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生姜与大豆立体种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90577发布日期:2021-04-16 10:3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猕猴桃、生姜与大豆立体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chinensis),是中华猕猴桃栽培种水果的称谓。也称猕猴梨、藤梨、羊桃、阳桃、木子与毛木果等,原产于中国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一般是椭圆形的。深褐色并带毛的表皮一般不食用,而其内则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味道有时被描述为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猕猴桃是一种常见和易保存的水果,因其维生素c 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被誉为“水果之王”。
3.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性味辛温在中医药学里具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喝生姜红糖水治感冒;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还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生姜外擦对白癜风、斑秃、手癣也有一定治疗效果。民间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
4.大豆,属一年生草本,大豆营养全面,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且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容易被消化吸收;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组织胆固醇的吸收,对动脉硬化患者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豆渣中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同时,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浆胆固醇、调节胃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等功能。
5.立体种植就是指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种植油茶可以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猕猴桃、生姜与大豆这三种作物在对阳光的需求、生长发育时间以及空间利用方面存在互补性,相互间适合立体搭配种植,本发明通过对猕猴桃、生姜与大豆的立体种植模式的研究,提高农业产出的效益和农业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猕猴桃、生姜与大豆三种作物生长习性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特点,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种植效果好且产出量高的猕猴桃、生姜与大豆的立体种植的方法。
7.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猕猴桃、生姜与大豆立体种植的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猕猴桃种植、生姜种植、大豆种植、田间管理和采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9.(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透气性和排灌条件好的种植地;
10.(2)整地:种植基地经机械作业将表土集中后,每6米形成一条定植垄,播前5天灌透水1次,每亩用0.5kg辛硫磷农药混土撒施防治地下害虫,掌握土壤宜耕性及时翻犁耙地,敲碎土团,平整田块,等待播种;
11.(3)猕猴桃种植:一条定植垄上种植两行猕猴桃,盖上营养土,两行之间的间距为2米;株距1~1.5米,每亩定植90~100株,垄上行间设喷水设施,确保猕猴桃旱时及时喷水;
12.(4)生姜种植:在定植垄上的两行猕猴桃之间挖穴种植姜芽,穴内放置有机基质,有机基质的厚度为20~30cm,将姜芽种植在有机基质表层下3~4cm, 间距为0.2~0.3m;再基质表层上铺设油菜秸秆1-1.2cm,然后倒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的营养液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多元螯合肥10-20%、羊奶20-40%、维生素e10-15%和剩余水分;
13.(5)大豆种植:生姜种植完毕之后,在定植垄之间开小穴种植大豆,每小穴播种2~3粒大豆种,覆盖营养土,穴与穴间距间距为0.3~0.5m;
14.(6)田间管理:
15.a:请棵蹲苗,把土扒开,使子叶露出地面并拔除杂草;
16.b:培土,待生姜开花后半个月进行,培土厚度为2~3cm;
17.c:追肥和浇水,高温天气于傍晚进行适量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并且根据猕猴桃、生姜以及大豆的生长状况进行适量施肥:
18.(7)采收:猕猴桃采收:猕猴桃于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最晚不迟于露霜。每天采收时间最好在早晨露水干后至中午以前采收,下午温度高,果实在筐内易发热。果实采收后一般按大小规格,进行分级包装,一级果单果重 100克以上;中华猕猴桃二级果80-100克,美味猕猴桃70-100克;三级果50-80 克;
19.生姜采收:于10月份的中下旬到1月份这段时间进行生姜的采收;
20.大豆采收:于8月份的上旬进行大豆的采收。
21.优选的,所述营养土由复合肥、硫酸镜、微硅粉、椰糠、草木灰和泥炭组成,所述复合肥、硫酸镜、微硅粉、椰糠、草木灰和泥炭的重量比为5:1:2:2:1:2。
22.优选的,所述定植垄的宽度为1米,垄间距为8米。
23.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生姜与大豆立体种植的方法,利用猕猴桃、生姜和大豆对阳光的需求、生长发育空间及空间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互补性,实现立体化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猕猴桃套种生姜和大豆能有效促进猕猴桃生长,大豆属于豆科植物,能起到固氮、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氮元素可以明显促进猕猴桃的营养生长。生姜种植在高垄上,可以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垄间距设置大,便于通风和充分接收阳光;通过合理配置大量元素肥、中量元素肥和有机质肥料,有效促进猕猴桃、生姜和大豆的生长;采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作物产量高、品质高,便于推广和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5.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6.一种猕猴桃、生姜与大豆立体种植的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猕猴桃种植、生姜种植、大豆种植、田间管理和采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7.(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透气性和排灌条件好的种植地;
28.(2)整地:种植基地经机械作业将表土集中后,每6米形成一条定植垄,播前5天灌透水1次,每亩用0.5kg辛硫磷农药混土撒施防治地下害虫,掌握土壤宜耕性及时翻犁耙地,敲碎土团,平整田块,等待播种;
29.(3)猕猴桃种植:一条定植垄上种植两行猕猴桃,盖上营养土,两行之间的间距为2米;株距1~1.5米,每亩定植90~100株,垄上行间设喷水设施,确保猕猴桃旱时及时喷水;
30.(4)生姜种植:在定植垄上的两行猕猴桃之间挖穴种植姜芽,穴内放置有机基质,有机基质的厚度为20~30cm,将姜芽种植在有机基质表层下3~4cm, 间距为0.2~0.3m;再基质表层上铺设油菜秸秆1-1.2cm,然后倒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的营养液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多元螯合肥10-20%、羊奶20-40%、维生素e10-15%和剩余水分;
31.(5)大豆种植:生姜种植完毕之后,在定植垄之间开小穴种植大豆,每小穴播种2~3粒大豆种,覆盖营养土,穴与穴间距间距为0.3~0.5m;
32.(6)田间管理:
33.a:请棵蹲苗,把土扒开,使子叶露出地面并拔除杂草;
34.b:培土,待生姜开花后半个月进行,培土厚度为2~3cm;
35.c:追肥和浇水,高温天气于傍晚进行适量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并且根据猕猴桃、生姜以及大豆的生长状况进行适量施肥:
36.(7)采收:猕猴桃采收:猕猴桃于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最晚不迟于露霜。每天采收时间最好在早晨露水干后至中午以前采收,下午温度高,果实在筐内易发热。果实采收后一般按大小规格,进行分级包装,一级果单果重 100克以上;中华猕猴桃二级果80-100克,美味猕猴桃70-100克;三级果50-80 克;
37.生姜采收:于10月份的中下旬到1月份这段时间进行生姜的采收;
38.大豆采收:于8月份的上旬进行大豆的采收。
39.优选的,所述营养土由复合肥、硫酸镜、微硅粉、椰糠、草木灰和泥炭组成,所述复合肥、硫酸镜、微硅粉、椰糠、草木灰和泥炭的重量比为5:1:2:2:1:2。
40.优选的,所述定植垄的宽度为1米,垄间距为8米。
41.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生姜与大豆立体种植的方法,利用猕猴桃、生姜和大豆对阳光的需求、生长发育空间及空间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互补性,实现立体化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猕猴桃套种生姜和大豆能有效促进猕猴桃生长,大豆属于豆科植物,能起到固氮、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氮元素可以明显促进猕猴桃的营养生长。生姜
种植在高垄上,可以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垄间距设置大,便于通风和充分接收阳光;通过合理配置大量元素肥、中量元素肥和有机质肥料,有效促进猕猴桃、生姜和大豆的生长;采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作物产量高、品质高,便于推广和适合大规模生产。
42.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