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塘微孔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1342发布日期:2020-02-11 08:3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塘微孔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鱼塘微孔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对鱼虾有救生和助长的设备。现有的机械式增氧机主要有水车式、叶轮式和喷水式三大类型,其中叶轮式增氧机的使用最广。叶轮式增氧机的叶轮有金属焊接叶轮和塑料叶轮,大部份塑料叶轮都是组装,也有整体注塑叶轮,锥形体的外侧有多个叶片,叶片和锥形体倾斜结合,叶片与锥形体上端面等高,工作时水流向四周扩散,水花不高影响增氧效果。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增氧效果只作用于水表面,限制该增氧范围,使增氧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提升增氧效果作用的鱼塘微孔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种鱼塘微孔曝气装置,包括增氧泵和塑料软管,增氧泵的输氧端与塑料软管相连接,还包括橡塑体,橡塑体与塑料软管相连接,橡塑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微孔,橡塑体上还设有支撑整个橡塑体的塑料支架,塑料支架还连接有尼龙绳索,尼龙绳索连接有配重锤,使整个橡塑体沉浸于鱼塘内。

具体进一步,所述尼龙绳索与配重锤之间通过延伸绳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塑料支架呈环形状,塑料支架的内壁与橡塑体的外表面之间通过粘胶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橡塑体的底面处设有接头,塑料软管连接于接头上。

具体进一步,所述接头与塑料软管相螺接而成,或者接头与塑料软管之间通过扎带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扎带紧贴于塑料软管的外表面。

具体进一步,所述尼龙绳索与延伸绳是一体而成或者所述龙绳索一端与延伸绳一端相打结而成。

具体进一步,所述配重锤的下端呈锥形状。

具体进一步,所述橡塑体呈圆形状或扁形状。

具体进一步,所述接头位于橡塑体的底面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橡塑体与塑料软管相连接,橡塑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微孔,橡塑体上还设有支撑整个橡塑体的塑料支架,塑料支架还连接有尼龙绳索,尼龙绳索连接有配重锤,使整个橡塑体沉浸于池塘的深度为1米至1.5米,可对池塘的上层水、中层水和下层水进行曝气,实施提升增氧效果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附图的图标说明:

橡塑体1;微孔101;接头102;塑料支架2;塑料软管3;尼龙绳索4;延伸绳5;配重锤6;增氧泵7;池底8;液面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种鱼塘微孔曝气装置,包括增氧泵7和塑料软管3,增氧泵7的输氧端与塑料软管3相连接,还包括橡塑体1,橡塑体1与塑料软管3相连接,橡塑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微孔101,橡塑体1上还设有支撑整个橡塑体1的塑料支架2,塑料支架2还连接有尼龙绳索4,尼龙绳索4连接有配重锤6,使整个橡塑体1沉浸于鱼塘内。

本结构通过橡塑体1与塑料软管3相连接,橡塑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微孔101,橡塑体1上还设有支撑整个橡塑体1的塑料支架2,塑料支架2还连接有尼龙绳索4,尼龙绳索4连接有配重锤6,使整个橡塑体沉浸于池塘的深度为1米至1.5米,可对池塘的上层水、中层水和下层水进行曝气,实施提升增氧效果作用。

其中,塑料支架2支撑整个橡塑体1,保持橡塑体1的形状,增氧泵7处于工作状态,增氧泵7输出高压气体从塑料软管3输至橡塑体1内,塑料软管3内的高压气体从微孔101喷出。

配重锤6通过尼龙绳索4将使整个橡塑体1沉浸于鱼塘内。橡塑体1位于池底8与液面9之间,配重锤6位于池底8上,橡塑体1与液面9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当从微孔101喷出高压气体,实施曝气效果,使增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尼龙绳索4与配重锤6之间通过延伸绳5相连接,使橡塑体1调节适当位置,使微孔101喷出的高压气体是在适当位置,即位于液面与橡塑体1之间相距为1米至1.5米。

另外,所述塑料支架2呈环形状,塑料支架2的内壁与橡塑体1的外表面之间通过粘胶相连接,使塑料支架2和橡塑体1可靠地相连接,并且保持橡塑体1的形状,便于高压气体进入橡塑体1内能迅速涨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橡塑体1的底面处设有接头102,塑料软管3连接于接头102上,能方便塑料软管3安装或拆卸作用;所述接头102与塑料软管3相螺接而成,或者接头102与塑料软管3之间通过扎带相连接。所述扎带紧贴于塑料软管3的外表面,上述二种连接方式,使塑料软管3不容易脱离接头102上。

再者,所述尼龙绳索4与延伸绳5是一体而成或者龙绳索4一端与延伸绳5一端相打结而成。所述配重锤6的下端呈锥形状,有利于扎在池底8表面。所述橡塑体1呈圆形状或扁形状。附图公开所述接头102位于橡塑体1的底面中心位置,使橡塑体1的受力更均匀作用。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