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菇棚提温增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2366发布日期:2020-07-21 12:1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菇棚提温增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大棚温湿度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菇棚提温增湿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菌生产分布大江南北,其中利用简易大棚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普通菇农占80%以上。这些普通菇农,主要根据环境的温度变化安排生产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6月和8月-11月进行食用菌生产,因冬季(12月-2月)温度太低,夏季(7月-8月)温度过高,都不适应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的发育,以至于多数食用菌大棚在每年的冬季和夏季暂时闲置。资金雄厚的公司或合作社建设了温控大棚,采用大型空调、燃气蒸汽设备对温度进行调控,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但对于这样的高投资,很多普通菇农承受不起,急需一种造价低,安装方便,效果好的增温设备,为食用菌周年生产提供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包括:

热水发生器,设置于菇棚的外部;

热水分水器,设置于所述菌棚的内部,其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发生器的热水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热水分水器设置多个出水口;

冷水集水器,设置于所述菇棚的内部;所述冷水集水器上设置多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

水槽,大致呈几字形环绕设置于食用菌出菇床架周围;

若干循环水管路,其一端与所述热水分水器的出水口相连接,并从所述水槽中通过后与所述冷水集水器的进水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水发生器为太阳能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

优选的,所述水槽截面形状大致为梯形;所述水槽深度为100至120毫米,上部宽度为120至200毫米。

优选的,所述热水发生器的出水温度为50-7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内表面覆盖聚乙烯薄膜。可防止水槽漏水。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薄膜厚度为0.04-0.06毫米。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管路采用聚乙烯pe-rt管。

本实用新型的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在使用时水槽内盛满水,所述热水发生器内热水将水槽内水加热蒸发提高了菇棚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使菇棚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0至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0%至92%,并可通过控制热水发生器的出口温度对棚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满足菇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水槽的截面图;

图中:1热水出水口、2热水发生器、3进水口、4冷水补水管、5冷水集水器、6水槽、7循环水管路、8菇棚、9热水分水器、10聚乙烯薄膜、11食用菌出菇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包括:

热水发生器2,设置于菇棚8的外部;冷水补水管4用于热水分水器9的补水;

热水分水器9,设置于所述菇棚的内部,其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发生器的热水出水口1相连通;所述热水分水器9设置多个出水口;

冷水集水器5,设置于所述菇棚8的内部;所述冷水集水器5上设置多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发生器2的进水口3相连通;

水槽6,大致呈几字形环绕设置于食用菌出菇床架11周围;

若干循环水管路7,其一端与所述热水分水器9的出水口1相连接,并从所述水槽6中通过后与所述冷水集水器5的进水口相连接。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发生器2为太阳能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槽6截面形状大致为梯形;所述水槽6深度为100至120毫米,上部宽度为120至200毫米。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发生器2的出水温度为50-70摄氏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槽的内表面覆盖聚乙烯薄膜10。可防止水槽漏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烯薄膜10厚度为0.04-0.06毫米。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管路7采用聚乙烯pe-rt管。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水发生器,设置于菇棚的外部;

热水分水器,设置于所述菇棚的内部,其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发生器的热水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热水分水器设置多个出水口;

冷水集水器,设置于所述菇棚的内部;所述冷水集水器上设置多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

水槽,大致呈几字形环绕设置于食用菌出菇床架周围;

若干循环水管路,其一端与所述热水分水器的出水口相连接,并从所述水槽中通过后与所述冷水集水器的进水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发生器为太阳能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截面形状大致为梯形;所述水槽深度为100至120毫米,上部宽度为120至2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种所述的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发生器的出水温度为50-7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种所述的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内表面覆盖聚乙烯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薄膜厚度为0.04-0.06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种所述的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路采用聚乙烯pe-rt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包括:热水发生器,设置于菇棚的外部;热水分水器,设置于所述菇棚的内部,其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发生器的热水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热水分水器设置多个出水口;冷水集水器,设置于所述菇棚的内部;冷水集水器上设置多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水槽,大致呈几字形环绕设置于食用菌出菇床架周围;若干循环水管路,其一端与所述热水分水器的出水口相连接,并从所述水槽中通过后与所述冷水集水器的进水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菇棚提温增湿装置可使菇棚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0至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0%至92%,并可通过控制热水发生器的出口温度对棚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良;张洪勇;朱秀娟;孙桂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