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4685发布日期:2019-11-15 23:2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

目前,对于茶叶的种植,通常采用移栽的方式进行,并且是整山梯形种植,由于茶树的根系不深,在雨季还经常伴随着山体滑坡现象,影响茶叶产业的发展;而茶叶苗在移栽前的生长过程中,便会吸引许多害虫附着在茶叶苗上,当对茶叶苗进行移栽时,这些害虫也会随着茶叶苗一同移动至新的种植区域,对茶叶苗的生长造成持续性的损害,导致茶叶成活率低、产量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通过对茶叶苗移栽前有效去虫害、种植地去地下害虫,促进茶树的生长,提高成活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整地、施基肥:按照环形阶梯型、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的原则从下至上依次修筑梯形台面,建成等高梯地茶园;用浓度为10-15ppm的臭氧水,杀死地下病虫害,使用量为100—200kg/亩/次,喷施臭氧水后,在土壤上覆盖一层塑料膜,使土壤保持在密闭的环境中,持续24—36小时,再按茶枯渣和石灰重量比为1:0.3—0.8混合均匀,撒在土壤表层,每亩10—15公斤,再沿梯形台面开种植沟,每行1.3—1.5m的行距,开沟宽60—70cm,深30~40cm;每亩地施用腐熟过筛有机肥2000kg,施入种植沟中,然后回填土壤覆盖底肥,使种植沟深度为10—15cm;

s2、分拣茶苗:挖出茶苗,而后对茶苗进行振动和吹气,使得茶苗上的昆虫振落或吹落;将去虫过的茶苗置于茶枯浸泡液中浸泡处理0.5-1小时,在茶苗叶上喷施浓度为6-8ppm的臭氧水,待用;

s3、茶苗移栽:在步骤s1开出的种植沟内以400-600mm株距定植步骤s2处理过的茶苗;

s4、定植养护:待茶苗长高至10~15cm时,并向基地中按照每亩浇水40~60kg,水温控制在20~28℃,待浇水处理完成之后,隔1~2天,选择在晴天对茶苗进行抹顶和枝芽修剪,并在抹顶和枝芽修剪结束后,每隔15天用浓度为8ppm的臭氧水50kg对茶苗进行叶面喷施消毒处理;并且,选择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对茶林进行除草处理一次,并对茶苗的根部以及行间进行松土处理,并施入基肥和发酵过的油菜枯肥,并且选择在每年的秋季进行茶苗的定型修剪,待株高达到80~90cm时,并在基地上按照每50平方米设置一个太阳能杀虫灯,即可完成茶叶种植。

所述茶枯浸泡液是取茶枯1份加入5份清水,浸泡6小时后,再兑清水10份充分搅拌均匀后滤去残渣,得到的茶枯浸泡液。

所述腐熟过筛有机肥是过20—40目筛的腐熟猪粪、牛粪、羊粪。

所述茶枯渣是茶枯饼磨成粒径为30-45目的粉。

所述油菜枯肥由菜籽饼粉末、锯末或秸秆粉、肥料发酵剂组成,其制作步骤如下:⑴混合:首先将锯末和菜籽饼按重量比9:1混合均匀,一边拌菜籽饼一边撒拌好的肥料发酵剂,调节适合的水分,原料的水分务必控制在60%-65%;

⑵建堆:做发酵堆一般要1.5米高,宽2米,总体积不低于3立方,建好之后在堆上加盖透气性覆盖物,应做到遮光、避雨;⑶维护:发酵处理开始后,约1—3天温度可升至60度或以上,需要翻动一次,累计2-3次就可以发酵完成。

所述油菜枯肥是油菜饼兑水一起,放到塑料桶内,放到太阳下面晒,充分发酵颜色发黑后,即得氮磷钾含量合理的速效油菜枯肥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移栽地撒石灰和茶枯进行杀害虫,茶枯中含有皂素和糖苷,因而对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且对人体无害,使用安全,在土壤中能自然分解,无毒无残留,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农药,同时,茶枯又是天然的有机肥料,施用后可提高土壤肥力,而石灰是钙肥的主要品种,石灰与茶枯混合,使药效更佳,再利用臭氧水进行防治,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臭氧溶于水中后有更强、更快的杀菌消毒作用,可准确、安全、有效的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可消灭茶树上的各种病菌病毒,作用于作物本身利用率高见效快,有效解决使用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对茶苗进行振动和吹气,使得附着在茶苗上的昆虫被抖落或者被吹落,用臭氧水对茎叶进行灭菌杀虫,再将根部放在茶枯水里侵泡0.5—1小时,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农药进行杀虫,本方法无需使用农药,因此降低了农药对茶苗的损害,同时也避免了茶苗上有农药残留,提高茶苗的健康安全性,并且通过在移栽过程中对茶苗进行除虫,避免昆虫随着茶苗一同移动至移栽地点,进而避免昆虫长时间附着在茶苗上,对茶苗的生长产生损害,而抖落下来的虫卵采用火化后做肥料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病虫防治采用臭氧水,“臭氧水”采用北京山美水美环保公司生产的cfs1000*10p型高浓度臭氧水发生器制备而成,以下实施例采用的臭氧水喷施器械可以是市场上购得的普通喷雾器,仅要求喷头的喷孔直径大于3mm;臭氧水制作成本低,当臭氧溶于水中后有更强、更快的杀菌消毒作用。

