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2344发布日期:2020-09-23 01:5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1]

以往,作为联合收割机,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驾驶部(在文献中为“驾驶部〔7〕”),设于行驶机体的机体左右方向的一侧,且具有驾驶座椅(在文献中为“驾驶座椅〔7a〕”)和相对于驾驶座椅设于机体左右方向的另一侧的侧面板(在文献中为“罩构件〔117〕”);以及发动机室,设于驾驶部的下方,且容纳发动机(在文献中为“发动机〔8〕”)。此外,还已知有具备对发动机的排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排气处理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2]

以往,作为联合收割机,已知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驾驶部(在文献中为“驾驶操纵部〔13〕”),具有驾驶座椅(在文献中为“驾驶座椅〔14〕”)和相对于驾驶座椅设于机体左右方向的一侧的侧面板(在文献中为“侧面板〔29〕”);发动机室(在文献中为“发动机罩〔27〕的内部”),设于驾驶部的下方,且容纳发动机(在文献中为“柴油发动机〔15〕”)和对发动机的排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排气净化装置(在文献中为“排气处理装置〔33〕”);收割部(在文献中为“收割部〔18〕”),设于驾驶部的前方,并且收割植立谷秆;以及脱粒装置(在文献中为“脱粒装置〔19〕”),设于收割部的后方,并且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490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9703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1]

与背景技术[1]对应的技术问题如下。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在设置排气净化装置的情况下,发动机室内的余富空间有限,难以将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于发动机附近。

鉴于上述状况,希望一种能容易地将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于发动机附近的联合收割机。

[2]

与背景技术[2]对应的技术问题如下。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排气净化装置的左侧部向左方的外部露出。因此,特别是由于排气净化装置是高温的装置,因此存在发动机室内的噪声、热气绕入驾驶部内的隐患。

鉴于上述状况,希望一种发动机室内的噪声、热气难以绕入驾驶部内的联合收割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

与课题[1]对应的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驾驶部,设于行驶机体中机体左右方向的一侧,并且具有驾驶座椅和相对于所述驾驶座椅设于机体左右方向的另一侧的侧面板;以及发动机室,设于所述驾驶部的下方,并且容纳发动机和对所述发动机的排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排气净化装置,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以其长尺寸方向沿着机体前后方向的姿势设于所述侧面板的下方且设于所述发动机的上方,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将由所述排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后的排气排出,所述排气管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外周部朝向上方延伸。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够利用侧面板与发动机之间的空间容易地将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于发动机附近。此外,来自排气管的排气能在机体的尽量高的位置被排出,以便地上的操作者、植立谷秆不会受到从排气管排出的排气影响。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气管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外周部向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另一侧引出,朝向上方延伸。

根据本特征结构,方便使排气管经过行驶机体中机体左右方向的中央侧(例如,脱粒装置与谷粒储存部之间)。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具备罩,所述罩从相对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另一侧覆盖所述侧面板的下方空间。

根据本特征结构,发动机室内的噪声、热气被罩遮挡,能使发动机室内的噪声、热气不会从侧面板的下方空间中相对于排气净化装置的机体左右方向的另一侧绕入驾驶部内。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以与所述侧面板中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侧端相比向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突出的状态设置,俯视观察时,所述罩中位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横向相邻的位置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向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另一侧隆起,本联合收割机具备顶板,所述顶板从上方覆盖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中突出的部分。

根据本特征结构,即使在侧面板的下方余富空间小的情况、排气净化装置为大型装置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使排气净化装置突出来容易地将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于侧面板与发动机之间。此时,通过罩隆起,排气净化装置中突出的部分不会与罩干渉。此外,来自排气净化装置中突出的部分的热气被顶板遮挡,能使来自排气净化装置中突出的部分的热气不会绕入驾驶部内。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罩被配置为可拆装。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够容易地将罩卸下来进行排气净化装置、发动机室内部的维护。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具备:上框体,支承所述侧面板;下框体,位于比所述排气净化装置靠下侧并且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以及纵框体,相对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在机体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另一侧并且以在侧视观察时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重叠的状态跨于所述上框体和所述下框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纵框体被配置为可拆装。

根据本特征结构,上框体和下框体由纵框体连结,能提高框体构造的刚性。此外,通过卸下纵框体,能容易地进行排气净化装置、发动机室内部的维护。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纵框体的上端部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上框体,并且所述纵框体的下端部可拆装地固定于从所述下框体朝向下方延伸的支撑件。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够将支撑件设于不易妨碍下框体的下方的位置。此外,通过支撑件确保了纵框体的固定量,能可靠地固定纵框体。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具备:脱粒装置,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谷粒储存部,与所述脱粒装置横向并列地设置并且储存脱粒处理后的谷粒;以及工作状态切换装置,在适当的定时切换多个工作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切换装置设于所述脱粒装置与所述谷粒储存部之间。

根据本特征结构,无需为了切换工作装置的工作状态而针对每个工作装置来设置切换装置,能简化对工作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的结构。此外,能利用脱粒装置与谷粒储存部之间的空间容易地配置作业状态切换装置。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气管以经过所述工作状态切换装置的上方的方式设置。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利用工作状态切换装置的上方的空间容易地配置排气管。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工作状态切换装置的后方设有燃料箱。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利用工作状态切换装置的后方的空间容易地配置燃料箱。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气管以经过所述燃料箱的上方的方式设置。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利用燃料箱的上方的空间容易地配置排气管。

[2]

与课题[2]对应的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驾驶部,具有驾驶座椅和相对于所述驾驶座椅设于机体左右方向的一侧的侧面板;发动机室,设于所述驾驶部的下方,并且容纳发动机和对所述发动机的排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排气净化装置;收割部,设于所述驾驶部的前方并且收割植立谷秆;以及脱粒装置,设于所述收割部的后方并且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以与所述侧面板中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一侧的侧端相比向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一侧突出的状态设置在所述侧面板的下方,所述联合收割装置具备罩,所述罩从上方和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一侧覆盖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中突出的部分。

根据本特征结构,排气净化装置中突出的部分被罩从上方和机体左右方向的一侧覆盖。由此,即使发动机室内的噪声、排气净化装置等的热气要绕入驾驶部内也会被罩遮挡,发动机室内的噪声、热气难以绕入驾驶部内。此外,能使周围的构件等不与排气净化装置接触。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罩以所述罩的前端位于比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前端靠前侧且所述罩的后端位于比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后端靠后侧的方式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

根据本特征结构,排气净化装置的前后整个长度由罩覆盖,排气净化装置的热等更难以绕入驾驶部内。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罩具有:向上延伸部,从所述侧面板的上表面朝向上方延伸;以及向下延伸部,从所述向上延伸部的上端部朝向下方延伸。

