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衣烘干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7484发布日期:2020-08-28 15:05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衣烘干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子加工行业,设计一种包衣烘干一体机。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就是在种子表面均匀地包裹上一层药膜,药膜像衣服一样保护种子不受外界的侵害并且为种子提供营养,在种子播种到地下后,逐渐溶解的药膜会持续的为种子提供养分并防虫害。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减少人工成本,种子包衣机应运而生。

如图1所示,传统包衣机具有自带称重功能的计量仓,以及用于种子和药剂混合的包衣釜1,该包衣釜1为由包衣盘101,雾化盘102和导流板103组成的圆柱形腔体。计量仓称重后的种子由包衣釜1顶部进料口排入包衣釜1内,种子进入包衣釜1后,在包衣釜1底部安装的可旋转包衣盘101带动下开始沿着包衣釜1的筒壁做回转运动,并在包衣釜1侧壁面上安装的导流板103作用下做上下翻滚,使包衣釜内种子流内外侧的种子交换位置。药剂通过包衣釜底部中心安装的高速旋转的雾化盘102后,射向周围的种子,包裹在种子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混和搅拌后,包衣后的种子由排料口排出。此时计量仓已经称重完成下一批待包衣的种子,待包衣釜1内包衣后的种子排空后,计量仓再次将称重好的待包衣的种子排入包衣釜1内,循环加工。

但有些种子包衣时所需药剂的药量大,而种子所需药剂大部分为液体药剂,包衣后种子所含表面水含量更高,造成了种子易粘连,结块,且流动性不好。用输送设备传输时,容易粘连设备;用包装设备计量装袋时,容易造成计量不准确。种子为了能够安全的储存和运输,防止种子霉变和发芽,需要对包衣种子的含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包衣完后需要对种子进行晾晒或者烘干,将种子水分降低到安全线以下。

现有包衣机均未能在包衣完成后直接对种子进行水分含量降低处理,需在包衣机后配置烘干设备,但此种配置设备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衣烘干一体机,在现有包衣机上加装风机实现包衣釜内包衣后种子的烘干,同时设计可转动导流板与可升降的补风圈,实现包衣釜内种子包衣与烘干功能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包括包衣釜、包衣盘、雾化盘、可回转导流板、补风圈与风机;其中包衣盘安装于包衣釜底部,由电机驱动转动;雾化盘安装于包衣釜底部中心位置;可回转导流板安装于包衣釜侧壁位置。

所述风机通过进风管道与包衣釜底部设计的风道连通。补风圈为环形挡板,设置于包衣釜底部,由安装于包衣釜外壁的补风圈气缸驱动上下移动。在补风圈下降至极限位置时,包衣盘顶面外缘周向上与包衣釜内壁间存在间隙。在补风圈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时,补风圈顶边内缘周向上与包衣盘顶边外缘相接。

所述可回转导流板为两块弧形板,外凸面朝向包衣釜内壁,分别由两个导流板气缸驱动两块可回转导流板横向转动。在两个导流板气缸输出端收缩至极限位置时,两个可回转导流板侧边与包衣釜筒壁相接。在两个导流板气缸的输出端伸长至极限位置时,两个可回转导流板与包衣釜内壁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通过导流板转动改变导流板在包衣烘干一体机运行的不同阶段与包衣釜筒壁间形成不同的角度,使得在包衣时可提高包衣膜的均匀度,在烘干时热风可均匀的吹透所有种子;同时设计可升降补风,通过控制补风圈升降实现在包衣机中进行烘干。

2、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有效解决在烘干过程中无法形成稳定的物料层,导致种子下落到下腔体中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不再需要在传统包衣机后额外配置烘干设备,达到降低设备及人工成本,节省场地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包衣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进行种子包衣作业时补风圈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进行种子烘干作业时补风圈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中可回转导流板及其驱动气缸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进行种子包衣作业时可回转导流板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进行种子烘干作业时可回转导流板位置示意图。

图中:

1-包衣釜101-包衣盘102-雾化盘

103-导流板2-风机3-补风圈

4-可回转导流板5-风机支架6-进风管道

7-补风圈气缸8-导流板气缸9-气缸仓

10-补风圈连接销11-摇臂12-导流板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衣烘干一体机,对现有包衣机进行改进,包括加装风机2、设计补风圈3以及可回转导流板4,如图2所示。

所述风机1安装于与包衣釜支架相接的风机支架5上,出风端通过进风管道6连接包衣釜1底部,同时通过包衣釜1底部设计的环形风道,使进风管道与包衣釜1内部连通。由此风机1通过环形风道向包衣釜1内送风。

