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榆树种子出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1512发布日期:2020-06-02 19:0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榆树种子出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榆树种子出芽装置。



背景技术:

催芽是为了保证种子吸足水分,促使种子中的养分迅速分解运转,为幼芽的生长提供营养成分,泡水催芽是常用的催芽方式,榆树的种子相对较硬,需要在出芽率高和出芽速度快的装置中进行催芽。

公开号为cn2085972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林业种子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所述育苗箱的底端靠近支腿的内侧设置有泄水管,所述育苗箱的顶端靠近支架的内侧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盖板,且育苗箱的顶端靠近支架的内侧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泄水管的底端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靠近泄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盛水罐,且顶板的顶端靠近盛水罐的一侧安装有消毒罐,且盛水罐的后侧连接有制氧机。该发明虽然避免了温度过快散失、循环利用了水资源,并且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但是,水中所携带的氧气是有饱和度的,而且,其对于种子采用传统浸泡的方式,无法对种子的出芽率和出芽速度做更进一步地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榆树种子出芽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榆树种子出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侧壁、挡板、盖板,所述底板的四个侧端分别与侧壁和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垂直;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上端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盖板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下端相接触,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围绕成盛水槽;所述盛水槽内设置有温控器,所述盛水槽的下端固定有释水垫,所述释水垫包括海绵垫、第一网板、滴锥,所述海绵垫放置于所述第一网板的上方,并与第一网板相接触,所述滴锥固定于第一网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上部具有排放孔,所述排放孔对应设置有排放阀,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底板围绕成蓄水槽;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具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两个第二滑槽分别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滑槽滑动安装有催芽板,所述催芽板的外端在安装后同时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接触,所述催芽板具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为多个,所述放置孔上放置有催芽杯,所述催芽杯的下端开口,并设置有第二网板;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水泵、制氧机,所述水泵通过出水管与蓄水槽连通,通过进水管与盛水槽连通;所述制氧机连通有进氧管,所述进氧管通过进氧孔延伸至箱体内部,所述进氧孔位于释水垫与催芽板之间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外部还设置有第一泄水管和第二泄水管,所述第一泄水管与盛水槽的内底面连通,所述第二泄水管与蓄水槽的内底面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网板上放置有纱布。

进一步地,所述纱布为纱布外沿套设在催芽杯的杯沿。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具有孔隙。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与蓄水槽的内底面连通,所述进水管与盛水槽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放孔为多个,均对应设置有排放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氧孔为多个,所述进氧管分别通过多个进氧孔与箱体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催芽板上设置有流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和催芽板上均设置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能提高种子出芽率和出芽速度,通过设置所述箱体,起到相对封闭的作用;通过设置所述盛水槽,用于盛放水分和控制水温;通过在所述盛水槽的下端固定所述释水垫,使得水分能缓慢滴落,从而使得种子表面覆盖一层液体,但又不会被大量水分浸泡;通过设置所述进氧孔、进氧管和制氧机,使得氧气进入所述释水垫和催芽板之间,从而使得水滴以及空气中均包含氧气;通过设置所述催芽板和催芽杯,使得种子不会过度密集地堆积,并且所述催芽板下端设置所述第二网板,利于水分和气体向下流通;通过设置所述蓄水槽,能够收集掉落的水分,并且所述第二挡板的上部设置排放孔,不仅能够排放多余的气体,还能限制水位,避免种子被淹没;通过设置所述水泵、出水管、进水管,使得水分能够循环利用;

2、能避免种子受损,通过所述第二网板上放置纱布,既避免种子从所述第二网板的孔隙掉落至蓄水槽中,也能避免因所述第二网板锈蚀而损伤种子;通过设置所述排放孔,不同程度控制箱体内部气体的排放,避免所述箱体内部气压过高;通过设置所述释水垫,使水分缓慢滴落至种子表面,避免种子因大量水分浸泡而腐烂;

