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1077发布日期:2020-04-10 22:1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粮油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是世界面临破解的三大难题。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土壤退化;是世界粮油安全面临的三大挑战。如何培肥土壤,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多熟种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粮油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实现周年可循环持续稳产丰收,是破解“三大”难题,迎接面临“三大”挑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技术。推广应用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是一条切合实际符合需求的技术路径。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是指,单位面积红壤稻田,在一个生产周年里,能够三种三收复种指数3.0进行粮油生产的同时,同步培肥稻田,实现用地养地融合的一种种植模式。

现在由于种植技术、粮油价格及农村劳力、农业机械化等综合因素发生改变,红壤稻田种植模式有油稻、肥稻、薯稻、稻稻等二熟制农作模式,复种指数2.0;以及闲稻单作一熟制农作模式,复种指数1.0。红壤稻田中稻稻连作二熟制、油稻轮作二熟制和闲稻单作一熟制等3个农作模式,复种指数只有2.0甚至为1.0,秋冬闲或冬闲空置,光温水热土资源浪费大;而且,稻稻连作二熟制和闲稻单作二熟制2个农作模式冬闲长期冬泡,未进行水旱轮作,导致土壤次生潜育、潜育化加剧,影响红壤稻田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稻的稳产高产。以江西省为例,当前有红壤双季稻田2400万亩,冬闲田达2000万亩左右,如果能够创新适应新时代红壤稻田轻型简化的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将充分利用冬闲田,在发展水稻、油菜生产的同时,同步培肥红壤稻田,还能大幅度的提高红壤稻田复种指数为3.0。因此,提供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单位红壤稻田的粮油产量和质量,提高红壤稻田的光温水热土等资源利用率,还能不断培肥稻田,实现可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于10月中下旬播种油菜;施肥2次,1次基肥结合整地施入,1月初表面撒施追肥1次;于4月中下旬收获油菜籽;

(2)机械耕耙轮作接茬于4月下旬抛栽早稻;施肥3次,1次基肥结合大田耕整施入,分蘖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抽穗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于7月中旬收获早稻;

(3)早稻机收后机械旋耕耙平后接茬于7月中下旬抛栽晚稻;施肥3次,1次基肥结合大田耕整施入,分蘖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抽穗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晚稻于10月中下旬机械收获。

进一步,步骤(1)所述播种油菜为晚稻茬后机械开沟(免耕)直播油菜或者灭茬旋耕播种覆土镇压喷药开沟一体化(接茬全程机械化)直播油菜。

进一步,步骤(1)播种油菜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10-11kg、p2o53-4kg、k2o5-6kg、硼砂1.0kg,分2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整地播种撒施或条基施7-8kgn、3-4kgk2o、4-5kgp2o5和1kg硼砂,第二次施用于次年1月初前后追施余量的n和k2o。

进一步,步骤(2)抛栽早稻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9-10kg、p2o54-5kg、k2o7-8kg,分3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大田整地基施50%n、100%p2o5和70%k2o,第二次施用于早稻分蘖期追施20%n,第三次施用于早稻抽穗期追施30%n和30%k2o。

进一步,步骤(3)抛栽晚稻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10-11kg、p2o55-6kg、k2o8-9kg,分3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大田整地基施50%n、100%p2o5和70%k2o,第二次施用于晚稻分蘖期追施20%n,第三次施用于晚稻抽穗期追施30%n和30%k2o。

进一步,所述氮肥为尿素和三元复合肥;所述磷肥为钙镁磷肥和三元复合肥;所述钾肥为氯化钾和三元复合肥。

进一步,所述油菜选用冬播全生育期<190天、产量潜力≈150kg/亩的品种,具体为阳光131、丰油730,或者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和品质相类似的油菜品种;水稻选用全生育期<115天、产量潜力≈500kg/亩的优质早稻和晚稻品种,其中早稻品种为嘉早311、中早39,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相类似的早稻品种;晚稻品种为五丰优t025、荣优308,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相类似的晚稻品种。

