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打籽抖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0938发布日期:2020-10-30 21:0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打籽抖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籽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打籽抖动结构。



背景技术:

带壳农作物(如菜籽、黄豆和绿豆等)在收获后,需要进行去壳,现有技术中的去壳设备体积较大,适合大规模农作物的收获操作。现有的打籽机在打籽时将植物的根茎一同粉碎,而后通过内部的抖动结构,将籽粒与轻质的农作物茎叶分离,从而实现打籽过程。现有的抖动结构通常采用振动电机配合过滤网,在抖动过程中,由于滤网受到的振动较为强烈,固定的螺钉容易松动,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打籽抖动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往复运动,配合带齿的抖动杆抖动农作物,抖动过程振动小,运动稳定性好,方便后期维护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打籽抖动结构,包括等距水平分布的若干根抖动杆、承载所述抖动杆的承载结构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抖动杆沿所述承载结构水平往复运动,所述抖动杆的一端水平贯穿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所有的所述抖动杆,且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所述驱动部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承载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承载架均设置于所述抖动杆底部,所述抖动杆上设置有配合所述承载架的抖动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抖动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抖动杆上的螺栓,所述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抖动杆底部,且其下端竖直贯穿所述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成型有配合该螺栓水平滑动的腰型孔。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通过抖动盒连接所述连杆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抖动盒包括盒体、齿架和复位弹簧,所述齿架包括主动架和从动架,且主动架所述驱动部连接,从动架与所述连杆连接,且主动架与从动架之间设置有齿轮,两者分别与该齿轮通过齿条啮合且分别位于该齿轮中心轴的两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主动架与所述从动架之间,且其轴线沿所述主动架的运动方向分布,所述主动架与从动架的相对侧各设置有一根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弹簧定位板,所述复位弹簧位于两块所述弹簧定位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偏心轮,初始状态下,所述主动架端部在所述复位弹簧推力的作用下与所述偏心轮相接。

作为优选,每条所述抖动杆顶部均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抖动齿。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推动齿架进行动作,配合复位弹簧推动齿架复位后,可通过连杆带动抖动杆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对其上的农作物进行水平抖动,减少了设备所受的振动,提高了抖动结构运动的稳定性;

2、采用水平往复抖动的运动方式,较传统的振动结构稳定性好,方便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机架;2、压合部;3、打籽抖动部;31、驱动部;31a、电机;31b、偏心轮;32、抖动盒;32a、盒体;32b、齿架;32c、齿轮;32d、复位弹簧;33、支撑架;34、抖动杆;35、承载架;36、连杆;4、筛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打籽抖动结构,包括等距水平分布的若干根抖动杆34、承载抖动杆34的承载结构和驱动部31,驱动部31用于驱动抖动杆34沿承载结构水平往复运动,抖动杆34的一端水平贯穿设置有连杆36,连杆36贯穿所有的抖动杆34,且与驱动部31连接;驱动部3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接连杆36的两端,驱动部31通过连杆36带动抖动杆34抖动后,可对抖动杆34顶部放置的农作物进行抖动,从而在农作物碾压过程中辅助其籽粒掉落;打籽机包括机架1,该抖动结构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打籽抖动部3下方设置有农作物籽粒的筛分结构4,打籽抖动部3顶部设置有碾压农作物的压合部2,农作物置于打籽抖动部3上方后,在压合部2的碾压下抖动,从而将农作物的籽粒抖落,经过筛分结构4筛分,去除杂质,落入机架1上设置的收集箱内收集。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承载结构包括承载架35和支撑架33,支撑架33与承载架35均设置于抖动杆34底部,抖动杆34上设置有配合承载架35的抖动连接部;抖动连接部为设置于抖动杆34上的螺栓,销轴固定设置于抖动杆34底部,且其下端竖直贯穿承载架35,承载架35上成型有配合该螺栓水平滑动的腰型孔,在抖动杆34水平抖动过程中,螺栓始终在腰型孔内滑动,可对抖动杆34端部进行限位,防止其脱落和偏斜;

驱动部31通过抖动盒32连接连杆36端部;抖动盒32包括盒体32a、齿架32b和复位弹簧32d,齿架32b包括主动架和从动架,且主动架驱动部31连接,从动架与连杆36连接,且主动架与从动架之间设置有齿轮32c,两者分别与该齿轮32c通过齿条啮合且分别位于该齿轮32c中心轴的两侧,弹簧位于主动架与从动架之间,且其轴线沿主动架的运动方向分布,主动架与从动架的相对侧各设置有一根连接复位弹簧32d的弹簧定位板,复位弹簧32d位于两块弹簧定位板之间;驱动部31包括电机31a和偏心轮31b,初始状态下,主动架端部在复位弹簧32d推力的作用下与偏心轮31b相接,电机31a通电转动后,偏心轮31b转动,由于电机31a固定,且主动架端部与偏心轮31b相接,在偏心轮31b旋转至距其旋转轴心最远出的边沿与主动架相接时,弹簧处于最大的压缩状态,主动架的正向动到达极限,同时从动架的反向运动到达极限,在偏心轮31b继续转动过程中,弹簧反向推动主动架回弹,同时从动架沿正向运动,直至偏心轮31b表面距旋转轴心最近出于主动架相接,从动架的正向运动到达极限,如此往复,即可驱动从动架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进而通过连杆36带动抖动杆34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在抖动杆34顶部承载农作物后形成抖动动作。每条抖动杆34顶部均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抖动齿,设置抖动齿后,可在抖动过程中与农作物咬紧,减少农作物与抖动杆34的相对滑动,从而增加作用于农作物的抖动力,方便籽粒的脱粒。

通过电机31a带动偏心轮31b旋转,推动齿架32b进行动作,配合复位弹簧32d推动齿架32b复位后,可通过连杆36带动抖动杆34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对其上的农作物进行水平抖动,减少了设备所受的振动,提高了抖动结构运动的稳定性;采用水平往复抖动的运动方式,较传统的振动结构稳定性好,方便后期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