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盐碱地排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7375发布日期:2020-08-28 15:0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位盐碱地排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改良绿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原位盐碱地排盐系统。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指土壤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的土地,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盐过高,在强烈的地表蒸发作用下,地下浅层水经毛细管输送到地表被蒸发掉,毛细管向地表输水的过程中,也把水中的盐分带动地表,水被蒸发后,土壤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并积聚于土壤表层,盐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面浅层土壤中,这样积累的盐分多了,如果没有足够的淡水稀释并将其排走,就会形成了盐碱土壤。

由于盐碱地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会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例如: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板结紧实、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水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上,盐随水下”这一水盐运动规律,需利用大量的中水或雨水灌溉,将土壤中的盐分带走,因此,需在种植土底部设置排水管。排盐井则负责汇集整个绿地区域内的盐碱水然后统一排入市政雨污水管网。

目前,现有技术中,针对盐碱地的改良方法主要包括明沟排碱、大水压碱以及台田排碱等;上述这些方法普遍会使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从而造成水资源的紧缺;若地下含碱水分反渗透现象严重,一旦缺少淡水压罐,就会造成土地的再次盐碱化。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节水的盐碱地排盐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原位盐碱地排盐系统,能够对排盐过程中使用的水进行回收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原位盐碱地排盐系统,它包括依次从下到上设置的基底层、盐碱层、粉砂层、砾石层、秸秆层、淋滤层、渗透膜层、营养层、客土种植层;所述基底层上设置有排盐井,排盐井贯穿盐碱层直到粉砂层下方;所述盐碱层内设置斜面架,斜面架上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有卡箍;所述斜面架上设置有排盐管,相邻排盐管被固定在卡箍内;所述排盐管外包裹有过滤布;所述排盐管出水端与排盐井上部连通,排盐井内设置有弧形网板,弧形网板上设置有弧形过滤板,弧形过滤板的高度低于排盐管出水端;排盐井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一水泵连向水箱;水箱右侧上部设置有进水端,水箱的进水端与第一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水箱左侧下部设置有出水端,水箱的出水端与喷淋管道进水端连接;喷淋管道出水端设置有多个喷淋器,喷淋器喷淋方向朝下;水箱顶部设置加水端,水箱的加水端依次连接有第二电磁阀、第二水泵,第二水泵连接有外部水源;客土种植层内插入有盐度检测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膜层,为从淋滤层到营养层的单向渗透膜,能够阻隔盐分向上运移。

进一步的,所述营养层,为客土种植层中的植物添加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砾石层和粉砂层,两者均对水起到过滤作用,利用砾石层滤除大颗粒杂质,利用粉砂层中粉砂的吸附作用滤除小颗粒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排盐井顶部连接有排盐井盖,排盐井盖与排盐井通过铰接柱进行铰接;所述排盐管内壁涂有防腐蚀层;所述排盐管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排盐井外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斜面架一端正好卡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网板为硬质塑料材质,能为其上的弧形过滤板起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膜板上有从上到下的单向渗透膜,能够阻隔渗透膜板上方水中的盐分向下运移,降低水的盐度。

进一步的,所述盐度检测组件,包括盐度计、插入柱和盐度感应器;插入柱下端带有尖头,盐度感应器设置在插入柱下部,盐度计设置在插入柱上端;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多个水箱支腿,水箱支腿下方固定有承重板。

进一步的,所述排盐井底部设置有重力感应器,重力感应器与第一电磁阀电连;所述盐度检测组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均与控制箱电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原位盐碱地排盐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排盐井内设置弧形网板,弧形网板能够对其上的弧形过滤板起到支撑作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水泵,能够克服水位高差将低位排烟井中的高盐水抽到高位水箱中;水箱进水端高于出水端,可充分利用高差实现出水端自动喷水;

(3)本实用新型所述水箱中设置渗透膜板,阻隔水中的盐,使得循环到水箱中的高盐水转化成灌溉用水;

(4)本实用新型设置控制箱,能够实现对各部件智能控制,实现节能;

