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行走采收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4198发布日期:2020-05-20 00:2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蛎行走采收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蛎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牡蛎行走采收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牡蛎养殖方法中的吊绳养殖法,一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厘米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厘米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两贝壳之间相隔10厘米左右,垂挂于浮筏上。当牡蛎长成收获时,大多仍需要人工进行采收,将牡蛎从绳子上取下,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工人的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并且取下牡蛎之后还需要对牡蛎进行清洗,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牡蛎行走采收清洗系统,能代替人工将牡蛎从绳子上剥离下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养殖户的效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牡蛎行走采收清洗系统,包括支架、固接在支架上端的托板和设置在托板上的辊轮,以及驱动辊轮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所述托板上竖向设置贯穿托板的管体,所述管体上固接连通管体内部的进水管,所述支架或托板上设置剥离装置;

所述剥离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剥离轮、连接两个剥离轮的架体,以及驱动其中一剥离轮转动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剥离轮的中心轴一端均固接齿轮,其中一个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另一个齿轮且相互啮合,两个剥离轮的内侧均向下转动,剥离轮的外径还设置刷毛;

所述两个剥离轮的连线中心位于管体的中轴线上。

本方案的支架设置在渔船的甲板上,支架支撑固接在上端的托板,托板呈水平方向设置,托板对辊轮起到支撑作用,第一动力机构驱动辊轮能在托板上转动,托板上开设通孔,通孔内穿设且固接竖向设置的管体,管体上固接连通管体内部的进水管,其结构类似于三通,但是进水管靠近管体的部分有一个向下的弧度,使水流能向下汇入管体。剥离装置包括两个转向相反的剥离轮,剥离轮的外周由两端向中间具有向内侧的弧形凹陷,因此两个剥离轮之间具有接近圆形的孔隙,剥离轮的外径还设置刷毛,刷毛均垂直于剥离轮的外周。剥离轮均设有中心轴,中心轴均与架体固接,架体限定中心轴的位置,使中心轴始终保持平行,仅发生转动而不发生相对偏移。中心轴的一端固接齿轮,两个齿轮啮合,由于两个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不同,因此两根中心轴具有不同的转速,所以剥离轮也具有不同的转速。第二动力机构驱动与其连接的剥离轮转动,在齿轮的作用下,两个剥离轮能同时发生转动且转向相反。辊轮的其中一侧和管体的中轴,以及两个剥离轮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当把带有牡蛎的绳子上端穿过两个剥离轮的中心,再穿过管体,将绳子绕在辊轮上时,绳子仍能保持直线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的上端为喇叭形的扩口结构。当辊轮卷起绳子时,绳子在辊轮上可能发生偏移,本方案的扩口结构具有一定的弧面,能减小绳子与管体上端的摩擦,从而避免绳子发生损坏,利于对绳子的回收。

作为优选,所述辊轮的中心轴两端转动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且下端均与托板的上端面固接。本方案的支撑板下端均固接在托板的上端面,辊轮的中心轴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转动连接,使辊轮的两端受力均匀,提高了辊轮转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接在其中一支撑板或支架上,辊轮的中心轴一端穿过对应支撑板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本方案的第一电机固接在其中一支撑板或支架上,使第一电机与支撑板或支架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辊轮的中心轴中心共线且固接,因此通过第一电机就能带动辊轮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架体为一矩形框架,剥离轮的中心轴均与矩形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剥离轮的输出轴一端穿过架体且固接齿轮,所述齿轮均位于架体同一侧。本方案的矩形框架水平放置,矩形框架就是由四根杆相互连接成的矩形架,剥离轮的中心轴在保持平行的前提下与矩形框架的内壁固接,能支撑剥离轮仅进行转动,而不会发生相对位置的偏移。矩形框架上的中心轴位置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固接轴承,剥离轮的中心轴穿过对应轴承后固接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接在架体上,其中一剥离轮的中心轴穿过架体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本方案的第二电机固接在架体上,与架体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动,架体上在其中一剥离轮的中心轴远离齿轮的一端处开设通孔,通孔内固接轴承,中心轴穿过轴承后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心固接,因此通过第二电机就能带动其中一剥离轮转动,在齿轮的作用下,两剥离轮产生反向转动。

