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及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85272发布日期:2020-04-21 21:37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及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矿山开采后形成的白茬山、新建铁路、公路形成的开挖坡面等的绿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藤蔓类植物栽种的传统方法是春季或秋季栽种植物宿根或扦插苗的方法。该方法进行植物栽种,因需要缓苗,栽种当年新枝生长缓慢,造成栽植当年绿化效果差;同时因夏季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等原因,夏季不适宜进行植物栽种。而市场需要当年栽植能够快速生长、达到较大绿化面积且栽植不受季节限制的植物,即能够快速绿化甚至是反季节种植的成年种苗,要求随种随绿。故传统的育苗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研发的新的育苗系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及种植方法,解决栽种当年新枝生长缓慢,造成栽植当年绿化效果差的问题,且克服夏季不适宜进行植物栽种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其中:

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包括种苗移栽绿化现场后埋设于土壤内且可自然腐烂化为肥料的育苗种植槽,于育苗种植槽内种植有藤蔓植物,且于育苗种植槽上架设有藤网悬挂架,所述藤网悬挂架具有下端与育苗种植槽连接的攀爬网。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种植槽包括以竹条制成的骨架和降解填料,所述降解填料配合骨架利用机械压制成的横截面为梯形或长方形的育苗种植槽。

进一步的,所述降解填料的组成成分包括棉花秸秆15%、玉米秸秆40%、树棕下脚料10%、小麦秸秆或稻秸25%及有机肥10%,所述棉花秸秆、玉米秸秆、树棕下脚料、小麦秸秆或稻秸腐熟后加黏土。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种植槽的槽底厚度为10-15cm,四周壁厚为8cm。

进一步的,于所述育苗种植槽的槽口的两长边上分别预埋有若干u型环,所述攀爬网的下端通过u型环与育苗种植槽固连。

进一步的,各所述槽口的长边上的u型环间距为20cm,u型环材质型号为直径6mm钢筋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藤网悬挂架包括两根竖直埋放于育苗种植槽长度方向两端处土壤内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于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顶部安装有顶挂线,于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靠近育苗种植槽的槽口水平位置处安装有底挂线,所述攀爬网的顶端与低端分别与顶挂线和底挂线连接,所述育苗种植槽的上端与底挂线连接。

进一步的,于底挂线与顶挂线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中挂线,各所述中挂线的两端固连于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上。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网为抗老化防晒塑料网、包塑铁丝网或防晒抗老化尼龙柔性网中任一种。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的种植方法,应用该系统培育藤蔓类植物成年种苗,在露天自然环境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s1、在育苗种植槽内放置级配混合肥土,栽种藤蔓攀爬类植物;

s2、竖直埋放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直径为12cm的圆柱体,桩体埋入地面以下不少于80cm并夯实,且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地面以上的高度为3-6m;

s3、在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预埋有多个预埋环,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上各对相对应的预埋环上连接底挂线、中挂线及顶挂线;

s4、攀爬网的下端与底挂线连接,且底挂线沿育苗种植槽长度方向依次穿过相对应的u型环,在顶挂线上间隔固定有多个挂环,攀爬网的顶端通过挂环与顶挂线固连;

s5、植物新生藤蔓生长初期,人工干预其生长方向,引导藤蔓延着竖直悬挂的攀爬网自由生长,藤蔓沿攀爬网与网自然编织生长,实现藤蔓生长与网自然编织成致密的藤枝网,藤网在苗圃园内生长长度控制在3-6m,其生长速度、长度人工干预控制;

s6、植物移植时,从藤枝网头部开始卷起,一直卷到育苗种植槽上,然后使用绳索把卷起的滕枝网固定在育苗种植槽的u型环上,藤枝网卷起之前在藤网上面铺设透气无纺布,以防藤蔓互相粘连;

s7、将藤枝网及育苗种植槽通过吊装吊具装车运输;

s8、安放育苗种植槽时,先挖掘好坑槽,坑槽尺寸大于育苗种植槽尺寸;

