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17055发布日期:2019-09-06 22:0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如申请号为cn102656973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包括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技术、地表植被恢复方法及石生植被人工演替建立技术,首先进行石漠化治理的防止水土流失和增加土壤水分涵养的水土保持技术,再进行地表植被恢复和利用石生植被人工演替建立技术进行生态系统恢复,最后形成石漠化治理的人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重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其石漠化土壤未添加堆肥后的污泥,石漠化土壤可被植被利用的营养成分不高,植被存活率低,无法满足植被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式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石漠化地点及石漠化程度,因地制宜,明确现有场地坡度、当地气候、当地植被等要素,统一规划设计种植槽、排水沟,将土地进行参数化坡改梯;

s2、利用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园林修剪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堆肥,使污染废弃物能够资源化再利用;

s3、根据不同的植物,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把堆好的肥与原有失去肥力作用的土壤进行按比例进行混合处理,使其达到肥力恢复的预定效果;

s4、把恢复肥力的土壤填入种植槽中,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且利于改善土质兼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被种植,使该地块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s5、妥善养护,直至土壤肥力彻底恢复,土地石漠化消失。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参数化坡改梯是指在原生态已经荒漠化的有坡度地块,根据被冲刷地形的面积、流向等因素设计阶梯式护坡,有效地使原有生态系统已经破坏且不易保水、保肥的坡度地块,转化成利于保水保肥抗冲刷的有利土层。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堆肥的过程中可根据堆肥的总质量、废弃物的成分含量等要素,调整掺入一定数量的沸石粉,以提高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和堆肥效率,沸石粉表面粗糙和具有的多孔结构,沸石粉耐酸,容重为1.2-1.4kg/升,不含油脂和粗纤维又无静电现象,使其具有较强的携载能力,能使重金属均匀地吸附在其表面,同时能适当延长堆肥中微量成份的释放时间,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堆肥与沸石粉按照质量比10-20:1-2混合,每7-9天翻堆一次,发酵30-45天后出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剩余污泥进行堆肥需要进行工程化处理,其具体步骤为:

a、向剩余污泥中投入pads,混合均匀,继续投入粉碎后的粘性黄土和改性凹凸棒石、氨氮消解菌制剂和污泥减量菌制剂以及木屑,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150-200rpm,然后静置3-4天,使微生物群落在潮湿环境下对剩余污泥中的多种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并转化为类腐殖质;

b、采用静态强制通风方式进行堆肥处理,经过28-32天后污泥混合物达到腐熟,得到污泥堆肥产品,经过堆肥的剩余污泥质地疏松、阳离子交换量显著增加、容重减少、可被植物利用的营养成分增加、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几乎全部被杀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式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方法比较简单,在石漠化治理中使用污水处理剩余污泥进行堆肥以及在石漠化治理堆肥过程中使用沸石粉,经过堆肥的剩余污泥质地疏松、阳离子交换量显著增加、容重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几乎全部被杀灭,可被植物利用的营养成分增加,提高植被存活率;沸石粉表面粗糙和具有的多孔结构,沸石粉耐酸,容重为1.2-1.4kg/升,不含油脂和粗纤维又无静电现象,使其具有较强的携载能力,能使重金属均匀地吸附在其表面,同时能适当延长堆肥中微量成份的释放时间,更有利于植物吸收,沸石粉的加入提高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和堆肥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复合式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石漠化地点及石漠化程度,因地制宜,明确现有场地坡度、当地气候、当地植被等要素,统一规划设计种植槽、排水沟,将土地进行参数化坡改梯;

s2、利用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园林修剪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堆肥,使污染废弃物能够资源化再利用;

s3、根据不同的植物,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把堆好的肥与原有失去肥力作用的土壤进行按比例进行混合处理,使其达到肥力恢复的预定效果;

s4、把恢复肥力的土壤填入种植槽中,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且利于改善土质兼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被种植,使该地块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s5、妥善养护,直至土壤肥力彻底恢复,土地石漠化消失。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的参数化坡改梯是指在原生态已经荒漠化的有坡度地块,根据被冲刷地形的面积、流向等因素设计阶梯式护坡,有效地使原有生态系统已经破坏且不易保水、保肥的坡度地块,转化成利于保水保肥抗冲刷的有利土层。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堆肥的过程中可根据堆肥的总质量、废弃物的成分含量等要素,调整掺入一定数量的沸石粉,以提高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和堆肥效率,沸石粉表面粗糙和具有的多孔结构,沸石粉耐酸,容重为1.2-1.4kg/升,不含油脂和粗纤维又无静电现象,使其具有较强的携载能力,能使重金属均匀地吸附在其表面,同时能适当延长堆肥中微量成份的释放时间,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堆肥与沸石粉按照质量比10-20:1-2混合,每7-9天翻堆一次,发酵30-45天后出料。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剩余污泥进行堆肥需要进行工程化处理,其具体步骤为:

a、向剩余污泥中投入pads,混合均匀,继续投入粉碎后的粘性黄土和改性凹凸棒石、氨氮消解菌制剂和污泥减量菌制剂以及木屑,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150-200rpm,然后静置3-4天,使微生物群落在潮湿环境下对剩余污泥中的多种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并转化为类腐殖质;

改性凹凸棒石为天然层链状矿物材料,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害,价格便宜,而且空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较好的吸附厂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物质。

b、采用静态强制通风方式进行堆肥处理,经过28-32天后污泥混合物达到腐熟,得到污泥堆肥产品,经过堆肥的剩余污泥质地疏松、阳离子交换量显著增加、容重减少、可被植物利用的营养成分增加、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几乎全部被杀灭。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式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方法比较简单,在石漠化治理中使用污水处理剩余污泥进行堆肥以及在石漠化治理堆肥过程中使用沸石粉,经过堆肥的剩余污泥质地疏松、阳离子交换量显著增加、容重减少、可被植物利用的营养成分增加,提高植被存活率、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几乎全部被杀灭;沸石粉表面粗糙和具有的多孔结构,沸石粉耐酸,容重为1.2-1.4kg/升,不含油脂和粗纤维又无静电现象,使其具有较强的携载能力,能使重金属均匀地吸附在其表面,同时能适当延长堆肥中微量成份的释放时间,更有利于植物吸收,沸石粉的加入提高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和堆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