作为优化,架体上还设置有配重块,使架体的四角重量相同,使架体能保持在水平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架体的前后两侧均固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托板的下端面固接。本方案的架体通过弹簧与托板固接,当弹簧受力发生变形时,架体能进行上下的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剥离装置的上下往复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条形板,剥离装置位于两条形板之间。本方案的两块条形板的下端均固接在甲板上,条形板沿竖向分布,条形板的上端与托板的下端面前后两端固接,能使托板的受力更加平衡,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优化,所述架体的四角均固接导向块,条形板的内侧开设四条与导向块适配的导向槽,导向块插入对应的导向槽内滑动。本方案的导向块插入对应的导向槽内,导向槽能对导向块起到导向作用,一方面能保持剥离装置在水平状态,另一方面能限定剥离装置只能进行上下方向的直线往复移动,从而防止剥离装置发生偏移,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优化,还包括设置在剥离装置正下方的网链输送机、设置在网链输送机正下方的集水斗,以及设置在网链输送机的输出端正下方的收集筐,所述集水斗的下端连通排水管。本方案的网链输送机起到承接牡蛎、过滤水流和输送牡蛎的作用。剥离装置将牡蛎从绳子上剥离下来后,牡蛎能直接掉在网链输送机上,其中水能穿过网链输送机的输送带流入集水斗内,排水管的出水口延伸到船的边沿伸入海面。牡蛎在网链输送机上沥水后,被网链输送机输送到位于输出端正下方的收集筐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代替人工将牡蛎从绳子上剥离下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极大的降低了牡蛎养殖中的劳动力成本,并且在玻璃牡蛎的同时,能对牡蛎进行刷洗,减少了牡蛎收获的工序,减少了牡蛎的收获时间,从而能更加及时且快速的销售牡蛎,便于养殖户及时的占领销售市场,提高了养殖户的效益。还能同时实现绳子的回收,便于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剥离装置俯视图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

1、支架,2、托板,3、辊轮,4、管体,5、进水管,6、剥离轮,7、架体,8、齿轮,9、网链输送机,10、集水斗,11、收集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牡蛎行走采收清洗系统,如图所示,包括支架1、固接在支架1上端的托板2和设置在托板2上的辊轮3,以及驱动辊轮3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所述托板2上竖向设置贯穿托板2的管体4,所述管体4上固接连通管体4内部的进水管5,所述支架1或托板2上设置剥离装置。

所述剥离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剥离轮6、连接两个剥离轮6的架体7,以及驱动其中一剥离轮6转动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剥离轮6的中心轴一端均固接齿轮8,其中一个齿轮8的分度圆直径大于另一个齿轮8且相互啮合,两个剥离轮6的内侧均向下转动,剥离轮6的外径还设置刷毛。

所述两个剥离轮6的连线中心位于管体4的中轴线上。

支架1设置在渔船的甲板上,所述支架1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条形板,剥离装置位于两条形板之间。两块条形板的下端均固接在甲板上,条形板沿竖向分布,条形板的上端与托板2的下端面前后两端固接,能使托板2的受力更加平衡,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系统的稳定性。托板2呈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辊轮3的中心轴两端转动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且下端均与托板2的上端面固接。支撑板下端均固接在托板2的上端面,辊轮3的中心轴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转动连接,使辊轮3的两端受力均匀,提高了辊轮3转动时的稳定性,辊轮3上还设置有能夹住绳子的夹子。

托板2对辊轮3起到支撑作用,第一动力机构驱动辊轮3能在托板2上转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接在其中一支撑板或支架1上,辊轮3的中心轴一端穿过对应支撑板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第一电机固接在其中一支撑板或支架1上,使第一电机与支撑板或支架1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辊轮3的中心轴中心共线且固接,因此通过第一电机就能带动辊轮3转动。

托板2上开设通孔,通孔内穿设且固接管体4,管体4上固接连通管体4内部的进水管5,其结构类似于三通,但是进水管5靠近管体4的部分有一个向下的弧度,使水流能汇入管体4,减小了水流对管体4管壁的冲击,使水流入管体4内时流速较大。

剥离装置包括两个转向相反的剥离轮6,剥离轮6的外周由两端向中间具有向内侧的弧形凹陷,因此两个剥离轮6之间具有接近圆形的孔隙,剥离轮6的外径还设置刷毛,刷毛均垂直于剥离轮6的外周。剥离轮6均设有中心轴,中心轴均与架体7固接。

架体7限定中心轴的位置,使中心轴始终保持平行,仅发生转动而不发生偏移。中心轴的一端固接齿轮8,两个齿轮8啮合,由于两个齿轮8的分度圆直径不同,因此两根中心轴具有不同的转速,所以剥离轮6也具有不同的转速。

所述架体7为一矩形框架,剥离轮6的中心轴均与矩形框架的内壁轴承连接,剥离轮6的输出轴一端穿过架体7且固接齿轮8,所述齿轮8均位于架体7同一侧。矩形框架水平放置,矩形框架就是由四根杆相互连接成的矩形架,剥离轮6的中心轴在保持平行的前提下与矩形框架的内壁固接,能支撑剥离轮6仅进行转动,而不会发生相对位置的偏移。矩形框架上的中心轴位置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固接轴承,剥离轮6的中心轴穿过对应轴承后固接齿轮8。

第二动力机构驱动与其连接的剥离轮6转动,在齿轮8的作用下,两个剥离轮6能同时发生转动且转向相反。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接在架体7上,其中一剥离轮6的中心轴穿过架体7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第二电机固接在架7上,与架体7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动,架体7上在其中一剥离轮6的中心轴远离齿轮8的一端处开设通孔,通孔内固接轴承,中心轴穿过轴承后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心固接,因此通过第二电机就能带动其中一剥离轮6转动,在齿轮8的作用下,两剥离轮6产生反向转动。

