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似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0692发布日期:2019-10-29 02:5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似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据文献报道,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存在于山橿(中医学报,2015,30(07):1010-1013)、菝葜(中国中药杂志,2016,41(03):446-450)、树豆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27(01):115-120)、虎杖(中国现代中药,2017,19(12):1688-1691、药物评价研究,2016,39(02):317-321)等多种植物中。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具有诸如抗肿瘤(j.agric.foodchem.,2019,67(17):4709-4717、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23):2141-2143、肿瘤,2009,29(01):26-30)、降血压(microvasc.res.,2019,123:42-29)、抗动脉粥样硬化(j.agric.foodchem.,2019,67,(14):3909-3918)、抗炎(j.agric.foodchem,2017,65(51):11179-11191)、抗氧化(j.biol.chem.,2001,276(25):22586-22594)等活性;有关其农药活性研究相对较少,据文献报道具有杀虫(j.pest.sci.,2018,91(2):897-906)、抗真菌(plantdis.,2019,103(7):1674-1684)、杀藻(j.agric.foodchem.2008,56:9140-9145)等活性。本申请人的前期研究表明二苯乙烯类化合物还具有杀蚊(chem.biodiversity2016,13,1165-1177)等活性。

噻唑类化合物因为具有独特的芳杂环结构而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例如抗癌(eur.j.med.chem.,2015,92(6):866-875、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2016,82:555-560)、抗菌(bioorg.med.chem.lett.,2012,22(24):7719-7725、j.anti.,2014,68(4):259-66、drugmetab.pharmacok,2017,1(32):s96)、抗炎(comput.biol.chem.,2016,61:86-96)、抗氧化(chemistryselect,2019,4(19):5570-5576)等医药活性;以及杀虫(j.agric.foodchem,2011,59(9):2932–2937)、除草(有机化学,2009,29(6):924–928)、杀菌(us20030203949,2003)等农药活性。目前,许多含噻唑结构的农药已成功商品化,例如杀菌剂灭瘟唑、稻可丰;除草剂噻草啶、草除灵;杀虫剂蛾虫腈、噻虫胺等。本申请人在前期工作中,设计合成了一类含氟苯基噻唑丙烯腈类化合物(有机化学,2009,29(12):2000-2004;农药学学报,2010,12(4):463-467),实验证明具有较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

苯乙烯类化合物和噻唑杂环类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农药活性,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未有文献公开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似物的化学结构,且对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似物的生物活性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即(e)-4-(4-氟苯基)-2-取代苯乙烯基噻唑类化合物。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式(i)中,苯环上的h被取代基r单取代或多取代;n为1~5的整数,优选为1~2的整数,n表示苯环上取代基r的个数;n=1时,表示苯环上的h被取代基r单取代;n=2~5时,表示苯环上的h被取代基r多取代,不同取代位置上的取代基r相同或者不同;所述取代基r为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1~c3烷氧基、卤素、硝基或氰基。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为c1~c5烷基、c1~c5卤代烷基、甲氧基或卤素,优选为甲基、叔丁基、三氟甲基、甲氧基、f、cl或br。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式(i)中,r(n)为邻甲基、间甲基、对甲基、邻甲氧基、间甲氧基、对甲氧基、对叔丁基、对三氟甲基、对氟、邻氯、对氯、邻溴、间溴和2,4-二氯中的一种。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抑制玉米小斑病病菌、黄瓜炭疽病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或黄瓜霜霉病菌的杀菌剂。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式(ⅱ)所示的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与如式(ⅲ)所示的亚磷酸三乙酯于回流状态下进行反应,tlc监测至反应结束后,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

