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双株错位V字树形成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1008发布日期:2019-08-17 01:16阅读:11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树双株错位v字树形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果树新品种的引进及栽培制度的变革,果树的整形修剪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果树生产上,当前常用的树形很多,果树种类、品种不同,栽植地的自然环境、栽植距离、栽植方式、管理水平不同,所采用的树形各异。

生产上常用的树形结构和主要果树所用树形包括有中心干形、无中心干形和平面形。按主枝在中心干上的排列分为分层形和无层形,无中心干形分为自然圆头形和自然杯状形,平面形包括棚架形和篱架形;更详细的分为纺锤形、细纺锤形、圆柱形、自然扇形(侧视)、自然扇形(顶视)、斜脉形、棕榈叶形、双床呢过栅篱形和y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树双株错位v字树形成形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树双株错位v字树形成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定干及二次枝处理:苗木定植后及时定干,苗木定干到饱满芽部位;苗木质量好,可提高定干或不定干;二年生成苗,苗木粗壮,根系完好,可不定干或高定干,苗木较细弱的在60~100厘米处定干;定干后及时处理中干上的二次枝,40厘米以下的二次枝进行疏除,40厘米以上部位的强旺二次枝,基部有芽的留瘪芽重剪,无瘪芽的留1~2芽短截;其余较弱的二次枝全部留1~2芽短截;

(2)夏季修剪:定植当年新梢长到25-30厘米,进行第一次夏剪,选留一个直立健壮新梢作为中心干延长头,对枝头下部的1-3个竞争枝重剪梢或疏除;对角度小的旺梢进行软化开张角度;抹除主干上40厘米以下萌孽;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夏剪;

(3)拉枝定角: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根据果树生长情况进行拉枝整形;拉枝时使相邻的两株树分别固定到v形架两侧的横杆上;或每株树斜插一竹竿,进行单株倾斜固定,相邻两株树分别向两侧行间倾斜,保持倾斜角度20-25度;

(4)冬季修剪:冬剪时主枝枝头较弱时在饱满芽处中短截;枝头生长势强的进行缓放;疏除竞争枝、强旺枝和过密枝;疏除距地面50cm以下的所有分枝;缓放中干上3-5个30-40cm以下的中庸枝;距地面以上50cm以上部位疏枝时一般采用留1-2个基部瘪芽中短截方式;同侧结果枝间距不小于30厘米;

(5)第2-4年修剪:枝头不再短截,自然缓放;疏除竞争枝、强旺枝和过密枝;缓放主枝上30-40厘米以下的中庸枝;主枝两侧、背后培养枝轴小于20-40厘米的结果枝组,同向两个枝组间距40-80厘米,枝组枝轴自下而上一次减少;背上培养枝轴小于20厘米的小枝组或直接着生结果枝;建园时同侧两个主枝2.5-3.0米时,需要在主枝上平行行向方向培养2个枝轴60-80厘米的大型枝组,基部大枝组距地面高度1-1.3米,同侧两个大枝组间距1.0-1.2米,大枝组间分布小枝组和结果枝;

(6)成形过程:采用对勾(√)形成形技术保留一个主枝和一个大枝组;或按照小y字形成形技术,保留两个主枝成y字形;最终成形后将大枝组或一个主枝疏除,相邻两株树形成错位v字形。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的所述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夏剪是通过软化、剪梢措施控制中心干上侧生枝及上部副梢生长势,保持中心干直立生长。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种果树双株错位v字树形成形方法,所述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按照对勾(√)形或挺身小y形整形,3-4年后疏除对勾(√)形的大枝组或改造为主枝对侧的中小枝组;疏除挺身小y形的一个主枝或改造成为中小枝组;最终相邻两株树的主枝形成双株错位v字形;

(2)定干及二次枝处理:定干高度60~100厘米;定干后及时处理中干上的二次枝,40厘米以下的二次枝进行疏除,40厘米以上部位的强旺二次枝,基部有芽的留瘪芽重剪,无瘪芽的留1~2芽短截;其余较弱的二次枝全部留1~2芽短截;

(3)夏季修剪:对勾法整形夏剪在主枝倾斜方向对侧距地面60-70cm部位选留一个枝轴长度60-80厘米的斜生枝组,与主枝形成对勾(√)形;与双株错位v字形整形相似,只是在斜生主枝60-70cm背上部位选留一个枝轴长度60-80厘米的斜生枝组,与主枝形成对勾(√)形,有利于提高早期产量;

(4)挺身小y字形整形夏剪:萌芽后新梢长到25-35厘米时,检查发枝数量,在70-100厘米整形带内选留生长健壮的3~5个新梢,抹除或控制其余新梢;长到40-50厘米时,选留2个新梢做主枝,调整方向使其垂直行向伸向行间,分枝角度20-25度,并保持优势生长状态;选留的两个主枝在主干上保持15-30厘米的间距;其余新梢可采取重剪梢或拿枝、扭梢技术减缓生长势,保持两骨干枝迅速生长;对其后长出的二次枝,除用做延长枝头的,其余的作减缓生长势处理;

