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栎属种子催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1544发布日期:2020-06-30 19:3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栎属种子催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栎属种子催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栎属种子催芽装置。



背景技术:

栎属种子一般有水浸泡和湿沙两种催芽方式,秋播和春播两种时间。栎属播种一般需经过选种、消毒、促萌发药剂、浸种后秋播,或晾晒沙藏后春播。虽然栎属种子容易萌发,不需复杂的特殊处理,但播种催芽过程中需要多次浸泡、清洗、风干操作,而且栎属种子形态又比较大,大量育苗时将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也需要比较大空间。由于栎属种子的顽拗性,成熟后极易萌发,对低温和干燥敏感,种子贮藏容易失去活力。如果秋播最好随采随播;如果贮藏种子留作以后播种,就需要种子沙藏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才能保持种子的活力。

秋播相对简单,选种、杀虫杀菌后在水中浸泡催芽即可。但根据水温和种子的不同,浸种时间1~5天时间不等,使用的药剂浸泡时间也不同,而且浸种期间需要定时更换新水,不然种子会发臭腐烂。研究表明,温度对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水温可以加快种子萌发,提高萌发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栎属种子催芽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栎属种子催芽装置,它包括催芽装置本体,该催芽装置本体包括框架,该框架由四根立杆,该四根立杆顶端和底端上分别设置有长方形顶板和长方形底板,四根立杆之间设置有若干隔板框架,使用螺栓螺母固定,形成长方形框架;

所述隔板框架上设置有隔板层,隔板层为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底面前后两侧安装有光照灯,该加热层的底面中部安装有喷头总水管,该喷头总水管左端为开口状,该喷头总水管的右端为封闭状,该喷头总水管的底面上安装有若干喷头;所述加热层上安装有浸种盘,该浸种盘上安装有催芽筐,形成催芽组件;

所述长方形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等距的催芽组件;

所述长方形框架左侧面上安装有反l形进水管一,该反l形进水管一的竖直管杆分别与长方形顶板和长方形底板左侧面中部相连,采用紧箍固定;所述反l形进水管一的底部水平管杆上安装有进水阀;所述反l形进水管一的竖直管杆上安装有若干三通连接管一,若干三通连接管一的内侧端的水平管口与催芽组件中的喷头总水管的左端管口相连通;

所述长方形框架右侧面上安装有l形排水管二,该l形排水管二的竖直管杆分别与长方形顶板和长方形底板的右侧面中部相连,采用紧箍固定;所述l形排水管二的底部水平管杆上安装有出水阀;所述l形排水管二的竖直管杆上设置有若干三通连接管二;

所述若干催芽组件上的浸种盘的右侧面底部均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管;若干催芽组件上的出水管分别与l形排水管二上相对应位置的三通连接管二的内侧端的水平管口相连通;

所述长方形顶板的底面的前后部上分别安装有两根光照灯;所述长方形顶板的底面的中部也安装有一根喷头总水管,该喷头总水管的左端管口与反l形进水管一的竖直管杆上相对应位置上的三通连接管一的水平管口相连;

所述长方形底板上也安装有一个加热层,加热层上也设置有安装有浸种盘,浸种盘上也安装有催芽筐;所述浸种盘右侧面上出水口上的出水管,与l形排水管二上相对应位置的三通连接管二的内侧端的水平管口相连通;

所述长方形框架左侧面的立杆中部安装有控制盒,控制盒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防水导线分别与湿度传感器、加热层、进水阀和出水阀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为内置有电热丝加热组件的加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催芽筐为上端面为开口状的长方形栅格状筐体,该催芽筐的顶端四边分别是设置有拎手。

进一步地,所述浸种盘为上端面为开口状的长方形盒体,长方形盒体内底面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浸种盘右侧面上出水口为圆形,该出水口内侧面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孔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栎属种子催芽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实用新型大都为结构复杂、小体积的催芽箱,只能适用于量少、试验条件下的催芽,无法满足生产上催芽育苗使用;它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可以干湿两用,不仅能水浸种催芽,还能湿沙催芽和沙藏保存种子;具有自动化的喷水、换水、加温、保湿、光照设置,代替了种子催芽和贮藏时繁琐的人工操作步骤,省工省时,而且精准化的智能管理,更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多层设计充分利用空间,满足大批量规模化育苗需求,且移动方便,只要有能接水接电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催芽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浸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杆;2、催芽筐;3、浸种盘;4、加热层;5、光照灯;6、喷头总水管;7、喷头;8、催芽组件;9、反l形进水管一;10、进水阀;11、长方形底板;12、出水阀;13、l形排水管二;14、长方形顶板;15、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栎属种子催芽装置,它包括催芽装置本体,该催芽装置本体包括框架,该框架由四根立杆1,该四根立杆1顶端和底端上分别设置有长方形顶板14和长方形底板11,四根立杆1之间设置有若干隔板框架,使用螺栓螺母固定,形成长方形框架;