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的配套技术要点:

(1)油菜种植:采取晚稻茬后免耕直播或者机械化直播,油菜成熟机收碎秸秆全量还田;

(2)早稻种植:要采取育秧抛栽,抛栽秧龄20-25天,成熟机收碎稻草全量还田;

(3)晚稻种植:要采取育秧抛栽,抛栽秧龄不超过25天,成熟机收碎稻草全量还田。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其中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技术是油菜-早稻-晚稻周年稻油轮作丰产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油稻稻周年稻油轮作模式:一方面,与当前稻田主体种模式即周年水稻单作一熟制农作模式和周年稻油轮作二熟制农作模式或者双季稻连作二熟制农作模式相比较,能够实现新常态下发展油菜生产,在不与水稻种植争耕地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红壤稻田的复种指数由1.0或2.0提高到3.0,直接有效提高单位红壤稻田的粮油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红壤稻田的光温水热土等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与周年水稻单作一熟制农作模式和周年双季稻连作农作模式相比较,不但能够使年际连作变成年内轮作,破除水稻连作障碍,还能通过水旱轮作以及秸秆全量还田下的养分运筹,不断培肥稻田,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的油稻品种选择

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即油菜-早稻-晚稻周年稻油轮作模式,油菜品种选用阳光131、丰油730等双低油菜品种(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和品质相类似的油菜品种),早稻选用嘉早311和中早39(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相类似的早稻品种),晚稻选用五丰优t025和荣优308(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相类似的晚稻品种)。其中,不同模式技术的农作物品种选用和复种指数见表1。

表1不同模式技术的农作物品种选用和复种指数

与当前主体红壤稻田种植模式技术相比,周年单位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由1.0或2.0提高到了3.0,光、温、水、土、气等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增加了农产品数量,提高了粮油自给保障。

实施例2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的茬口衔接

油菜-早稻-晚稻周年三熟制农作丰产技术模式可实现周年循环,上年度的晚稻茬后免耕(机械开沟)直播本年度油菜或者接茬全程机械化(灭茬旋耕播种覆土镇压喷药开沟一体化)直播本年度油菜,油菜于4月中下旬收获油菜籽后机械耕耙轮作接茬于4月下旬抛栽早稻,早稻机收后机械旋耕耙平后接茬于7月中下旬抛栽晚稻,晚稻于10月中下旬机械收获。

以在江西省南昌地区为例,具体茬口衔接方法是,上年度晚稻收获后,本年度油菜在10月15-25日播种(直播),油菜籽于4月20-25日收获;早稻于4月1-5日秧田播种育苗,于4月25-30日大田抛栽,于7月15-20日机械收稻谷同时碎草直接还田;晚稻于7月1-5日秧田播种育苗,于7月20-25日大田抛栽,于10月15-25日机械收稻谷同时碎草直接还田,完成一个周年用养型三熟制稻油轮作生产丰产同时培肥稻田地力。其中,当前主体红壤稻田种植模式技术的农作物播种收获时间点和接茬方式见表2。

表2不同模式技术的农作物播种收获时间点和接茬方式

实施例3

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于10月中下旬播种油菜;施肥2次,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10-11kg、p2o53-4kg、k2o5-6kg、硼砂1.0kg,分2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整地播种撒施或条基施7-8kgn、3-4kgk2o、4-5kgp2o5和1kg硼砂,第二次施用于次年1月初前后追施余量的n和k2o;于4月中下旬收获油菜籽;

(2)机械耕耙轮作接茬于4月下旬抛栽早稻;施肥3次,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9-10kg、p2o54-5kg、k2o7-8kg,分3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大田整地基施50%n、100%p2o5和70%k2o,第二次施用于早稻分蘖期追施20%n,第三次施用于早稻抽穗期追施30%n和30%k2o;于7月中旬收获早稻;

