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培养用的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2032发布日期:2020-08-25 18: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昆虫培养用的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1)、杀菌箱(3)和培养腔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箱(3)和培养腔体(10)均设置在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所述培养腔体(10)的左侧均通过输气管(12)与杀菌箱(3)的右侧相互连通,所述输气管(12)上串联有抽气泵(6)和电磁阀(7),所述杀菌箱(3)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灯(4),且杀菌箱(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培养腔体(10)的右侧均通过输气管(12)连通到外界,所述培养腔体(10)的上部内壁和下部内壁均设置有空腔(15),且培养腔体(10)上部设置的空腔(15)通过通气孔(11)与培养腔体(10)左侧的输气管(12)相互连通,所述培养腔体(10)下部设置的空腔(15)通过通气孔(11)与培养腔体(10)右侧的输气管(12)相互连通,所述培养腔体(10)右侧的输气管(12)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上串联有电磁阀(7)和气体单向阀(13);

所述杀菌箱(3)的左侧通过进气管(5)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管(5)贯穿培养箱本体(1)的左壁,且进气管(5)上串联有电磁阀(7),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

所述培养箱本体(1)对应杀菌箱(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防护门(16),且培养箱本体(1)对应培养腔体(10)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防护门(20),所述第一防护门(16)和第二防护门(20)均通过合页铰链(17)与培养箱本体(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培养用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4)设置有六个,且紫外灯(4)均与支撑架(2)的中间部位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架(2)设置有三个,且支撑架(2)之间等间距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培养用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体(10)的前侧设置有培养腔体密封门(18),所述培养腔体密封门(18)上开设有观察窗(19),且培养腔体密封门(18)通过合页铰链(17)与培养箱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培养腔体(10)、培养腔体密封门(18)和观察窗(19)均设置有三个,且培养腔体(10)、培养腔体密封门(18)和观察窗(19)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培养用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体(10)左侧的输气管(12)上设置有五个分支,且所述培养腔体(10)左侧的输气管(12)上的抽气泵(6)靠近杀菌箱(3),所述培养腔体(10)左侧的输气管(12)上的电磁阀(7)设置有三个,且培养腔体(10)左侧的输气管(12)的下部与温湿度调节箱(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培养用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门(16)和第二防护门(20)上均设置有拉手(21),所述第二防护门(20)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器(22),所述控制器(22)的输出端与抽气泵(6)、电磁阀(7)和温湿度调节箱(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培养用的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杀菌箱和培养腔体,杀菌箱和培养腔体均设置在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培养腔体的左侧均通过输气管与杀菌箱的右侧相互连通,输气管上串联有抽气泵和电磁阀,杀菌箱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灯,培养腔体的右侧均通过输气管连通到外界,培养腔体的上部内壁和下部内壁均设置有空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支撑架能够用于存放培养基,紫外灯能够对培养基进行杀菌,不用另外准备杀菌装置,设置的空腔和通气孔将进气和出气的路径完全隔开,从上方进气逐渐的将培养腔体中的气体挤压,通过培养腔体下部的通气孔和空腔到达输气管,并在出气管上串联有气体单向阀,防止出气管中气体回流。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锋;李华锋;王春梅;吴兴兴;黄甫则;王云鹤;单庆益;易传辉;杨柳;杨帆;王晶;他富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05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