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种植用的打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0346发布日期:2020-08-05 00:0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种植用的打洞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洞机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园林种植用的打洞机。



背景技术: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打洞机在打洞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土里埋有石头,当螺旋绞龙遇到石块时,会造成螺旋绞龙刀口的崩坏,影响螺旋绞龙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在长时间使用螺旋绞龙后,也会造成刀口翻卷的现象,进一步的影响了该打洞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园林种植用的打洞机,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园林种植用的打洞机,包括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端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底座通孔处的顶端焊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顶端两侧壁上焊接有第一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的顶端设有打洞机构,所述打洞机构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减震板的顶端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顶端设有挡板,且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一螺旋绞龙,所述第一螺旋绞龙的底端设有第二旋转轴,且所述挡板的外圆周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圆周上,所述第二旋转轴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底端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啮合安装,且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二螺旋绞龙,所述第二螺旋绞龙的底端设有钻头。

优选的,所述钻头顶端安装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设有消音盒,所述消音盒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减震板的顶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底板,每个所述底板的顶端均设有支撑机构,每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气缸,每个所述气缸的四周均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的顶端表面,每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底板均连接有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均焊接有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个顶角处均逐一焊接有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均连接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顶角处逐一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板的底端设有第二减震板,所述第二减震板的顶端等间距设有多少减震弹簧,每个所述减震弹簧顶端两端均连接有缓冲板,每个所述缓冲板均通过螺栓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二减震板的顶端上表面和第一减震板的底端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主要通过在设置工作箱的内顶端两侧壁上焊接有第一减震板,在第一减震板的顶端设有打洞机构,将打洞机构设计成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轴,在第一旋转轴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在第一旋转轴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一螺旋绞龙,在第一螺旋绞龙的底端设有第二旋转轴,在第二旋转轴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在第二旋转轴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二螺旋绞龙,在第二螺旋绞龙的底端设有钻头,通过在第一旋转轴的底端的外螺纹与第二旋转轴的顶端第一凹槽内的内螺纹相啮合连接有第二螺旋绞龙,从而可实现当第一螺旋绞龙在接触土地时,可避免第一螺旋绞龙的刀口出现卷边的现象,减少第一螺旋绞龙受到的损伤,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打洞机的使用寿命。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区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底板;2、工作箱;21、控制开关;22、第一减震板;3、万向轮;4、支撑机构;41、气缸;411、伸缩杆;42、支撑板;43、支撑杆;431、缓冲垫;5、把手;6、打洞机构;61、驱动电机;611、第一旋转轴;6111、外螺纹;6112、挡板;62、第一螺旋绞龙;63、第二旋转轴;631、第一凹槽;6311、内螺纹;64、第二螺旋绞龙;65、第二凹槽;66、钻头;67、消音盒;7、第二减震板;71、缓冲板;72、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附图1-4,一种园林种植用的打洞机,包括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底座1通孔处的顶端焊接有工作箱2,所述工作箱2的内顶端两侧壁上焊接有第一减震板22,所述第一减震板22的顶端设有打洞机构6,所述打洞机构6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61,所述驱动电机61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减震板22的顶端表面,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减震板22连接有第一旋转轴611,所述第一旋转轴611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6111,所述外螺纹6111的顶端设有挡板6112,且所述第一旋转轴611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一螺旋绞龙62,所述第一螺旋绞龙62的底端设有第二旋转轴63,且所述挡板6112的外圆周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转轴63的外圆周上,所述第二旋转轴63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631,所述第一凹槽63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6311,所述内螺纹6311与所述第一旋转轴611底端外壁上的外螺纹6111相啮合安装,且所述第二旋转轴63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二螺旋绞龙64,所述第二螺旋绞龙64的底端设有钻头66。

请参照附图1,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个顶角处逐一连接有万向轮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万向轮3的设计,能够有效地便于打洞机进行移动。

请参照附图2,所述底座1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底板11,每个所述底板11的顶端均设有支撑机构4,每个所述支撑机构4均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气缸41,每个所述气缸41的四周均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11的顶端表面,每个所述气缸4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底板11均连接有伸缩杆411,每个所述伸缩杆411远离所述气缸41的一端均焊接有支撑板42,每个所述支撑板42底部的四个顶角处均逐一焊接有支撑杆43,每个所述支撑杆43远离所述支撑板42的一端均连接有缓冲垫4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同时启动两个气缸41工作,使得两个伸缩杆411向下推动支撑板42,从而带动支撑杆43向下运动,直至缓冲垫431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地支撑固定底座1,防止在打洞的期间发生移动,造成打洞失败。

请再次参照附图2,所述第一减震板22的底端设有第二减震板7,所述第二减震板7的顶端等间距设有多少减震弹簧72,每个所述减震弹簧72顶端两端均连接有缓冲板71,每个所述缓冲板71均通过螺栓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二减震板7的顶端上表面和第一减震板22的底端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减震弹簧72和缓冲板71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打洞机在工作时产生震动强度的大小。

请参照附图3,所述钻头66顶端安装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凹槽65;所述驱动电机61的外侧设有消音盒67,所述消音盒67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减震板22的顶端表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凹槽65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将打洞时产生的土壤随着钻头66的拔出而带出,避免掉落在打好的洞内;进一步的,通过消音盒67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驱动电机61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第一旋转轴611的底端放入第二旋转轴63的第一凹槽631内,通过旋转使得内螺纹6311与外螺纹6111相啮合,然后将挡板6112通过定位销固定在第二旋转轴63上,即可完成安装,推动把手5,使其在万向轮3的作用下移动至需要打洞的位置,然后打开控制开关21,同时启动两个气缸41工作,使得两个伸缩杆411同时向下推动支撑板42,同时带动支撑杆43向下运动,直至缓冲垫431与地面接触且支撑固定底座1,然后启动驱动电机61开始工作,使得第一旋转轴611带动第一螺旋绞龙62转动,同时带动第二旋转轴63及其外壁上的第二螺旋绞龙64进行旋转,即可进行打洞,当第二螺旋绞龙64出现损坏后,可拧下第二旋转轴63,进行更换新的螺旋绞龙即可继续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说明示例,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都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