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鸡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94659发布日期:2019-10-18 20:5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鸡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鸡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土鸡,家禽的一种,有别于笼养的肉鸡,其中以"山坡散养土鸡"为最好,公鸡冠大而红,性烈好斗,母鸡鸡冠极小,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从古代家养驯化而成,从未经过任何杂交和优化配种,长期以自然觅食或结合粗饲喂养而成,具有较强的野外觅食和生存能力,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肉质鲜美,鸡蛋在城乡市场上非常畅销,且蛋价也高于普通鸡蛋,营养价值高,鸡肉口味鲜美、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且由于大多数是在林间或果园内放养,更贴近绿色环保的要求,故而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来说,饲养柴鸡的成本又比较低,适合家庭养殖,饲养周期较长,一般长为成年约6个月左右,土鸡苗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肉质鲜美,土鸡蛋在城乡市场上非常畅销,且蛋价也高于普通鸡蛋,鸡肉、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来说,土鸡养殖成本又比较低廉,是非常适合农户和养殖场养殖的品种,现在来简单谈一下,土鸡养殖的一些简单技术。

现在的养鸡场通过喂养饲料养殖的土鸡产量可大大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也低廉,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养殖的鸡脂肪较多,肉质风味差,影响了消费市场,同时又制约了养殖户的发展,目前土鸡饲养周期较长,同时饲养条件较为苛刻,现在的土鸡养殖大多为放养,养殖周期长,土鸡免疫力和抗病力较差,成活率较低,并且会影响土鸡的肉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鸡生态养殖方法,解决了饲料养殖的鸡脂肪较多,肉质风味差,现有的土鸡养殖周期长,土鸡免疫力和抗病力较差,成活率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鸡生态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场地选择:选择山地、园林或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无黄鼠狼等天敌伤害的养殖地,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以及无污染物排放的场地作为养殖场,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交通便利,方便对养鸡舍进行必须无的运输,在饲养场的外围用铁丝网做成围栏,高度为2-3米,并用铁丝网将整个饲养场分成散养区、食草区和鸡舍,在散养区种植树木,形成小型的树林,在里面饲养一些适合土鸡食用的虫类,在食草区种植品种优良的青草,提供给土鸡食用,鸡舍内部保持干燥通风,鸡舍地面应铺设5-10cm厚的垫料,并有粪便收集装置;

s2、鸡种选择:选择健康土鸡,按公母鸡比例1:7组成基础群进行养殖,产蛋孵化后,挑选毛色光亮、柔软且富有弹性并且活泼好动的雏鸡;

s3、雏鸡喂养:育雏期间,每天喂食6-8次,喂水2-3次,喂养时长为3-15天,喂养蔬菜和谷物粉末的混合物,喂养的水以消毒过后的水为佳,过了15天之后,雏鸡基本可以具备自己捕食的能力,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早晨少喂,晚上多喂,都是在鸡舍进行养殖;

s4、养殖管理:雏鸡饲养五周之后,每日早晨6-7点就可以将雏鸡赶出鸡舍,将其赶往散养区,让其自己捕食虫类,放养密度为100-150只/亩,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18:00之后赶回鸡舍,喂食有机饲料,饲喂量为80-120g/只,并控制夜间温度为25℃-27℃,空气湿度为50%-60%;

s5、疾病预防:鸡舍内随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每天要清扫干净鸡舍,并用生石灰对地面进行消毒,每次喂水都进行消毒处理,每周进行灭虫和灭鼠处理,每隔2个月注射一次驱虫预防疫苗,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经常查看鸡粪,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治疗,雨雪天气严禁放鸡,同时做好科学合理的疫苗、驱虫工作,适量应用保健药物,雏鸡7日龄-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

优选的,所述s1中垫料选用锯末、垫草或稻壳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后15-30天更换一次。

