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用于南方养殖对虾的养殖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7870发布日期:2020-04-14 22:3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适合用于南方养殖对虾的养殖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用于南方养殖对虾的养殖厂。



背景技术:

目前南方露天工厂化养殖因露天养殖的方式使得养殖水体受光照强度增加强、水体藻类光合作用变强使对虾更易产生虾青素,富含虾青素的对虾体色比室内养殖的对虾卖相好,但是露天养殖方式也有其限制因素,露天养殖当气候变动大时会带动水质快速波动,造成对虾容易受应激致使对虾的发病率变高,同时大池体养殖对虾的方式使得对虾发病时隔离性差,病原易传播使得对虾大量死亡造成养殖成功率低;冬天搭建温棚以保持适宜养殖温度但温棚通风性差,且棚内外气压反差大容易造成气压差而致使对虾溶氧分层而发病;南方养殖对虾主要靠近海边,海边风浪大,雨水细沙多容易进入池塘而造成水质改变,夏天露天天气热,工厂化水泥池吸热快,水温升温快,藻类容易老化,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快造成对虾养殖发病率快。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南方养殖对虾靠近海边,海边风浪大,雨水细沙会通过固定温棚薄膜的连接孔缝隙滴入池塘而造成水质改变;

当前养虾温棚的通风性差,棚外天气变化差异大时,温棚内气压降低致使养殖水体的氧气溶解度降低;

养殖水体的过滤消毒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合用于南方养殖对虾的养殖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的雨水细沙会通过固定温棚薄膜的连接孔缝隙滴入池塘而造成水质改变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南方养殖对虾的养殖厂,包括过滤池和养殖池,经过过滤池过滤后的水能流向养殖池,还包括越冬温棚,其中,养殖池位于越冬温棚内;越冬温棚上还设置有接水薄膜,接水薄膜能承接从越冬温棚顶部上的连接孔缝隙渗透至越冬温棚内的雨水及砂砾。

可选地或优选地,接水薄膜上设置有漏水口,漏水口位于相邻两个养殖池之间过道的正上方。

可选地或优选地,越冬温棚包括拱形棚顶支架结构,相邻的两个拱形棚顶支架结构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越冬温棚的塑料薄膜覆盖在拱形棚顶支架结构以及连接杆上;接水薄膜连接在拱形棚顶支架结构与连接杆上且接水薄膜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可选地或优选地,接水薄膜远离对应连接杆的一侧、靠近接水薄膜边缘的部位设置有连接线,且通过连接线吊在拱形棚顶支架结构上;连接线沿接水薄膜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接线与接水薄膜连接点的高度大于两个连接点之间的接水薄膜的高度。

可选地或优选地,越冬温棚的顶部及侧壁上均开设有通风口;越冬温棚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包括进风段和与进风段相连接的输送段,进风段与输送段之间有夹角;进风段设置于越冬温棚外部且各个通风管道的进风段的朝向不同,通风管道的输送段插入越冬温棚并与越冬温棚的拱形棚顶支架结构固定连接。

可选地或优选地,越冬温棚可拆卸连接有遮阳网。

可选地或优选地,遮阳网针数为2-3针。

可选地或优选地,过滤池采用紫外线消毒杀菌的方式对流入过滤池内的海水进行消毒。

可选地或优选地,养殖池沿其宽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有多个所养殖池且相邻的两个养殖池之间间隔设置;养殖池内设置有隔墙,隔墙沿养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隔墙将养殖池分割成若干小养殖池。

