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虫灯及洞窟捕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1576发布日期:2019-09-13 22:0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捕虫灯及洞窟捕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虫灯及洞窟捕虫装置,适用于石窟寺、各类遗址地、博物馆内等文物保存场所或公共区域。



背景技术:

古代壁画是人类文化的传承,然而,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人为破坏,其正在经受着不可逆的损害,古代壁画预防性保护已备受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壁画的生物病害是石窟寺和古建筑保护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文物保护人员面临的一个技术瓶颈。其中动物活动的危害较难防治。昆虫活动的危害属于动物活动危害范围,昆虫种类繁多,生活史复杂。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甘肃段石窟寺最突出的病害昆虫是仿爱夜蛾成虫,仿爱夜蛾成虫可在洞窟垂直四壁、窟顶四披及藻井壁画表面自由活动,其对靛蓝、铁红、墨和铅丹模拟壁画试块具有选择趋性。这些病害昆虫可停留在洞窟内近10个月,在壁画表面活动时,其排泄物不仅严重腐蚀壁画颜料层,而且成虫爪部接触冲击和拍翅行为加速了起甲、酥碱等病害壁画的脱落。

现有技术中,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制成了捕捉昆虫的捕虫灯,捕虫灯通常采用紫外线光源或者普通的白炽灯,灯体上设有黏贴昆虫的粘性材料;工作时,昆虫飞行接触到灯体时,被其上的粘性材料黏住,从而捕捉到昆虫。

然而,现存的石窟寺、各类遗址地、博物馆等文物保存地,多属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环境,现有技术中的捕虫灯紫外线光源或者白炽灯所发出的光线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线等有害于壁画以及彩塑颜料的光线,长时间照射会使壁画以及彩塑颜料受到损害,甚至褪色;而且上述环境中,常常有灰尘漂浮,容易粘贴到捕虫灯的粘贴面上,使其黏性降低,导致无法有效粘捕昆虫,使捕虫灯的捕虫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虫灯及洞窟捕虫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捕虫灯光源对壁画、彩塑颜料的损害;同时,灰尘飘落到捕虫灯的粘贴面导致的无法有效粘捕昆虫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虫灯,包括:主体、冷光源以及用于与主体连接的防尘罩组件;

冷光源设置于主体的内部,主体外侧设置有用于粘捕昆虫的粘贴板,且冷光源发出的光能够穿过主体及粘贴板;

防尘罩组件至少设置于主体的顶部,用于阻挡灰尘飘落至粘贴板。

进一步地,主体包括灯罩以及连接于灯罩底部的底座;冷光源与底座连接,灯罩套设于冷光源的外部。

进一步地,该捕虫灯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控制元件;

底座上设置有灯座;冷光源中的冷光灯管安装于灯座上;

灯座与控制元件电气连接,控制元件与电源电气连接,控制元件能够调节冷光灯管的亮度。

进一步地,该捕虫灯还包括嵌设于底座上的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与控制元件电气连接,用于感应环境亮度。

进一步地,防尘罩组件包括顶部防尘罩和底部防尘罩;顶部防尘罩安装于灯罩的顶部,底部防尘罩安装于灯罩的底部。

进一步地,顶部防尘罩设有用于与灯罩的顶部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结构;底部防尘罩设有第二螺纹结构和第三螺纹结构,第二螺纹结构与灯罩的底部螺纹配合使用,第三螺纹结构与底座上的螺纹结构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顶部防尘罩和底部防尘罩均为莲花状结构。