根据本特征结构,通过向上延伸部和向下延伸部,能形成比侧面板的上表面高的部分,能使罩的遮音性、遮热性提高。例如,在驾驶部的横向上通常设有将收割谷秆输送至脱粒装置的输送装置,而该输送装置的驱动音难以绕入驾驶部内。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具备侧部罩,所述侧部罩从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一侧覆盖所述侧面板的下方空间中比所述排气净化装置靠前侧的部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以与所述侧部罩相比向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一侧突出的状态设置,正面观察时,在所述罩与所述侧部罩之间形成有间隙。

根据本特征结构,即使发动机室内的噪声、热气要从侧面板的下方空间中比排气净化装置靠前侧的部分绕入驾驶部内也会被侧部罩遮挡,发动机室内的噪声、热气更难以绕入驾驶部内。此外,外部的空气会从罩与侧部罩之间的间隙被引入发动机室内,能进行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排气净化装置的冷却。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具备:纵框体,沿着所述侧部罩的后端部向上下方向延伸;以及支撑件,从所述纵框体朝向机体左右方向的所述一侧延伸,所述罩支承于所述支撑件。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通过由纵框体和支撑件实现的简易的结构来创造出罩与侧部罩之间的间隙。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罩的前部在侧视观察时与所述侧部罩的后部重叠。

根据本特征结构,通过使罩的前部与侧部罩的后部的重叠部分,外部的尘埃难以从罩与侧部罩之间的间隙进入发动机室内。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具备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将由所述排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后的排气排出,所述排气管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后部朝向后方延伸,所述罩覆盖所述排气管的排气上游侧端部。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使周围的构件等不与排气管中排气温度高的排气上游侧端部接触。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在所述排气管的排气上游侧端部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导入所述排气管的内部的外部空气导入部,所述罩覆盖所述外部空气导入部。

根据本特征结构,外部的尘埃难以从外部空气导入部进入排气管的内部。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具备后支柱,所述后支柱立起设置于机体框架并且支承所述侧面板的后部,所述罩的后部支承于所述后支柱。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利用后支柱来作为对罩进行支承的构件,并且能可靠地对罩进行支承。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具备连结框架,所述连结框架连结所述脱粒装置和所述后支柱,所述罩的后部支承于所述连结框架。

根据本特征结构,后支柱经由连结框架与脱粒装置连结,提高后支柱的稳定性。此外,罩被更可靠地支承。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具备:脱粒传动机构,经由传动带将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脱粒装置;以及脱粒离合器,对由所述脱粒传动机构实施的向所述脱粒装置的动力传递进行接通/切断,所述脱粒传动机构设于所述连结框架的下方,所述脱粒离合器具有:张力轮,能够与所述传动带接触;张力臂,支承所述张力轮并且能够上下摆动;以及张力弹簧,对所述张力臂向上方摆动施力,以使所述张力轮与所述传动带接触,所述张力弹簧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支承于所述连结框架。

发明效果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利用连结框架来作为支承张力弹簧的构件,且能可靠地支承张力弹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以下至图24为止均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

图2是表示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脱粒装置的左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联合收割机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

图5是表示驾驶室的左视图。

图6是表示驾驶室的俯视剖视图。

图7是表示驾驶室和发动机室的后视剖视图。

图8是表示驾驶室和发动机室的右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离合器切换杆的左视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离合器切换杆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离合器切换杆的后视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离合器切换装置及离合器切换装置的周边构造的右视图。

图13是表示离合器切换装置及离合器切换装置的周边构造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离合器切换装置及离合器切换装置的周边构造的后视图。

图15是表示离合器切换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离合器切换装置的右视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离合器切换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控制块的图。

图19是表示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的旋转位置的图。

图20是表示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的旋转位置与收割离合器、谷粒排出离合器以及脱粒离合器的状态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2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驾驶部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驾驶部的左视图。

图2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离合器切换杆的左视剖视图。

图2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别实施方式的离合器切换杆的后视剖视图。

图2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以下至图29为止均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6是表示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驾驶部的左视图。

图28是表示驾驶部的俯视图。

图29是表示驾驶部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箭头f的方向设为“机体前侧”(参照图1和图2),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机体后侧”(参照图1和图2),将箭头l的方向设为“机体左侧”(参照图2),将箭头r的方向设为“机体右侧”(参照图2)。

〔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

图1和图2中示出了普通型联合收割机。本联合收割机是对收割谷秆的整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联合收割机(整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本联合收割机具备机体框架1和履带行驶装置2。在行驶机体的前方设有收割植立谷秆的收割部3。收割部3具备:耙拢卷筒4,耙入植立谷秆;收割刀5,切断植立谷秆;以及耙拢搅龙6,耙入收割谷秆。

在行驶机体的前部的右侧设有驾驶室7。驾驶室7具备:驾驶部8,供驾驶员搭乘;以及驾驶室9,覆盖驾驶部8。在驾驶部8的下方设有发动机室er。发动机室er中容纳有发动机e或排气净化装置10、冷却风扇11、散热器12(参照图7)。在收割部3的后方设有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13。跨于收割部3和脱粒装置13设有将收割谷秆向脱粒装置13输送的进料器14。储存脱粒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储存箱15与脱粒装置13横向并列地设置。谷粒储存箱15被配置为能够以跨于作业位置和维护位置的方式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心z1摆动开闭。在脱粒装置13的后部与谷粒储存箱15的后部之间设有燃料箱16。

设有将谷粒储存箱15内的谷粒排出至外部的谷粒排出装置17。在谷粒排出装置17具备:纵输送部18,朝向上方输送谷粒储存箱15内的谷粒;以及横输送部19,朝向机体外侧输送来自纵输送部18的谷粒。谷粒排出装置17被配置为能够绕纵输送部18的轴心z1回转。纵输送部18的下端部与谷粒储存箱15的底部连通连接。横输送部19中纵输送部18侧的端部与纵输送部18的上端部连通连接,并且被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纵输送部18的上端部。

设有对来自发动机e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器t。在变速器t具备作为主变速装置的液压无级变速装置(hst)20和变速箱21(参照图4)。变速箱21中容纳有齿轮式的副变速装置等。