可选地或优选地,养殖池底部均铺设有排污管路、送氧管路及给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南方养殖对虾的养殖厂,在越冬温棚上设置有接水薄膜,接水薄膜能够承接固定温棚薄膜的连接孔缝隙进入的水及细小砂砾,防止外来的水体及砂砾落入养殖池进而影响水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池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紫外线池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养殖池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水引沙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进出水管体;3、紫外线发射管;4、紫外线放置架;5、进水池;6、沉淀池;7、紫外线杀菌池;8、细菌残骸过滤池;9、隔断墙;10、养殖池;11、越冬温棚;12、拱形支架;13、支撑杆;14、连接杆;15、接水薄膜;16、接水薄膜连接绳;17、通风管道;18、漏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用于南方养殖对虾的养殖厂,参见图3,越冬温棚11包括拱形棚顶支架结构,相邻的两个拱形棚顶支架结构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4,越冬温棚11的塑料薄膜覆盖在拱形棚顶支架结构以及连接杆14上;拱形棚顶支架结构与连接杆14上连接有接水薄膜15,且接水薄膜15沿连接杆14的长度方向设置。该越冬温棚11的多个拱形棚顶通过连接杆14收尾连接,支撑杆13一侧连接连接杆14一侧与养殖池10体的池壁固定,越冬温棚11棚顶边沿可搭建在墙体1上并以墙体1作为越冬温棚11的围壁,墙体1、越冬温棚11棚顶及越冬温棚11棚顶覆盖的薄膜构成越冬温棚11的主体,或越冬温棚11棚顶四周连接有与地面固定的多只支撑杆13,在越冬温棚11外部覆盖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4,接水薄膜15远离对应连接杆14的一侧、靠近接水薄膜15边缘的部位设置有连接线,且通过连接线吊在拱形棚顶支架结构上;连接线沿接水薄膜1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接线与接水薄膜15连接点的高度大于两个连接点之间的接水薄膜15的高度。在拱架连接处固定薄膜时会不可避免留下很多细孔,每当下雨或刮大风时会有很多雨水或细沙从孔中渗漏进池塘造成水质波动,本实用新型在拱架连接处下方设置接水薄膜15防止水或沙进入水中,因接水薄膜15两头高中间低,水或沙会流至接水薄膜15中部的低洼处形成的漏水口18处并排入下方过道,经由过道中的排水槽排出;接水薄膜15的四角用接水薄膜连接绳16即尼龙扎带固定,设置尼龙扎带的长度可灵活调节薄膜的倾斜度。

养殖池沿其宽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有多个所养殖池且相邻的两个养殖池之间间隔设置;养殖池内设置有隔墙,隔墙沿养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隔墙将养殖池分割成若干小养殖池。为降低养殖池10虾体患病的损失,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池10由多个小平方的养殖池10组建,如6*6=36平方的圆形池或3*7=21平方长方形池,虾体使用小平方养殖池10分开养殖的方式,可减低虾体患病时传播范围降低患病损失;每个养殖池10底部均铺设有排污管路、送氧管路及给水管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越冬温棚11的顶部及侧壁上均开设有通风口;越冬温棚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通风管道17,通风管道17包括进风段和与进风段相连接的输送段,进风段与输送段之间有夹角;进风段设置于越冬温棚11外部且各个通风管道17的进风段的朝向不同,通风管道17输送段与温棚架固定连接,越冬温棚11内设置有气压计及温度计。越冬温棚11的顶部及侧壁开设有天窗及窗户作为通风口,通风管道17的输送段与邻近的温棚架通过固定绳固定,通风管道17的输送段与温棚薄膜接触的部位通过防水胶密封,防止漏水污染养殖水;各个通风管道17的进风段朝向各不相同以利于传接来自不同方向的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夏季时,越冬温棚11外部可拆卸连接2-3针的遮阳网。夏季高温期间,可将温棚围壁的薄膜拆除散热;在中间温棚上搭2-3针的遮阳保证足够的光照。

参见图1及图2,外界水体通过水泵进入到过滤池内,过滤池中包含进水池5、沉淀池6、紫外线杀菌池7、细菌残骸过滤池8,各个池体通过墙体1分开,其中进水池5与沉淀池6之间建设有一与水体流动垂直的隔断墙9,进水池5内的水从隔断墙9上方流入到沉淀池6中;紫外线杀菌池7中给水端与排水端均使用进水口与排水口之间有高度差的进出水管体2,拥有高度差的进出水管体2使得水体在池中流动距离变长,水体在养殖池10内停留更长时间以保障紫外线的充分照射杀菌;进水池5的进水端套设有250目或300目的滤网,用以消除砂石及杂质;细菌残骸过滤池8的排水管道进水口还套设有细过滤棉,紫外线消毒虽将病原体、细菌等失去活性,但是杀死后的菌体还在,失去活性的菌体会变成营养源随水体流入养殖池10造成池塘并引发弧菌感染,因此紫外线消毒后还要再用过滤棉进行深次过滤,这样可有效保证水源水质,过滤池与给水管路连接为养殖池10供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用于南方养殖对虾的养殖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搭建过滤池、养殖池10以及越冬温棚11,海水经过过滤池后流向养殖池10且过滤的海水在养殖池10内进行二次消毒与解毒;改变越冬温棚11的通风状况以使越冬温棚11内的温度及气压达到适宜养殖标准;