进一步地,灯罩为透明的有机玻璃圆柱筒。

进一步地,粘贴板套设于灯罩的外侧,且粘贴板的粘贴面向外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洞窟捕虫装置,包括上述的捕虫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虫灯及洞窟捕虫装置。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虫灯,包括:主体、冷光源以及用于与主体连接的防尘罩组件;冷光源设置于主体的内部,主体外侧设置有用于粘捕昆虫的粘贴板,且冷光源发出的光能够穿过主体及粘贴板;防尘罩组件至少设置于主体的顶部,用于阻挡灰尘飘落至粘贴板。上述冷光源发出光线,穿透过捕虫灯的主体,照向外部环境,环境中的昆虫发现光源,基于昆虫的趋光性,昆虫会向光源移动,当昆虫接触到捕虫灯主体上的粘贴板时,昆虫会被粘贴板黏住,从而实现对昆虫的粘捕;且上述冷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含有极少的甚至不含有紫外线,防止因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而导致的壁画以及彩塑褪色,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捕虫灯的紫外线灯光源或者白炽灯光源对壁画、彩塑颜料的损害的问题;同时,该捕虫灯的主体上设置有防尘罩组件,该防尘罩组件能够阻挡环境中漂浮的灰尘,防止或者减少灰尘接触到捕虫灯主体上的粘贴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石窟寺、各类遗址地、博物馆内等文物保存场所或公共区域中漂浮的灰尘使捕虫灯的粘贴面黏性降低,导致无法有效粘捕昆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洞窟捕虫装置,包括上述捕虫灯,由此,洞窟捕虫装置的优势包括捕虫灯的优势,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虫灯总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虫灯分解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虫灯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部防尘罩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防尘罩示意图。

图标:100-主体;110-灯罩;120-底座;130-吊钩;140-粘贴板;200-防尘罩组件;210-顶部防尘罩;221-第一螺纹结构;220-底部防尘罩;221-第二螺纹结构;222-第三螺纹结构;300-冷光源;310-冷光灯管;400-灯座;500-控制元件;600-光敏电阻;70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捕虫灯,包括:主体100、冷光源300以及用于与主体100连接的防尘罩组件200;

冷光源300设置于主体100的内部,主体100外侧设置有用于粘捕昆虫的粘贴板140,且冷光源300发出的光能够穿过主体100及粘贴板140;

防尘罩组件200至少设置于主体100的顶部,用于阻挡灰尘飘落至粘贴板140。冷光源300设置于捕虫灯的主体100内部,接通电源,冷光源300散发出光线,光线透过捕虫灯的主体100,照射到外部环境中,环境中的昆虫发现光源,基于昆虫的趋光性,昆虫会向光源移动,当昆虫接触到捕虫灯主体100上的粘贴板140时,昆虫会被粘贴板140黏住,从而实现对昆虫的粘捕;且上述冷光源300所发出的光线含有极少的甚至不含有紫外线,防止现有技术中捕虫灯的白炽灯光源或者紫外线灯光源中所散发出的紫外线照射而导致的壁画以及彩塑褪色,同时,该捕虫灯的主体100上设置有防尘罩组件200,该防尘罩组件200能够阻挡环境中漂浮的灰尘,防止或者减少灰尘接触到捕虫灯主体100上的粘贴板140,导致大量灰尘黏贴于粘贴板140上,使粘贴板140的黏性降低,致使无法有效粘捕昆虫。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体100包括灯罩110以及连接于灯罩110底部的底座120;冷光源300与底座120连接,灯罩110套设于冷光源300的外部。冷光源300发射出的光线,吸引昆虫靠近冷光源300,灯罩110套设于冷光源300的外部,防止昆虫直接接触冷光源300,致使大量昆虫堆积于冷光源300表面,最终导致冷光源300发射出的光线被堆积的昆虫遮挡,无法实现持续对昆虫进行粘捕;冷光源300与底座120连接,底座120则提供了冷光源300的固定位置。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该捕虫灯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20内的控制元件500;底座120上设置有灯座400;冷光源300中的冷光灯管310安装于灯座400上;灯座400与控制元件500电气连接,控制元件500与电源电气连接,控制元件500能够调节冷光灯管310的亮度。灯座400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20上,冷光灯管310安装于灯座400上,从而限定了冷光灯管310的位置,同时,灯座400与冷光灯管310之间电气导通;当接通电源时,通过控制元件500的调节,可以实现对冷光灯管310亮度的调节,当环境亮度较暗时,可以通过控制元件500调节冷光灯管310的亮度,使冷光灯管310亮度降低,既可以实现对昆虫的吸引以及捕获,同时,亮度较低的冷光源300也可以使光线对壁画以及彩塑的影响降低。