2)在步骤1)所得浓缩液中加入溶剂dmf、氢氧化钠和如式(iv)所示的取代苯甲醛,在室温下反应,tlc监测至反应结束,最后经后处理制得如式(i)所示的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式(iv)中,苯环上的h被取代基r单取代或多取代;n为1~5的整数,优选为1~2的整数,n表示苯环上取代基r的个数;n=1时,表示苯环上的h被取代基r单取代;n=2~5时,表示苯环上的h被取代基r多取代,不同取代位置上的取代基r相同或者不同;式(iv)中的取代基r为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1~c3烷氧基、卤素、硝基或氰基。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如式(ⅱ)所示的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如式(iii)所示的亚磷酸三乙酯、如式(iv)所示的取代苯甲醛以及氢氧化钠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10.0~30.0:1.0~8.0:1.0~20.0,优选为1:15.0~20.0:1.0~3.0:1.0~5.0。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如式(ⅱ)所示的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与溶剂dmf的质量比为1:2.0~20,优选为1:4.0~10。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反应时间为1~3小时,步骤2)的反应时间为1~4小时。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后处理过程如下: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中加入大量冰水,搅拌,若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有机溶剂重结晶提纯得到如式(i)所示的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若无固体析出,则用乙酸乙酯萃取、脱溶后,残余液体用柱层析分离得到如式(i)所示的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其中,冰水的加入质量与步骤1)加入的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的质量比为50~150:1。

所述的一种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重结晶所用有机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或正己烷;柱层析所用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混合液,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3~5。

在制备本发明的含噻唑环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过程中,必须控制亚磷酸三乙酯的用量及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这是因为亚磷酸三乙酯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若亚磷酸三乙酯的用量较多及反应温度较高(回流温度)时,可以制备得到如式(i)所示结构的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和生物等排体取代的方法将二苯乙烯骨架中的一个苯环用含氟苯基噻唑取代,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并旨在发现其新的农药活性。

2)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型的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作为杀剂的应用,特别适用于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小斑病病菌、黄瓜炭疽病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及黄瓜霜霉病菌等真菌,从实施例的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mg/l浓度下,本发明的含苯基噻唑结构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对供试靶标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ia、ic、if、ii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化合物ik对黄瓜炭疽病病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化合物ih对黄瓜霜霉病病菌抑制率达50%以上,表现出中等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ia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均达95%,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化合物ia(r(n)=邻甲基)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24.9g,150.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0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11.6g)、邻甲基苯甲醛(1.2g,10mmol)和氢氧化钠(0.4g,10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0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145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正己烷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4g,即为(e)-4-(4-氟苯基)-2-邻甲基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a),收率57.4%。m.p.:71~75℃;

1hnmr(500mhz,cdcl3)δ7.94(dd,j=8.5,5.5hz,2h),7.76(d,j=16.0hz,1h),7.69–7.62(m,1h),7.33(s,1h),7.31–7.21(m,4h),7.16(t,j=9.0hz,2h),2.51(s,3h).hrms(esi)calcdc18h13brfns[m+h]+296.0904,found296.0888。

实施例2化合物ib(r(n)=间甲基)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3.5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24.9g,150.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0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11.6g)、间甲基苯甲醛(1.2g,10mmol)和氢氧化钠(0.4g,10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0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145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正己烷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3g,即为(e)-4-(4-氟苯基)-2-间甲基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b),收率44.5%。m.p.:148~149℃;

1hnmr(500mhz,cdcl3)δ7.93(dd,j=8.5,5.5hz,2h),7.46(d,j=16.0hz,1h),7.39(d,j=8.5hz,2h),7.35(d,j=16.0hz,1h),7.33(s,1h),7.31(t,j=7.5hz,1h),7.21–7.09(m,3h),2.41(s,3h).hrms(esi)calcdc18h14fns[m+h]+296.0904,found296.0883。

实施例3化合物ic(r(n)=对甲基)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24.9g,150.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0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14.5g)、对甲基苯甲醛(1.4g,12mmol)和氢氧化钠(0.4g,10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0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145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正己烷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4g,即为(e)-4-(4-氟苯基)-2-对甲基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c),收率57.3%。m.p.:164~167℃;

1hnmr(500mhz,cdcl3)δ7.92(t,j=6.0hz,2h),7.53–7.39(m,3h),7.32(t,j=6.0hz,2h),7.22(d,j=7.5hz,2h),7.14(t,j=8.5hz,2h),2.40(s,3h).hrms(esi)calcdc18h14fns[m+h]+296.0904,found296.0890。

