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8069发布日期:2020-05-08 12:3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属于农业秸秆收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提升架是将割台与青贮收获机顺利连接在一起的关键部件,提升架的基本技术要求是保证青贮饲料收获机与割台连接后能相互配套,正常工作。提升架不应妨碍青贮收获机对割台的动力输出以及割台的正常工作。目前已有技术青饲料收获机提升架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割台与青贮饲料收获机不能很好地相适应,极大地降低了青贮收获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通过基本框架、支撑装置和悬挂装置的组合应用,可以使割台运转流畅,结构合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包含基本框架、支撑装置和悬挂装置;

所述基本框架包含支撑立板和横梁,支撑立板包含相互平行布置的左支撑立板和右支撑立板,横梁包含相互平行布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左支撑立板和右支撑立板的上端均与上横梁垂直连接,左支撑立板和右支撑立板的下端均与下横梁垂直连接,左支撑立板、上横梁、右支撑立板和下横梁组成矩形框架;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腿固定方管、活动支腿立柱、活动支腿锁柱和活动支腿底板,两个支腿固定方管分别设置在下横梁的两端,两个活动支腿立柱分别插入两个支腿固定方管里,活动支腿立柱和支腿固定方管的外壁上均设有定位孔,通过活动支腿锁柱插入定位孔内将支腿固定方管与活动支腿立柱固定,活动支腿底板设置在活动支腿立柱下方;

所述悬挂装置包含上护罩连接板、吊装板、悬挂连接固定板和提升架连接固定板,上护罩连接板焊接在上横梁上;左支撑立板和右支撑立板的上部外侧分别焊接悬挂连接固定板,悬挂连接固定板上设有连接孔;左支撑立板和右支撑立板的顶部分别焊接吊装板;两个支腿固定方管上均设有提升架连接固定板,每块提升架连接固定板上设有牵引孔;

所述上护罩连接板前端设有直槽口,与割台的护罩之间通过护罩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连接固定板上的连接孔,通过固定螺栓与割台连接固定;

所述吊装板与青贮收获机连接在一起;所述提升架连接固定板上的牵引孔通过连接螺栓与青贮收获机固定连接。

所述吊装板上设有筋板,增加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拢禾装置,拢禾装置包含相互垂直布置的拢禾器横支撑管和拢禾器竖支撑管,拢禾器竖支撑管一端连接在拢禾器横支撑管中间位置,另一端设置在上横梁中部。

所述拢禾器竖支撑管与上横梁之间设有拢禾器安装板,增加连接强度。

所述左支撑立板和右支撑立板外侧分别设有防撞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基本框架、支撑装置和悬挂装置的组合应用,其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使青贮机割台在使用过程中割台运转流畅,为青贮机能够高效快速作业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左支撑立板1、上横梁2、右支撑立板3、活动支腿立柱4、活动支腿底板5、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下横梁7、支腿固定方管8、拢禾器横支撑管9、拢禾器竖支撑管10、上护罩连接板11、吊装板12、拢禾器安装板13、筋板14、悬挂连接固定板15、活动支腿锁柱16、防撞胶垫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包含基本框架、支撑装置和悬挂装置;

所述基本框架包含支撑立板和横梁,支撑立板包含相互平行布置的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横梁包含相互平行布置的上横梁2和下横梁7,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的上端均与上横梁2垂直连接,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的下端均与下横梁7垂直连接,左支撑立板1、上横梁2、右支撑立板3和下横梁7组成矩形框架;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腿固定方管8、活动支腿立柱4、活动支腿锁柱16和活动支腿底板5,两个支腿固定方管8分别设置在下横梁7的两端,两个活动支腿立柱4分别插入两个支腿固定方管8里,活动支腿立柱4和支腿固定方管8的外壁上均设有定位孔,通过活动支腿锁柱16插入定位孔内将支腿固定方管8与活动支腿立柱4固定,活动支腿底板5设置在活动支腿立柱4下方;

所述悬挂装置包含上护罩连接板11、吊装板12、悬挂连接固定板15和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上护罩连接板11焊接在上横梁2上;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的上部外侧分别焊接悬挂连接固定板15,悬挂连接固定板15上设有连接孔;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的顶部分别焊接吊装板12;两个支腿固定方管8上均设有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每块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上设有牵引孔;

