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24320发布日期:2020-01-18 03:13阅读:1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乌鳢(channaargus)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有黑鱼、乌棒、财鱼、蛇头鱼等,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从黑龙江流域一直到四川和云南。它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及蛋白质含量高,医学上有去淤生津、滋补调养、生肌补血、愈合伤口、祛湿利尿以及催乳的功效,属淡水鱼中较高档的水产品,其价格远在家鱼之上。近年来,乌鳢的全国年产量达50多万吨,名列所有淡水鱼类产量的第9位,且历来畅销国内外市场,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自然界野生乌鳢(channaargus),正常体色呈灰黑色,眼球色呈黑色,然而发现的白化突变体为金黄色乌鳢,体色呈金黄色,眼球色呈红色。目前未在自然环境中发现有金黄色乌鳢个体,这是因为在自然水域环境中乌鳢繁殖亲本群体较大,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产生的子代近交的可能性较小,很少出现隐性体色的个体,即便有隐性体色的个体出现,也会被自然淘汰或被其它凶猛动物摄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为获得金黄色乌鳢提供了基础资料。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自然水域采捕野生正常体色乌鳢,当年培育至性腺成熟;

(2)选择步骤(1)中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作为繁育亲本,“一对一”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正常体色乌鳢f1个体;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正常体色乌鳢f1个体饲养在池塘中,培育2年至性腺成熟;

(4)对上述步骤(3)中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f1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正常体色乌鳢f2个体,并且将所述正常体色乌鳢f2个体饲养在池塘中,培育2年至性腺成熟;

(5)对上述步骤(4)中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f3个体;

(6)上述步骤(5)中得到的f3个体经过池塘培育达到2~3cm后,分离筛选得到部分金黄色乌鳢个体;

(7)将上述步骤(6)中分离筛选得到的金黄色乌鳢保留,利用冬季温室大棚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

(8)选择上述步骤(7)中性腺成熟的个体进行“一对一”繁育,得到金黄色乌鳢f4个体。

(9)将上述步骤(8)中获得的f4个体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选择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进行“一对一”繁育,获得金黄色乌鳢f5个体。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将上述步骤(9)中获得的f5个体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选择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进行“一对一”繁育,获得金黄色乌鳢f6个体,即可获得所述能稳定遗传的金黄色乌鳢。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野生正常体色乌鳢来自山东省莒县自然水域中。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繁育地点位于山东省莒县(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乌鳢繁育基地)。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金黄色乌鳢个体体色呈金黄色,眼球呈红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金黄色乌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自然水域采捕野生正常体色乌鳢,当年培育至性腺成熟;

(2)选择步骤(1)中个体较大、生命力强、体质健壮、性成熟度好的的雌雄乌鳢作为繁育亲本,“一对一”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正常体色乌鳢f1个体;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正常体色乌鳢f1个体饲养在池塘中,培育2年至性腺成熟;

(4)对上述步骤(3)中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f1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正常体色乌鳢f2个体,并且将所述正常体色乌鳢f2个体饲养在池塘中,培育2年至性腺成熟;

(5)对上述步骤(4)中性腺成熟的雌雄乌鳢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f3个体;

(6)上述步骤(5)中得到的f3个体经过池塘培育达到2~3cm后,分离筛选得到部分金黄色乌鳢个体;

(7)将上述步骤(6)中分离筛选得到的金黄色乌鳢保留,利用冬季温室大棚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

(8)选择上述步骤(7)中体色纯度高(金黄色)、生长快、成熟度较好的的个体进行“一对一”繁育,得到金黄色乌鳢f4个体。

(9)将上述步骤(8)中获得的f4个体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选择体色纯度高(金黄色)、生长快、成熟度较好的的雌雄乌鳢进行“一对一”繁育,获得金黄色乌鳢f5个体。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将上述步骤(9)中获得的f5个体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选择体色纯度高(金黄色)、生长快、成熟度较好的的雌雄乌鳢进行“一对一”繁育,获得金黄色乌鳢f6个体,即可获得所述能稳定遗传的金黄色乌鳢。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野生正常体色乌鳢来自山东省莒县自然水域中。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繁育地点位于山东省莒县(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乌鳢繁育基地)。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金黄色乌鳢个体体色呈金黄色,眼球呈红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金黄色乌鳢。

本文的人工催产是通用的,即在繁殖季节,当水温达到25℃以上时,对选择好的亲本注射催产激素。将注射了催产激素的亲本按照雌雄“一对一”放入孵化池中自行产卵受精获得受精卵。孵化是指受精卵粘在粘着物上在静水或微流水中孵化。

本发明的野生乌鳢亲本来自山东省莒县自然水域中,繁育地点为山东省莒县(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乌鳢养殖基地),通过多代繁育最终获得具有稳定遗传的金黄色乌鳢种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白化体色(金黄体色)基因型属于隐性纯合,红眼球色基因型也属于隐性纯合。控制体色基因位点表示为g和g,控制眼球色基因位点表示为r和r,显性等位基因字母大写,隐性等位基因字母小写,则白化突变体(金黄色乌鳢)的基因型表示为ggrr。

本发明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从自然水域采捕野生正常体色乌鳢进行繁育,最终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金黄色乌鳢种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金黄色乌鳢选育流程图。

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金黄色乌鳢的制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从自然水域(例如山东省莒县自然水域)采捕野生正常体色乌鳢,当年培育至性腺成熟;

(2)将从上述步骤(1)中选择个体较大、生命力强、体质健壮和性成熟度好的雌雄乌鳢作为繁育亲本,“一对一”(10组)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正常体色乌鳢f1个体;

(3)将从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正常体色乌鳢f1个体饲养在池塘中,培育2年至性腺成熟;

(4)对通过上述步骤(3)培育成熟的f1雌雄乌鳢“一对一”(26组)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正常体色乌鳢f2个体,并且将上述正常体色乌鳢f2个体饲养在池塘中,培育2年至性腺成熟;

(5)对通过上述步骤(4)培育成熟的雌雄乌鳢进行“一对一”(32组)人工催产,受精孵化后,得到f3个体;

(6)将上述步骤(5)得到的f3个体饲养在池塘中,培育达到2~3cm后,分离筛选得到一部分金黄色乌鳢个体;

(7)将从上述步骤(6)分离筛选得到的金黄色乌鳢保留,利用冬季温室大棚,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

(8)从通过上述步骤(7)培育成熟的金黄色乌鳢中选体色纯度高(金黄色)、生长快、成熟度较好的个体进行“一对一”(48组)繁育,得到金黄色乌鳢f4个体;

(9)将从上述步骤(8)获得的金黄色乌鳢f4个体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并且从其中选体色纯度高(金黄色)、生长快、成熟度较好的雌雄乌鳢进行“一对一”(52组)繁育,获得金黄色乌鳢f5个体;

(10)将从上述步骤(9)获得的金黄色乌鳢f5个体培育1年至性腺成熟,并且从其中选体色纯度高(金黄色)、生长快、成熟度较好的雌雄乌鳢进行“一对一”(50组)繁育,获得金黄色乌鳢f6个体,即可获得所述能稳定遗传的金黄色乌鳢种质。

结果分析:

本实施例中金黄色乌鳢的选育情况见表1所示:

表1金黄色乌鳢的选育

从表1可知,本发明首先在自然水域选择野生正常体色乌鳢培育至性腺成熟,然后以生长速度为选育指标选育3代,第3代分离筛选得到金黄色乌鳢个体,以体色纯度高、生长速度为选育指标继续选育3代,最终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金黄色乌鳢个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