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播种机的重播漏播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2939发布日期:2020-05-22 20:1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播种机的重播漏播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补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播种机的重播漏播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播种机在进行播种作业时,通常为在田地上匀速行走,并且使种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逐个掉落至田地,就能使种子在田地上以相同的距离间隔依次均匀播种。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种子和播种机两方面的原因,容易产生重播和漏播的问题。重播是由于两个甚至多个种子之间相互粘连,使多个种子聚集为同一个颗粒物并从播种机中掉落至田地,就使田地的同一位置上出现重播;而漏播通常是由于播种机自身造成两个种子之间掉落的时间间隔过长,使下一个种子掉落前播种机行进的距离过大,两个种子掉落位置的距离间隔就会增大,使两个种子之间会出现一个漏播的位置。现有的播种机欠缺能够避免重播和漏播的能力,在大田播种复杂作业环境下容易出现漏播以及重播情况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播种机容易出现重播和漏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播种机的重播漏播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播种机的重播漏播补偿装置,包括一个供播种机中掉落的种子通过的壳体,壳体内部为呈等腰梯形体的内腔,壳体分别与等腰梯形体的大端和小端相对的两侧均为开口设置,壳体内腔大端开口与播种机的出料口对齐连接,使壳体内腔小端开口位于大端开口的正下方,且壳体内腔的两段相对的竖直面均与播种机水平行进方向垂直设置;

壳体内腔的两段对称斜面上配合穿设有一根转轴,转轴水平设置并位于壳体内腔靠近大端开口的一侧,转轴与壳体内腔的两段相对的竖直面均平行,壳体上安装有能够控制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上套设有能够随转轴同步转动的分种板,分种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向壳体内腔靠近小端开口并与播种机水平行进方向相背的一侧斜向下延伸,通过大端开口掉落至壳体内腔的种子能够与分种板朝上一侧的平面碰撞,使相互粘连的种子与分种板碰撞反弹后能够分离,从而使相互粘连的种子分离后从壳体内腔小端开口掉落以避免重播;

壳体内腔的两段相对的竖直面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对射传感器,两个对射传感器的高度相同并位于壳体内腔靠近小端开口的一侧,对射传感器能够在种子从两个对射传感器之间掉落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当种子漏播使控制器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没有收到信号时,控制器使电机启动以控制转轴转动,使分种板向壳体内腔靠近大端开口的一侧转动,从而增大分种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使种子从大端开口的掉落位置与种子碰撞反弹后从小端开口的掉落位置之间沿播种机水平行进方向的距离增大,从而使下一个种子能够在漏播位置掉落以实现漏播补偿。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为由多块平板连接构成的等厚中空等腰梯形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采用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被动齿轮。

优选的,壳体内腔的两段对称斜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转轴安装孔,壳体内腔的两段相对的竖直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对射传感器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对射传感器采用对射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壳体的大端开口连接有过渡板,过渡板上开设有用于供壳体与播种机出料口连接的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分种板为一块与壳体内腔相匹配的等腰梯形平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播种机的重播漏播补偿装置,安装在播种机的出料口上,使种子从播种机中掉落后都会先落至壳体的内腔中,并且会与分种板发生碰撞,而分种板在电机的控制下,保持为倾斜向下的状态,种子就会与分种板朝上一侧的表面碰撞,并在碰撞后朝向与播种机行进方向相背的一侧反弹,再从壳体中掉落至田地。本实用新型中在出现重播时,相互粘连的种子与分种板碰撞反弹后能够分离,从而使相互粘连的种子分离后才会从壳体内腔小端开口掉落,就能使相互粘连的种子分别落在田地的不同位置上,有效避免重播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对射传感器和控制器,在种子从两个对射传感器之间通过时就会被监测到,对射传感器就会向控制器发出信号,在出现漏播时,也就意味着下一个种子掉落前的时间间隔过大,控制器收到下一个信号的时间间隔也就会增大并超出预设的时间间隔,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使分种板向壳体内腔靠近大端开口的一侧转动,从而增大分种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种子继续掉落至分种板上时,其碰撞反弹后从小端开口的掉落位置也就会朝着与播种机行进方向相背的一侧后延,使种子从大端开口的掉落位置与种子碰撞反弹后从小端开口的掉落位置之间沿播种机水平行进方向的距离增大,从而使下一个种子的掉落位置也发生后延,就能够使下一个种子在漏播位置掉落以实现漏播补偿,本实用新型就能够对播种机的重播和漏播现象都进行有效补偿,避免由于重播和漏播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提升播种机的播种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对射传感器;