所述补风圈3为环形挡板,同轴设置于包衣釜1底部,外壁周向上与包衣釜1内壁间间隙配合,可通过补风圈气缸7带动补风圈3上下移动。

上述补风圈气缸7周向等角度间隔布置于包衣釜1的外壁上,轴向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缸体座固定于包衣釜1外壁上。如图3所示,补风圈3上安装有水平布置连接销10,该连接销10穿过包衣釜1外壁上的垂直方向条形孔后与补风圈气缸7输出端固定。由此,通过控制周向上的补风圈气缸7输出端同步伸缩,即可带动补风圈3实现上下移动;同时,通过包衣釜1外壁上的条形孔对补风圈3上下移动限位。

在设计上述补风圈3的同时,设计包衣釜1内安装的包衣盘顶面外径小于包衣釜1内径,使包衣盘101顶面外缘周向上与包衣釜1内壁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宽度等于补风圈3的厚度。由此,当补风圈3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时,补风圈3顶边内缘周向上与包衣盘101顶边外缘相接,此时包衣釜1内包衣盘101上方空间处于密闭状态,可进行种子包衣作业,如图4所示。当补风圈3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补风圈3顶边内缘周向上与包衣盘101顶边外缘间存在环形空隙,该空隙作为风机1送风口。此时风机1通过该空隙向包衣釜1内部送风,可进行包衣后种子烘干作业,如图3所示。

上述补风圈3顶面为斜面,向内倾斜,同时设计包衣盘101顶面外缘外壁为竖直面,使得补风圈3上移至极限位置时,该斜面可与包衣盘101内壁相接且共面;保证每一粒种子在包衣釜内运动流畅。

所述可回转导流板4为两块,采用弧形板,与现有包衣机中导流板103相同,与包衣釜1内壁间设计为分体式。两块可回转导流板4外凸面朝向包衣釜1内壁,分别通过两个导流板气缸8带动两块可回转导流板4横向转动,如图5所示。

上述可回转导流板气缸8设置于包衣釜1内部上方固定安装的气缸仓9内,通过气缸仓9保护导流板气缸8。令两个导流板气缸8分别为a缸与b缸;则a缸与b缸轴线平行,且输出端反向设置,缸体固定于气缸仓9底面。a缸与b缸的输出端端部铰接水平设置的摇臂11,摇臂11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轴接竖直设置的导流板连接销12;由导流板连接销12分别穿过气缸仓9底面与两个可回转导流板3顶部固定,且固定位置位于靠近可回转导流板3侧边。由此,通过控制两个导流板气缸8输出端伸缩,可驱动两个可回转导流板4绕导流板连接销12轴线反向转动。当两个导流板气缸8输出端收缩至极限位置时,两个可回转导流板4侧边与包衣釜1筒壁相接,且相接位置轴对称,且可回转导流板上过可回转导流板与包衣釜相接侧边的切线,与包衣釜内壁上过该侧边的切线间成30度,此时可回转导流板4为包衣工作状态,可进行种子包衣作业,如图6所示。当两个导流板气缸8的输出端伸长至极限位置时,两个可回转导流板4与包衣釜1内壁分离,此时可回转导流板4为烘干状态,可进行种子烘干作业,如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衣烘干一体机,在进行种子包衣时,通过补风圈气缸7控制补风圈3上移,使包衣釜1内密闭;同时通过导流板气缸8控制可回转导流板4外侧边与包衣釜1内壁相接,使种子可沿着包衣釜1的内壁做回转运动,经过可回转导流板4时,种子转动方向被可回转导流板4改变,种子上下翻滚,种子流内外侧种子互换位置,雾化的药剂便可包裹到所有种子表面;通过可回转导流板4可达到增加不同种子个体间的接触面积、包衣更加均匀的目的。

在进行种子烘干时,通过补风圈气缸7控制补风圈3下移,使补风圈3顶边内缘周向上与包衣盘101顶边外缘间产生空隙;同时通过导流板气缸8控制可回转导流板4外侧边与包衣釜1内壁分离并平行。此时,开启风机2,由风机2输出的热风通过环形风道均匀的向上吹入包衣釜1内,使种子沿着包衣釜1内壁做回转运动,不再上下翻滚,形成稳定的种子流;由此通过可回转导流板4可使种子形成稳定的物料层,使下腔体内的热风能够全面且均匀的穿透种子层,避免由于热风不均的与种子层接触,造成热量损失和烘干效率降低;从而导致种子下落到下腔体内的现象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