架体7的前后两侧均固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托板2的下端面固接。架体7通过弹簧与托板2固接,当弹簧受力发生变形时,架体7能进行上下方向的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剥离装置的上下往复移动。

架体7的四角均固接导向块,条形板的内侧开设四条与导向块适配的导向槽,导向块插入对应的导向槽内滑动。导向块插入对应的导向槽内,导向槽能对导向块起到导向作用,一方面能保持剥离装置在水平状态,另一方面能限定剥离装置只能进行上下方向的直线往复移动,从而防止剥离装置发生偏移,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辊轮3的其中一侧和管体4的中轴,以及两个剥离轮6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当把带有牡蛎的绳子上端穿过两个剥离轮6的中心,再穿过管体4,将绳子绕在辊轮3上时,绳子仍能保持直线状态。

还包括设置在剥离装置正下方的网链输送机9、设置在网链输送机9正下方的集水斗10,以及设置在网链输送机9的输出端正下方的收集筐11,所述集水斗10的下端连通排水管。网链输送机9、集水斗10均各自通过支架安装在甲板上,收集筐11可以直接放置在甲板上。网链输送机9起到承接牡蛎、过滤水流和输送牡蛎的作用。剥离装置将牡蛎从绳子上剥离下来后,牡蛎能直接掉在网链输送机9上,其中水能穿过网链输送机9的输送带流入集水斗10内,排水管的出水口延伸到船的边沿伸入海面。牡蛎在网链输送机9上沥水后,被网链输送机9输送到位于输出端正下方的收集筐11内。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管体4的上端为喇叭形的扩口结构。当辊轮3卷起绳子时,绳子在辊轮3上可能发生偏移,本优化方案的扩口结构具有一定的弧面,能减小绳子与管体4上端的切口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绳子发生损坏,利于对绳子的回收。

作为优化方案,架体7上还设置有配重块,使架体7的四角重量相同,使架体7能保持在水平状态。

在使用时,将带有牡蛎的绳子依次穿过两个剥离轮6之间、管体4,将绳子的上端绕在辊轮3上,辊轮3上还设置有能夹住绳子的夹子,用夹子夹住绳子上端,从而能将绳子紧固在辊轮3上。

将进水管5与外部的水泵连接,水泵可以选用高压泵,高压泵的进水口可以直接伸入海中,抽取干净的海水,海水能通过进水管5流入管体4内,因为绳子从管体4内穿过,因此海水能沿着绳子流到牡蛎上,对牡蛎产生一个冲洗的效果,然后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具有防水功能,第二电机带动其中一剥离轮6转动,在齿轮8的啮合作用下,两剥离轮6产生反向转动,由于两个齿轮8的分度圆直径不同,因此两根中心轴具有不同的转速,所以剥离轮6也具有不同的转速。

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辊轮3发生转动,辊轮3能将绳子卷起来。因此绳子带动牡蛎向上移动,当牡蛎与剥离轮6接触时,由于牡蛎附在绳子上,具有一定的力度,这个力度在刚开始与剥离装置接触时,大于弹簧的弹力和剥离装置的重力之和,因此绳子和牡蛎能对剥离装置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这个压力能够压缩弹簧,因此在一段距离内,剥离装置能和绳子与牡蛎同步上升,由于两个剥离轮6的转速不同,因此与牡蛎还有一个相对的滑动摩擦,此时剥离轮6能对牡蛎壳产生一个刷洗作用。由于限位块和限位槽的作用,剥离装置只能在上下方向进行水平的往复移动,因此剥离装置不会因为弹簧的变形发生位置的偏移,也不会导致绳子与剥离轮6发生缠绕的问题。

当弹簧压缩到不能再压缩时,此时弹簧的弹力和剥离装置的重力之和大于牡蛎与绳子之间的附着力,并且剥离轮6与牡蛎之间的摩擦力也变大,因为两个剥离轮6的内侧均向下转动,转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会对牡蛎产生一个向外的拨动力,从而能将牡蛎从绳子上剥离下来。牡蛎被剥离下来后,能直接掉落在网链输送机9的输送带上,网链输送机9起到承接牡蛎、过滤水流和输送牡蛎的作用。剥离装置将牡蛎从绳子上剥离下来后,牡蛎能直接掉在网链输送机9上,其中水能穿过网链输送机9的输送带流入集水斗10内,排水管的出水口延伸到船的边沿伸入海面。因此收集的水能直接排放回海洋,由于牡蛎外壳上附着的仅是石砾,海苔等杂物,本身就是海水中产生的,因此不会对海水造成任何污染。牡蛎在网链输送机9上沥水后,被网链输送机9输送到位于输出端正下方的收集筐11内,从而完成牡蛎的采收过程。

本实用新型能代替人工将牡蛎从绳子上剥离下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极大的降低了牡蛎养殖中的劳动力成本,并且在玻璃牡蛎的同时,能对牡蛎进行刷洗,减少了牡蛎收获的工序,减少了牡蛎的收获时间,从而能更加及时且快速的销售牡蛎,便于养殖户及时的占领销售市场,提高了养殖户的效益。还能同时实现绳子的回收,便于再次利用。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