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3167发布日期:2020-07-31 20:3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日,顶楼由于缺乏绿化,长时间的暴晒会导致房间温度过高,夏季的楼顶温度基本在37―40度之间。而对楼顶进行适当的绿化改造,不仅能够增强楼顶的隔热保温作用,还会起到“冬暖夏凉”的良好温度调节作用。

现有技术中,用于建筑物顶层绿化的建筑结构,在浇灌绿植时,往往不能把控好浇灌的水量,导致出现水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这样会影响绿植的正常生长,且下雨天的时候雨水无法排出,导致雨水出现堆积的情况,这样则不利于绿植的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其可以有效的防止种植槽内的水量过多,影响了绿化植物的生长,下雨天时也可避免水量堆积过多的现象发现,且能够全面的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有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包括绿化板,所述绿化板的上侧设置有用于种植绿化植物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开口处位置设置保水层,所述种植槽的左右两内侧均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绿化板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位于种植槽的正下方,两个所述过滤槽和储水腔之间均设置有溢流流道,所述绿化板的上侧设置有洒水机构。

优选地,所述保水层采用透气渗水薄膜材料。

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槽内部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由内至外依次由粗砂层、细砂层、卵石层构成。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侧壁采用网格状结构,所述筒体采用不锈钢材质所制。

优选地,所述洒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水腔内侧的微型水泵,所述绿化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洒水管,所述洒水管的内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洒水管和微型水泵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溢流流道呈l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当浇灌的水量漫过溢流孔的高度位置时,则可以通过粗砂层、细砂层及卵石层的三次过滤,保证水质的纯净,可通过溢流孔流入储水腔的内部,这样能够避免种植槽内的水量过多,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下雨天时也可避免水量堆积过多的现象发现,有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

2、通过洒水机构的设置,利用微型水泵将储水腔内的水泵出,流入洒水管的内部通过喷头喷洒出来,能够全面的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大大的提高了浇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绿化板、2进水管、3种植槽、4洒水管、5保水层、6喷头、7溢流流道、8注水流道、9储水腔、10微型水泵、11过滤槽、12筒体、13粗砂层、14细砂层、15卵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包括绿化板1,绿化板1的上侧设置有用于种植绿化植物的种植槽3,种植槽3的开口处位置设置保水层5,种植槽3的左右两内侧均设置有过滤槽11,过滤槽1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绿化板1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9,储水腔9位于种植槽3的正下方,两个过滤槽11和储水腔9之间均设置有溢流流道7,绿化板1的上侧设置有洒水机构。

具体地,保水层5采用透气渗水薄膜材料,起到了透气渗水的效果,防止绿化植物在阳光照射时水分的散发,达到保水的作用,同时利于绿植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

具体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槽11内部的筒体12,筒体12的内部由内至外依次由粗砂层13、细砂层14、卵石层15构成,筒体12的设置方便过滤机构的设置安装,无需依次填充布置。

具体地,筒体12的侧壁采用网格状结构,筒体1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网格状结构的设置不会影响水的流动,且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能。

具体地,洒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水腔9内侧的微型水泵10,绿化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洒水管4,洒水管4的内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头6,洒水管4和微型水泵10之间通过进水管2连接,进水管2远离洒水管4的一端贯穿绿化板1的上侧延伸至储水腔9的内部。

具体地,溢流流道7呈l形结构。

浇灌时,利用微型水泵10将储水腔9内部的水泵入进水管2的内部,经进水管2流入洒水管4的内部并通过喷头6喷洒出来,能够全面的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当浇灌的水量漫过溢流孔7的高度位置时,则可以通过粗砂层13、细砂层14及卵石层15的三次过滤,保证水质的纯净,可通过溢流孔7流入储水腔9的内部,这样能够避免种植槽3内的水量过多,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下雨天时也可避免水量堆积过多的现象发现,有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包括绿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板(1)的上侧设置有用于种植绿化植物的种植槽(3),所述种植槽(3)的开口处位置设置保水层(5),所述种植槽(3)的左右两内侧均设置有过滤槽(11),所述过滤槽(1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绿化板(1)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9),所述储水腔(9)位于种植槽(3)的正下方,两个所述过滤槽(11)和储水腔(9)之间均设置有溢流流道(7),所述绿化板(1)的上侧设置有洒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层(5)采用透气渗水薄膜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槽(11)内部的筒体(12),所述筒体(12)的内部由内至外依次由粗砂层(13)、细砂层(14)、卵石层(15)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2)的侧壁采用网格状结构,所述筒体(12)采用不锈钢材质所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水腔(9)内侧的微型水泵(10),所述绿化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洒水管(4),所述洒水管(4)的内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头(6),所述洒水管(4)和微型水泵(10)之间通过进水管(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流道(7)呈l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包括绿化板,所述绿化板的上侧设置有用于种植绿化植物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开口处位置设置保水层,所述种植槽的左右两内侧均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绿化板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位于种植槽的正下方,两个所述过滤槽和储水腔之间均设置有溢流流道。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防止种植槽内的水量过多,影响了绿化植物的生长,下雨天时也可避免水量堆积过多的现象发现,且能够全面的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有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路晓明;王桂玲;王璞;张盼盼;李敏;曹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