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土壤修复增产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7379发布日期:2020-08-28 15:0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绿色土壤修复增产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绿色土壤修复增产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土壤耕作时减少了深耕频率,喷洒农药和施化肥,存在以下缺陷:其一,造成现有土壤板结,土壤中氧含量降低,农作物亩产量下降;其二,农药残留多,土壤中的害虫具有一定的抗药性,造成生长中的农作物中含有农药残留,尤其是为了杀死地蛆等害虫,人们采用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农药被农作物吸收,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降低蔬菜等农作物品质,长时间使用能够造成人员慢性中毒,目前的土壤浇灌装置药与水混合不均匀,而且加药剂和水混合时无法知道混合后液体的浓度,这样会造成土壤修复效果差,同时由于浇灌的水管过长,使用过后堆放一起容易缠绕,不利于下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绿色土壤修复增产浇灌装置,使用简单,药液混合均匀,修复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绿色土壤修复增产浇灌装置,包括底板、混合单元、浇灌单元、储液箱和第一水泵;

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侧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端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侧设有整理单元;

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含罐体、搅拌叶、转轴、联轴器和主电机,所述罐体的底端通过四个支撑柱与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罐体的底端设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与联轴器的底端连接,所述联轴器位于罐体的内部,所述联轴器的顶端与转轴的底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阵列有搅拌叶,所述罐体的顶端设有放药单元;

浇灌单元:所述浇灌单元包含喷水头、输水管、连接头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中部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出水口与输水管底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输水管的顶端阵列有喷水头;

其中,还包括第二水泵、水管和控制器,所述第二水泵设在底板上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管通过软管与罐体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连接头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软管与罐体的顶端连通,所述控制器设在储液箱的左侧面,所述主电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通过混合单元,可以将用于土壤修复的腐植酸和水混合后,通过浇灌单元喷向需要修复的土壤,从而提高土壤修复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放药单元包含外壳、挡板、轴和转轮,所述外壳的底端与罐体的顶端连接,所述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轴,所述转轮设在外壳的左侧面,所述转轮的右端与轴的左端连接,所述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可以将外壳内的腐植酸输送到罐体中,使腐植酸与罐体中的水进行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整理单元包含卷辊、电机、防护板、固定块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在底板上表面的前侧,所述固定块有两个且左右对应设在连接板的顶端,两个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卷辊,所述电机设在左侧的固定块的左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卷辊的左端连接,所述防护板有两个且左右对应套接在卷辊的左右两端,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可以在不使用装置时,将水管卷在卷辊上,使水管不会轻易缠绕在一起,从而利于下次使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土锥,所述土锥有四个且顶端分别设在安装板底端的四角,可以将浇灌单元插在需要修复的土壤上,增加浇灌单元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体浓度传感器,所述液体浓度传感器设在罐体的外侧,所述液体浓度传感器的检测探头位于罐体的内部,所述液体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可以根据需要修复的土壤的严重性来调整混合液体的浓度,使土壤修复的效果最大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绿色土壤修复增产浇灌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混合单元,可以将用于土壤修复的腐植酸和水混合后,通过浇灌单元喷向需要修复的土壤,从而提高土壤修复的效果;

2、通过放药单元,可以将外壳内的腐植酸输送到罐体中,使腐植酸与罐体中的水进行混合,通过整理单元,可以在不使用装置时,将水管卷在卷辊上,使水管不会轻易缠绕在一起,从而利于下次使用;

3、设有土锥,可以将浇灌单元插在需要修复的土壤上,增加浇灌单元的稳定性,设有液体浓度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修复的土壤的严重性来调整混合液体的浓度,使土壤修复的效果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混合单元、21罐体、22搅拌叶、23转轴、24联轴器、25主电机、3浇灌单元、31喷水头、32输水管、33连接头、34安装板、4放药单元、41外壳、42挡板、43轴、44转轮、5整理单元、51卷辊、52电机、53防护板、54固定块、55连接板、6储液箱、7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水管、10土锥、11液体浓度传感器、1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绿色土壤修复增产浇灌装置,包括底板1、混合单元2、浇灌单元3、储液箱6和第一水泵7;

