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7089发布日期:2020-05-15 15:1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



背景技术:

甘蔗作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占我国常年糖料面积的85%以上。现有甘蔗种植基本是连年种植,采用的种植模式有:新植1年,宿根1-2两年后再翻耕重新种植;新植1年后又翻耕重新种植。近年来,受人工作业成本不断攀升以及国际糖价冲击等影响,甘蔗的种植效益越来越低。因此,为提高甘蔗生产种植效益,降低生产成本,除了选育优良品种外,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是一个关键因素。

甘蔗生产机械化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工作是整地,传统的做法是用大马力拖拉机带动铧犁或者重耙翻耕后用旋耕机进行1-2次平整,最后用开沟机开深沟。这种做法不但作业效率低、能耗高,拖拉机还要多次进地碾压甘蔗地,采用大马力拖拉机用铧犁进行翻耕作业也与国家推行的深松整地作业等保护性耕作技术不相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一次进地即可完成深松、整地及筑垄沟作业,提高甘蔗地的整地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同时还可实施甘蔗换垄沟移位种植,解决甘蔗连年种植同一位置带来的病虫害影响严重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包括机架、用于深松甘蔗垄及犁断甘蔗根的对向深松犁组、用于拔松和破坏甘蔗头的拔松组件、用于甘蔗垄筑垄的筑垄组件,所述对向深松犁组、拔松组件及筑垄组件均安装于机架,所述拔松组件设于对向深松犁组的后方,所述筑垄组件安装于拔松组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在前进的过程中,对向深松犁组对甘蔗垄实施深松及将甘蔗根犁断,随之拔松组件转动完成对甘蔗头进行拔松和破坏,防止甘蔗头来年发芽影响到下一年新植甘蔗的生产,同时,安装位于拔松组件两侧的筑垄组件对深松及拔松蔗头的甘蔗垄行进行筑垄,完成筑垄后便可在垄沟进行施药、施肥、下甘蔗种,实现甘蔗换垄沟移位种植。本实用新型的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一次进地便可完成深松、整地、筑垄作业,提高了甘蔗地的整地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同时还可实施甘蔗换垄沟移位种植,解决甘蔗连年种植同一位置带来的病虫害影响严重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对向深松犁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犁组和第二犁组,第一犁组和第二犁组的结构相同,包括犁柱以及连接于犁柱一端的犁刀,所述犁柱的另一端连接于机架。第一犁组和第二犁组配合完成对应的甘蔗垄行深松、甘蔗根犁断作业,本实用新型的犁柱可与机架活动连接以根据甘蔗种植行距调整第一犁组和第二犁组的对向距离,以拓宽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犁刀包括第一犁刀及第二犁刀,所述第一犁刀、第二犁刀均安装于犁柱且第二犁刀连接于第一犁刀底部形成l型结构。第一犁刀、第二犁刀一横一纵设置,能够有效改善深松和整地的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犁刀为空心三棱柱结构,所述空心三棱柱结构通过安装柄安装于犁柱侧部,且所述空心三棱柱结构的一条侧棱加工形成第一刀刃。第一刀刃的长度可根据甘蔗垄行高度在25cm~40cm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犁刀包括主犁刀及副犁刀,所述主犁刀及副犁刀均安装于犁柱底部,所述主犁刀的前部设有第二刀刃,所述副犁刀的前部设有第三刀刃,所述第三刀刃设于第二刀刃的前侧。副犁刀比主犁刀先入土,可减少入土阻力,提高深松、整地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主犁刀及副犁刀通过安装刀板连接于犁柱底部,所述主犁刀、副犁刀的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上平面与水平面设有10°~30°夹角。主犁刀、副犁刀均倾斜设置,便于入土,以提高深松、整地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拔松组件包括驱动机构、传动轴、拔松轮及拔松齿,所述传动轴连接于驱动机构且所述传动轴穿接于拔松轮的中心,所述拔松齿环绕于拔松轮的外壁设置。驱动机构驱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带动拔松轮及设置在拔松轮外壁的拔松齿转动,完成对甘蔗头进行拔松和破坏,以防止甘蔗头来年发芽影响到下一年新植甘蔗的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筑垄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筑垄板,两组筑垄板分别对称安装于拔松轮的两侧,且两组筑垄板之间的间距沿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前进方向逐渐增大。两组筑垄板呈“八”字形结构,两者相互配合对深松及拔松蔗头的甘蔗垄行进行筑垄,便于在垄沟进行施药肥、下甘蔗种,实现甘蔗换垄沟移位种植。

进一步地,所述对向深松犁组、拔松组件及筑垄组件为至少两组。多组对向深松犁组、拔松组件及筑垄组件同时进行工作,实现多条甘蔗垄行同时进行深松、整地和筑垄沟作业,提高甘蔗地的整地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拖拉机连接的安装座。通过安装座将本实用新型的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安装在拖拉机上,由拖拉机带动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前进,便于节省人力,提高整地作业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一次进地即可完成深松、整地及筑垄沟作业,提高甘蔗地的整地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及完成对甘蔗头进行拔松和破坏,以防止甘蔗头来年发芽影响到下一年新植甘蔗的生产;同时还可实施甘蔗换垄沟移位种植,解决甘蔗连年种植同一位置带来的病虫害影响严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的对向深松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的拔松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的筑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机架;200-对向深松犁组;201-第一犁组;202-第二犁组;203-犁柱;204-第一犁刀;205-第二犁刀;206-第一刀刃;207-主犁刀;208-副犁刀;209-第二刀刃;210-第三刀刃;211-安装刀板;300-拔松组件;301-驱动机构;302-传动轴;303-拔松轮;304-拔松齿;400-筑垄组件;401-筑垄板;500-安装座;501-支架;502-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机架100、用于深松甘蔗垄及犁断甘蔗根的对向深松犁组200、用于拔松和破坏甘蔗头的拔松组件300、用于甘蔗垄筑垄的筑垄组件400,对向深松犁组200、拔松组件300及筑垄组件400均安装于机架100上,拔松组件300设于对向深松犁组的后方,筑垄组件400安装于拔松组件300的两侧。