图2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壳体宽度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沿壳体长度方向的剖视示意图,虚线为分种板向壳体大端转动后的位置示意。

图中标记:1、壳体,2、转轴,3、电机,4、分种板,5、电机支架,6、主动齿轮,7、被动齿轮,8、转轴安装孔,9、对射传感器安装孔,10、过渡板,1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用于播种机的重播漏播补偿装置,包括一个供播种机中掉落的种子通过的壳体1,壳体1为由多块平板连接构成的等厚中空等腰梯形体结构,壳体1内部为呈等腰梯形体的内腔,壳体1分别与等腰梯形体的大端和小端相对的两侧均为开口设置,壳体1内腔大端开口与播种机的出料口对齐连接,壳体1的大端开口连接有过渡板10,过渡板10上开设有用于供壳体1与播种机出料口连接的安装槽11,壳体1内腔小端开口位于大端开口的正下方,即壳体1在与播种机出料口连接后为竖直倒放的等腰梯形体结构,使壳体1内腔的两段相对的竖直面均与播种机水平行进方向垂直设置。

壳体1内腔的两段对称斜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转轴安装孔8,两个转轴安装孔8上配合穿设有一根转轴2,转轴2水平设置并位于壳体1内腔靠近大端开口的一侧,转轴2与壳体1内腔的两段相对的竖直面均平行,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3的电机支架5,电机支架5上安装有能够控制转轴2转动的电机3,电机3采用伺服电机,电机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6,转轴2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6相啮合的被动齿轮7,通过主动齿轮6与被动齿轮7配合,不仅使电机3能够带动转轴2转动,也使电机3停机时转轴2就会被锁死而无法转动,能够实现电机3对转轴2转动的精确控制。

转轴2上套设有能够随转轴2同步转动的分种板4,分种板4为一块与壳体1内腔相匹配的等腰梯形平板,分种板4远离转轴2的一端向壳体1内腔靠近小端开口并与播种机水平行进方向相背的一侧斜向下延伸,通过大端开口掉落至壳体1内腔的种子能够与分种板4朝上一侧的平面碰撞,并在碰撞后朝向与播种机行进方向相背的一侧反弹,再从壳体1小端开口掉落至田地,通过碰撞的过程,使相互粘连的种子与分种板4碰撞反弹后能够分离,从而使相互粘连的种子分离后从壳体1内腔小端开口掉落在田地的不同位置上,以避免重播。

壳体1内腔的两段相对的竖直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对射传感器安装孔9,两个对射传感器安装孔9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对射传感器,两个对射传感器的高度相同并位于壳体1内腔靠近小端开口的一侧,对射传感器采用对射光电传感器等能够相互发生检测信号的传感器,使种子从两个对射传感器之间通过时就会被监测到,对射传感器能够在种子从两个对射传感器之间掉落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

当种子漏播使控制器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没有收到信号时,控制器使电机3启动以控制转轴2转动,使分种板4向壳体1内腔靠近大端开口的一侧转动,从而增大分种板4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使种子从大端开口的掉落位置与种子碰撞反弹后从小端开口的掉落位置之间沿播种机水平行进方向的距离增大,下一个种子的掉落位置就会朝着与播种机行进方向相背的一侧后延,从而使下一个种子能够在漏播位置掉落以实现漏播补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