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组培育苗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8494发布日期:2020-04-24 20:4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材组培育苗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育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组培育苗架。



背景技术: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某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随着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加,野生的中药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人工种植中药材成为了中药材的主要获取方式。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育苗是一个必需的过程。组培育苗具有育苗速度快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现有的组培育苗架使用较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材组培育苗架,达到使用方便,提高育苗效率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药材组培育苗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和培养瓶放置槽,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连接成第一矩形框,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的上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框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杆和第二倾斜杆,所述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倾斜杆和第四倾斜杆;所述第一倾斜杆、第二倾斜杆、第三倾斜杆和第四倾斜杆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培养瓶放置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培养瓶放置槽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活动设置有插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材组培育苗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倾斜杆和第三倾斜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0~160°,所述第二倾斜杆与第四倾斜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材组培育苗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倾斜杆和第三倾斜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0°,所述第二倾斜杆与第四倾斜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材组培育苗架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七横杆和第八横杆,所述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七横杆和第八横杆连接成第二矩形框,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的下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框的四个角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杆和第二倾斜杆,在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倾斜杆和第四倾斜杆,在第一倾斜杆与第三倾斜杆、第二倾斜杆与第四倾斜杆上设置了培养瓶放置槽,将组培瓶放置在培养瓶放置槽内,使得组培瓶在组培育苗架上呈阶梯排列,增加了透光性和通风性,促进了中药材幼苗的生长,提高了育苗效率。培养瓶放置槽具有方便取放组培瓶的优点,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中:1-第一立杆,2-第二立杆,3-第三立杆,4-第四立杆,5-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第三横杆,8-第四横杆,9-培养瓶放置槽,10-第一倾斜杆,11-第二倾斜杆,12-第三倾斜杆,13-第四倾斜杆,14-第一挡板,15-第一限位孔,16-第二挡板,17-第二限位孔,18-插销,19-第五横杆,20-第六横杆,21-第七横杆,22-第八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中药材组培育苗架,如图1至3所示,包括第一立杆1、第二立杆2、第三立杆3、第四立杆4、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第三横杆7、第四横杆8和培养瓶放置槽9,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第三横杆7和第四横杆8连接成第一矩形框,第一立杆1、第二立杆2、第三立杆3和第四立杆4的上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矩形框的四个角上;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杆10和第二倾斜杆11,第三立杆3和第四立杆4之间设置有第三倾斜杆12和第四倾斜杆13;在第一倾斜杆10、第二倾斜杆11、第三倾斜杆12和第四倾斜杆13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14;在第一挡板14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15;培养瓶放置槽9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挡板16,在第二挡板16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7;培养瓶放置槽9置于第一挡板14处,第一限位孔15与第二限位孔17相匹配,第一限位孔15和第二限位孔17内活动设置有插销18。培养瓶放置槽9用于放置组培瓶。第一倾斜杆10和第三倾斜杆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0°,第二倾斜杆11与第四倾斜杆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为了增加该组培育苗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五横杆19、第六横杆20、第七横杆21和第八横杆22,第五横杆19、第六横杆20、第七横杆21和第八横杆22连接成第二矩形框,第一立杆1、第二立杆2、第三立杆3和第四立杆4的下端分别设置在第二矩形框的四个角上。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材组培育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和培养瓶放置槽,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连接成第一矩形框,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的上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框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杆和第二倾斜杆,所述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倾斜杆和第四倾斜杆;所述第一倾斜杆、第二倾斜杆、第三倾斜杆和第四倾斜杆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培养瓶放置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培养瓶放置槽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活动设置有插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组培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杆和第三倾斜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0~160°,所述第二倾斜杆与第四倾斜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材组培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杆和第三倾斜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0°,所述第二倾斜杆与第四倾斜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组培育苗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七横杆和第八横杆,所述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七横杆和第八横杆连接成第二矩形框,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的下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框的四个角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育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组培育苗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培养瓶放置槽和构成第一矩形框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的上端设在第一矩形框的四个角上;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设有第一倾斜杆和第二倾斜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之间设有第三倾斜杆和第四倾斜杆;第一倾斜杆、第二倾斜杆、第三倾斜杆和第四倾斜杆上分别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孔;培养瓶放置槽的端部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培养瓶放置槽置于第一挡板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设有插销。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育苗效率、方便使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谢丽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剑川县丽宇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9.06.05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