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及玉米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8507发布日期:2020-09-01 16:3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及玉米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收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及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常见的卧式摘穗辊式玉米收获机的摘穗辊大部分采用摘穗辊体加螺旋筋条或者摘穗辊体加螺旋钩爪;这两种摘穗辊的工作原理是:两螺旋筋条或螺旋钩爪交错排列着两摘穗辊上,玉米植株通过导入锥进入相对旋转的摘穗辊中,在螺旋筋条或螺旋钩爪与摘穗辊之间相对挤压与和冲击的共同作用下,玉米果穗被摘掉;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作业时茎秆基本能够被摘穗辊完全拉下,断杆率低,割台不容易被堵塞,可靠性高;但是其也存在缺点:果穗与摘穗辊接触时间过长,摘穗辊会对果穗进行反复的冲击和挤压,从而造成断穗、籽粒损伤和损失,影响卧辊式玉米收获机的整机收获效果及用户受益。

并且现有摘穗辊通过在螺旋筋上增加多个短摘穗齿,摘穗辊体上的螺旋线是连贯的,作业时,能将玉米茎秆快速地向后推送,适应玉米割台快速收获作业,降低割台飞溅损失,由于摘穗辊体上的中部摘穗齿是带有斜面的,有效地降低在摘穗时对玉米果穗的冲击,降低了玉米果穗的飞溅损失和籽粒破损。在实际收获时若摘穗位置在摘穗辊的前端,要将果穗推向摘穗辊的后侧,相对果穗在摘穗辊上停留时间会加长,同时增加的短摘穗齿会阻碍果穗向后摘穗辊后侧推送,从而造成断穗、籽粒损伤和损失。

基于上述玉米收获机摘穗辊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及玉米收获机,旨在解决现有玉米收获机摘穗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包括摘穗箱、摘穗辊以及摘穗机架;摘穗箱固定设置于摘穗机架的一端;摘穗辊上设有螺旋筋条;摘穗辊包括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左摘穗辊上的螺旋筋条与右摘穗辊上的螺旋筋条的螺旋方向相反;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并排设置于摘穗机架上,以使左摘穗辊上的螺旋筋条与右摘穗辊上的螺旋筋条形成交错的轴向间隙l;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摘穗箱上,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可转动设置于摘穗机架的另一端;摘穗箱用于带动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相向转动,从而使左摘穗辊上的螺旋筋条和右摘穗辊上的螺旋筋条相互交错。

进一步地,左摘穗辊上螺旋筋条的螺距与右摘穗辊上螺旋筋条的螺距一样;轴向间隙l不大于螺旋筋条螺距的一半。

进一步地,左摘穗辊与右摘穗辊的辊径相同时,左摘穗辊的辊径、右摘穗辊的辊径比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平行轴心距d小于2mm。

进一步地,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的轴心连线与水平线存在夹角a;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的圆周切线与水平线存在夹角b。

进一步地,左摘穗辊的辊径和右摘穗辊的辊径相同;夹角a与所述夹角b角度一样。

进一步地,摘穗辊包括摘穗辊体、导入锥以及定位部;导入锥设置于摘穗辊体的第一端部,定位部设置于摘穗辊体的第二端部;螺旋筋条绕摘穗辊体螺旋至导入锥的导入锥轴承座端面;摘穗辊通过定位部固定设置于摘穗箱上。