优选地,上述冷光灯管310采用LED灯管,LED灯管发出的光线几乎不含有紫外线成分,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对壁画以及彩塑的影响;而且,LED灯管耗电量少,几乎是白炽灯的万分之一;同时,LED灯管的寿命也是远远大于传统的白炽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该捕虫灯还包括嵌设于底座120上的光敏电阻600;光敏电阻600与控制元件500电气连接,用于感应环境亮度。采用光敏电阻600配合控制元件500实现自动调节该捕虫灯的冷光源300的亮度,实现根据环境的亮度调节冷光源300的亮度,具体地,当外界亮度较高时,光敏电阻600受亮度影响做出反应,光敏电阻600与控制元件500配合响应,使冷光源300的亮度增加,目的在于,在环境亮度较高时,冷光源300的亮度也增大,使捕虫灯依旧能够吸引昆虫,使昆虫会靠近捕虫灯,从而被粘贴板140粘捕;当外界亮度较低时,光敏电阻600受亮度影响做出反应,光敏电阻600与控制元件500配合响应,能够使冷光源300的亮度减小,目的在于,在环境亮度较低时,冷光源300的亮度减小,使捕虫灯在较暗的环境中仅发出亮度较低的光线即可吸引昆虫,使昆虫会靠近捕虫灯,从而被粘贴板140粘捕,同时,亮度较暗的光线所含有的紫外线等其他有害光线能量也较低,从而对壁画以及彩塑的损害也会降低,因此捕虫灯长时间工作对壁画以及彩塑的影响也会大大降低;而且,冷光源300发出较暗的光线也能够减少耗电量,节省能源。

另外,可用旋钮开关与控制元件500配合,能够通过人工调节捕虫灯的冷光源300亮度,从而达到上述的对冷光源300亮度调节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敏电阻600与控制元件500配合实现调节冷光源300亮度的工作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旋钮开关与控制元件500配合实现调节冷光源300亮度的工作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防尘罩组件200包括顶部防尘罩210和底部防尘罩220;顶部防尘罩210安装于灯罩110的顶部,底部防尘罩220安装于灯罩110的底部。防尘罩组件200中的顶部防尘罩210和底部防尘罩220与灯罩110连接,底部防尘罩220安装于灯罩110的顶部,用来阻挡沉降的灰尘,防止灰尘从上向下飘落到粘贴板140上,底部防尘罩220安装于灯罩110的底部,用来阻挡升浮的灰尘,防止灰尘从下向上飘落到粘贴板140上;且该顶部防尘罩210和底部防尘罩220均为由灯罩110外表面向四周延伸的结构,用来实现承接、阻挡沉降以及上浮的灰尘。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顶部防尘罩210设有用于与灯罩110的顶部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结构211;底部防尘罩220设有第二螺纹结构221和第三螺纹结构222,第二螺纹结构221与灯罩110的底部螺纹配合使用,第三螺纹结构222与底座120上的螺纹结构配合使用。灯罩110顶部设有与顶部防尘罩210的第一螺纹结构211相匹配的螺纹,顶部防尘罩210的顶部设有上盖,当顶部防尘罩210与灯罩110通过螺纹拧紧后,顶部防尘罩210顶部的上盖能够盖紧灯罩110顶部,防止昆虫以及灰尘进入灯罩110内部,影响冷光源300工作,该上盖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吊钩130,该吊钩130用于吊装捕虫灯。灯罩110底部设有与底部防尘罩220的第二螺纹结构221相匹配的螺纹,底座120上设有与底部防尘罩220的第三螺纹结构222相匹配的螺纹,底部防尘罩220通过第二螺纹结构221与第三螺纹结构222将底座120与灯罩110连接到一起;上述结构中,防尘罩组件200与灯罩110以及底座120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该螺纹连接结构利于捕虫灯的快速装配,同时,当捕虫灯需要拆卸维护时,螺纹结构亦可直接旋转拧下,实现快速拆卸。