(5)拉枝定角: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拉枝引缚,对勾形的一个主枝,小y形的两个主枝引缚固定到v形架两侧的横杆上或每株树分别用1-2根竹竿进行拉枝固定使主枝倾斜角度保持20-25度;

(6)冬季修剪:对勾法整形冬剪时主枝枝头较弱时在饱满芽处中短截;枝头生长势强的可进行缓放;在倾斜主枝对侧距地面60-70厘米处选留一健壮枝留外侧芽中短截,用于培养成大型枝组;疏除其余竞争枝、背上直立枝、强旺枝和过密枝,留两侧枝和背后枝,背上留中庸结果枝;同侧结果枝间距30厘米左右;

挺身小y形整形冬剪时主枝枝头在90-100厘米处短截,选留2个伸向行间分枝;无法选留两个分枝的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后重新选留;剪口在预留分枝上部留一个弱枝处短截,剪口离弱枝近抑制弱枝生长势;两个分枝在中干上上下间隔15-30厘米,夹角40度左右,不进行短截,翌年5月中下旬调整角度和方向;疏除剪口下的竞争枝、40厘米以上的强旺枝或长枝;疏除距地面50厘米以下的所有分枝;每个主枝上缓放3-5个30-40厘米以下的中庸枝;距地面50厘米以上部位疏枝时一般采用留1-2个基部瘪芽中短截方式;同侧结果枝间距不应小于3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果树为桃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上述v字形成形方法适宜栽培密度1-1.5mx5-6m。生长势强的品种、生长量大的立地条件以1.25~1.5米x6米为宜,生长势弱的品种、生长量小的立地条件以1.0米x5米为宜;树高3.5-4m,相邻两株树分别向两侧行间倾斜,单侧倾斜角度20-25度,梢角15-20度;整形阶段在倾斜骨干枝距地面50-70cm处背后斜侧及背上留1个大枝组,以提高尖削度,抑制上强,倾斜骨干枝上其他部位直接着生中、小型结果枝组或结果枝,上下同方向中型结果枝组间距60-80cm,小型结果枝组间距40~60厘米;中型结果枝组分布在树冠中下部中心干背后斜侧,小型枝组分布在中上部及背后部位,背上斜侧着生小型枝组或直接着生结果枝。建园时同侧两个主枝2.5-3.0米时,需要在主枝上平行行向方向培养2个枝轴60-80厘米的大型枝组,基部大枝组距地面高度1-1.3米,同侧两个大枝组间距1.0-1.2米,大枝组间分布小枝组和结果枝。该树形成形后树冠上部行间相邻株枝头保留1.5米以上的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发明的双株错位v字形树体管理技术中树形成形技术的关键是定植第一年夏剪和拉枝;成形有两种方式如下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

实施例1(第一种成形方式)

双株错位v字形树体成形方法:

(1)定干及二次枝处理:苗木定植后及时定干;苗木定干到饱满芽部位,一般70~90厘米;苗木质量好,可适当提高定干或不定干;二年生成苗,苗木粗壮,根系完好,可不定干或高定干,苗木较细弱的在60~80厘米处定干。定干后及时处理中干上的二次枝,40厘米以下的二次枝进行疏除,40厘米以上部位的强旺二次枝,基部有芽的留瘪芽重剪,无瘪芽的留1~2芽短截;其余较弱的二次枝全部留1~2芽短截;

(2)夏季修剪:定植当年新梢长到30厘米左右,进行第一次夏剪,选留一个直立健壮新梢作为中心干延长头,对枝头下部的1-3个竞争枝重剪梢或疏除;对角度小的旺梢进行软化开张角度;抹除主干上40厘米以下萌孽;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夏剪,主要是通过软化、剪梢等措施控制中心干上侧生枝及上部副梢生长势,保持中心干直立生长;

(3)拉枝定角: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根据果树生长情况进行拉枝整形;拉枝时使相邻的两株树分别固定到v形架两侧的横杆上;或每株树斜插一竹竿,进行单株倾斜固定,相邻两株树分别向两侧行间倾斜,保持倾斜角度20-25度;

(4)冬季修剪:冬季修剪:冬剪时主枝枝头较弱时在饱满芽处中短截;枝头生长势强的进行缓放;疏除竞争枝、强旺枝和过密枝;疏除距地面50cm以下的所有分枝;缓放中干上3-5个30-40cm以下的中庸枝;距地面以上50cm以上部位疏枝时一般采用留1-2个基部瘪芽中短截方式;同侧结果枝间距不小于30厘米;