步骤s2、对虾苗进行细菌以及病毒携带检测,将合格的虾苗投入到养殖池10内。本方法中,养殖水在进入养殖池10之前会通过过滤池过滤并消毒以提升养殖水的水质,降低养殖水中的病原体及细菌数量,以降低虾类发病率降低,提高虾类成活率;养殖区域搭建越冬温棚11以在冬季为虾类提供适宜生存的温度,保障了冬季养殖虾类的温度需求,实现反季节养殖;当养殖水进入养殖池10后进行二次消毒,防止养殖池10内的细菌对养殖水的污染;对养殖水进行解毒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避免水中重金属离子对虾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步骤s2对虾体进行辨别,主要用于鉴别沾染了病原体的虾类,防止携带病原体的虾类造成的虾类患病与传播,温棚搭建通风系统以改变越冬温棚11的通风状况用以维持越冬温棚11内的温度及气压,防止因气压变化引起棚内池塘水体上下溶氧分层的现象以及防止温度变化使得虾类出现应激反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过滤池采用紫外线消毒杀菌的方式对流入过滤池内的海水进行消毒;养殖池10内进行二次消毒与解毒的具体方法如下:养殖水使用卤素消毒剂二次消毒后,泼洒有机酸对养殖水解毒。本实用新型养殖水体进入紫外线消毒池后穿过搭设在紫外线放置架4上紫外线发射管3之间的缝隙使得养殖水经过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在放苗前,对流入养殖池10内的养殖水使用卤素消毒剂二次消毒灭水中病原体及细菌,泼洒有机酸或edta对养殖水解毒以减少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氨氮等物质;按照以30g每立方米的用量使用卤素消毒剂消毒;按照以2g每立方米的用量使用有机酸对养殖水解毒,解毒后抽检养殖水的水质,要求养殖水二次消毒与解毒后水质符合余氯为零0;总碱度≧120mg/l;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5mg/l;弧菌数≦50cfu/ml的养殖标准,若养殖水质未达标,则重复消毒、解毒过程至符合养殖标准。通过过滤池及紫外线照射对引入的养殖水体净化杀菌,当养殖水进入养殖池10后为避免养殖池10内的病菌污染水体,对水体进行二次消毒灭菌,实施解毒过程降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通过荧光定量测定仪对虾苗是否携带细菌及病毒进行检查,若虾苗没携带特定的细菌及病毒,则以密度为500-700尾每立方米标准投放,若虾苗携带特定的细菌及病毒则不投放。只选择没有检测到相关病菌的虾群养殖,避免了虾体携带病菌引起患病。使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仪可定量的检测多种相关的病毒。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根据养殖水水质的透明度大小投放有益菌且有益菌为进口有益菌,具体投放情况如下:养殖水的透明度大于40cm时,投放酵母、光合细菌菌属类活菌制剂;养殖水的透明度小于20cm时,投放芽孢菌属以及乳酸菌属类活菌制剂;当养殖水的透明度在20cm-40cm时,投放芽孢菌属类活菌制剂以及酵母菌属类活菌制剂。酵母、光合细菌属类的主要功能是分解水体小颗粒有机质并进行营养源转换以提供藻类吸收并促进藻类繁殖,养殖水的透明度大于40cm时藻类较少,需要酵母、光合细菌属类分解有机质使得藻类大量繁殖降低透明度;复合芽孢菌属类主要功能是分解水体老化藻类及大分子有机质;乳酸菌属类是兼性厌氧菌,有着定植肠道壁调理肠道的作用,同时可以分解分解水体有机质辅助复合芽孢菌属类活菌制剂;养殖水的透明度小于20cm时,藻类及大分子有机质较多需要分解水体老化藻类及大分子有机质以提高透明度;养殖水的透明度在一般控制在20cm-40cm内,此范围适宜虾成长,但水体透明度受环境影响并不会保持恒定,因此在养殖水透明度位于20cm-40cm内时,投放复合芽孢菌属类加酵母菌属类活菌制剂;当养殖水位于20cm-30cm内时适当增加复合芽孢菌属类的比例使得水体透明度降低的趋势减弱以使得水体透明度长时间位于20cm-40cm内,同理养殖水位于30cm-40cm内时适当增加酵母属类比例,可以促进藻类繁殖降低透明度,使得虾在适宜的水体透明度中更健康成长以提高产量。

复合芽孢菌属类含菌量≧30亿/克;酵母、光合细菌属类含菌量≧30亿/克;乳酸菌属类含菌量≧30亿/克;投放时间为早上9-11:00之间;投菌属浓度均为以0.1-0.3g每立方米。早上9-11:00之间这段时间水温高、溶氧比较足释放菌类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