〔脱粒装置〕

如图3所示,在脱粒装置13的上部形成有脱粒室22。在脱粒室22,以能够绕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心y1旋转的方式设有脱粒筒23。在脱粒筒23的下方设有承接网24。在脱粒装置13的下部设有:摆动分选装置25,对分选对象物进行摆动分选;风车26,将分选风输送至摆动分选装置25;一次回收部27,回收一次物的谷粒(单粒化谷粒等);以及二次回收部28,回收二次物的谷粒(带枝梗谷粒等)。在一次回收部27设有向右方输送一次物的谷粒的一次螺旋输送器29。在二次回收部28设有向右方输送二次物的谷粒的二次螺旋输送器30。一次螺旋输送器29和二次螺旋输送器30在机体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一次螺旋输送器29和二次螺旋输送器30被配置为能够从脱粒装置13的右侧部卸下,在使谷粒储存箱15位于维护位置的状态下,能从脱粒装置13的右侧部抽出一次螺旋输送器29和二次螺旋输送器30。在脱粒装置13的右侧部设有:纵输送装置31,朝向谷粒储存箱15向上方输送来自一次螺旋输送器29的一次物的谷粒;以及二次回送装置32,向摆动分选装置25的前部回送来自二次螺旋输送器30的二次物的谷粒。

〔动力传递路径〕

如图4所示,设有经由传动带将发动机e的驱动力传递至hst20的行驶传动机构34。发动机e的驱动力由hst20和所述副变速装置变速后被传递至履带行驶装置2。

设有经由传动带35将发动机e的驱动力传递至谷粒排出装置17的谷粒排出传动机构36。设有对由谷粒排出传动机构36实施的向谷粒排出装置17的动力传递进行接通/切断的谷粒排出离合器37。谷粒排出离合器37由皮带张紧式离合器构成。

设有经由传动带38将发动机e的驱动力传递至风车26的脱粒传动机构39。设有对由脱粒传动机构39实施的向风车26的动力传递进行接通/切断的脱粒离合器40。脱粒离合器40由皮带张紧式离合器构成。

设有将风车26的动力传递至一次螺旋输送器29和二次螺旋输送器30的带传动机构41。设有将一次螺旋输送器29的动力传递至纵输送装置31的锥齿轮传动机构42。设有将二次螺旋输送器30的动力传递至二次回送装置32的链式传动机构43和锥齿轮传动机构44。

设有将风车26的动力传递至中继轴45的带传动机构46。设有将中继轴45的动力传递至脱粒筒23和中继轴47的锥齿轮传动机构48。设有经由传动带49将中继轴45的动力传递至进料器14的收割传动机构50。设有对由收割传动机构50实施的向进料器14的动力传递进行接通/切断的收割离合器51。收割离合器51由皮带张紧式离合器构成。

〔驾驶室〕

如图5至图8所示,在驾驶室9具备:车顶部52、前窗玻璃53、侧玻璃54、后窗玻璃55以及乘降门56。在驾驶部8具备:驾驶座椅57、前面板58、侧面板59以及谷粒排出操作部60。在前面板58设有转向杆61、仪表盘62。转向杆61进行行驶机体的转向操作、收割部3的升降操作等操作。

在驾驶部8的前部设有前罩63。在驾驶部8的左侧部的前部设有前支柱64。在驾驶部8的左侧部的后部设有后支柱65。跨于前支柱64和后支柱65设有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的下框体66。下框体66的前端部支承于前支柱64,并且下框体66的后端部支承于后支柱65。下框体66位于比排气净化装置10靠下侧。

谷粒排出操作部60设于驾驶座椅57的右后方。在谷粒排出操作部60设有:对谷粒排出离合器37进行向接通状态和切断状态的切换操作的离合器切换操作部、对谷粒排出装置17进行回转操作的回转操作部、对谷粒排出装置17(横输送部19)进行升降操作的升降操作部。

〔排气净化装置〕

排气净化装置10通过dpf(dieselparticulatefilter:柴油微粒过滤器)对发动机e的排气进行净化处理。排气净化装置10以其长尺寸方向沿着机体前后方向的姿势设于侧面板59的下方且设于发动机e的上方。排气净化装置10以比侧面板59的左端59a向左侧突出的状态设置在侧面板59的下方。排气净化装置10整体被顶板67从上方覆盖而不仅是排气净化装置10中突出的部分。排气净化装置10载置支承于发动机e的上部。排气净化装置10经由前侧和后侧的支撑件68与发动机e连结。

〔排气管〕

如图12至图14所示,设有将由排气净化装置10进行净化处理后的排气排出的排气管69。排气管69从排气净化装置10的外周部中左侧面的后部向左侧引出,朝向后上方延伸。排气管69以穿过脱粒装置13与谷粒储存箱15之间,详细而言穿过后述的离合器切换装置70和燃料箱16的上方的方式设置。在排气管69中,在连通连接于排气净化装置10的排气上游侧端部71与比排气上游侧端部71靠排气下游侧的部分72之间等形成有为了降低排气温度而向排气管69的内部导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部76。在驾驶室7和谷粒储存箱15与脱粒装置13之间于排气管69的上方设有前侧踏板77和后侧踏板78。

〔侧面板〕

如图5至图8所示,侧面板59相对于驾驶座椅57设于左侧。在侧面板59设有主变速杆79或副变速杆80、离合器切换杆81。在侧面板59的下方且在排气净化装置10的上方设有检测离合器切换杆81的操作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82。

主变速杆79是前后摆动操作式的杆,对hst20进行变速操作。副变速杆80是前后摆动操作式的杆,对所述副变速装置进行变速操作。主变速杆79和副变速杆80以主变速杆79位于左侧且副变速杆80位于右侧的方式横向并列地设置。即,主变速杆79相对于副变速杆80在机体左右方向上位于驾驶座椅57的相反侧。在此,将主变速杆79中从侧面板59的上表面突出的部分的突出长度设为l1,将副变速杆80中从侧面板59的上表面突出的部分的突出长度设为l2,则主变速杆79被配置为突出长度l1比突出长度l2长。

设有支承侧面板59的上框体83。在上框体83具备顶板67。顶板67设于排气净化装置10与位置检测传感器82之间,将排气净化装置10与位置检测传感器82之间上下分隔,并且从上方覆盖排气净化装置10整体而不仅是排气净化装置10中突出的部分。顶板67跨于侧面板59中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且跨于侧面板59中的左侧部和右侧部。

在侧面板59的下方空间中设有从前侧覆盖排气净化装置10的前罩135。侧面板59的下方空间通过前罩135被分隔为前侧空间和后侧空间(排气净化装置10所在侧的空间)。前罩135的上端部经由支撑件136支承于顶板67。

〔罩〕

设有相对于排气净化装置10从左侧覆盖侧面板59的下方空间的罩84。罩84以罩84的前端位于比侧面板59的前端靠前侧且罩84的后端位于比侧面板59的后端靠后侧的方式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在罩84的后部以不与排气管69中的排气上游侧端部71干渉的方式形成有缺口部84a。在罩84形成有与其他部分相比向左侧隆起的隆起部84b。即,俯视观察时,罩84中的位于排气净化装置10的横向相邻的位置的部分(隆起部84b)与其他部分相比向左侧隆起。