另外,可利用卡扣结构代替上述螺纹结构来实现防尘罩组件200与灯罩110以及底座120之间的连接。具体地,顶部防尘罩210上设有第一凸起卡扣,灯罩110顶部设有凹槽,顶部防尘罩210能够套设于灯罩110外侧,第一凸起卡扣与凹槽卡接配合;灯罩110底部以及底座120上均设置有凹槽,底部防尘罩220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卡扣以及第三凸起卡扣,灯罩110底部的凹槽与第二凸起卡扣卡接配合,底座120上的凹槽与第三凸起卡扣卡接配合;从而完成顶部防尘罩210、灯罩110、底部防尘罩220以及底座120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顶部防尘罩210和底部防尘罩220均为莲花状结构。该莲花状结构的基体套设于灯罩110上,基体上均匀排布有若干花瓣状结构,花瓣状结构根部自基体延伸而出,且向四周延展;该莲花状结构的花瓣状结构向四周延展,用于承接、阻挡沉降以及生浮的灰尘,防止灰尘飘向粘贴板140,使捕虫灯的粘贴板140黏性降低,致使其无法有效粘捕昆虫;同时,莲花状结构融合了敦煌壁画特有的元素莲花图案,设计独特、新颖,与壁画相互呼应。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灯罩110为透明的有机玻璃圆柱筒。灯罩110需要为透明材料,有利于灯罩110内部的冷光源300发出的灯光穿透灯罩110照射到外部环境,从而吸引外部环境中的昆虫;优选地,选用有机玻璃材料,透明的有机玻璃透光性良好,有利于冷光源300的灯光穿透灯罩110;相对于普通玻璃材料,有机玻璃材料比重小,具有对捕虫灯减重的效果,且相对于普通玻璃材料,有机玻璃材料的机械强度更高;而圆柱形的灯罩110,有利于冷光源300所发出的光线均匀地穿透灯罩110,防止出现光线集中照射,或者出现光线照射不均匀等问题;同时,侧壁无棱角的圆柱结构,有利于粘贴昆虫,防止昆虫挣脱粘贴板140。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粘贴板140套设于灯罩110的外侧,且粘贴板140的粘贴面向外设置。粘贴板140选用透明材料,利于灯罩110内部的冷光源300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顺利穿透粘贴板140,并照射向外部环境中,从而吸引昆虫靠近捕虫灯;粘贴板140的粘贴面向外侧设置并弯折成圆柱筒状且首尾粘接,将弯折粘接好的粘贴板140套设于灯罩110外侧。

下面描述一种洞窟捕虫装置,包括上述的捕虫灯,且采用上述捕虫灯的优选技术方案。

上述洞窟捕虫装置包括捕虫灯,该捕虫灯中,顶部防尘罩210通过第一螺纹结构211与灯罩110顶部的螺纹拧紧配合,且顶部防尘罩210顶部的上盖与灯罩110扣合,该上盖中心设有吊钩130,该吊钩130用于吊装捕虫灯,底部防尘罩220通过第二螺纹结构221与灯罩110底部的螺纹拧紧配合,底部防尘罩220通过第三螺纹结构222与底座120上的螺纹拧紧配合。底座120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灯座400,LED灯管安装于灯座400上,并与灯座400电气导通,灯座400与控制元件500电气连接,光敏电阻600与控制元件500电气连接,控制元件500与电源电气连接,优选地,上述电源采用电池700,底座120中设有容纳腔,用于容纳控制元件500以及电池700,采用电池700,适用于洞窟的无电源环境中,且电池相对于传统电源,更加方便,无需多余线束连接。光敏电阻600嵌设于底座120上,且光敏电阻600能够感应外部环境的亮度,底座120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开孔,此开孔用于穿设灯座400与控制元件500之间的连接线束。

将上述捕虫灯通过吊钩130吊装于洞窟内部,当洞窟内部光线充足,环境亮度比较高时,光敏电阻600与控制元件500响应,控制元件500调节LED灯管亮度升高,使捕虫灯在较亮环境中,依旧可以吸引昆虫,使昆虫接近捕虫灯,接触到粘贴板140,并被粘贴板140粘捕;当洞窟内部光线较昏暗,环境亮度比较低时,光敏电阻600与控制元件500配合响应,能够使冷光源300的亮度减小,使捕虫灯在较暗的环境中仅发出亮度较低的光线即可吸引昆虫,使昆虫会靠近捕虫灯,从而被粘贴板140粘捕,同时,亮度较暗的光线所含有的紫外线等其他有害光线能量也较低,从而对壁画以及彩塑的损害也会降低,因此捕虫灯长时间工作对壁画以及彩塑的影响也会大大降低;而且,冷光源300发出较暗的光线也能够减少耗电量,节省能源。石窟寺、各类遗址地、博物馆内等文物保存场所或公共区域环境中的灰尘较多,该捕虫灯上的顶部防尘罩210以及底部防尘罩220能够阻挡环境中沉降以及升浮的灰尘,防止灰尘飘落到粘贴板140的粘贴面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