优选的,所述s1中设有饮水把设备和吃食设备,方便人工进行喂养。

优选的,所述s4中有机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米糠30份、玉米20份、麦麸12份、有机蚯蚓粉20份、炒黄豆粉5-9份、酪蛋白钙11-17份、植酸酶2-9份、甘草黄酮2-3份、大蒜素1-2份、杜仲绿原酸3-7份、鱼粉1-4份、骨粉1-3份、食盐0.1-1份、复合微量元素预混料0.2-3份、维生素0.2-4份和富硒饲料添加剂1-3份。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鸡生态养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土鸡生态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场地选择:选择山地、园林或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无黄鼠狼等天敌伤害的养殖地,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以及无污染物排放的场地作为养殖场,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交通便利,方便对养鸡舍进行必须无的运输,s2、鸡种选择:选择健康土鸡,按公母鸡比例1:7组成基础群进行养殖,产蛋孵化后,挑选毛色光亮、柔软且富有弹性并且活泼好动的雏鸡,s3、雏鸡喂养:育雏期间,每天喂食6-8次,喂水2-3次,喂养时长为3-15天,喂养蔬菜和谷物粉末的混合物,喂养的水以消毒过后的水为佳,过了15天之后,雏鸡基本可以具备自己捕食的能力,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早晨少喂,晚上多喂,都是在鸡舍进行养殖,s4、养殖管理:雏鸡饲养五周之后,每日早晨6-7点就可以将雏鸡赶出鸡舍,将其赶往散养区,让其自己捕食虫类,放养密度为100-150只/亩,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18:00之后赶回鸡舍,喂食有机饲料,饲喂量为80-120g/只,并控制夜间温度为25℃-27℃,空气湿度为50%-60%,s5、疾病预防:鸡舍内随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每天要清扫干净鸡舍,并用生石灰对地面进行消毒,每次喂水都进行消毒处理,每周进行灭虫和灭鼠处理,每隔2个月注射一次驱虫预防疫苗,通过大大提高了土鸡养殖的成活率,同时提高了土鸡的品质,使得土鸡更健康、生长更迅速,土鸡肉质鲜嫩,具有更好的保健价值,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并节约了大量的饲养成本,采用鸡舍圈养和户外散养相结合,户外散养使得鸡群在空气新鲜、水质优良和草料充足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发育,增加了鸡群的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三种技术方案:一种土鸡生态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s1、场地选择:选择山地、园林或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无黄鼠狼等天敌伤害的养殖地,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以及无污染物排放的场地作为养殖场,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交通便利,方便对养鸡舍进行必须无的运输,在饲养场的外围用铁丝网做成围栏,高度为2.5米,并用铁丝网将整个饲养场分成散养区、食草区和鸡舍,在散养区种植树木,形成小型的树林,在里面饲养一些适合土鸡食用的虫类,在食草区种植品种优良的青草,提供给土鸡食用,鸡舍内部保持干燥通风,鸡舍地面应铺设7cm厚的垫料,并有粪便收集装置;

s2、鸡种选择:选择健康土鸡,按公母鸡比例1:7组成基础群进行养殖,产蛋孵化后,挑选毛色光亮、柔软且富有弹性并且活泼好动的雏鸡;

s3、雏鸡喂养:育雏期间,每天喂食7次,喂水2次,喂养时长为9天,喂养蔬菜和谷物粉末的混合物,喂养的水以消毒过后的水为佳,过了15天之后,雏鸡基本可以具备自己捕食的能力,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次,早晨少喂,晚上多喂,都是在鸡舍进行养殖;

s4、养殖管理:雏鸡饲养五周之后,每日早晨6点就可以将雏鸡赶出鸡舍,将其赶往散养区,让其自己捕食虫类,放养密度为130只/亩,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5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18:00之后赶回鸡舍,喂食有机饲料,饲喂量为100g/只,并控制夜间温度为26℃,空气湿度为55%;

s5、疾病预防:鸡舍内随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每天要清扫干净鸡舍,并用生石灰对地面进行消毒,每次喂水都进行消毒处理,每周进行灭虫和灭鼠处理,每隔2个月注射一次驱虫预防疫苗,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经常查看鸡粪,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治疗,雨雪天气严禁放鸡,同时做好科学合理的疫苗、驱虫工作,适量应用保健药物,雏鸡8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