罩84被配置为:支承于上框体83和下框体66,可拆装于上框体83和下框体66。上框体83中对应于隆起部84b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向左侧突出下框体66中对应于隆起部84b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向左侧突出。罩84的上部通过螺栓85可拆装地固定于上框体83中的纵壁部83a。在下框体66设有从下框体66朝向上方延伸的支撑件86。罩84的下部通过螺栓87可拆装地固定于支撑件86。

〔纵框体〕

设有跨于上框体83和下框体66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框体88。纵框体88相对于罩84位于左侧,并且以在侧视观察时与罩84重叠的状态设置。即,纵框体88相对于排气净化装置10位于左侧,并且以在侧视观察时与排气净化装置10重叠的状态设置。纵框体88被配置为:支承于上框体83和下框体66,可拆装于上框体83和下框体66。纵框体88的上端部与罩84的上部一起通过螺栓8可拆装地固定于上框体83中的纵壁部83a。在下框体66设有从下框体66朝向下方延伸的支撑件89。纵框体88的下端部与下框体66的下端相比向下侧突出,并且通过螺栓90可拆装地固定于支撑件89。

〔离合器切换杆〕

如图9至图11所示,离合器切换杆81是前后摆动操作式的杆,是对收割离合器51和脱粒离合器40双方进行向接通状态和切断状态的切换操作的单一杆。离合器切换杆81被配置为能够位置变更为第一操作位置o1、第二操作位置o2以及第三操作位置o3。第一操作位置o1是使收割离合器51和脱粒离合器40双方呈接通状态的操作位置。第二操作位置o2是使收割离合器51呈切断状态且使脱粒离合器40呈接通状态的操作位置。第三操作位置o3是使收割离合器51和脱粒离合器40双方呈切断状态的操作位置。离合器切换杆81设于主变速杆79的后方。

离合器切换杆81被配置为能够绕沿机体左右方向延伸的摆动轴心x1前后摆动。离合器切换杆81具备:把手91、把手侧杆体92、支轴侧杆体93以及杆支轴94。把手侧杆体92通过带有弹簧(省略图示)的铰链95以能够左右摆动的方式连结于支轴侧杆体93。所述弹簧对把手侧杆体92向左侧摆动施力。在把手侧杆体92设有止动件92a,所述止动件92a与支轴侧杆体93抵接,限制把手侧杆体92向左侧的摆动。

〔摆动支承部〕

设有以能够绕摆动轴心x1摆动的方式支承离合器切换杆81的摆动支承部96。位置检测传感器82也支承于摆动支承部96。摆动支承部96在侧面板59的内部载置支承于顶板67的上面部。摆动支承部96由大致l字形的板材构成。在摆动支承部96具备沿着顶板67的基部97和相对于顶板67垂直或大致垂直的纵壁部98。基部97通过螺栓99固定于顶板67。在纵壁部98设有供杆支轴94插通的凸台部100。在纵壁部98的左侧部设有供位置检测传感器82装配的装配部101。

〔引导部〕

设有具有对离合器切换杆81进行引导的引导部102的杆引导件103。杆引导件103以左右跨于摆动支承部96的状态设置。在杆引导件103的左右两端部各自形成有脚部103a。脚部103a通过螺栓104固定于顶板67。引导部102设于杆引导件103中位于摆动支承部96的上方的部分。

引导部102具备直线部102a和进入部102b。直线部102a沿离合器切换杆81的摆动操作方向(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直线部102a中,与跨于第二操作位置o2和第三操作位置o3的区间的宽度b1相比,第一操作位置o1侧的区间的宽度b2更窄。

进入部102b具有以与直线部102a相连的状态供离合器切换杆81向与摆动操作方向交叉的方向(左方)进入的形状。进入部102b分别设于与第一操作位置o1对应的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o2对应的位置以及与第三操作位置o3对应的位置。把手侧杆体92在进入进入部102b的状态下被所述弹簧向进入进入部102b的一侧摆动施力,由此,离合器切换杆81被位置保持于各操作位置。

离合器切换杆81如上所述是前后摆动操作式的杆,被配置为在被预备操作后能够沿着直线部102a被前后摆动操作。具体而言,离合器切换杆81被配置为:在被进行了作为所述预备操作的使把手侧杆体92抵抗所述弹簧的施加力从进入部102b脱离的操作后,能够沿着直线部102a被前后摆动操作。由此,在离合器切换杆81被位置保持于各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无法沿着直线部102a对离合器切换杆81进行前后摆动操作,但通过抵抗所述弹簧的施加力向右侧摆动操作把手侧杆体92而使其从进入部102b脱离,能够沿着直线部102a对离合器切换杆81进行前后摆动操作。

在此,当在向右侧摆动操作了把手侧杆体92的状态下将离合器切换杆81从第三操作位置o3侧切换至第一操作位置o1时,把手侧杆体92与引导部102中的端部102c抵接而阻止离合器切换杆81向前侧摆动。因此,为了解除与引导部102中的端部102c的抵接,需要在稍向左侧摆动操作把手侧杆体92后向前侧摆动操作离合器切换杆81。

〔离合器切换装置〕

如图12至图17所示,设有离合器切换装置70,所述离合器切换装置70在适当的定时将收割离合器51、脱粒离合器40以及谷粒排出离合器37切换为接通状态和切断状态。离合器切换装置70在脱粒装置13与谷粒储存箱15之间设于比纵输送装置31靠后侧。离合器切换装置70在机体前后方向上设于一次螺旋输送器29与二次螺旋输送器30之间。离合器切换装置70设于谷粒储存箱15中的向下变窄形状部分15a的下方。换言之,离合器切换装置70以在俯视观察时与谷粒储存箱15重叠的状态设置。离合器切换装置70以在侧视观察时与二次回送装置32的基部重叠的状态设置。在脱粒装置13与谷粒储存箱15之间于离合器切换装置70的后方设有燃料箱16。

机体框架1具备:主框体1a,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横框体1b,以与主框体1a交叉的状态沿机体左右方向延伸。离合器切换装置70支承于主框体1a与横框体1b进行交叉的交叉部。在所述交叉部设有台板105,离合器切换装置70可拆装地载置支承于台板105。

离合器切换装置70具备:壳体106;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电动马达m;第一缆线109a、第二缆线109b、第三缆线109c;以及上盖110。第一臂107a、第一凸轮108a以及第一缆线109a与收割离合器51对应。第二臂107b、第二凸轮108b以及第二缆线109b与谷粒排出离合器37对应。第三臂107c、第三凸轮108c以及第三缆线109c与脱粒离合器40对应。

壳体106容纳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以及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由向上方开口的方箱形的构件构成。壳体106具备底部111、侧壁112。