(3)早稻机收后机械旋耕耙平后接茬于7月中下旬抛栽晚稻;施肥3次,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10-11kg、p2o55-6kg、k2o8-9kg,分3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大田整地基施50%n、100%p2o5和70%k2o,第二次施用于晚稻分蘖期追施20%n,第三次施用于晚稻抽穗期追施30%n和30%k2o;晚稻于10月中下旬机械收获。

具体施肥种类如下:

在红壤稻田作物收获碎秸秆全量还田下,氮肥种类施用尿素和三元复合肥,磷肥施用钙镁磷肥和三元复合肥,钾肥施用氯化钾和三元复合肥,硼肥施用硼砂≥95.0%。

具体施肥方式如下:

1)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油菜茬施肥方式:第一次施基肥作种肥,即用复合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各含15%)20-27kg、尿素(氮含量46%)8.7kg、绿化钾肥(氧化钾含量60%)1.7kg、硼砂≥95.0%1kg与直播油菜种子充分拌混均匀后大田机械播种条施或撒施;第二次施追肥,视大田墒情、苗情及天气情况在12月底或1月初混合追施尿素(氮含量46%)6.5kg和氯化钾(氧化钾含量60%)1.7kg,无须中耕。

2)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早稻茬施肥方式:第一次施基肥结合大田机械整地施用,即施用复合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各含15%)27-33kg、尿素(氮含量46%)0-2.2kg、氯化钾(氧化钾含量60%)0-2.7kg;第二次施追肥,视大田苗情及天气情况在早稻分蘖期追施尿素(氮含量46%)3.9-4.3kg;第三次追肥于早稻抽穗期混合追施尿素(氮含量46%)5.9-6.5kg和氯化钾(氧化钾含量60%)3.5-4.0kg。

3)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晚稻茬施肥方式:第一次施基肥结合大田机械整地施用,即施用复合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各含15%)33-40kg、尿素(氮含量46%)0-1.1kg、氯化钾(氧化钾含量60%)1.0-2.2kg;第二次施追肥,视大田苗情及天气情况在晚稻分蘖期追施尿素(氮含量46%)4.4-4.8kg;第三次追肥于晚稻抽穗期混合追施尿素(氮含量46%)6.5-7.2kg和氯化钾(氧化钾含量60%)4.0-4.5kg。

与红壤稻田当前主体模式稻稻连作二熟制农作模式相比,本发明的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丰产技术由于实现了水旱轮作,稻田地力得到培肥,施用化学肥料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大大提高,n肥利用率提高3-8个百分点,p2o5利用率提高1-4个百分点,k2o利用率提高6-10个百分点,达到了减肥节本的效果;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技术化学肥料利用率提高、施肥方式轻简化,全年三熟制模式比二熟制模式施肥次数持平,既减少了劳务用工,又明显的降低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具体见表3。

表3不同农作模式的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方式

在红壤稻田周年种植作物机械收获碎秸秆全量还田下,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通过水旱轮作,可持续有效培肥耕层土壤,明显地提高稻田地力,具体见表4。

表4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的土壤基础肥力状况

注:数据是一个周年生产的试前试后定点对比所测。

从表4可以看出,在一个周年生产后,以试前为对照,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下的稻田耕层基础肥力指标均有提升,而主体模式下的稻田耕层基础肥力指标,除油稻二熟制农作模式有所提升外,稻稻连作二熟制农作模式和水稻单作一熟制农作模式均无提升或降低。

在一个红壤稻田生产周年内,本发明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与当前的3个主体模式相比较,比照稻稻连作二熟制农作模式水稻产量减产100kg/亩,但增收了油菜籽100kg/亩,增加了农产品种类和丰富优化了农产品供给,增加产值295元/亩;比照油稻轮作二熟制农作模式,水稻产量增产300kg/亩,但是油菜籽少收了50kg/亩,增收更加明显,即增加了产值390元/亩左右;比照水稻单作一熟制农作模式,不但水稻产量增产300kg/亩,而且还增收了油菜籽100kg/亩,增加了农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加产值达1200元/亩,具体见表5。

表5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周年内农产品产量产值情况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