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后侧设有储液箱6,储液箱6的顶端设有第一水泵7,底板1上表面的前侧设有整理单元5,整理单元5包含卷辊51、电机52、防护板53、固定块54和连接板55,连接板55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前侧,固定块54有两个且左右对应设在连接板55的顶端,两个固定块54之间转动连接有卷辊51,电机52设在左侧的固定块54的左侧,电机52的输出轴与卷辊51的左端连接,防护板53有两个且左右对应套接在卷辊51的左右两端,电机5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2的输出端,可以在不使用装置时,将水管9卷在卷辊51上,使水管9不会轻易缠绕在一起,从而利于下次使用;

混合单元2:混合单元2包含罐体21、搅拌叶22、转轴23、联轴器24和主电机25,罐体21的底端通过四个支撑柱与底板1的上表面连接,罐体21的底端设有主电机25,主电机25的输出轴与联轴器24的底端连接,联轴器24位于罐体21的内部,联轴器24的顶端与转轴23的底端连接,转轴23的外侧阵列有搅拌叶22,通过混合单元2,可以将用于土壤修复的腐植酸和水混合,罐体21的顶端设有放药单元4,放药单元4包含外壳41、挡板42、轴43和转轮44,外壳41的底端与罐体21的顶端连接,外壳41内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轴43,转轮44设在外壳41的左侧面,转轮44的右端与轴43的左端连接,轴4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2,可以将外壳41内的腐植酸输送到罐体中,使腐植酸与罐体21中的水进行混合;

浇灌单元3:浇灌单元3包含喷水头31、输水管32、连接头33和安装板34,安装板34上表面的中部设有连接头33,连接头33的出水口与输水管32底端的进水口连接,输水管32的顶端阵列有喷水头31,通过浇灌单元2,可以将混合后的液体喷向需要修复的土壤,从而提高土壤修复的效果;

其中,还包括第二水泵8、水管9和控制器12,第二水泵8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第二水泵8的进水管通过软管与罐体21的出水口连接,第二水泵8的出水口与水管9的一端连接,水管9的另一端与连接头33的进水口连接,第一水泵7的出水口通过软管与罐体21的顶端连通,控制器12设在储液箱6的左侧面,主电机25、第一水泵7和第二水泵8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2的输出端,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还包括土锥10,土锥10有四个且顶端分别设在安装板34底端的四角,可以将浇灌单元3插在需要修复的土壤上,增加浇灌单元3的稳定性,还包括液体浓度传感器11,液体浓度传感器11设在罐体21的外侧,液体浓度传感器11的检测探头位于罐体21的内部,液体浓度传感器11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12的输入端,可以根据需要修复的土壤的严重性来调整混合液体的浓度,使土壤修复的效果最大化。

在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各用电器正常工作,首先启动第一水泵7,第一水泵7将储液箱6内的水输送到罐体21内,然后转动转轮44,转轮44的右端与轴43连接,轴43的外侧固定有挡板42,通过转动转轮44将外壳41内部的腐植酸落到罐体21内,随后启动主电机25,主电机25的输出轴与联轴器24的底端连接,联轴器24的顶端设有转轴23,转轴23的外侧阵列有搅拌叶22,这样可以将罐体21内的水和腐植酸混合均匀,罐体21的外侧设有液体浓度传感器11,液体浓度传感器11可以根据需要修复的土壤的严重性来调整混合液体的浓度,使土壤修复的效果最大化,当混合后的液体浓度合适后,启动第二水泵8,第二水泵8将混合后的液体通过水管输送到连接头33,于此同时将安装板34底端的土锥10插入到需要修复的土壤上,连接头33内的液体输送到输水管32内,然后通过输水管32顶端的喷头喷向土壤,当不使用此装置时,启动电机52,电机52带动卷辊51转动,使水管9卷在卷辊51上,这样使水管9不会轻易缠绕在一起,从而利于下次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器12选用的是型号jmdm-12dio8aio,引风机2和电机31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建议选用深圳市恒和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机,具体型号为hy02-3540-010d5,第一水泵7和第二水泵8可选用长沙佳浦泵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a60的水泵,液体浓度传感器11可选用武汉松野智能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液体浓度传感器,具体型号为pg1300pm2。控制器12控制主电机25、电机52、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8和液体浓度传感器11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