在底部111中相对于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与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所在侧相反侧的部分(底部111的前部)形成有清扫口111a。清扫口111a是圆形的开口。设有对清扫口111a进行开闭的底盖113。在台板105中与底盖113对应的部分,以与底盖113不干涉的方式形成有缺口部105a。

在侧壁112具备:前壁部114、后壁部115、左侧壁部116以及右侧壁部117。在左侧壁部116的横向外侧部和右侧壁部117的横向外侧部分别设有将壳体106装配于台板105的装配部118。装配部118通过螺栓119可拆装地固定于台板105。在台板105的背面设有螺栓119用的螺母120(焊接螺母)。

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能够绕沿机体左右方向延伸的同一摆动轴心x2摆动,以沿摆动轴心x2方向并列的状态设置。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可相对旋转地支承于臂支轴121。臂支轴121以跨于侧壁112中在摆动轴心x2方向上相互对置的壁部(左侧壁部116和右侧壁部117)的方式设置。在臂支轴121连结有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各自的下端部。在臂支轴121设有将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分别定位于初始位置(缆线引出位置)的止动件122。臂支轴121和止动件122经由支撑件123连结。侧视观察时(参照图16),缆线引出位置的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呈稍稍前倾的倾斜姿势,由此,能够增大跨于缆线引出位置和缆线结束位置的行程s而兼用于多种机械。

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均由剖面形状为大致u字形的构件构成。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各自的上端部从壳体106向上方突出。在第一臂107a的上下中间部设有能够与第一凸轮108a接触的第一辊123a。在第二臂107b的上下中间部设有能够与第二凸轮108b接触的第二辊123b。在第三臂107c的上下中间部设有能够与第三凸轮108c接触的第三辊123c。

在第一臂107a的上端部连结有第一缆线109a中芯线的第一臂107a侧的端部。在第一缆线109a中芯线的收割离合器51侧的端部设有调整弹簧(省略图示),但在第一臂107a的上端部与第一缆线109a中芯线的第一臂107a侧的端部之间不设置调整弹簧。在第二臂107b的上端部连结有第二缆线109b中芯线的第二臂107b侧的端部。在第二缆线109b中芯线的谷粒排出离合器37侧的端部设有调整弹簧(省略图示),但在第二臂107b的上端部与第二缆线109b中芯线的第二臂107b侧的端部之间不设置调整弹簧。在第三臂107c的上端部连结有第三缆线109c中芯线的第三臂107c侧的端部。在第三缆线109c中芯线的脱粒离合器40侧的端部设有调整弹簧(省略图示),但在第三臂107c的上端部与第三缆线109c中芯线的第三臂107c侧的端部之间不设置调整弹簧。

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以与收割离合器51对应的第一臂107a和与脱粒离合器40对应的第三臂107c从摆动轴心x2方向的两侧夹着与谷粒排出离合器37对应的第二臂107b的状态支承于臂支轴121。即,第一臂107a支承于臂支轴121中与第二臂107b相比更靠近左侧壁部116的部分,并且第三臂107c支承于臂支轴121中与第二臂107b相比更靠近右侧壁部117的部分。

在此,通常,与收割离合器51对应的第一臂107a在拉扯第一缆线109a时作用于第一臂107a的力、与脱粒离合器40对应的第三臂107c在拉扯第三缆线109c时作用于第三臂107c的力比与谷粒排出离合器37对应的第二臂107b在拉扯第二缆线109b时作用于第二臂107b的力大。即,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中在拉扯第一缆线109a、第二缆线109b、第三缆线109c时作用的力越大的臂被支承于臂支轴121中越靠近左侧壁部116或者右侧壁部117的部分。

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能够绕与摆动轴心x2平行的沿机体左右方向延伸的同一旋转轴心x3旋转,以与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对应的方式,以沿旋转轴心x3方向并列的状态设置。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凸轮支轴124。凸轮支轴124跨于左侧壁部116和右侧壁部117地设置。在左侧壁部116和右侧壁部117分别设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凸轮支轴124的轴承125。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经由键126连结于凸轮支轴124。在第一凸轮108a的外周部形成有齿轮部。

在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分别形成有孔108aa、孔108ba、孔108ca。通过以使孔108aa、孔108ba、孔108ca的绕旋转轴心x3的位置重合的方式(换言之,以孔108aa、孔108ba、孔108ca在旋转轴心x3方向观察时重叠的方式)将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装配于凸轮支轴124,能够防止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相对于凸轮支轴124的误组装。

设有检测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27。在凸轮支轴124的右端部形成有供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27装配的装配槽124a。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27支承于右侧壁部117。在右侧壁部117设有供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27装配的装配部128。

在此,当如上所述将装配部128设于右侧壁部117时,需要以装配槽124a位于右侧的状态将凸轮支轴124装配于壳体106。当错误地以装配槽124a位于左侧的状态将凸轮支轴124装配于壳体106时,无法将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27装配于凸轮支轴124,由此,能注意到凸轮支轴124被左右颠倒地装配。

第一缆线109a联接第一臂107a和收割离合器51,跨于第一臂107a和收割离合器51地设置。第一缆线109a从第一臂107a的上端部朝向前方延伸,并且以经过第一凸轮108a的上方的状态朝向前方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缆线109b联接第二臂107b和谷粒排出离合器37,跨于第二臂107b和谷粒排出离合器37地设置。第二缆线109b从第二臂107b的上端部朝向前方延伸,并且以经过第二凸轮108b的上方的状态朝向前方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三缆线109c联接第三臂107c和脱粒离合器40,跨于第三臂107c和脱粒离合器40地设置。第三缆线109c从第三臂107c的上端部朝向前方延伸,并且以经过第三凸轮108c的上方的状态朝向前方沿水平方向延伸。

设有对第一缆线109a、第二缆线109b、第三缆线109c进行支承的支承部129。第一缆线109a中外线的第一臂107a侧的端部、第二缆线109b中外线的第二臂107b侧的端部、第三缆线109c中外线的第三臂107c侧的端部支承于支承部129。支承部129设于壳体106中相对于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与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所在侧相反侧的侧部(侧壁112的前部)的上表面。支承部129由大致l字形的板材构成。

上盖110对壳体106中向上方开口的部分进行开闭,由向下方和前方开口的方箱形的构件构成。第一缆线109a、第二缆线109b、第三缆线109c穿过上盖110中向前方开口的部分。上盖110中向前方开口的部分由支承部129从前方堵塞。上盖110的后下部的左右两侧部分别通过螺栓130固定于左侧壁部116和右侧壁部117。在上盖110的前下部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形成有与支承部129的角部卡合的卡合突起部110a。

