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311发布日期:2020-07-04 00:4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



背景技术:

浸种是指用清水或各种溶液浸泡种子的方法。如水稻、棉花播种前先要浸种,其它作物必要时也要浸种。目的是促进种子较早发芽,还有可以杀死一些虫卵和病毒,浸种的目的是使种谷较快地吸水,达到能正常发芽的含水量。当种子吸水量达到谷重40%时,种子才能正常发芽,这时的吸水量为种子饱和吸水量。达到这一吸水量的时间,一方面受浸种水温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吸水越快,达到饱和吸水量时间越短。另一方面受水稻品种和组合类型影响。由于杂交水稻吸水后酶的活性较强,故杂交水稻种子的浸种时间要比常规稻种子的浸种时间要短。

在中国专利cn209002316u中公开的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该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通过在催芽斗内设置有带有密封塞的半圆形球头,并且设置两组气缸和拉杆对其进行提拉,方便在种子浸泡发芽后直接进行排料,方便快捷,由于在催芽斗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温隔热罩,便于对催芽斗进行加热提高发芽效率,由于环型喷水管位于催芽斗上部,且环型喷水管底部开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喷水孔,便于在后期排料时,环型喷水管可以对催芽斗内壁进行喷水去除粘附在催芽斗内壁的种子颗粒,但是,该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

该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由于催芽斗内部的种子堆积较厚,依靠环型喷水管向内部喷水,水逐渐向种子下层渗透,从而导致上下层种子不能均匀的浸泡,使得种子发芽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浸种筒进行旋转,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浸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浸种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架、第一轴承、第二支撑架、第二轴承、固定底座、伺服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支撑底座顶部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支撑底座顶部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远离支撑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所述浸种机构包括浸种筒、门板、第一支撑柱、第二齿轮、第二支撑柱、喷淋管、旋转接头和进水管,所述浸种筒的外表面设置有门板,所述浸种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浸种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浸种筒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喷淋管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旋转接头与进水管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底座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

可选的,所述浸种筒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一支撑柱与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浸种筒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支撑柱与第二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齿轮与伺服电机转轴处设有的第一齿轮啮合。

可选的,所述浸种筒两端的直径逐渐变小。

可选的,所述喷淋管贯穿至浸种筒的内部,且所述喷淋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通过设置伺服电机,打开门板,将需要浸泡的种子倒入浸种筒的内部,然后关闭门板,启动伺服电机,同时进水管处通水,向浸种筒内部灌水,伺服电机则带动浸种筒进行旋转,种子便会随着浸种筒的转动而翻滚,达到搅拌的目的,使得种子浸泡更加均匀,从而使种子发芽更加均匀。

2、该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支撑底座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使得支撑底座上方的浸种筒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加上浸种筒的两端直径逐渐变小,卸料时,浸种筒内的种子会聚集在门板的一侧,从而达到便于卸料的目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浸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浸种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101-支撑底座、102-第一支撑架、103-第一轴承、104-第二支撑架、105-第二轴承、106-固定底座、107-伺服电机、108-第一齿轮、2-浸种机构、201-浸种筒、202-门板、203-第一支撑柱、204-第二齿轮、205-第二支撑柱、206-喷淋管、207-旋转接头、208-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和浸种机构2,支撑机构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浸种机构2;

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底座101、第一支撑架102、第一轴承103、第二支撑架104、第二轴承105、固定底座106、伺服电机107和第一齿轮108,支撑底座10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02,第一支撑架102远离支撑底座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03,支撑底座101顶部远离第一支撑架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04,第二支撑架104远离支撑底座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05,支撑底座101顶部靠近第一支撑架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06,固定底座106远离支撑底座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7,动力源,伺服电机107的转动,带动着浸种机构2整体进行转动,伺服电机107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8;

浸种机构2包括浸种筒201、门板202、第一支撑柱203、第二齿轮204、第二支撑柱205、喷淋管206、旋转接头207和进水管208,浸种筒201的外表面设置有门板202,打开门板202,向浸种筒201内灌入种子或放出内部的种子,浸种筒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03,第一支撑柱203远离浸种筒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4,浸种筒201远离第一支撑柱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205,第二支撑柱2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喷淋管206,喷淋管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207,通过设置旋转接头207,避免了进水管208随浸种筒201进行旋转,导致进水管208断裂的问题,喷淋管206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旋转接头207与进水管208转动连接,进水管208将水传输至喷淋管206内并喷到浸种筒201内部,对浸种筒201内部的种子进行浸泡。

支撑底座101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使得支撑底座101上方的浸种筒201具有一定的倾斜角,方便放料,浸种筒201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一支撑柱203与第一轴承103的内壁固定连接,浸种筒201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支撑柱205与第二轴承105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203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齿轮204与伺服电机107转轴处设有的第一齿轮108啮合,浸种筒201两端的直径逐渐变小,卸料时,种子会集中在较低的部位,从而便于将浸种筒201内部的种子排放清理干净,喷淋管206贯穿至浸种筒201的内部,且喷淋管206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在使用时,打开门板202,将需要浸泡的种子倒入浸种筒201的内部,然后关闭门板202,启动伺服电机107,同时进水管208处通水,向浸种筒201内部灌水,伺服电机107则带动浸种筒201进行旋转,种子便会随着浸种筒201的转动而翻滚,达到搅拌的目的,从而使得种子浸泡更加均匀,浸种完成后,将浸种筒201的门板202处旋转至朝下,打开门板202,种子随重力落下,使用容器进行收纳便可。

综上所述,该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的浸种催芽装置,使用时,通过设置伺服电机107,打开门板202,将需要浸泡的种子倒入浸种筒201的内部,然后关闭门板202,启动伺服电机107,同时进水管208处通水,向浸种筒201内部灌水,伺服电机107则带动浸种筒201进行旋转,种子便会随着浸种筒201的转动而翻滚,达到搅拌的目的,从而使得种子浸泡更加均匀,从而使种子发芽更加均匀,支撑底座101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使得底座101上方的浸种筒201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加上浸种筒201的两端直径逐渐变小,卸料时,浸种筒201内的种子会聚集在门板202的一侧,从而达到便于卸料的目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