3、方便操作,通过设置所述盖板以及第一滑槽,方便盖板的活动安装;通过设置所述催芽板和第二滑槽,方便催芽板的活动安装;通过设置所述放置孔和催芽杯,便于催芽杯的放置;通过在所述第二网板上放置纱布,并将纱布的外沿套设在催芽杯的杯沿,方便对催芽后的种子进行移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箱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释水垫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催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催芽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底板1、盖板2、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第三侧壁5、第一滑槽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盛水槽9、温控器10、释水垫11、海绵垫12、第一网板13、滴锥14、排放阀15、蓄水槽16、第二滑槽17、催芽板18、放置孔19、催芽杯20、第二网板21、水泵22、制氧机23、进水管24、进氧管25、第一泄水管26、第二泄水管27、流通孔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具体,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榆树种子出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1、侧壁、挡板、盖板2,所述底板1的四个侧端分别与侧壁和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第三侧壁5,所述第一侧壁3和第三侧壁5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侧壁4分别与第一侧壁3和第二侧壁4垂直;所述第一侧壁3和第三侧壁5的上端具有第一滑槽6,所述盖板2通过第一滑槽6与第一侧壁3和第二侧壁4滑动连接,从而起到对箱体的封闭作用;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所述第一挡板7的上端与所述盖板2的下端相接触,所述第一挡板7与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第三侧壁5围绕成盛水槽9,用于盛放倒入的水分;所述盛水槽9内设置有温控器10,用于控制水温,所述盛水槽9的下端固定有释水垫11,从而向下释放水分,所述释水垫11包括海绵垫12、第一网板13、滴锥14,所述海绵垫12放置于所述第一网板13的上方,并与第一网板13相接触,起到缓释水分的作用,所述滴锥14固定于第一网板13的下端,使得水分形成水滴;所述第二挡板8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8的上部具有排放孔,既可以用于排放箱体内部多余的气体,也可以起到限制液位的作用,所述排放孔对应设置有排放阀15,所述第二挡板8与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第三侧壁5、底板1围绕成蓄水槽16,用于蓄集滴落的水分;所述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之间具有两个第二滑槽17,所述两个第二滑槽17分别位于第一侧壁3和第三侧壁5,所述第二滑槽17滑动安装有催芽板18,所述催芽板18的外端在安装后同时与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相接触,所述催芽板18具有放置孔19,所述放置孔19为多个,避免种子大量堆积,所述放置孔19上放置有催芽杯20,用于存放种子,所述催芽杯20的下端开口,并设置有第二网板21,增强种子水分和气体的流动性;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水泵22、制氧机23,所述水泵22通过出水管与蓄水槽16连通,通过进水管24与盛水槽9连通,使得水分从所述蓄水槽16流入盛水槽9内;所述制氧机23连通有进氧管25,所述进氧管25通过进氧孔延伸至箱体内部,所述进氧孔位于释水垫11与催芽板18之间的侧壁,使得氧气进入所述释水垫11和催芽板18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对所述盛水槽9和蓄水槽16内的水分进行排放,所述箱体外部还设置有第一泄水管26和第二泄水管27,所述第一泄水管26与盛水槽9的内底面连通,所述第二泄水管27与蓄水槽16的内底面连通。

进一步地,为避免种子掉落和损伤,所述第二网板21上放置有纱布。

进一步地,为方便放置种子,所述纱布为纱布外沿套设在催芽杯20的杯沿。

进一步地,为增加水分滴落速度,所述海绵垫12具有孔隙。

进一步地,为提高水分从所述蓄水槽16流入盛水槽9的效率,所述出水管与蓄水槽16的内底面连通,所述进水管24与盛水槽9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地,为方便不同程度控制箱体内部气体的排放,所述排放孔为多个,均对应设置有排放阀15。

进一步地,为使氧气更加均衡,所述进氧孔为多个,所述进氧管25分别通过多个进氧孔与箱体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促进水分和气体向下流通,所述催芽板18上设置有流通孔28。

进一步地,为方便抓握,所述盖板2和催芽板18上均设置有把手。

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工作方式为:将种子放入套设有纱布的所述催芽杯20中,将催芽杯20放置在催芽板18的放置孔19中,然后将催芽板18插入所述第二滑槽17内;打开所述盖板2,将水分倒入所述盛水槽9中,开启所述温控器10,使得水分被加热,加热后的水分通过所述释水垫11向下滴落,在滴落过程中,通过所述制氧机23补充水分以及空气中的氧气,水分滴落至所述催芽板18时,大部分水分滴落至所述催芽杯20内,持续的水分滴落使得催芽杯20内的种子被温水滑过,并且能大量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所述滑过种子的水分从所述第二网板21流入蓄水槽16内,少部分为滴落至催芽杯20内的水分通过所述流通孔28流入所述蓄水槽16;所述蓄水槽16内的水分被水泵22导入盛水池内,循环使用。此外,为避免所述箱体内部气体含量过大,造成气压过大,可根据实际情况打开所述排放阀15,使过多的气体通过排放孔向外排放。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