实施例4化合物id(r(n)=邻甲氧基)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27.4g,165.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5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14.5g)、邻甲氧基苯甲醛(2.0g,15mmol)和氢氧化钠(0.6g,15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5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145g)中,搅拌,用乙酸乙酯萃取、脱溶后,脱溶的残余物用柱层析(所用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混合液,v乙酸乙酯:v石油醚=1:3)分离得黄色固体1.3g,即为(e)-4-(4-氟苯基)-2-邻甲氧基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d),收率50.9%。m.p.:73~76℃;

1hnmr(500mhz,cdcl3)δ7.93(dd,j=9.0,5.5hz,2h),7.80(d,j=16.0hz,1h),7.61(dd,j=8.0,1.5hz,1h),7.47(d,j=16.0hz,1h),7.36–7.29(m,2h),7.14(t,j=8.5hz,2h),7.01(t,j=7.5hz,1h),6.94(d,j=8.5hz,1h),3.93(s,3h).hrms(esi)calcdc18h14fnos[m+h]+312.0853,found312.0830。

实施例5化合物ie(r(n)=间甲氧基)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3.5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27.4g,165.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5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17.4g)、间甲氧基苯甲醛(2.0g,15mmol)和氢氧化钠(0.6g,15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5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145g)中,搅拌,用乙酸乙酯萃取、脱溶后,脱溶的残余物用柱层析(所用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混合液,v乙酸乙酯:v石油醚=1:5)分离得黄色固体1.4g,即为(e)-4-(4-氟苯基)-2-间甲氧基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e),收率52.6%。m.p.:115~116℃;

1hnmr(500mhz,cdcl3)δ7.92(dd,j=9.0,5.5hz,2h),7.44(d,j=16.0hz,1h),7.37–7.28(m,3h),7.19–7.08(m,4h),6.96–6.86(m,1h),3.85(s,3h).hrms(esi)calcdc18h14fnos[m+h]+312.0853,found312.0836。

实施例6化合物if(r(n)=对甲氧基)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27.4g,165.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5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17.4g)、对甲氧基苯甲醛(2.0g,15mmol)和氢氧化钠(0.6g,15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1.5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145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6g,即为(e)-4-(4-氟苯基)-2-对甲氧基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f),计算其收率为59.9%。m.p.:124~129℃;

1hnmr(500mhz,cdcl3)δ7.92(dd,j=8.5,5.5hz,2h),7.52(d,j=9.0hz,2h),7.43(d,j=16.0hz,1h),7.31(s,1h),7.23(d,j=16.0hz,1h),7.14(t,j=9.0hz,2h),6.94(d,j=8.5hz,2h),3.86(s,1h).hrms(esi)calcdc18h14fnos[m+h]+312.0853,found312.0835。

实施例7化合物ig(r(n)=对叔丁基)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29.1g,175.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2.0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20.3g)、对叔丁基苯甲醛(2.4g,15mmol)和氢氧化钠(0.8g,20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2.0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232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6g,即为(e)-4-(4-氟苯基)-2-对叔丁基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g),收率56.6%。m.p.:146~148℃;

1hnmr(500mhz,cdcl3)δ7.93(dd,j=8.5,5.5hz,2h),7.53(d,j=8.5hz,2h),7.44(m,3h),7.34(d,j=15.0hz,2h),7.14(t,j=8.5hz,2h),1.37(s,9h).hrms(esi)calcdc21h20fns[m+h]+338.1373,found338.1381。

实施例8化合物ih(r(n)=对三氟甲基)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30.2g,185.0mmol),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2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20.3g)、对三氟甲基苯甲醛(3.5g,20mmol)和氢氧化钠(1.0g,25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2.5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232g)中,搅拌,用乙酸乙酯萃取、脱溶后,脱溶的残余物用柱层析(所用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混合液,v乙酸乙酯:v石油醚=1:5)分离得黄色固体1.8g,即为(e)-4-(4-氟苯基)-2-对三氟甲基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h),收率61.4%。m.p.:111~115℃;