所述隔板框架上设置有隔板层,隔板层为加热层4;所述加热层4的底面前后两侧安装有光照灯5,该加热层4的底面中部安装有喷头总水管6,该喷头总水管6左端为开口状,该喷头总水管6的右端为封闭状,该喷头总水管6的底面上安装有若干喷头7;所述加热层4上安装有浸种盘3,该浸种盘3上安装有催芽筐2,形成催芽组件8;

所述长方形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等距的催芽组件8;

所述长方形框架左侧面上安装有反l形进水管一9,该反l形进水管一9的竖直管杆分别与长方形顶板14和长方形底板11左侧面中部相连,采用紧箍固定;所述反l形进水管一9的底部水平管杆上安装有进水阀10;所述反l形进水管一9的竖直管杆上安装有若干三通连接管一,若干三通连接管一的内侧端的水平管口与催芽组件8中的喷头总水管6的左端管口相连通;

所述长方形框架右侧面上安装有l形排水管二13,该l形排水管二13的竖直管杆分别与长方形顶板14和长方形底板11的右侧面中部相连,采用紧箍固定;所述l形排水管二13的底部水平管杆上安装有出水阀12;所述l形排水管二13的竖直管杆上设置有若干三通连接管二;

所述若干催芽组件8上的浸种盘3的右侧面底部均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管;若干催芽组件8上的出水管分别与l形排水管二13上相对应位置的三通连接管二的内侧端的水平管口相连通;

所述长方形顶板14的底面的前后部上分别安装有两根光照灯5;所述长方形顶板14的底面的中部也安装有一根喷头总水管6,该喷头总水管6的左端管口与反l形进水管一9的竖直管杆上相对应位置上的三通连接管一的水平管口相连;

所述长方形底板11上也安装有一个加热层4,加热层4上也设置有安装有浸种盘3,浸种盘3上也安装有催芽筐2;所述浸种盘3右侧面上出水口上的出水管,与l形排水管二13上相对应位置的三通连接管二的内侧端的水平管口相连通;

所述长方形框架左侧面的立杆1中部安装有控制盒15,控制盒15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防水导线分别与湿度传感器、加热层4、进水阀和出水阀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为内置有电热丝加热组件的加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催芽筐2为上端面为开口状的长方形栅格状筐体,该催芽筐2的顶端四边分别是设置有拎手。

进一步地,所述浸种盘3为上端面为开口状的长方形盒体,长方形盒体内底面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33;所述浸种盘3右侧面上出水口31为圆形,该出水口31内侧面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孔塞3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设计中,使用本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浸泡时间,设置更换水的频率,等到需要换水时,控制器打开排水阀排出水体后关闭排水阀,再打开进水阀,通过喷头注入新的水量。如需设置一定的水温,就通过控制器打开加热层,控制水温。而且大表面积水面的平铺浸种,更易使残余的枯枝树叶、不饱满种子漂浮出来。种子萌发后,直接提出催芽筐到种植区域进行播种。

本设计中,贮藏种子与湿沙催芽时,都需要沙子保持一定的湿度。由湿度传感器传递到控制器,进行实时喷水保持,能更精准的保持湿度,从而更好的保持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

本设计中,沙藏时间比较长,还需要定期喷施杀虫药剂,可直接在进水阀处连接水箱通过喷头打药。

本设计中,有需要光照的操作,直接打开光照灯,不需要看天气等晴天再进行。

本设计中,浸种盘内底面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浸种盘安装在加热层上;加热层内置有电热丝加热组件,控制器通过防水导线分别与湿度传感器、电热丝加热组件、进水阀和出水阀相连。涉及的控制电路是本行业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实现,属于现有技术。

本设计中,控制盒15上开设有线孔,方便布线。并且电器间的连接导线采用防水导线。为了进一步保证防水性能,可以通过线管来穿设防水导线,达到进一步防水的目的,线管可以采用紧箍固定在长方形框架上。

本设计中的光照灯5上可以安装防水透明壳,防水透明壳固定在加热层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解决了现有的实用新型大都为结构复杂、小体积的催芽箱,只能适用于量少、试验条件下的催芽,无法满足生产上催芽育苗使用.

(2)结构简单,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可以干湿两用,不仅能水浸种催芽,还能湿沙催芽和沙藏保存种子;

(3)具有自动化的喷水、换水、加温、保湿、光照设置,代替了种子催芽和贮藏时繁琐的人工操作步骤,省工省时,而且精准化的智能管理,更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4)多层设计充分利用空间,满足大批量规模化育苗需求,且移动方便,只要有能接水接电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