所述上护罩连接板11前端设有直槽口,与割台的护罩之间通过护罩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连接固定板15上的连接孔,通过固定螺栓与割台连接固定;

所述吊装板12与青贮收获机连接在一起;所述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上的牵引孔通过连接螺栓与青贮收获机固定连接。

所述吊装板12上设有筋板14,增加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拢禾装置,拢禾装置包含相互垂直布置的拢禾器横支撑管9和拢禾器竖支撑管10,拢禾器竖支撑管10一端连接在拢禾器横支撑管9中间位置,另一端设置在上横梁2中部。

所述拢禾器竖支撑管10与上横梁2之间设有拢禾器安装板13,增加连接强度。

所述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外侧分别设有防撞胶垫17。

在实际应用中,上护罩连接板11焊接在上横梁2上,其前端有两组直槽口,割台的护罩通过护罩螺栓与两组直槽口进行固定;悬挂连接固定板15焊接在支撑立板上端外侧,左右各一个,每块均有一个连接孔,割台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孔固定;吊装板12焊接在支撑立板上端内侧,左右各一个,二者通过筋板14固定连接,左右各两块,悬挂连接固定板15、吊装板12和筋板14一起形成连接结构,与青贮收获机扣装在一起;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连接在支腿固定方管8上端内侧,左右各一个,每块上有两组牵引孔,通过连接螺栓与青贮机收获机固定。

拢禾装置工作时起到前推秸秆、露出秸秆根部和方便割台收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左右各一个防撞胶垫17,固定在支撑立板外侧。当割台收起折叠时,防止割台与提升架相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可以均为焊接,关键部位上有加强筋或肋板。



技术特征:

1.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本框架、支撑装置和悬挂装置;

所述基本框架包含支撑立板和横梁,支撑立板包含相互平行布置的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横梁包含相互平行布置的上横梁(2)和下横梁(7),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的上端均与上横梁(2)垂直连接,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的下端均与下横梁(7)垂直连接,左支撑立板(1)、上横梁(2)、右支撑立板(3)和下横梁(7)组成矩形框架;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腿固定方管(8)、活动支腿立柱(4)、活动支腿锁柱(16)和活动支腿底板(5),两个支腿固定方管(8)分别设置在下横梁(7)的两端,两个活动支腿立柱(4)分别插入两个支腿固定方管(8)里,活动支腿立柱(4)和支腿固定方管(8)的外壁上均设有定位孔,通过活动支腿锁柱(16)插入定位孔内将支腿固定方管(8)与活动支腿立柱(4)固定,活动支腿底板(5)设置在活动支腿立柱(4)下方;

所述悬挂装置包含上护罩连接板(11)、吊装板(12)、悬挂连接固定板(15)和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上护罩连接板(11)焊接在上横梁(2)上;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的上部外侧分别焊接悬挂连接固定板(15),悬挂连接固定板(15)上设有连接孔;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的顶部分别焊接吊装板(12);两个支腿固定方管(8)上均设有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每块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上设有牵引孔;

所述上护罩连接板(11)前端设有直槽口,与割台的护罩之间通过护罩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连接固定板(15)上的连接孔,通过固定螺栓与割台连接固定;

所述吊装板(12)与青贮收获机连接在一起;所述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上的牵引孔通过连接螺栓与青贮收获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板(12)上设有筋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拢禾装置,拢禾装置包含相互垂直布置的拢禾器横支撑管(9)和拢禾器竖支撑管(10),拢禾器竖支撑管(10)一端连接在拢禾器横支撑管(9)中间位置,另一端设置在上横梁(2)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拢禾器竖支撑管(10)与上横梁(2)之间设有拢禾器安装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立板(1)和右支撑立板(3)外侧分别设有防撞胶垫(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青贮收获机与割台的连接提升架,属于农业秸秆收获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基本框架、支撑装置和悬挂装置;上护罩连接板(11)焊接在上横梁(2)上;所述上护罩连接板(11)前端设有直槽口,与割台的护罩之间通过护罩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连接固定板(15)上的连接孔,通过固定螺栓与割台连接固定;所述吊装板(12)与青贮收获机连接在一起;所述提升架连接固定板(6)上的牵引孔通过连接螺栓与青贮收获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青贮机割台在使用过程中割台紧密连接,其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为青贮机能够高效快速作业提供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马天宝;王志超;郑绍成;李学永;梁海涛;侯晓亮;李国昉;马玉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鑫万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