1hnmr(500mhz,cdcl3)δ7.93(dd,j=9.0,5.5hz,2h),7.66(s,4h),7.51(d,j=16.5hz,2h),7.41(d,j=16.5hz,1h),7.15(t,j=8.5hz,2h).hrms(esi)calcdc18h11f4ns[m+h]+350.0621,found350.0599。

实施例9化合物ii(r(n)=对氟)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32.4g,195.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2.5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23.2g)、对氟苯甲醛(2.5g,20mmol)和氢氧化钠(1.2g,30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3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232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正己烷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2g,即为(e)-4-(4-氟苯基)-2-对氟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i),计算其收率为49.0%。m.p.:146~149℃;

1hnmr(500mhz,cdcl3)δ7.92(dd,j=8.5,5.5hz,2h),7.54(dd,j=8.5,5.5hz,2h),7.44(d,j=16.5hz,1h),7.34(s,1h),7.26(d,j=16.5hz,1h),7.12(dt,j=21.5,8.5hz,4h).hrms(esi)calcdc17h11f2ns[m+h]+300.0642,found300.0653。

实施例10化合物ij(r(n)=邻氯)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32.4g,195.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2.5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23.2g)、邻氯苯甲醛(2.8g,20mmol)和氢氧化钠(1.6g,40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3.0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232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乙醇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5g,即为(e)-4-(4-氟苯基)-2-邻氯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j),计算其收率为58.5%。m.p.:95~98℃;

1hnmr(500mhz,cdcl3)δ7.93(t,2h),7.87(d,j=16.5hz,1h),7.73(d,j=7.5hz,1h),7.44(d,j=7.5hz,1h),7.41–7.26(m,4h),7.15(t,j=8.0hz,2h).hrms(esi)calcdc17h11clfns[m+h]+316.0358,found316.0357。

实施例11化合物ik(r(n)=对氯)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32.4g,195.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2.5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23.2g)、对氯苯甲醛(2.8g,20mmol)和氢氧化钠(1.6g,40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3.0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232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正己烷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3g,即为(e)-4-(4-氟苯基)-2-对氯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k),计算其收率为48.3%。m.p.:171~175℃;

1hnmr(500mhz,cdcl3)δ7.92(dd,j=9.0,5.5hz,2h),7.50(d,j=8.5hz,2h),7.44(d,j=16.5hz,1h),7.40–7.35(m,3h),7.32(d,j=16.5hz,1h),7.14(t,j=9.0hz,2h).hrms(esi)calcdc17h11clfns[m+h]+316.0358,found316.0359。

实施例12化合物il(r(n)=邻溴)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32.4g,195.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3.0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23.2g)、邻溴苯甲醛(5.5g,30mmol)和氢氧化钠(1.9g,47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3.5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319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3g,即为(e)-4-(4-氟苯基)-2-邻溴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l),收率44.9%。m.p.:94~96℃;

1hnmr(500mhz,cdcl3)δ7.92(dd,j=8.5,5.5hz,2h),7.82(d,j=16.5hz,1h),7.70(dd,j=7.5,1.5hz,1h),7.63(dd,j=8.0,1.0hz,1h),7.41–7.27(m,3h),7.14(m,4h).hrms(esi)calcdc17h11brfns[m+h]+359.9852,found359.9857。

实施例13化合物im(r(n)=间溴)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32.4g,195.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3.0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26.1g)、间溴苯甲醛(5.5g,30mmol)和氢氧化钠(1.9g,47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3.5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319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4g,即为(e)-4-(4-氟苯基)-2-间溴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m),收率45.8%。m.p.:142~145℃;

1hnmr(500mhz,cdcl3)δ7.92(dd,j=8.5,5.5hz,2h),7.72(s,1h),7.47(t,j=7.5hz,2h),7.41(d,j=16.5hz,1h),7.37(s,1h),7.33(d,j=16.5hz,1h),7.27(t,j=8.0hz,1h),7.14(t,j=8.5hz,2h).hrms(esi)calcdc17h11brfns[m+h]+359.9852,found359.9854。

实施例14化合物in(r(n)=2,4-二氯)的合成:

