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90443发布日期:2020-02-22 02:12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果树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果皮,分为“广陈皮”和“陈皮”两种,具有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等多种药用和食用功效。广陈皮是陈皮中的上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茶枝柑是制作广陈皮的原材料,而广东省新会市是制作广陈皮的茶枝柑的主产区,目前该市茶枝柑的种植规模已达二十多万亩,茶枝柑的种植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导产业。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的主要病害之一,感染后可导致植株叶片逐渐变黄,果实僵化,严重者整株干枯死亡。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剂,主要通过带菌苗木和田间带菌的柑橘木虱传播,其病菌潜伏期可长达3年以上,早期很难通过肉眼判断,是柑橘产业的首要病害。茶枝柑与其他柑橘属植物一样均易感染柑橘黄龙病,但因茶枝柑产生药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是果皮,因此对农药残留的限制标准也更为苛刻,其栽培过程中对农药的使用要求更加严格。通常情况下,在茶枝柑果实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基本不再使用杀虫剂直至果实采收结束。这就给柑橘木虱的繁殖带来了时间和空间,如若果园中种植的苗木部分带菌或已经有感染黄龙病的植株,这就给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因此,严格把控茶枝柑苗木的质量,保证种植苗木不携带柑橘黄龙病菌,是阻断黄龙病在茶枝柑果园蔓延的首要因素。

目前,茶枝柑苗木主要分为嫁接苗和圈枝苗两种。嫁接苗是将茶枝柑的芽嫁接在合适砧木上繁育的苗,此种苗木具有生长旺,结果多等优势,但大多数人认为嫁接苗的砧木可能改变了茶枝柑原有的特性,对其药性等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市场认可度不高,价格低。圈枝苗是当地人普遍推崇的茶枝柑苗木,其是在茶枝柑植株上的老熟枝条上环割后涂抹胶泥等混合液后将其用塑料纸、稻谷秸秆等包住,待其生根后剪切下来种植的苗木,此种苗木基因纯正,无砧木影响,具有果实香气更浓等优势。但圈枝苗的繁育需要在大田的茶枝柑植株上,难以保证没有感染黄龙病,即使母株不带菌,但繁育过程中繁育枝条长期在外裸露,也存在被带菌的柑橘木虱感染的风险。另外,圈枝苗还存在生根慢,育苗周期长,不便集中管理等缺陷。

柑橘育苗多采用嫁接技术,目前很少应用扦插技术进行无性繁殖。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致力于研究一种新的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剪取茶枝柑母株放梢后外围的当季老熟枝条,截枝条,保留中上部两瓣叶片;

2)将茶枝柑枝条扎成一捆,浸泡在配制好的生根粉溶液中,取出后再扦插至苗床,将竹片在苗床一边插入后弯成拱形再插入至另一边苗床泥土中固定,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拱形竹片上方;

3)扦插后,将苗床均匀淋透水并喷施杀菌剂;

4)待茶枝柑枝条抽发嫩芽后,隔周喷施一次氨基酸叶面肥直至第一次梢老熟,随后隔周喷施一次叶面肥以及在两行苗间撒施高氮复合肥并淋水直至第二次梢老熟;优选的,如遇湿热天,将塑料膜两端卷起通风;

5)将第二次梢老熟的扦插苗浇水,之后移栽到装有繁育基质的苗木袋中,浇水、遮阴。

进一步的,还包括抽检繁育苗木的叶片,研磨,提取dna,检测是否携带烈性传染性病害的病菌,检测为阳性为携带病菌的茶枝柑,检测为阴性则为健康的茶枝柑苗进行出圃种植。

进一步的,所述的烈性传染性病为柑橘黄龙病。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老熟枝条为当季放梢后15-20天的老熟枝条;优选的,当季老熟枝条截为10~15cm的枝条。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苗床为条状畦,畦上铺有30~50cm厚,宽为1~1.5m的泥土。

