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多功能农作物定位种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5546发布日期:2020-04-21 16:4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多功能农作物定位种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快速多功能农作物定位种植器。



背景技术:

现有小型田地上,水稻、玉米、小麦、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和移栽主要是靠传统手工方法,种植行距和窝距主要依靠作业人员的眼力判断,容易发生偏差,而且在进行一行种植时,容易种植跑偏,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农作物群体合理布局,达不到优质高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的快速多功能农作物定位种植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多功能农作物定位种植器,包括支撑架、绞绳滚筒和行距定位绳,所述支撑架设有两个,支撑架包括手柄、行距定位杆和两个插地杆,所述插地杆对称固接在手柄下侧两端,所述行距定位杆固接在插地杆后侧并与手柄平行设置,行距定位杆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行距定位孔,绞绳滚筒设有一个并设置在一个所述支撑架中,所述绞绳滚筒两端同轴固接有绞绳滚轴,所述绞绳滚轴活动贯穿插地杆上并位于行距定位杆上方,所述行距定位绳设有不少于四个,行距定位绳的一端等间距固接在绞绳滚筒后缠绕在绞绳滚筒表面。

进一步限定,所述插地杆的底端呈尖端设置。

进一步限定,所述插地杆下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螺孔,所述行距定位孔为与螺孔尺寸相同的螺纹孔,所述行距定位杆两端通过螺栓连接行距定位孔与螺孔实现与插地杆的固定。

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绞绳滚轴表面固定有两个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分别位于插地杆两侧。

进一步限定,所述绞绳滚筒表面等间距固接有若干卡绳桩,其中相邻卡绳桩之间均分布有一个行距定位绳,所述卡绳桩包括4-6个等间距垂直固接在绞绳滚筒表面的卡绳杆。

进一步限定,所述行距定位绳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窝距标记。

进一步限定,所述绞绳滚筒表面周向上等间距设有若干滚筒固定孔,具有所述绞绳滚筒的支撑架的手柄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中插设有滚筒定位针。

进一步限定,还包括快速绞绳机构,所述快速绞绳机构包括固定板、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固定板固定在绞绳滚筒一侧的插地杆上,固定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垂直固接有转动把,所述小齿轮固定套接在绞绳滚轴端部表面,所述大齿轮固定套接在转轴中部表面并与小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限定,所述行距定位绳采用无弹性的耐磨材料制成,所述行距定位杆为耐磨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其中一个支撑架插在地边,然后将另一个支撑加拉到地的另一边插好,根据农作物的种植密度的行距,将行距定位绳自由端穿过行距定位孔,在行距定位杆上调整好行距,之后将该自由端固定在另一行距定位杆相对应的行距定位孔上,将定位针插入插孔内,保证绞绳滚筒固定,以防止行距定位绳松,影响种植栽培质量,再顺行距定位绳进行种植,多行同时种植,种植速度快,避免跑偏,所种植作物行距、窝距均匀,株间通风好,群个体协调,可以提高作物品质,达到增产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绞绳滚筒1、行距定位绳2、手柄3、行距定位杆4、插地杆5、行距定位孔6、绞绳滚轴7、卡绳杆8、限位套9、滚筒固定孔10、插孔11、定位针12、固定板13、小齿轮14、大齿轮15、转轴16、转动把17、螺孔18、螺栓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一种快速多功能农作物定位种植器,包括支撑架、绞绳滚筒1和行距定位绳2,支撑架设有两个,支撑架包括手柄3、行距定位杆4和两个插地杆5,插地杆5对称固接在手柄3下侧两端,通过插地杆5将支撑架插在土地上,行距定位杆4固接在插地杆5后侧并与手柄3平行设置,行距定位杆4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行距定位孔6,绞绳滚筒1设有一个并设置在一个支撑架中,绞绳滚筒1两端同轴固接有绞绳滚轴7,绞绳滚轴7活动贯穿插地杆5上并位于行距定位杆4上方,行距定位绳2设有不少于四个,行距定位绳4的一端等间距固接在绞绳滚筒1后缠绕在绞绳滚筒1表面。

具体的,插地杆5的底端呈尖端设置,便于将插地杆5插入土地。

具体的,插地杆5下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螺孔17,行距定位孔6为与螺孔17尺寸相同的螺纹孔,行距定位杆4两端通过螺栓18连接行距定位孔6与螺孔17实现与插地杆5的固定。可以根据实际种植情况调节行距定位杆4到插地杆5底端的距离。

具体的,每个绞绳滚轴1表面固定有两个限位套9,限位套9分别位于插地杆5两侧,保证绞绳滚轴1不会从插地杆5上脱落。

具体的,绞绳滚筒1表面等间距固接有若干卡绳桩,其中相邻卡绳桩之间均分布有一个行距定位绳2,卡绳桩包括4-6个等间距垂直固接在绞绳滚筒1表面的卡绳杆8,使每个行距定位绳2在收卷或者放卷时不会相互影响。

具体的,行距定位绳2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窝距标记,保证每一行种植时,窝距更准确。

具体的,绞绳滚筒1表面周向上等间距设有若干滚筒固定孔10,具有绞绳滚筒1的支撑架的手柄3上设有插孔11,插孔11中插设有滚筒定位针12。

具体的,还包括快速绞绳机构,快速绞绳机构包括固定板13、小齿轮14和大齿轮15,固定板13固定在绞绳滚筒1一侧的插地杆5上,固定板13转动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端部垂直固接有转动把17,便于转动转轴16,小齿轮14固定套接在绞绳滚轴7端部表面,大齿轮15固定套接在转轴16中部表面并与小齿轮14相啮合。通过转动转轴16,进而大齿轮15带动小齿轮14转动,使缠收行距定位绳2时能够快速完成。

具体的,行距定位绳2采用无弹性的耐磨材料制成,行距定位杆4为耐磨材料制成。

在具体使用时:将其中一个支撑架插在地边,然后将另一个支撑加拉到地的另一边插好,根据农作物的种植密度的行距,将行距定位绳2自由端(行距定位绳2没有与绞绳滚筒1固定的一端)各自穿过一个行距定位孔6,保证穿有行距定位绳2的相邻行距定位孔6之间的距离为所需要的种植行距,之后抓住所有的穿过行距定位孔6的行距定位绳2的自由端,将其拉扯到另一个支撑架的位置后,将各个行距定位绳2的自由端穿过另一个行距定位杆4的相应的行距定位孔6后缠绕几圈,使其不会脱落,最后将定位针12插入插孔11内,并使定位针12的底端插入位于其正下方的滚筒固定孔10中,保证绞绳滚筒1固定,以防止行距定位绳2松弛,影响种植栽培质量,再顺行距定位绳2进行种植,可以多行同时种植,种植速度快,避免种植跑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多功能农作物定位种植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