(5)第2-4年修剪:枝头不再短截,自然缓放;疏除竞争枝、强旺枝和过密枝;缓放主枝上30-40厘米以下的中庸枝;主枝两侧、背后培养枝轴小于20-40厘米的结果枝组,同向两个枝组间距40-80厘米,枝组枝轴自下而上一次减少;背上培养枝轴小于20厘米的小枝组或直接着生结果枝(山东肥城、宁夏中宁实施例);

建园时同侧两个主枝2.5-3.0米时,需要在主枝上平行行向方向培养2个枝轴60-80厘米的大型枝组,基部大枝组距地面高度1-1.3米,同侧两个大枝组间距1.0-1.2米,大枝组间分布小枝组和结果枝(河北顺平、云南文山实施例)。

实施例2(第二种成形方式—宁夏中宁)

(1)先按照对勾(√)形或挺身小y形整形,3-4年后疏除对勾(√)形的大枝组或改造为主枝对侧的中小枝组;疏除挺身小y形的一个主枝或改造成为中小枝组;最终相邻两株树的主枝形成双株错位v字形;

(2)定干及二次枝处理:定干高度60~100厘米;定干后及时处理中干上的二次枝,40厘米以下的二次枝进行疏除,40厘米以上部位的强旺二次枝,基部有芽的留瘪芽重剪,无瘪芽的留1~2芽短截;其余较弱的二次枝全部留1~2芽短截;

(3)夏季修剪:对勾法整形夏剪在主枝倾斜方向对侧距地面60-70cm部位选留一个枝轴长度60-80厘米的斜生枝组,与主枝形成对勾(√)形;与双株错位v字形整形相似,只是在斜生主枝60-70cm背上部位选留一个枝轴长度60-80厘米的斜生枝组,与主枝形成对勾(√)形;有利于提高早期产量;

(4)挺身小y字形整形夏剪:萌芽后新梢长到25-35厘米时,检查发枝数量,在70-100厘米整形带内选留生长健壮的3~5个新梢,抹除或控制其余新梢;长到40-50厘米时,选留2个新梢做主枝,调整方向使其垂直行向伸向行间,分枝角度20-25度,并保持优势生长状态;选留的两个主枝在主干上保持15-30厘米的间距;其余新梢可采取重剪梢或拿枝、扭梢技术减缓生长势,保持两骨干枝迅速生长;对其后长出的二次枝,除用做延长枝头的,其余的作减缓生长势处理;

(5)拉枝定角: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拉枝引缚,对勾形的一个主枝,小y形的两个主枝引缚固定到v形架两侧的横杆上或每株树分别用1-2根竹竿进行拉枝固定使主枝倾斜角度保持20-25度;

(6)冬季修剪:对勾法整形冬剪时主枝枝头较弱时在饱满芽处中短截;枝头生长势强的可进行缓放;在倾斜主枝对侧距地面60-70厘米处选留一健壮枝留外侧芽中短截,用于培养成大型枝组;疏除其余竞争枝、背上直立枝、强旺枝和过密枝,留两侧枝和背后枝,背上留中庸结果枝;同侧结果枝间距30厘米左右;

挺身小y形整形冬剪时主枝枝头在90-100厘米处短截,选留2个伸向行间分枝;无法选留两个分枝的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后重新选留;剪口在预留分枝上部留一个弱枝处短截,剪口离弱枝近抑制弱枝生长势;两个分枝在中干上上下间隔15-30厘米,夹角40度左右,不进行短截,翌年5月中下旬调整角度和方向;疏除剪口下的竞争枝、40厘米以上的强旺枝或长枝;疏除距地面50厘米以下的所有分枝;每个主枝上缓放3-5个30-40厘米以下的中庸枝;距地面50厘米以上部位疏枝时一般采用留1-2个基部瘪芽中短截方式;同侧结果枝间距不应小于30厘米。

本发明的上述v字形成形方法适宜栽培密度1-1.5mx5-6m。生长势强的品种、生长量大的立地条件以1.25~1.5米x6米为宜,生长势弱的品种、生长量小的立地条件以1.0米x5米为宜;树高3.5-4m,相邻两株树分别向两侧行间倾斜,单侧倾斜角度20-25度,梢角15-20度;整形阶段在倾斜骨干枝距地面50-70cm处背后斜侧及背上留1个大枝组,以提高尖削度,抑制上强,倾斜骨干枝上其他部位直接着生中、小型结果枝组或结果枝,上下同方向中型结果枝组间距60-80cm,小型结果枝组间距40~60厘米;中型结果枝组分布在树冠中下部中心干背后斜侧,小型枝组分布在中上部及背后部位,背上斜侧着生小型枝组或直接着生结果枝。建园时同侧两个主枝2.5-3.0米时,需要在主枝上平行行向方向培养2个枝轴60-80厘米的大型枝组,基部大枝组距地面高度1-1.3米,同侧两个大枝组间距1.0-1.2米,大枝组间分布小枝组和结果枝。该树形成形后树冠上部行间相邻株枝头保留1.5米以上的间距。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