进一步地,摘穗辊还包括直筋条、强拉直筋条以及导入筋条;导入筋条设置于摘穗辊体的第二端部,导入筋条的螺旋方向与摘穗辊上螺旋筋条的螺旋向相反;强拉直筋条沿摘穗辊体的轴向固定设置于摘穗辊体第二端部的外侧面上;直筋条沿摘穗辊体的轴向固定设置于摘穗辊体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地,摘穗辊通过导入锥轴承座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摘穗辊体可绕导入锥轴承座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拨禾链、强喂入拨禾链、果穗导入板以及果穗刮板;拨禾链可转动设置于摘穗机架上,并位于左摘穗辊一侧,拨禾链一端套设于摘穗箱的第一转轴上,拨禾链另一端套设于摘穗机架前端的第一轮齿上;强喂入拨禾链可转动设置于摘穗机架上,并位于右摘穗辊一侧的前端,强喂入拨禾链一端套设于摘穗机架中部组合轮齿上,强喂入拨禾链另一端套设于摘穗机架前端的第二轮齿上;果穗导入板设置于摘穗机架上,并位于右摘穗辊的侧边;果穗刮板可滑动设置于果穗导入板上。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摘穗机构,所述摘穗机构为上述所述的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为卧式玉米机摘穗机构,主要应用在卧式玉米机上,通过减少两辊螺旋筋交错间隙,增大两摘穗辊切线的水平夹角,进而减少果穗在摘穗辊体上停留时间,从而解决摘穗辊断穗、籽粒损伤、损失和割台堵塞问题,提高产品整体收获效果及用户口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摘穗辊组件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摘穗辊组件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辊;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辊展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摘穗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摘穗箱;11、左连接件;12、右连接件;2、左摘穗辊;22、螺旋筋条;3、右摘穗辊;31、摘穗辊体;32、螺旋筋条;33、导入锥;34、导入锥轴承座;35、定位部;36、直筋条;37、强拉直筋条;38、导入筋条;4、拨禾链;5、摘穗机架;6、强喂入拨禾链;7、果穗导入板;8、果穗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包括摘穗箱1、摘穗辊以及摘穗机架5;摘穗箱1固定设置于摘穗机架5的一端,优选为设置于摘穗机架5的后端,用于提供输出动力;摘穗辊上设有螺旋筋条;具体地,摘穗辊包括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左摘穗辊2上的螺旋筋条与右摘穗辊3上的螺旋筋条的螺旋方向相反;并且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并排设置于摘穗机架5上,以使左摘穗辊2上的螺旋筋条与右摘穗辊3上的螺旋筋条形成交错的轴向间隙l,轴向间隙l大小可根据玉米茎秆粗细及收获情况确定,首先轴向间隙l应比玉米茎秆稍大,若在两摘穗辊间隙调整到位的情况下收获时出现断茎秆多,就需要适当增大轴向间隙l;具体地,轴向间隙l值应不大于螺旋筋条螺距h的一半,若轴向间隙l大于螺旋筋螺距的一半时,l1就会小于螺距h的一半;螺旋筋条的螺距h=l+l1;具体地,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的螺旋筋条的轴向间隙大小可调整,螺旋筋条可改变螺距大小,螺旋筋条的高度可在摘穗辊圆周上根据需要而变化;进一步地,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摘穗箱1上,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可转动设置于摘穗机架5的另一端;具体为,左摘穗辊2另一端通过左连接件11可转动设置于摘穗机架5,右摘穗辊3另一端通过右连接件12可转动设置于摘穗机架5;摘穗箱1用于带动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相向转动,从而使左摘穗辊2上的螺旋筋条和右摘穗辊3上的螺旋筋条相互交错,从而实现茎秆下拉及摘穗;本方案中,左摘穗辊2上的螺旋筋条和右摘穗辊3上的螺旋筋条相互交错,即左摘穗辊2上的螺旋筋条和右摘穗辊3上的螺旋筋条相互交错咬合在一起;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优化现有玉米收获机摘穗结构,使得玉米收获机摘穗结构更加合理、高效。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调整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上螺旋筋条的轴向间隙l,是通过调整螺旋筋条的起始位置来实现,调整方式包括四种:第一、调整l2的尺寸,通过增大或减小l2的尺寸来实现与左摘穗辊螺旋筋条的间隙变化;第二、改变螺旋筋条在辊体焊接时的起始角度,来实现与左摘穗辊螺旋筋条的间隙变化;第三、是同步调整第一和第二的尺寸来实现与左摘穗辊螺旋筋条的间隙变化;第四、是通过改变螺旋筋条的螺距大小来实现与左摘穗辊螺旋筋条的间隙变化。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摘穗辊的螺旋筋条螺距h以及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交错的轴向间隙可根据需要调整;本实施例中,左摘穗辊上螺旋筋条的螺距与右摘穗辊上螺旋筋条的螺距一样;轴向间隙l不大于螺旋筋条螺距的一半。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当左摘穗辊与右摘穗辊辊径相同时,左摘穗辊的辊径、右摘穗辊的辊径比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之间平行轴心距d小于2mm,即左摘穗辊的辊径的辊径比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之间平行轴心距d小于2mm,右摘穗辊的辊径的辊径比左摘穗辊和右摘穗辊之间平行轴心距d小于2mm;进一步地,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的轴心连线与水平线存在夹角a;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的圆周切线与水平线存在夹角b;在装配时,摘穗箱1的上连接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的轴头位置已经确定了摘穗辊的平行中心距d,及中心连线的水平夹角a;进一步地,摘穗辊的辊径一般比d小2mm,当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的辊径相同时,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的辊径圆周切线水平夹角b=a;进一步地,在高辊(即左摘穗辊)辊径变大,同时低辊(即右摘穗辊)辊径变小时,b值变大,反之b变小;进一步地,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的圆周切线的水平夹角:指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的圆周上侧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b,其中b角随两摘穗辊的直径大小改变而改变;即当左摘穗辊的辊径和右摘穗辊的辊径相同;夹角a与夹角b角度一样。