s1、整地、施基肥:按照环形阶梯型、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的原则从下至上依次修筑梯形台面,建成等高梯地茶园;用浓度为10-15ppm的臭氧水,杀死地下病虫害,使用量为100—200kg/亩/次,喷施臭氧水后,在土壤上覆盖一层塑料膜,使土壤保持在密闭的环境中,持续24—36小时,再按茶枯渣和石灰重量比为1:0.3—0.8混合均匀,撒在土壤表层,每亩10—15公斤,再沿梯形台面开种植沟,每行1.3—1.5m的行距,开沟宽60—70cm,深30~40cm;每亩地施用腐熟过筛有机肥2000kg,施入种植沟中,然后回填土壤覆盖底肥,使种植沟深度为10—15cm;

s2、分拣茶苗:挖出茶苗,而后对茶苗进行振动和吹气,使得茶苗上的昆虫振落或吹落;将去虫过的茶苗置于茶枯浸泡液中浸泡处理0.5-1小时,在茶苗叶上喷施浓度为6-8ppm的臭氧水,待用;

s3、茶苗移栽:在步骤s1开出的种植沟内以400-600mm株距定植步骤s2处理过的茶苗;

s4、定植养护:待茶苗长高至10~15cm时,并向基地中按照每亩浇水40~60kg,水温控制在20~28℃,待浇水处理完成之后,隔1~2天,选择在晴天对茶苗进行抹顶和枝芽修剪,并在抹顶和枝芽修剪结束后,每隔15天用浓度为8ppm的臭氧水50kg对茶苗进行叶面喷施消毒处理;并且,选择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对茶林进行除草处理一次,并对茶苗的根部以及行间进行松土处理,并施入基肥和发酵过的油菜枯肥,并且选择在每年的秋季进行茶苗的定型修剪,待株高达到80~90cm时,并在基地上按照每50平方米设置一个太阳能杀虫灯,即可完成茶叶种植。

所述茶枯浸泡液是取茶枯1份加入5份清水,浸泡6小时后,再兑清水10份充分搅拌均匀后滤去残渣,得到的茶枯浸泡液。

所述腐熟过筛有机肥是过20—40目筛的腐熟猪粪、牛粪、羊粪。

所述茶枯渣是茶枯饼磨成粒径为30-45目的粉。

所述油菜枯肥由菜籽饼粉末、锯末或秸秆粉、肥料发酵剂组成,其制作步骤如下:⑴混合:首先将锯末和菜籽饼按重量比9:1混合均匀,一边拌菜籽饼一边撒拌好的肥料发酵剂,调节适合的水分,原料的水分务必控制在60%-65%;

⑵建堆:做发酵堆一般要1.5米高,宽2米,总体积不低于3立方,建好之后在堆上加盖透气性覆盖物,应做到遮光、避雨;⑶维护:发酵处理开始后,约1—3天温度可升至60度或以上,需要翻动一次,累计2-3次就可以发酵完成。

所述油菜枯肥是油菜饼兑水一起,放到塑料桶内,放到太阳下面晒,充分发酵颜色发黑后,即得氮磷钾含量合理的速效油菜枯肥料。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s1、整地、施基肥:按照环形阶梯型、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的原则从下至上依次修筑梯形台面,建成等高梯地茶园;用浓度为15ppm的臭氧水,杀死地下病虫害,使用量为150kg/亩/次,喷施臭氧水后,在土壤上覆盖一层塑料膜,使土壤保持在密闭的环境中,持续24小时,再按茶枯渣和石灰重量比为1:0.3混合均匀,撒在土壤表层,每亩10公斤,再沿梯形台面开种植沟,每行1.3m的行距,开沟宽60cm,深30cm;每亩地施用腐熟过筛有机肥2000kg,施入种植沟中,然后回填土壤覆盖底肥,使种植沟深度为10cm;

s2、分拣茶苗:挖出茶苗,而后对茶苗进行振动和吹气,使得茶苗上的昆虫振落或吹落;将去虫过的茶苗置于茶枯浸泡液中浸泡处理0.5小时,在茶苗叶上喷施浓度为8ppm的臭氧水,待用;

