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平作三株紧靠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1071发布日期:2020-04-10 22:15阅读:1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平作三株紧靠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专利涉及农作物播种栽培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玉米平作三株紧靠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拉丁学名:zeamays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

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中,通常采用起垄后,按照一穴一株的方式,每穴种植2-3粒玉米种子,穴与穴之间的间距在25—45厘米之间,玉米的密度无法大幅提高,即便提高后,玉米的整体透光性和通风性均不好,不利于其生长。此外,每穴种植2-3粒涉及到苗期间苗,与垄作操作都增加了玉米的种植劳动成本。近年来,出现了较为先进的一种玉米大垄三株种植方法(专利授权号:cn101692768b),但这种方法仍然是一穴一株的起垄作业方式,其三株种植方式并不是真正的三株紧靠作业方式,而是在一穴中种植4-5粒,在苗期进行间苗,选取三株保留,这种方式有两个不足,一是起垄间苗增加了成本,二是三株放在同一穴中,增加了三株玉米根系吸水吸肥之间的竞争,根系过于堆积会导致玉米下扎不稳,使玉米后期生长出现倒伏减产的风险;另外一种较为先进的特大垄双行三株玉米密植栽培方法(专利授权号:cn103141281b),采用的是宽窄行起垄种植,宽行行距100-150厘米,窄行行距为40-50厘米,穴距为35-40厘米,每穴3株。该方法采用增加宽行行距的方式,增加了玉米整体的透光通风性,较cn101692768b有所改进,但其仍然是一穴一株的起垄作业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成本增加、根系吸水吸肥竞争、下扎不稳倒伏风险增大的缺陷。当前,国内外还有一些改进型、复合型的玉米种植技术,但都存在着种植繁琐增加成本的通病,因而限制了这些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增加单产、技术简便易于推广的玉米平作三株紧靠种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米平作三株紧靠种植方法,具体为:在机械化旋耕镇压平整的土地上,改变垄作为平作,以玉米种植行距50厘米进行开沟播种,并同步施入玉米专用缓释肥;每行玉米种植行上按照穴距60厘米,株距5-8厘米连续播种3粒玉米种子,每穴1粒,实现三株紧靠,三株与三株之间的间距为70-76厘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灌溉、除草、除虫等作业按传统种植方式正常进行。

平作是指把玉米种在耕耙平整、没有畦或垄的田地里;

上述的玉米三株紧靠配套平作种植方法,采用机械化旋耕镇压作业对土地进行平整,改变传统垄作为平作,省工省力。

上述的玉米三株紧靠种植方法,玉米种植行距50厘米进行开沟播种,并同步施入玉米专用缓释肥,玉米专用缓释肥的施入标准为:总养分含量≥48%,n:p2o5:k2o保证配比为26:12:12,施入量50kg/亩。

上述的玉米三株紧靠种植方法,能够实现播种密度提高30%以上,不但能够提高玉米单产,也使玉米生产技术操作更为简便,节省了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益,从而方便了大范围推广应用。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本技术从玉米田间种植方式巧妙入手,采用平作三株紧靠的种植方式,在同等的播种面积上能够实现播种密度提高30%以上,避免了三株同穴造成的竞争和倒伏风险,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也使玉米生产技术操作更为简便,节省了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益,从而方便了大范围推广应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1为玉米种植穴,2为玉米种植行,3为株间距,4为穴间距,5为种植行距,6为三株之间的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玉米种植穴1、种植行2、株间距3(每组三连株的株间距离)、穴间距4(相邻的三连株与下一组三连株),种植行距5、三株之间的间距6(每组三连株占距的垄长度或种植行上的长度);

其中,在机械化旋耕镇压平整的土地上,改变垄作为平作,进行开沟播种,玉米种植行距5的间距为50厘米。

其中,播种时,同步施入玉米专用缓释肥(总养分重量含量≥48%,n:p2o5:k2o保证重量配比为26:12:12),施入量50kg/亩;

其中,每种植行2的玉米种植行上按照穴间距4的间距60厘米,株间距3的间距5-8厘米连续播种3粒玉米种子,每个玉米种植穴1中种植1粒种子,实现三株紧靠,相邻二组三株之间的间距6的间距为70-76厘米。

其中,玉米整个生育期的灌溉、除草、除虫等作业按传统种植方式正常进行。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在辽宁阜新地区进行了面积180亩的推广应用,与相邻地块180亩传统垄作种植方式进行比较,传统垄作种植方式种植行上一穴一株的方式,穴与穴之间的间距在30—35厘米之间,其余种植过程和条件同本发明上述实例,结果见表1。

表1

结果显示,玉米平作三株紧靠种植方法的倒伏率降低了60.2%,亩株数提高了33%以上,亩产量提高30%以上,表现出明显的抗倒伏、增密增产增收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玉米平作三株紧靠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旋耕平整的土地上,采用平作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以玉米种植行距48-52厘米进行播种,并同步施入缓释肥;

每行玉米种植行上按照株距5-8厘米连续播种3粒玉米种子,每穴1粒,实现三株紧靠,三穴为一组,相邻组间的穴距58-62厘米;每组三株于种植行上上占距的长度为70-76厘米,即每组三株中的中间穴与相邻一组三株中的中间穴之间的间距为70-76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玉米种植行距50厘米进行播种,相邻组间的穴距6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机械化旋耕镇压平整的土地上,以玉米种植行距50厘米进行开沟播种,并同步施入玉米专用缓释肥,覆土,完成平作;每行玉米种植行上按照穴距60厘米,株距5-8厘米连续播种3粒玉米种子,每穴1粒,实现三株紧靠,三株与三株之间的间距为70-76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种植方法,玉米播种后,玉米整个生育期的灌溉、除草、除虫等日常作业按传统种植方式正常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方法,玉米种植行距50厘米进行开沟播种,并同步施入玉米专用缓释肥,玉米专用缓释肥的施入标准为:总养分质量含量≥48%,n:p2o5:k2o保证质量配比为26:12:12,施入量50kg/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平作三株紧靠种植方法,即在机械化旋耕镇压平整的土地上,改变垄作为平作,以玉米种植行距50厘米进行开沟播种,并同步施入玉米专用缓释肥;每行玉米种植行上按照穴距60厘米,株距5‑8厘米连续播种3粒玉米种子,每穴1粒,实现三株紧靠,三株与三株之间的间距为70‑76厘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灌溉、除草、除虫等作业按传统种植方式正常进行。本发明从玉米田间种植方式巧妙入手,在同等的播种面积上实现了播种密度提高30%,不但大幅度提高了玉米单产,也使玉米生产技术操作更为简便,节省了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益,从而方便了该方法的大范围推广应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谷健;尹光华;马宁宁;董智;尤晓东;冯浩原;刘泳圻;曹秀佳;武福强;胡丽娜;王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