本实施例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在前进的过程中,对向深松犁组200对甘蔗垄实施深松及将甘蔗根犁断,随之拔松组件300转动完成对甘蔗头进行拔松和破坏,防止甘蔗头来年发芽影响到下一年新植甘蔗的生产,同时,安装位于拔松组件300两侧的筑垄组件400对深松及拔松蔗头的甘蔗垄行进行筑垄,完成筑垄后便可在垄沟进行施药、施肥、下甘蔗种,实现甘蔗换垄沟移位种植。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向深松犁组200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犁组201和第二犁组202,第一犁组201和第二犁组202的结构相同,包括犁柱203以及连接于犁柱203一端的犁刀,犁柱203的另一端连接于机架100;第一犁组201和第二犁组202配合完成对应的甘蔗垄行深松、甘蔗根犁断作业。由于在实际生产中,甘蔗种植行距受甘蔗品种、种植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本实施例可在机架100上设置多个并排设置的固定孔,通过将犁柱203固定在不同的固定孔中使得第一犁组201和第二犁组202的对向距离在0.6m~1.4m范围内进行调整。

为了有效改善深松和整地的效率和效果,本实施例的犁刀包括第一犁刀204及第二犁刀205,第一犁刀204、第二犁刀205均安装于犁柱203且第二犁刀205连接于第一犁刀204底部形成l型结构。具体地:第一犁刀204为空心三棱柱结构,空心三棱柱结构通过安装柄安装于犁柱203侧部,且空心三棱柱结构的前部侧棱加工形成第一刀刃206,第一刀刃206的长度可根据甘蔗垄行高度在25cm~40cm的范围内进行调整;第二犁刀205设计为不对称的v型结构,包括主犁刀207及副犁刀208,主犁刀207及副犁刀208均安装于犁柱203底部,主犁刀207的前部设有第二刀刃209,副犁刀208的前部设有第三刀刃210,第三刀刃210设于第二刀刃209的前侧,第三刀刃210凸出第二刀刃2094cm~6cm且副犁刀208设置为斜刀刃条形刀,副犁刀208比主犁刀207先入土,可减少入土阻力,可提高深松、整地效率。其中,主犁刀207及副犁刀208通过安装刀板211连接于犁柱203底部,主犁刀207、副犁刀208的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上平面前倾和内倾,且与水平面设有10°~30°夹角。主犁刀207、副犁刀208均倾斜设置,便于入土,以提高深松、整地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拔松组件300包括驱动机构301、传动轴302、拔松轮303及拔松齿304,传动轴302连接于驱动机构301且传动轴302穿接于拔松轮303的中心,拔松齿304环绕于拔松轮303的外壁设置。本实施例在实施时,驱动机构301驱动传动轴302旋转,传动轴302带动拔松轮303及设置在拔松轮303外壁的拔松齿304转动,完成对甘蔗头进行拔松和破坏,以防止甘蔗头来年发芽影响到下一年新植甘蔗的生产。本实施例中,可在拔松轮303外壁设置三排拔松齿304,每排拔松齿304均匀环绕设置在拔松轮303外壁,边缘两排拔松齿304长度相等且一一相对设置,中间一排拔松齿304的长度短于边缘两排拔松齿304的长度且与便于两排拔松齿304交错设置。但需要说明的是,拔松齿304的数量、长度及位置的设置是为了改善拔松齿304对甘蔗头的拔松效果而做出的优选,并不作为限制性的规定,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筑垄组件400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筑垄板401,两组筑垄板401分别对称安装于拔松轮303的两侧,且两组筑垄板401之间的间距沿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前进方向逐渐增大,具体间距尺寸可根据所需甘蔗垄的宽度进行调整。本实施例的两组筑垄板401呈“八”字形结构,沿前进方向由宽变窄对深松及拔松蔗头的甘蔗垄行进行筑垄,可改善筑垄效果,便于在垄沟进行施药肥、下甘蔗种,实现甘蔗换垄沟移位种植。为了适应不同甘蔗垄的筑垄作业,本实施例可将筑垄板401与机架100设置为活动连接,通过调整筑垄板401在机架100上的位置调整两组筑垄板401之间的对向距离。为了进一步改善筑垄效果,本实施例的可将筑垄板的中心线与第一刀刃设置在机架的同一横截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向深松犁组200、拔松组件300及筑垄组件400为至少两组。如此设置,多组对向深松犁组200、拔松组件300及筑垄组件400同时进行工作,实现多条甘蔗垄行同时进行深松、整地和筑垄沟作业,从而有效提高甘蔗地的整地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00上设有与拖拉机连接的安装座500。通过安装座500将本实施例的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安装在拖拉机上,由拖拉机带动甘蔗地深松整地装置前进,便于节省人力,提高整地作业效率。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00包括三组支架501,三组支架501的一端连接形成与拖拉机连接的安装部502,另一端分别与支架501上三个不同支点连接,三个支点可连接形成等边三角形。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安装座500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安装便捷性和连接稳定性而做出的优选,并不作为限制性的规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