上设有主轴23,主轴23上固定有一个第一同步带轮16,卷筒轴31上固定有一个第二同步带轮12,第一同步带轮16和第二同步带轮12之间连接有一条同步带13。

启动电机17,经过减速器22减速后,主轴23就会不断的转动,主轴23在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第一同步带轮16转动,第一同步带轮16经过同步带13传动之后,又会带动第二同步带轮12、卷筒轴31和卷筒11转动,而卷筒11在转动的同时,若卷筒11正转,则会对水管3进行收卷,若卷筒11反转,则会对水管3进行放卷。

卷筒支架26后方的底板25上固定有导向支架29,导向支架29上架设有一根导向轴30,导向轴30上固定有导向辊筒8,当水管3进行收卷或放卷的时候,导向辊筒8能对水管3进行导向,避免水管3发生方向偏移。

导向辊筒8与卷筒11之间的底板25上固定有两根检测杆14,两根检测杆14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常开接近开关10和一个常闭接近开关9,常开接近开关10位于常闭接近开关9的上方,常开接近开关10包括常开发射器和常开接收器,常闭接近开关9包括常闭发射器和常闭接收器,常开发射器和常开接收器相匹配,常闭发射器与常闭接收器相匹配。

为了对电机17进行控制,本实施例的滴灌车,还设有控制电机17运行的正转按钮5、反转按钮6和开关按钮32,所述常开接近开关10与常闭接近开关9并联后与开关按钮32相串联。

卷筒11上缠绕有水管3,水管3的前端与滴灌管19相连通,水管3的后端绕过导向辊筒8后与水源1相连通,卷筒11与导向辊筒8之间的水管3置于常开接近开关10和一个常闭接开关9之间。

将常开接近开关10与常闭接近开关9并联后与开关按钮32相串联,当卷筒11在对水管3收卷或放卷的时候,若常开接近开关10和常闭接近开关9处的水管3处于二者之间,则电机17处于关闭状态,当水管3的位置下垂至常开接近开关10的常开发射器和和常开接受器之间的时候,电机17就会被启动,此时若为收卷状态,则电机17正转,对水管3进行收卷,若处于放卷状态,则电机17反转,对水管3进行放卷,之后,该处的水管3又会被重新拉紧,并置于常开接近开关10和常闭接近开关9之间。

放卷或收卷的过程中,若水管3置于常闭接近开关9的常闭发射器和常闭接受器之间,则电机17会立即被关闭。

因此,通过常开接近开关10和常闭接近开关9的共同作用,能使检测杆14处的水管3始终处于常开接近开关10和常闭接近开关之间,进而确保水管3在收卷或放卷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顺畅的状态。

底板25上还固定有锂电池27,锂电池27的主要作用是为电机17提供电能,当锂电池27的电能耗尽后,可以用充电器对其进行充电,从而实现锂电池27的反复利用。

底板25的前端固定有滴灌架18,滴灌架18上固定一根滴灌管19,滴灌管19与底板25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滴灌管19上均布有若干个滴灌头20,为了增大水管3和滴灌管19中的水压,实现滴灌功能,在靠近水源1的水管上,设有一个加压泵2,加压泵2固定于水源1附近,并不随移动式滴灌装置的移动而移动。

当需要滴灌的时候,农业生产人员驱动整个移动式滴灌装置在农田中行进,如果行进的过程中,移动式滴灌装置离水源越来越远,则按下开关按钮32和反转按钮6,由电机17驱动卷筒11对水管3进行放卷,若移动式滴灌装置离水源越来越近,则按下开关按钮32和正转按钮5,由电机17驱动卷筒11对水管3进行收卷,这样一来,滴灌装置在农田中行进的过程中,通过卷筒11的收卷或放卷,均能通过水管3和加压泵2不断的将水源1处的水压入到滴灌管19中,并最终通过滴灌头20对农田进行滴灌,与现有的在农田中铺设滴灌管网的方式相比,投资少,且能提高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

本实施例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底板25的后端固定有推杆7,所述推杆7上固定有推把4,所述正转按钮5、反转按钮6和开关按钮32均设置于推杆7上,因而便于对电机17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卷筒11与滴灌管19之间的水管3上设有一个开关阀门15,因而便于打开或关闭滴灌头20。

本实施例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滴灌架18上固定有一根加强杆21,加强杆21倾斜设置,因而能提高滴灌架18的刚度。

本实施例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两个前轮24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后轮28之间的间距相等,均为150-180cm。

2号田采用常规种植方法。

对1号田和2号田的花生的多项指标进行测算,详情参见表1和表2。

表1综合调查结果

表2实收测产结果

参照表1和表2,采用本发明方法种植的花生,株高增加5.58%,侧枝长增加3.14%,单株果数提高10.9%,叶斑病发病率降低43.84%,,亩增收53.5公斤,增产率15.8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