将5-溴-2-(溴甲基)-4-(4-氟苯基)噻唑(2.9g,10mmol)加入亚磷酸三乙酯(33.2g,200.0mmol)中,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3h后反应完毕,浓缩脱去多余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浓缩液;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dmf(29.0g)、2,4-二氯苯甲醛(5.2g,30mmol)和氢氧化钠(2.0g,50mmol)在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约4个小时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冰水(435g)中,搅拌,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黄色固体1.3g,即为(e)-4-(4-氟苯基)-2-(2,4-二氯苯乙烯基)噻唑(将其标记为化合物in),计算其收率为44.3%。m.p.:131~133℃;

1hnmr(500mhz,cdcl3)δ7.92(dd,j=8.5,5.5hz,2h),7.78(d,j=16.0hz,1h),7.64(d,j=8.5hz,1h),7.45(d,j=1.5hz,1h),7.39(s,1h),7.33(d,j=16.0hz,1h),7.30–7.26(m,1h),7.14(t,j=9.0hz,2h).hrms(esi)calcdc17h10cl2fns[m+h]+349.9968,found349.9967。

实施例15抗真菌活性测试:

试验靶标:小麦赤霉病菌fusahumgraminearum,玉米小斑病病菌helminthosporiummaydis,黄瓜炭疽病病菌mycosphaerellamelonis,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及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i等真菌。

将实施例1~14中合成的(e)-4-(4-氟苯基)-2-取代苯乙烯基噻唑类化合物标记为待测化合物。采用含药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法或悬浮孢子喷雾法对待测化合物、对照药物和蒸馏水空白进行了上述靶标病菌的杀菌活性测定,待测化合物和对照药物普筛浓度均为200mg/l。

具体的,测试方法参照《农药生物活性评价sop》。小麦赤霉病病菌,玉米小斑病病菌,黄瓜炭疽病病菌,水稻纹枯病病菌采用含药培养基法:取含1000mg/l浓度的待测化合物或对照药物的药液2ml,加入冷却至45℃的8ml的pda培养基中,制成待测化合物或对照药物的终浓度为200mg/l的含药培养基平板。然后从培养好的试验病菌菌落边缘取6.5mm直径菌丝块,移至含药培养基平板上,每处理4次重复(每个样品同样程序测试4次,最后计算平均抑制率)。处理完毕,置于28℃的恒温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测量菌落直径,计算生长抑制率。

黄瓜霜霉病菌采用悬浮孢子喷雾法:将待测化合物或对照药物用dmf溶解配制质量浓度为5%的母液,该母液再用蒸馏水进行稀释,制成待测化合物或对照药物的终浓度为200mg/l的喷雾药剂。然后选择长势一致的盆栽黄瓜苗,采用上述配制的喷雾药剂对盆栽黄瓜苗进行喷雾处理后自然晾干,24小时后用毛笔蘸取蒸馏水洗取病叶背面孢子囊,配成孢子囊悬浮液(2-3×105个/ml),用接种喷雾器(压力0.1mpa)将孢子囊悬浮液均匀喷洒于黄瓜叶片上,然后将接种后黄瓜苗移至人工气候室内(相对湿度为100%,温度为21-23℃,光暗周期为14h/10h)培养。24h后维持相对湿度90%左右保湿诱发,7-8天后视空白对照发病情况进行结果调查,计算生长抑制率。

上述含药培养基法和悬浮孢子喷雾法均是采用蒸馏水分别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到空白对照组结果。上述采用含药培养基法或悬浮孢子喷雾法对待测化合物进行处理时,生长抑制率的计算方式均按以下方式进行:

生长抑制率(%)=[(空白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空白对照菌落直径]×100%

测试结果见表1。

表1200mg/l浓度下化合物ia-io的杀菌活性

注:嘧菌酯为对照药物,ck为蒸馏水空白对照。

表1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mg/l浓度下,本发明的(e)-4-(4-氟苯基)-2-取代苯乙烯基噻唑类化合物,对供试靶标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ia、ic、if、ii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ik对黄瓜炭疽病病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ih对黄瓜霜霉病病菌抑制率达50%以上,表现出中等抑制活性。其中,ia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均达95%,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

本说明书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