实施例2

s1、场地选择:选择山地、园林或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无黄鼠狼等天敌伤害的养殖地,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以及无污染物排放的场地作为养殖场,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交通便利,方便对养鸡舍进行必须无的运输,在饲养场的外围用铁丝网做成围栏,高度为2米,并用铁丝网将整个饲养场分成散养区、食草区和鸡舍,在散养区种植树木,形成小型的树林,在里面饲养一些适合土鸡食用的虫类,在食草区种植品种优良的青草,提供给土鸡食用,鸡舍内部保持干燥通风,鸡舍地面应铺设5cm厚的垫料,并有粪便收集装置;

s2、鸡种选择:选择健康土鸡,按公母鸡比例1:7组成基础群进行养殖,产蛋孵化后,挑选毛色光亮、柔软且富有弹性并且活泼好动的雏鸡;

s3、雏鸡喂养:育雏期间,每天喂食6次,喂水2次,喂养时长为3天,喂养蔬菜和谷物粉末的混合物,喂养的水以消毒过后的水为佳,过了15天之后,雏鸡基本可以具备自己捕食的能力,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次,早晨少喂,晚上多喂,都是在鸡舍进行养殖;

s4、养殖管理:雏鸡饲养五周之后,每日早晨6点就可以将雏鸡赶出鸡舍,将其赶往散养区,让其自己捕食虫类,放养密度为100只/亩,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18:00之后赶回鸡舍,喂食有机饲料,饲喂量为80g/只,并控制夜间温度为25℃,空气湿度为50%;

s5、疾病预防:鸡舍内随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每天要清扫干净鸡舍,并用生石灰对地面进行消毒,每次喂水都进行消毒处理,每周进行灭虫和灭鼠处理,每隔2个月注射一次驱虫预防疫苗,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经常查看鸡粪,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治疗,雨雪天气严禁放鸡,同时做好科学合理的疫苗、驱虫工作,适量应用保健药物,雏鸡7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

实施例3

s1、场地选择:选择山地、园林或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无黄鼠狼等天敌伤害的养殖地,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以及无污染物排放的场地作为养殖场,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交通便利,方便对养鸡舍进行必须无的运输,在饲养场的外围用铁丝网做成围栏,高度为3米,并用铁丝网将整个饲养场分成散养区、食草区和鸡舍,在散养区种植树木,形成小型的树林,在里面饲养一些适合土鸡食用的虫类,在食草区种植品种优良的青草,提供给土鸡食用,鸡舍内部保持干燥通风,鸡舍地面应铺设10cm厚的垫料,并有粪便收集装置;

s2、鸡种选择:选择健康土鸡,按公母鸡比例1:7组成基础群进行养殖,产蛋孵化后,挑选毛色光亮、柔软且富有弹性并且活泼好动的雏鸡;

s3、雏鸡喂养:育雏期间,每天喂食8次,喂水3次,喂养时长为15天,喂养蔬菜和谷物粉末的混合物,喂养的水以消毒过后的水为佳,过了15天之后,雏鸡基本可以具备自己捕食的能力,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3次,早晨少喂,晚上多喂,都是在鸡舍进行养殖;

s4、养殖管理:雏鸡饲养五周之后,每日早晨7点就可以将雏鸡赶出鸡舍,将其赶往散养区,让其自己捕食虫类,放养密度为150只/亩,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18:00之后赶回鸡舍,喂食有机饲料,饲喂量为120g/只,并控制夜间温度为27℃,空气湿度为60%;

s5、疾病预防:鸡舍内随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每天要清扫干净鸡舍,并用生石灰对地面进行消毒,每次喂水都进行消毒处理,每周进行灭虫和灭鼠处理,每隔2个月注射一次驱虫预防疫苗,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经常查看鸡粪,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治疗,雨雪天气严禁放鸡,同时做好科学合理的疫苗、驱虫工作,适量应用保健药物,雏鸡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

效果实施例

某养殖基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对土鸡进行养殖,采用实施例1对土鸡进行养殖的时候,土鸡的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最高,肉质较佳,采用实施例2和实施例3对土鸡进行养殖的时候,生长速度一般,存活率较低,所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养殖方式是最佳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