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8984发布日期:2020-06-12 13:3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秧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



背景技术:

种植水稻时需要插秧,在插秧前需要对秧苗进行培育,选用育秧盘对秧苗进行培育,首先在秧盘内填上营养土,接着在盘上撒少量稻草或青草作隔层,然后盖上一层薄膜,四周压实,在膜上加盖草帘或均匀撒稻草,等待秧苗育出。

通常都是使用单层的育秧盘对秧苗进行培育,单层育秧盘对秧苗进行培育时,当对秧盘内的秧苗进行取出时,取出困难,取出时很容易使秧苗损坏,而且秧苗根部的营养土容易洒落,使秧苗根部自带的营养土含量减少,当秧苗播种于稻田内时,由于秧苗根部原本携带的营养土的含量减少,秧苗根部需要适应新的土壤状态,秧苗处于幼发期,生长状态不稳定,且生长力较弱,很容易使秧苗在播种后生长状态欠佳或直接导致死亡,影响水稻的丰收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包括秧苗盘,所述秧苗盘的顶部设有秧盘框架,所述秧盘框架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隔板,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挡板,所述秧苗盘的顶端开设有与挡板位置相对的矩形滑孔,所述挡板的底端与位置相对的矩形滑孔滑动卡接。

所述矩形滑孔的底端开设有开槽,所述挡板的底部与开槽卡接,所述开槽的两侧槽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安装有弹簧片,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弹簧片的一侧相接触。

所述秧苗盘的顶端开设有多组渗水孔,且每组所述渗水孔与矩形滑孔交错排列。

所述秧苗盘的四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钩板,所述秧盘框架的四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与钩板位置相对的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钩板的外部。

所述秧苗盘的中心位置处螺纹穿插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螺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托盘。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漏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秧苗盘和秧盘框架的结合,便于对秧苗进行培育,且秧盘框架内的隔板和秧苗盘上的挡板围成多个栅格,便于对秧苗进行等距培育,提高秧苗的培育质量,当取出秧苗时,取出方便,且保证秧苗取出后的完整性,提高秧苗播种后的成活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秧苗盘四周内壁的钩板和秧盘框架四周外壁的套环连接,对秧盘框架固定于秧苗盘的内部,保证秧苗培育时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托盘便于移动秧苗盘的位置,方便省事,通过螺杆便于调节托盘与秧苗盘之间的距离,便于拆卸挡板,方便秧苗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秧苗盘顶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秧苗盘;2、秧盘框架;3、隔板;4、挡板;5、矩形滑孔;6、限位块;7、弹簧片;8、限位槽;9、渗水孔;10、钩板;11、套环;12、螺杆;13、手柄;14、托盘;15、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包括秧苗盘1,秧苗盘1的顶部设有秧盘框架2,秧盘框架2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隔板3,相邻两个隔板3之间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挡板4,秧苗盘1的顶端开设有与挡板4位置相对的矩形滑孔5,挡板4的底端与位置相对的矩形滑孔5滑动卡接,矩形滑孔5的底端开设有开槽,挡板4的底部与开槽卡接,开槽的两侧槽壁均开设有限位槽8,限位槽8的内壁安装有弹簧片7,挡板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限位块6的一侧与弹簧片7的一侧相接触,弹簧片7为塑料材质,通过秧苗盘1和秧盘框架2的组合式秧盘对秧苗进行培育,便于秧苗的取出,且可以调节挡板4和隔板3围成的栅格大小,以此调节相邻两个秧苗培育时的距离,可以根据相邻两个秧苗之间的培育距离,选择挡板4的安装个数,若是秧苗等距培育时距离较小,也可以将相邻两个隔板3之间的挡板4全部取出,根据需求的距离调节秧苗的距离,提高秧苗的培育质量。

其中,秧苗盘1的四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钩板10,秧盘框架2的四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与钩板10位置相对的套环11,套环11套设在钩板10的外部,钩板10为凹型形状的板块,便于套环11套设在钩板10上。

秧苗盘1的顶端开设有多组渗水孔9,且每组渗水孔9与矩形滑孔5交错排列,秧苗盘1的中心位置处螺纹穿插连接有螺杆12,螺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3,螺杆1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托盘14,托盘1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漏水孔15,当秧苗上的营养土内有水分堆积时,可以通过渗水孔9从秧苗盘1内排出,再通过托盘14上的漏水孔15流出,防止水分堆积排不出影响秧苗的正常培育,当移动秧苗盘1时,手握手柄13,手柄13通过螺杆12带动托盘14移动,托盘14对秧苗盘1进行支撑,保证秧苗盘1移动时处于平稳状态,同时托盘14对挡板4的底端也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挡板4从矩形滑孔5内向下滑动,当拆卸挡板4时,通过手柄13转动螺杆12,螺杆12带动托盘14脱离秧苗盘1,这样往下按压挡板4时,挡板4就会使其支撑力向下移动,拆卸方便,便于秧苗完整的取出。

本实用工作原理:

操作时,首先将秧盘框架2放置于秧苗盘1的顶部,此时秧盘框架2上的套环11分别套设在秧苗盘1上位置相对的钩板10上,以此固定秧盘框架2的位置,接着将挡板4从秧苗盘1底端的矩形滑孔5内向上滑动,使挡板4的底端与矩形滑孔5底端的开槽卡接,此时挡板4两侧的限位块6进入限位槽8内并对弹簧片7进行挤压,弹簧片7同时对限位块6进行挤压,保证挡板4安装于矩形滑孔5内部时的稳固性;

然后往秧盘框架2的内部,即挡板4和隔板3围成的栅格内放入适量的营养土对稻种进行培育,接着在盘上撒少量青草作隔层,然后盖上一层薄膜,四周压实,在膜上加盖草帘或均匀撒稻草,等待秧苗育出;

当秧苗育出时,需要对秧苗进行取秧,转动手柄13,手柄13带动螺杆12转动,螺杆12带动托盘14向下移动,此时托盘14和秧苗盘1分离,分别将挡板4往下按压,使挡板4脱离矩形滑孔5,然后将秧盘框架2从秧苗盘1内取出,便于从秧苗盘1上的将秧苗进行完整的取出,保证秧苗取出时不会损坏,提高秧苗播种后的存活率,方便省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