上述方案中,将左摘穗辊2辊径增大,右摘穗辊3轴径减小,增大左右摘穗辊圆周切线水平夹角b,减少果穗在摘穗辊体31上的停留时间;加速摘掉果穗从摘穗辊上滑向果穗导入板7;解决了摘穗辊断穗、籽粒损伤、损失问题,提高产品整体收获效果及用户口碑。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调整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上螺旋筋交错的轴向间隙,在收获过程中减少茎秆下拉时间,实现在摘穗辊前端完成果穗和玉米茎秆分离;如较少左右两摘穗辊螺旋筋轴向间隙,可防止部分区域收获时摘穗辊啃玉米穗及割台堵塞情况;调整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螺旋筋条轴向的交错间隙,增大摘穗辊夹持力;加速茎秆下拉速度,防止因断茎秆堵塞割台影响整机收获效果及用户受益。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摘穗辊包括摘穗辊体31、导入锥33以及定位部35;其中,导入锥33设置于摘穗辊体31的第一端部,定位部35设置于摘穗辊体31的第二端部;螺旋筋条32绕摘穗辊体31螺旋至导入锥33的导入锥轴承座34端面,导入锥轴承座34位于摘穗辊体31的第一端面;摘穗辊通过定位部35固定设置于摘穗箱1上,具体为传动连接,这样使得摘穗箱1可带动摘穗辊转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摘穗辊还包括直筋条36、强拉直筋条37以及导入筋条38;导入筋条38设置于摘穗辊体31的第二端部,导入筋条38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摘穗辊上螺旋筋条的螺旋方向相反;进一步地,导入筋条38分两段,且两段成180°分布于摘穗辊第二端部的外侧面;强拉直筋条37沿摘穗辊体31的轴向固定设置于摘穗辊体第二端部的外侧面上;直筋条36沿摘穗辊体的轴向固定设置于摘穗辊体31的外侧面上。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导入锥轴承座34设置于摘穗辊体31上,并位于摘穗辊体31和导入锥33连接处;摘穗辊通过导入锥轴承座34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摘穗辊体31可绕导入锥轴承座34转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还包括拨禾链4、强喂入拨禾链6、果穗导入板7以及果穗刮板8;拨禾链4可转动设置于摘穗机架5上,并位于左摘穗辊2一侧,拨禾链4一端套设于摘穗箱1的第一转轴上,摘穗箱1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拨禾链4另一端套设于摘穗机架5前端的第一轮齿上;强喂入拨禾链37可转动设置于摘穗机架5上,并位于右摘穗辊3一侧的前端,强喂入拨禾链37一端套设于摘穗机架5中部的组合轮齿上,强喂入拨禾链37另一端套设于摘穗机架5前端的第二轮齿上;果穗导入板7设置于摘穗机架5上,并位于右摘穗辊3的侧边;果穗刮板8可滑动设置于果穗导入板7上;进一步地,果穗刮板是刮板与带有附件的链条组合,果穗刮板链条一端套设于摘穗箱的第二转轴上,果穗刮板链条另一端套设于摘穗机架中部的组合轮齿上,果穗刮板可滑动设置于果穗导入板上;采用上述方案,在收获过程中通过摘穗箱1带动左摘穗辊2和右摘穗辊3相向运转,玉米茎秆在机器前进方向及拨禾链4的前段和强喂入拨禾链6的作用下进入摘穗辊的导入锥33段,经过导入锥33推送到摘穗辊体31段,在螺旋筋条32的推送作用下实现茎秆下拉及摘穗,果穗与茎秆分离后,从摘穗辊高辊(即左摘穗辊2)一侧滑向低辊(即右摘穗辊3)一侧果穗导入板7外侧,经摘穗箱1带动果穗刮板8的外侧将果穗向后推送,实现摘穗完成;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减少果穗在摘穗辊体上的停留时间,及加速茎秆下拉速度,既解决了摘穗辊断穗、籽粒损伤和损失问题,又解决了因断茎秆多造成割台堵塞问题。

上述方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为了减少果穗在摘穗辊上停留时间,使两摘穗辊圆周外径不同,圆周切线水平夹角b增大,加速摘穗后果穗滑向果穗导入板7,防止摘穗后相向运转的两摘穗辊啃果穗及损坏玉米籽粒;其次是调整左右两摘穗辊螺旋筋条的轴向间隙,使左右摘穗箱螺旋筋条交错但摘穗辊轴向间隙不一致。

相应地,结合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摘穗机构,所述摘穗机构为上述所述的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首先通过减少两相向运转的摘穗辊筋条交错排列的轴向间隙,增加收获时摘穗辊的夹持力,加速茎秆向下拉;其次调整左右摘穗辊辊径大小,增大两摘穗辊圆周切线的水平夹角,实现摘穗后果穗在摘穗辊体上快速滑向低辊一侧,然后通过果穗刮板或拨禾链拨指将果穗向后推进,进入升运装置,减少果穗与摘穗辊接触时间,避免摘穗辊对果穗反复的冲击和挤压,不但解决断穗、籽粒损伤和损失现象,同时也解决了因断茎秆多造成割台堵塞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提供的玉米收获机摘穗机构为卧式玉米机摘穗机构,主要应用在卧式玉米机上,通过减少两辊螺旋筋交错间隙,增大两摘穗辊切线的水平夹角,进而减少果穗在摘穗辊体上停留时间,从而解决摘穗辊断穗、籽粒损伤、损失和割台堵塞问题,提高产品整体收获效果及用户口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