进一步的,将50~100条茶枝柑枝条扎成一捆。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茶枝柑扦插至苗床3cm~6cm深,茶枝柑扦插的行距为8~10cm,株距为8~10cm;优选的,将竹片从苗床一边插入至8~10cm深后弯成拱形再插入到另一边苗床泥土中固定。

进一步的,步骤2)还可将茶枝柑枝条插入育苗杯中。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杀菌剂为广谱性杀菌剂;所述广谱性杀菌剂为代森锰锌、百菌清和/或铜制剂。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的繁育基质包括10份椰糠泥炭土混合物和1份复合肥或依据肥料性能的其他配比。

本发明人之前使用嫁接苗法、圈枝法种植茶枝柑。但是嫁接茶枝柑苗存在砧木导致柑果基因不纯正的现象;圈枝苗存在生根慢且苗期感染柑橘黄龙病几率高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茶枝柑枝条无性繁殖方法,可有效预防茶枝柑苗感染柑橘黄龙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茶枝柑嫁接苗会有砧木的影响,导致不纯正的现象,以及圈枝苗的生根慢,无法集中管理,田间存在感染黄龙病风险的现象;本发明的茶枝柑无性繁殖技术无需砧木嫁接,可集中大棚隔离繁育,显著缩短生根时间,繁殖苗木健康且基因纯正,有效避免了苗期柑橘黄龙病发生的风险,显著提高了健康茶枝柑苗木的生产效率,确保茶枝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健康母株树在网室内栽培种植,防止扦插枝条感染柑橘黄龙病,发病率低于对比例圈枝苗。另外,通过在网室内的拱形棚中或者杯子中扦插育苗,确保育苗在周期内杜绝感染柑橘黄龙病,实现整个育苗周期的无病毒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茶枝柑种植前的示意图。

图2为茶枝柑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扦插方法种植后的示意图。

图3为茶枝柑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扦插方法种植后添加塑料膜的示意图。

图4为茶枝柑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扦插方法种植后的茶枝柑。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剪取茶枝柑母株放梢后外围的当季老熟枝条,截短枝条,保留中上部两瓣叶片;

2)将茶枝柑枝条扎成一捆,浸泡在配制好的生根粉溶液中,取出后再扦插至苗床,将竹片在苗床一边插入后弯成拱形再插入至另一边苗床泥土中固定,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拱形竹片上方;

3)扦插后,将苗床均匀淋透水并喷施杀菌剂;

4)待茶枝柑枝条抽发嫩芽后,隔周喷施一次氨基酸叶面肥直至第一次梢老熟,随后隔周喷施一次叶面肥以及在两行苗间撒施高氮复合肥并淋水直至第二次梢老熟;优选的,如遇湿热天,将塑料膜两端卷起通风;

5)将第二次梢老熟的扦插苗浇水,之后移栽到装有繁育基质的苗木袋中,浇水、遮阴。

优选的,还包括抽检繁育苗木的叶片,研磨,提取dna,检测是否携带烈性传染性病害的病菌,检测为阳性为携带病菌的茶枝柑,检测为阴性则为健康的茶枝柑苗进行出圃种植。

优选的,所述的烈性传染性病为柑橘黄龙病。

优选的,步骤1)所述老熟枝条为当季放梢后15-20天的老熟枝条;优选的,当季老熟枝条截为10~15cm的枝条。

优选的,步骤2)所述苗床为条状畦,畦上铺有30~50cm厚,宽为1~1.5m的泥土。

优选的,步骤2)将50~100条茶枝柑枝条扎成一捆。

优选的,步骤2)所述茶枝柑扦插至苗床3cm~6cm深,茶枝柑扦插的行距为8~10cm,株距为8~10cm;优选的,将竹片从苗床一边插入至8~10cm深后弯成拱形再插入到另一边苗床泥土中固定。