电动马达m对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进行旋转驱动。在电动马达m的输出轴ma设有与第一凸轮108a的齿轮部啮合的小齿轮131。电动马达m的旋转动力从输出轴ma经由小齿轮131传递至第一凸轮108a的齿轮部,由此,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被旋转驱动。

电动马达m支承于左侧壁部116。电动马达m由螺栓固定于左侧壁部116。电动马达m用的继电器132支承于侧壁112中第一缆线109a、第二缆线109b、第三缆线109c的延伸方向侧的壁部(前壁部114)。继电器132由螺栓固定于前壁部114。冷却风扇11用的控制装置133支承于侧壁112中与支承有继电器132的壁部不同的壁部(右侧壁部117)。控制装置133由螺栓固定于右侧壁部117。

如图18所示,控制块具备对电动马达m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装置134。在控制装置134连接有:位置检测传感器82或谷粒排出操作部60、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27、电动马达m。控制装置134被输入位置检测传感器82的检测值、谷粒排出操作部60的离合器切换操作指令、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27的检测值。控制装置134根据位置检测传感器82的检测值和谷粒排出操作部60的离合器切换操作指令来对电动马达m进行驱动控制。

图19示出了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的旋转位置(中立位置n、第一旋转位置r1、第二旋转位置r2、第三旋转位置r3)。与收割离合器51对应的第一凸轮108a和与脱粒离合器40对应的第三凸轮108c从中立位置n绕旋转轴心x3向一侧(前侧)被旋转驱动,并且与谷粒排出离合器37对应的第二凸轮108b从中立位置n绕旋转轴心x3向另一侧(后侧)被旋转驱动。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由电动马达m旋转驱动,由此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分别通过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的作用(向第一辊123a、第二辊123b、第三辊123c的凸轮作用)绕摆动轴心x2向后侧摆动,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分别拉扯第一缆线109a、第二缆线109b、第三缆线109c,由此在适当的定时将收割离合器51、脱粒离合器40以及谷粒排出离合器37切换为接通状态和切断状态。

详细而言,如图20所示,在中立位置n,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第三凸轮108c各自不对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第三臂107c进行凸轮作用。因此,收割离合器51、谷粒排出离合器37以及脱粒离合器40呈切断状态。

在第一旋转位置r1,第三凸轮108c对第三臂107c进行凸轮作用,并且第一凸轮108a、第二凸轮108b各自不对第一臂107a、第二臂107b进行凸轮作用。因此,脱粒离合器40呈接通状态,并且收割离合器51和谷粒排出离合器37呈切断状态。

在第二旋转位置r2,第一凸轮108a、第三凸轮108c分别对第一臂107a、第三臂107c进行凸轮作用,并且第二凸轮108b对第二臂107b不进行凸轮作用。因此,收割离合器51和脱粒离合器40呈接通状态,并且谷粒排出离合器37呈切断状态。

在第三旋转位置r3,第二凸轮108b对第二臂107b进行凸轮作用,并且第一凸轮108a、第三凸轮108c各自不对第一臂107a、第三臂107c进行凸轮作用。因此,谷粒排出离合器37呈接通状态,并且收割离合器51和脱粒离合器40呈切断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上述实施方式中,排气管69从排气净化装置10的外周部中左侧面的后部向左侧引出并朝向后上方延伸。但是,排气管69也可以从排气净化装置10的外周部中的右侧面、上表面、下表面、前表面、后表面引出并朝向上方延伸。例如,如图21和图22所示,排气管69也可以从排气净化装置10的外周部中上表面的后部向上侧引出并朝向后上方延伸。

(2)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顶板67的上面部载置有摆动支承部96。但是,如图21至图24所示,也可以是,在侧面板59的上面部的下表面悬挂支承有摆动支承部96。引导部102形成于侧面板59的上面部。在摆动支承部96具备第一支承板材137和第二支承板材138。第一支承板材137和第二支承板材138由大致l字形的板材构成。第一支承板材137固定于侧面板59的上面部的下表面。第二支承板材138以从左侧与第一支承板材137重合的状态从左侧通过螺栓139固定于第二支承板材138。在第二支承板材138的左侧部设有供位置检测传感器82装配的装配部101。

排气净化装置10相对于位置检测传感器82位于后下方。在排气净化装置10与位置检测传感器82之间设有将排气净化装置10与位置检测传感器82之间上下分隔的分隔壁140。分隔壁140跨于侧面板59中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在分隔壁140具备:底部141,从下方覆盖位置检测传感器82;以及后壁部142,从后方覆盖位置检测传感器82。设有对侧面板59的前部进行支承的上前支柱143和下前支柱144。底部141跨于上前支柱143和后壁部142的下端部设置。在上前支柱143设有供底部141的前端部螺栓固定的支撑件145。底部141的后端部由螺栓固定于后壁部142的下端部。后壁部142悬挂支承于侧面板59的上面部的下表面。

(3)上述实施方式中,排气净化装置10以比侧面板59的左端59a更向左侧突出的状态设置。但是,排气净化装置10也可以以不比侧面板59的左端59a更向左侧突出的状态设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在罩84中形成隆起部84b。

(4)上述实施方式中,罩84被配置为可拆装。但是,罩84也可以被配置为不能拆装。

(5)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切换杆81设于主变速杆79的后方。但是,离合器切换杆81也可以设于副变速杆80的后方。

(6)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切换杆81被配置为:在被进行了作为所述预备操作的使把手侧杆体92抵抗所述弹簧的施加力从进入部102b脱离的操作后,能够沿着直线部102a被前后摆动操作。但是,也可以是,在离合器切换杆81的把持部设有按压操作式的开关(省略图示),离合器切换杆81被配置为:在被进行了作为所述预备操作的所述开关的按压操作后,能够被摆动操作。此外,离合器切换杆81也可以被配置为即使不被进行所述预备操作也能够被摆动操作。

(7)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切换装置70在机体前后方向上设于一次螺旋输送器29与二次螺旋输送器30之间。但是,离合器切换装置70也可以设于二次螺旋输送器30的后侧。

(8)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切换装置70设于谷粒储存箱15中向下变窄形状部分15a的下方(换言之,以在俯视观察时与谷粒储存箱15重叠的状态设置)。但是,离合器切换装置70也可以以在俯视观察时不与谷粒储存箱15重叠的状态设置。

(9)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脱粒装置13与谷粒储存箱15之间,于离合器切换装置70的后方设有燃料箱16。但是,也可以是,在脱粒装置13与谷粒储存箱15之间,于离合器切换装置70的前方设有燃料箱16。

(10)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主框体1a与横框体1b进行交叉的交叉部设有台板105,离合器切换装置70可拆装地载置支承于台板105。但是,也可以以不设置台板105的方式使离合器切换装置70支承于所述交叉部。此外,离合器切换装置70可以仅支承于主框体1a。