(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斜面架,将相邻排盐管卡在斜面架上的卡箍上,能够确保排盐管的稳定性,避免土壤自然移动对排盐管排盐方向的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原位盐碱地排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盐管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底层;2-盐碱层;3-斜面架;301-连接块;302-卡箍;4-排盐管;401-通孔;5-防腐蚀层;6-过滤布;7-粉砂层;8-砾石层;9-秸秆层;10-淋滤层;11-渗透膜层;12-营养层;13-客土种植层;14-排盐井;15-弧形网板;16-弧形过滤板;17-排盐井盖;18-支撑板;19-铰接柱;20-第一电磁阀;21-插入柱;22-盐度感应器;23-盐度计;24-喷淋器;25-喷淋管道;26-水箱;27-渗透膜板;28-水箱支腿;29-承重板;30-第二水泵;31-第二电磁阀;34-第一水泵;35-控制箱;36-重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原位盐碱地排盐系统,它包括依次从下到上设置的基底层1、盐碱层2、粉砂层7、砾石层8、秸秆层9、淋滤层10、渗透膜层11、营养层12、客土种植层13;所述基底层1上设置有排盐井14,排盐井14贯穿盐碱层2直到粉砂层7下方;所述盐碱层2内设置斜面架3,斜面架3上固定有连接块301,连接块301上固定有卡箍302;所述斜面架3上设置有排盐管4,相邻排盐管4被固定在卡箍302内;所述排盐管4外包裹有过滤布6;所述排盐管4出水端与排盐井14上部连通,排盐井14内设置有弧形网板15,弧形网板15上设置有弧形过滤板16,弧形过滤板16的高度低于排盐管4出水端;排盐井14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电磁阀20、第一水泵34,第一水泵34连向水箱26;水箱26右侧上部设置有进水端,水箱26的进水端与第一水泵34通过管道连接;水箱26左侧下部设置有出水端,水箱26的出水端与喷淋管道25进水端连接;喷淋管道25出水端设置有多个喷淋器24,喷淋器24喷淋方向朝下;水箱26顶部设置加水端,水箱26的加水端依次连接有第二电磁阀31、第二水泵30,第二水泵30连接有外部水源;客土种植层13内插入有盐度检测组件。

所述排盐井14顶部连接有排盐井盖17,排烟井盖17与排盐井14通过铰接柱19进行铰接;所述排盐管4内壁涂有防腐蚀层;所述排盐管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401;所述排盐井14外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8,斜面架3一端正好卡在支撑板18上。所述盐度检测组件,包括盐度计23、插入柱21和盐度感应器22;插入柱21下端带有尖头,盐度感应器22设置在插入柱21下部,盐度计23设置在插入柱21上端;所述水箱26底部设置有多个水箱支腿28,水箱支腿28下方固定有承重板29。所述排盐井14底部设置有重力感应器36,重力感应器36与第一电磁阀20电连;所述盐度检测组件、第一电磁阀20、第二电磁阀31、第一水泵34、第二水泵30均与控制箱35电连。

根据图1-图2,打开第二水泵30、打开第二电磁阀31,外部水源的水会从水箱26顶部的加水端流入水箱26,水经过水箱26内的渗透膜板27,之后流到喷淋管道25,通过喷淋器24喷洒向客土种植层13,水会下渗,从上到下依次通过客土种植层13、营养层12、渗透膜层11、淋滤层10、秸秆层9、砾石层8、粉砂层7;当水下渗到粉砂层7下方的盐碱层2时,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上,盐随水下”的水盐运动规律,盐碱层2中的盐分会进入水形成高盐度水,高盐度水会经过包裹在排盐管4外的过滤布6过滤不溶性杂质,之后经过排盐管4上的通孔401进入排盐管4,高盐度水顺着排盐管4流向排盐井14;高盐度水依次经过排盐井14内的弧形过滤板16、弧形网板15,弧形网板对弧形过滤板16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水把过滤板16上的过滤布冲走;通过排盐井14底部设置的重力感应器36感应排盐井14内高盐度水的重量,当达到一定量后,第一电磁阀20打开,打开第一水泵34,高盐度水会被第一水泵34抽到水箱26进水端,进入水箱34后首先通过渗透膜板27,盐分会被渗透膜板27阻隔,高盐度水就被转化为低盐度水;由高盐度水转化而来的低盐度水可与外部水源的水一同进入喷淋管25,通过喷淋器24喷洒向种植层,实现了对排盐水的回收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