s3、茶苗移栽:在步骤s1开出的种植沟内以400mm株距定植步骤s2处理过的茶苗;

s4、定植养护:待茶苗长高至10cm时,并向基地中按照每亩浇水40kg,水温控制在20℃,待浇水处理完成之后,隔1天,选择在晴天对茶苗进行抹顶和枝芽修剪,并在抹顶和枝芽修剪结束后,每隔15天用浓度为8ppm的臭氧水50kg对茶苗进行叶面喷施消毒处理;并且,选择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对茶林进行除草处理一次,并对茶苗的根部以及行间进行松土处理,并施入基肥和发酵过的油菜枯肥,并且选择在每年的秋季进行茶苗的定型修剪,待株高达到80cm时,并在基地上按照每50平方米设置一个太阳能杀虫灯,即可完成茶叶种植。

实施例2

s1、整地、施基肥:按照环形阶梯型、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的原则从下至上依次修筑梯形台面,建成等高梯地茶园;用浓度为10ppm的臭氧水,杀死地下病虫害,使用量为200kg/亩/次,喷施臭氧水后,在土壤上覆盖一层塑料膜,使土壤保持在密闭的环境中,持续36小时,再按茶枯渣和石灰重量比为1:0.8混合均匀,撒在土壤表层,每亩15公斤,再沿梯形台面开种植沟,每行1.5m的行距,开沟宽70cm,深40cm;每亩地施用腐熟过筛有机肥2000kg,施入种植沟中,然后回填土壤覆盖底肥,使种植沟深度为15cm;

s2、分拣茶苗:挖出茶苗,而后对茶苗进行振动和吹气,使得茶苗上的昆虫振落或吹落;将去虫过的茶苗置于茶枯浸泡液中浸泡处理1小时,在茶苗叶上喷施浓度为6ppm的臭氧水,待用;

s3、茶苗移栽:在步骤s1开出的种植沟内以600mm株距定植步骤s2处理过的茶苗;

s4、定植养护:待茶苗长高至15cm时,并向基地中按照每亩浇水60kg,水温控制在28℃,待浇水处理完成之后,隔2天,选择在晴天对茶苗进行抹顶和枝芽修剪,并在抹顶和枝芽修剪结束后,每隔15天用浓度为8ppm的臭氧水50kg对茶苗进行叶面喷施消毒处理;并且,选择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对茶林进行除草处理一次,并对茶苗的根部以及行间进行松土处理,并施入基肥和发酵过的油菜枯肥,并且选择在每年的秋季进行茶苗的定型修剪,待株高达到90cm时,并在基地上按照每50平方米设置一个太阳能杀虫灯,即可完成茶叶种植。

实施例3

s1、整地、施基肥:按照环形阶梯型、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的原则从下至上依次修筑梯形台面,建成等高梯地茶园;用浓度为12ppm的臭氧水,杀死地下病虫害,使用量为120kg/亩/次,喷施臭氧水后,在土壤上覆盖一层塑料膜,使土壤保持在密闭的环境中,持续30小时,再按茶枯渣和石灰重量比为1:0.5混合均匀,撒在土壤表层,每亩12公斤,再沿梯形台面开种植沟,每行1.4m的行距,开沟宽65cm,深35cm;每亩地施用腐熟过筛有机肥2000kg,施入种植沟中,然后回填土壤覆盖底肥,使种植沟深度为12cm;

s2、分拣茶苗:挖出茶苗,而后对茶苗进行振动和吹气,使得茶苗上的昆虫振落或吹落;将去虫过的茶苗置于茶枯浸泡液中浸泡处理0.8小时,在茶苗叶上喷施浓度为7ppm的臭氧水,待用;

s3、茶苗移栽:在步骤s1开出的种植沟内以500mm株距定植步骤s2处理过的茶苗;

s4、定植养护:待茶苗长高至12cm时,并向基地中按照每亩浇水50kg,水温控制在25℃,待浇水处理完成之后,隔1天,选择在晴天对茶苗进行抹顶和枝芽修剪,并在抹顶和枝芽修剪结束后,每隔15天用浓度为8ppm的臭氧水50kg对茶苗进行叶面喷施消毒处理;并且,选择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对茶林进行除草处理一次,并对茶苗的根部以及行间进行松土处理,并施入基肥和发酵过的油菜枯肥,并且选择在每年的秋季进行茶苗的定型修剪,待株高达到85cm时,并在基地上按照每50平方米设置一个太阳能杀虫灯,即可完成茶叶种植。

应用实施例1

在正月份,对实施例1-3同时采收茶叶,加工方法如下:采摘:茶树根据气温采摘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萎凋: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烘干: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保存: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实施例1-3的茶叶产品所泡出的茶水汤色清澈,入口醇厚柔滑香浓味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