(11)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06向上方开口,设有对壳体106中向上方开口的部分进行开闭的上盖110。但是,也可以是,壳体106不向上方开口,不设置上盖110。

(12)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臂107a支承于臂支轴121中与第二臂107b相比更靠近左侧壁部116的部分,并且第三臂107c支承于臂支轴121中与第二臂107b相比更靠近右侧壁部117的部分。但是,第一臂107a和第三臂107c的左右位置也可以相反。此外,第二臂107b也可以支承于臂支轴121中靠近左侧壁部116或者右侧壁部117的部分。

(13)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马达m用的继电器132支承于侧壁112中的前壁部114。但是,继电器132也可以支承于侧壁112中的前壁部114以外的壁部。此外,继电器132也可以不支承于侧壁112。

(14)上述实施方式中,冷却风扇11用的控制装置133支承于侧壁112中的右侧壁部117。但是,控制装置133也可以支承于侧壁112中的右侧壁部117以外的壁部。此外,控制装置133也可以不支承于侧壁112。

(15)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马达m支承于侧壁112中的左侧壁部116,并且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27支承于侧壁112中的右侧壁部117。但是,也可以是,电动马达m支承于侧壁112中的右侧壁部117,并且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27支承于侧壁112中的左侧壁部116。

(16)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切换装置70的控制对象是收割离合器51、脱粒离合器40以及谷粒排出离合器37。但是,离合器切换装置70的控制对象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对象。例如,在增加离合器切换装置70的控制对象的情况下,由于壳体106的左右宽度尚有余裕,因此,能够沿旋转轴心x3方向增加凸轮。此外,离合器切换装置70是在适当的定时对多个工作装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收割离合器51、脱粒离合器40以及谷粒排出离合器37)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的工作状态切换装置,但工作状态切换装置的控制对象也可以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离合器以外的离合器、变速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箭头f的方向设为“机体前侧”(参照图25和图26),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机体后侧”(参照图25和图26),将箭头l的方向设为“机体左侧”(参照图26),将箭头r的方向设为“机体右侧”(参照图26)。

〔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

图25和图26中示出了普通型联合收割机。本联合收割机是对收割谷秆的整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联合收割机(整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本联合收割机具备机体框架201和履带行驶装置202。在行驶机体的前部的右侧设有驾驶部203。在驾驶部203的前方设有收割植立谷秆的收割部204。收割部204具备:耙拢卷筒205,耙入植立谷秆;收割刀206,切断植立谷秆;以及耙拢搅龙207,耙入收割谷秆。

在驾驶部203的下方设有发动机室er。发动机室er中容纳有发动机e、排气净化装置208。在收割部204的后方设有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209。设有跨于收割部204和脱粒装置209将收割谷秆朝向脱粒装置209输送的进料器210。储存脱粒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储存箱211与脱粒装置209横向并列地设置。设有将谷粒储存箱211内的谷粒向外部排出的谷粒排出装置212。

〔排气管〕

如图26所示,设有排出由排气净化装置208进行净化处理后的排气的排气管213。排气管213从排气净化装置208的外周部中上表面的后部向上侧引出,朝向后上方延伸(参照图27)。排气管213以经过脱粒装置209与谷粒储存箱211之间的方式设置。在排气管213,从排气上游侧按顺序具备第一排气管构件214、第二排气管构件215、第三排气管构件216以及第四排气管构件217。在第四排气管构件217的排气下游侧端部装配有风向板218。第一排气管构件214与排气净化装置208连通连接。在第一排气管构件214与第二排气管构件215的连接部、第二排气管构件215与第三排气管构件216的连接部、第三排气管构件216与第四排气管构件217的连接部形成有为了降低排气温度而向排气管213的内部导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部219。

〔驾驶部〕

如图27至图29所示,在驾驶部203具备:驾驶座椅220、前面板221、侧面板222以及谷粒排出操作部223。在驾驶座椅220的后方设有发动机e用的空气滤清器224和粗滤器225。在前面板221设有转向杆226、仪表盘227。转向杆226进行行驶机体的转向操作、收割部204的升降操作等操作。

侧面板222相对于驾驶座椅220设于左侧。在侧面板222设有:对主变速装置进行变速操作的主变速杆228、对副变速装置进行变速操作的副变速杆229、对收割离合器(省略图示)和脱粒离合器230进行向接通状态和切断状态的切换操作的离合器切换杆231。在侧面板222的后端部以不与排气管213(第二排气管构件215)干渉的方式形成有缺口部222b。

谷粒排出操作部223在驾驶座椅220的左后方设于侧面板222的上面部。在谷粒排出操作部223设有:对谷粒排出离合器(省略图示)进行向接通状态和切断状态的切换操作的离合器切换操作部、对谷粒排出装置212进行回转操作的回转操作部、对谷粒排出装置212进行升降操作的升降操作部。

在驾驶部203的前部设有前罩232。设有对侧面板222的前部进行支承的上前支柱233和下前支柱234。下前支柱234立起设置于机体框架201。上前支柱233立起设置于下前支柱234。设有立起设置于机体框架201并且对侧面板222的后部进行支承的后支柱235。粗滤器225支承于后支柱235的上端部。

〔排气净化装置〕

排气净化装置208通过dpf(dieselparticulatefilter:柴油微粒过滤器)对发动机e的排气进行净化处理。排气净化装置208以其长尺寸方向沿着机体前后方向的姿势设于侧面板222的下方且设于发动机e的左方。排气净化装置208以比侧面板222的左端222a向左侧突出的状态设置在侧面板222的下方。排气净化装置208经由框体236支承于发动机e的左侧部。

〔罩〕

设有从上方和左方覆盖排气净化装置208中突出的部分的罩237。罩237以跨于侧面板22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方式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即,罩237以罩237的前端位于比排气净化装置208的前端靠前侧且罩237的后端位于比排气净化装置208的后端靠后侧的方式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罩237的后部覆盖排气管213的排气上游侧端部。具体而言,罩237的后部覆盖第一排气管构件214与第二排气管构件215的连接部的外部空气导入部219。

在侧面板222的上面部的左端部设有支承罩237的支撑件238。支撑件238沿着侧面板222的上面部的左端部向机体前后方向延伸。罩237以从左侧与支撑件238重合的状态从右侧由螺栓固定于支撑件238。

在罩237具备:向上延伸部239、第一向下延伸部240以及第二向下延伸部241。向上延伸部239以垂直或者大致垂直的状态从侧面板222的上表面朝向上方延伸。向上延伸部239的上端位于比驾驶座椅220的座面靠下侧且位于比谷粒排出操作部223的上端靠上侧。