优选的,步骤3)所述杀菌剂为广谱性杀菌剂;所述广谱性杀菌剂为代森锰锌、百菌清和/或铜制剂。

步骤3)所述的广谱性杀菌剂为但不仅限于代森锰锌、百菌清和/或铜制剂。

优选的,步骤5)所述的繁育基质包括10份椰糠泥炭土混合物和1份复合肥或依据肥料性能的其他配比。

优选的,步骤2)可将茶枝柑枝条插入育苗杯中。

前期准备

1.茶枝柑母株繁育圃

提取繁育圃内植物叶片的dna,然后通过pcr检测是否呈现阳性,阳性为携带病菌,阴性为不携带。

具体步骤为:首先抽样采取苗圃内苗木的叶片,剪取叶脉,于液氮中研磨,加入等体积的ctab缓冲液,65℃水浴30min,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12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加入0.6-1倍体积的异丙醇,室温放置30min,然后加入乙醇漂洗两次,离心吹干后将提取的dna冷冻保存。取2微升上述冷冻液作为模板加入引物缓冲液,taq酶,mgso4并用超纯水补足25微升体系,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产物用1.2%琼脂糖凝胶,根据凝胶的大小添加适量的染料goldview。在电泳仪中电泳,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结果。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cn265:5’-tgggtggtttaccattcagt-3’(seqidno.1);

cn266:5’-cgcgacttcgcaacccat-3’(seqidno.2)。

将经pcr检测不携带柑橘黄龙病等病毒病的苗木在防虫网室内隔离种植,并定期施肥浇水,保证母株树长势良好。

母株管理措施为:(1)施肥:每年冬季12月底-1月初施有机肥3kg/株,并分别在春、夏、秋、冬梢放梢前10-15天施复合肥0.5~1kg。(2)喷药:每年冬季喷施杀虫药剂、杀菌药剂(代森锰锌,矿物油,多杀菌素等)清园,并在各次放梢前后喷施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氢氧化铜等防控柑橘潜叶蛾、柑桔粉虱以及溃疡病等病虫害。(3)淋水:依据茶枝柑的生长和天气情况淋水,并结合施肥促进植株生长。

2.扦插圃的建设

建设扦插圃防虫网室,并将扦插圃内分成条状畦,以保证苗床和农事操作空间,在防虫网室上方预留遮阴网撘置横柱。

实施例1地苗扦插

苗床的准备:

在扦插圃内的条状畦上铺厚35~40cm,宽0.8~1m的泥土(黄土或者田泥),用较厚的塑料薄膜纸覆盖5~10天进行高温灭菌。

1)准备扦插枝条及扦插

剪取母株放梢后外围的老熟枝条,并截至10~15cm长,每段枝条保留中上部两瓣叶片。

2)将50~100条枝条扎成一捆,将成捆的枝条放置浸泡8~10min。将准备好的苗床淋透水后,插入浸泡好的茶枝柑枝条按照行距为8~10cm,株距为8~10cm将枝条插入苗床,深度为3~6cm,叶片保持朝上,切勿插反。接着在苗床一边插入一条长2~2.5m的竹片,插入至8~10cm深的苗床,弯成拱状插到另一边固定,并在竹片上方覆盖厚的白色透明塑料薄膜纸,拱棚四周均匀压紧,防止塑料薄膜掀开。

3)扦插后的管理

扦插后每隔2~4天苗床表面喷雾一次,每隔7~10天苗床淋透水以及喷雾广谱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百菌清和铜制剂。棚内温度保持15~30℃,湿度为70~90%。

4)待扦插后的茶枝柑枝条抽发嫩芽后,隔周喷施一次氨基酸类叶面肥直至第一次梢老熟,随后隔周喷施一次氨基酸类叶面肥以及在两行苗间撒施高氮复合肥直至第二次梢老熟。若高温,打开苗圃顶部的遮阴网降温,并将覆盖的薄膜适度掀开一些口通风,降温;如遇湿热天,将塑料膜两端卷起通风。

5)扦插苗装袋移栽

将步骤4)第二次梢老熟后的扦插苗淋透水,1~2天后带土挖出扦插苗木根部,移栽到直径为15~20厘米的苗木袋中,其中苗木袋中为苗木繁育基质,包括8~10份椰糠泥炭土以及1~1.5份复合肥。淋水浇透,上方搭上遮阴网。

6)出苗、出圃种植

将生长状况良好的、繁育苗木的叶片进行抽检,研磨,提取dna,检测是否携带柑橘黄龙病菌,检测健康无毒后,扦插苗出圃种植。

图1~图4为本发明扦插方法的示意图。本发明所需的扦插苗床为用质量较好的田泥铺成的条状畦,畦经暴晒灭菌后均匀喷透水,然后扦插上茶枝柑枝条,扦插的茶枝柑枝条生长状态良好。

实施例2杯苗扦插

基质的制备:

将优质泥土堆在一起并覆盖较厚塑料薄膜纸闷盖5~10天进行高温灭菌。随后,将优质泥土装入5~10cm高的育苗杯中,量约满杯的4/5为佳,将这些育苗杯呈宽1~1.5m的条状紧凑的放置在扦插圃内,淋透水。

1)准备扦插枝条及扦插

剪取母株外围老熟的枝梢,并截至10~15cm长的枝条,每条枝条保留中上部两瓣叶片。

2)将50~100条茶枝柑枝条扎成一捆,将成捆的枝条浸泡8~10min。扦插时一根枝条扦插至一个杯中。扦插后,在扦插杯两边插入2~2.5m的竹片形成拱形,并用厚的塑料薄膜纸覆盖。

3)扦插后每隔1~3天苗床表面喷雾一次,每隔5~8天将苗床淋透水以及喷雾广谱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百菌清和铜制剂等。棚内温度保持15~30℃,湿度为70~90%。

4)待扦插的茶枝柑苗抽发嫩芽后,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直至第一次梢老熟,喷施高氮复合肥直至第二次梢老熟。若高温,打开顶部的遮阴网散热,并将覆盖薄膜适度掀开一些口通风,降温。

5)扦插苗装袋移栽

将步骤4)第二次梢老熟后的扦插苗淋透水,1~2天后拿出扦插杯苗,将外袋剪掉,连同基质一起将扦插苗移植到新的大袋中,淋水浇透,上方搭上遮阴网。

6)出苗、出圃种植

将生长状况良好的苗木进行抽检,检测合格后将不携带柑橘黄龙病菌的扦插苗出圃种植。

对照例圈枝苗

繁育时间:3月

母株及枝条的选择:选择生长状况良好,叶片茂盛的植株作为母株,选择母株上健壮无病的枝条作为圈枝条。

圈枝操作:选定枝条后,用刀在环割两刀,然后将环隔部分的皮去掉,露出木质部。然后将事先浸软的稻草和泥混合,搓成团,将其由下至上环绕在圈口上,包紧呈橄榄状后用塑料薄膜将外层封紧。

落苗:60天后将薄膜里可看到白色根的苗剪掉,将膜去掉后,用泥浆将苗根部再沾一层泥浆,阴凉处放置。

假植:将落下的苗移栽在整好的土畦上,株距为15*15cm,并淋透水。上方撘置遮阴网。以后看苗情、土壤和天气情况淋水、施肥。

出圃:3-4个月后出圃。

表1本发明扦插苗和圈枝苗黄龙病发病率的比较

根据表1可知本发明的扦插苗在出圃时可确保茶枝柑种苗100%不携带柑橘黄龙病菌,而圈枝苗出圃时却不能保证,本发明的扦插苗由于苗木健康,加上果园四周种植隔离林木,防止外来木虱,因此种植一年、两年后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率仍然较低,而圈枝苗在第二年时的发表率已经较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sequencelisting

<11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120>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

<130>

<160>2

<170>patentinversion3.5

<210>1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1

tgggtggtttaccattcagt20

<210>2

<211>18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2

cgcgacttcgcaacccat1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