第一向下延伸部240以向机体左下侧倾斜的状态从向上延伸部239的上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第二向下延伸部241以垂直或者大致垂直的状态从第一向下延伸部240的下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第二向下延伸部241的前下角部在侧视观察时向前上方倾斜。第一向下延伸部240与第二向下延伸部241的连接部位于与侧面板222的上表面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高度。第二向下延伸部241的下端部位于与排气净化装置208的下端部对应的高度。

〔侧部罩〕

设有从左侧覆盖侧面板222的下方空间中比排气净化装置208靠前侧的部分的侧部罩242。侧部罩242从侧面板222的上面部朝向下方延伸与排气净化装置208的下端部对应的高度。侧部罩242的后端部242a在侧视观察时向后上方倾斜。侧部罩242由螺栓固定于前面板221的左端部、前罩232等。

侧部罩242位于罩237的内部侧。罩237的前部在侧视观察时与侧部罩242的前部和后部重叠。侧部罩242位于比排气净化装置208靠前侧且位于排气净化装置208的左右宽度内的中央或者大致中央。即,排气净化装置208以比侧部罩242更向左侧突出的状态设置。正面观察时,在罩237与侧部罩242之间形成有间隙g。正面观察时,排气净化装置208的大致一半从间隙g露出。

〔纵框体〕

设有沿着侧部罩242的后端部242a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纵框体243。纵框体243的上端部由螺栓固定于侧面板222的左端部。纵框体243的下端部经由支撑件244由螺栓固定于下前支柱234的上端部。在侧部罩242的下端部以不与支撑件244干渉的方式形成有缺口部242b。

在纵框体243的下部设有支承罩237的支撑件245。支撑件245从纵框体243朝向左方延伸。罩237以从左侧与支撑件245的左端部重合的状态从左侧由螺栓固定于罩237。

〔连结框架〕

设有跨于脱粒右侧壁209a和后支柱235双方连结的连结框架246。连结框架246中后支柱235侧的端部由螺栓固定于后支柱235侧的支撑件247。连结框架246中脱粒右侧壁209a侧的端部由螺栓固定于脱粒右侧壁209a侧的支撑件248。在罩237中第二向下延伸部241的后下角部,以不与连结框架246干渉的方式形成有缺口部241a。

在连结框架246设有支承罩237的支撑件249。罩237的后部经由支撑件249和连结框架246支承于后支柱235。支撑件249从连结框架246中的上面部246a朝向左方延伸。罩237以从右侧与支撑件249的左端部重合的状态从右侧由螺栓固定于罩237。

〔向脱粒装置的动力传递构造〕

如图27所示,设有经由传动带250将发动机e的驱动力传递至脱粒装置209的脱粒传动机构251。设有对由脱粒传动机构251实施的向脱粒装置209的动力传递进行接通/切断的脱粒离合器230。脱粒传动机构251跨于发动机e的输出轴ea和脱粒装置209中的风车的旋转轴252设置在连结框架246的下方。在脱粒传动机构251具备:输出带轮253,设于发动机e的输出轴ea;输入带轮254,设于风车的旋转轴252;以及传动带250,卷绕于输出带轮253和输入带轮254。

脱粒离合器230具备:张力轮255、张力臂256以及张力弹簧257。张力轮255能够从下方与传动带250中的下侧路径部分接触。张力臂256能够绕与风车的旋转轴252相同的轴心上下摆动。张力轮255可旋转地支承于张力臂256的顶端部。

张力弹簧257对张力臂256向上方摆动施力,以使张力轮255从下方与传动带250中的下侧路径部分接触。张力弹簧257的下端部装配于张力臂256侧的支撑件258。在张力弹簧257的上端部装配有操作脱粒离合器230的缆线259。

张力弹簧257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经由缆线259支承于连结框架246。在连结框架246中的上面部246a形成有供缆线259插通的插通槽(省略图示)。缆线259以插通于所述插通槽的状态固定于连结框架246。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上述实施方式中,罩237以跨于侧面板22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方式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但是,只要罩237是以罩237的前端位于比排气净化装置208的前端靠前侧且罩237的后端位于比排气净化装置208的后端靠后侧的方式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也可以是,罩237的机体前后方向的长度比上述实施方式的罩237的机体前后方向的长度短。

(2)上述实施方式中,向上延伸部239以垂直或者大致垂直的状态从侧面板222的上表面朝向上方延伸。但是,也可以是,向上延伸部239以向机体左上方倾斜的状态从侧面板222的上表面朝向上方延伸。

(3)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罩237具备向上延伸部239、第一向下延伸部240以及第二向下延伸部241。但是,也可以是,在罩237具备从侧面板222的上表面朝向横向外侧延伸的横向延伸部(省略图示)来代替向上延伸部239和第一向下延伸部240,第二向下延伸部241从所述横向延伸部的横向外端部朝向下方延伸。

(4)上述实施方式中,正面观察时,在罩237与侧部罩242之间形成有间隙g。但是,也可以是,正面观察时,在罩237与侧部罩242之间不形成间隙g。

(5)上述实施方式中,罩237的前部在侧视观察时与侧部罩242的前部和后部重叠。但是,也可以是,罩237的前部在侧视观察时仅与侧部罩242的后部重叠。此外,也可以是,罩237的前部在侧视观察时与侧部罩242不重叠。

(6)上述实施方式中,罩237的后部经由支撑件249和连结框架246支承于后支柱235。但是,也可以是,罩237的后部以不经由连结框架246等的方式支承于后支柱235。此外,也可以是,罩237的后部支承于与后支柱235有别的其他构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除了普通型联合收割机以外,还能够利用于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附图标记说明

8:驾驶部;

10:排气净化装置;

13:脱粒装置;

15:谷粒储存箱(谷粒储存部);

16:燃料箱;

57:驾驶座椅;

59:侧面板;

59a:左端(侧面板中机体左右方向的另一侧的侧端);

66:下框体;

67:顶板;

69:排气管;

70:离合器切换装置(工作状态切换装置);

83:上框体;

84:罩;

84b:隆起部(罩中位于排气净化装置的横向相邻位置的部分);

88:纵框体;

201:机体框架;

203:驾驶部;

204:收割部;

208:排气净化装置;

209:脱粒装置;

213:排气管;

219:外部空气导入部;

220:驾驶座椅;

222:侧面板;

222a:左端(侧面板中机体左右方向的一侧的侧端);

230:脱粒离合器;

235:后支柱;

239:向上延伸部;

240:第一向下延伸部;

241:第二向下延伸部;

242:侧部罩;

243:纵框体;

245:支撑件;

246:连结框架;

250:传动带;

251:脱粒传动机构;

255:张力轮;

256:张力臂;

257:张力弹簧;

e:发动机;

er:发动机室;

g:间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