s9、安放好育苗种植槽后,育苗种植槽周围用土填满,再把藤枝网沿需要的方向慢慢展开固定,如有条件可以适当浇水,如无条件也可以延期浇水,成年植物苗圃移栽完成。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一、植物移栽属于整株整体“搬迁”,植物根系不受伤害,不存在移栽后“缓苗”现象;二、植物整体移栽后,自然就有一定绿化面积,抑制扬尘、绿化效果立竿见影;三、植物移栽时,只是植物生长环境及地理位置发生了改变,育苗环境又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如果新的生长环境气候等条件变化不是特别巨大,移栽后会快速生长,绿化速度及效果是传统栽种方式无法可及的;四、由于植物是带“胎盘”(育苗种植槽)整株移栽,对植物根系的损伤可忽略不计,故藤蔓植物移植不受季节限制,移植工作可随时进行,这也是传统种植方式无法可比的;五、移栽的苗木是整株成年藤蔓攀爬类植物种苗,栽种完成后植物对新的生长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育苗种植槽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攀爬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专用吊具的结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专用吊具的结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专用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育苗种植槽,101-u型环,102-排水孔,2-级配混合肥土,3-攀爬网,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5-顶挂线,6-底挂线,7-中挂线,8-吊臂,801-起吊环,802-枢接轴,803-起吊爪,9-卷筒,901-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如图1-5所示,包括育苗种植槽1、藤网悬挂架及构造于藤网悬挂架上的攀爬网3。育苗种植槽1从苗圃移栽到绿化现场后埋设在土壤内,可自然腐烂化为肥料,具体的结构为:育苗种植槽1包括以竹条制成的骨架和降解填料,降解填料配合骨架利用机械压制成的横截面为梯形或长方形的育苗种植槽1,其中,降解填料的组成成分包括棉花秸秆15%、玉米秸秆40%、树棕下脚料10%、小麦秸秆25%及有机肥10%,或者将小麦秸秆替换为稻秸,所述棉花秸秆、玉米秸秆、树棕下脚料、小麦秸秆或稻秸腐熟后加少量的黏土;“胎盘”-育苗种植槽1的主材,主要是农作物植物秸秆与少量黏土有机肥混合物,移栽时育苗种植槽1直接埋在地下,一定时间后自然腐烂变成有机肥,有利于植物生长。种植槽材料全是纯天然农作物植物秸秆,其腐烂后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还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种植条件。优选的育苗种植槽1的尺寸为(0.8~1.5)米*0.5米*0.7米(长*宽*高)的长方体育苗种植槽1(育苗种植槽1的尺寸根据需要可灵活控制),槽底厚度10-15cm,四周壁厚8cm。在育苗种植槽1内种植有藤蔓植物。藤网悬挂架架设在育苗种植槽1上方;攀爬网3的下端与育苗种植槽1连接,用于藤蔓的攀爬。

本实施例为了便于育苗种植槽1内的积水的排出,如图1所示,在育苗种植槽1的槽底均匀地开有多个排水孔102。

本实施例为了便于育苗种植槽1与攀爬网3的固定,在育苗种植槽1的槽口的两长边上分别预埋有多个u型环101,每个u型环101均与育苗种植槽1的竹条制成的骨架固定连接,攀爬网3的下端通过u型环101与育苗种植槽1固定连接。其中,槽口的长边上的u型环101间距为20cm,u型环101材质型号为直径6mm钢筋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为了使攀爬网3紧固地构造在藤网悬挂架,且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抵抗恶劣天气,如图1所示,藤网悬挂架包括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竖直埋放在育苗种植槽1长度方向两端处土壤内,在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顶部安装有顶挂线5,在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靠近育苗种植槽1的槽口水平位置处安装有底挂线6,攀爬网3的顶端与低端分别与顶挂线5和底挂线6连接,育苗种植槽1的上端的u型环101与底挂线6连接。

本实施例为了加强攀爬网3整体的强度,在底挂线6与顶挂线5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中挂线7,每个中挂线7的两端固连在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上,具体的固定方式为,将中挂线7的两端分别紧固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上相对应处的挂环上。

本实施例攀爬网3为抗老化防晒塑料网、包塑铁丝网或防晒抗老化尼龙柔性网,该网为藤蔓植物攀爬的附着物,藤蔓在该网上缠绕生长,出圃时需将网与网上植物用笼式卷轴卷起,故需要具有一定抗拉强度,同时具有一定柔韧性能够方便卷起来,攀爬网3材料根据不同藤蔓植物的柔韧性进行选择。优选的网孔为10cm*10cm(网孔规格尺寸,可根据不同植物做适当调整)。

实施例2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的种植方法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适合矿山陡坡快速绿化的藤蔓类植物育苗系统的种植方法,应用该系统培育藤蔓类植物成年种苗,在露天自然环境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s1、在育苗种植槽1内放置级配混合肥土2,栽种藤蔓攀爬类植物;

s2、竖直埋放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直径为12cm的圆柱体,桩体埋入地面以下不少于80cm并夯实,且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地面以上的高度为3-6m;

s3、在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预埋有多个预埋环,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4上各对相对应的预埋环上连接底挂线6、中挂线7及顶挂线5;

s4、攀爬网3的下端与底挂线6连接,且底挂线6沿育苗种植槽1长度方向依次穿过相对应的u型环101,在顶挂线5上间隔固定有多个挂环,攀爬网3的顶端通过挂环与顶挂线5固连;

s5、植物新生藤蔓生长初期,人工干预其生长方向,引导藤蔓延着竖直悬挂的攀爬网3自由生长,藤蔓沿攀爬网3与网自然编织生长,实现藤蔓生长与网自然编织成致密的藤枝网,藤网在苗圃园内生长长度控制在3-6m,其生长速度、长度人工干预控制,控制生长速度可以促进其根系更完全的发育,藤蔓长度控制可增强“藤网悬挂架”抵抗恶劣天气风险,也利于枝蔓径向发育生长粗壮等;

s6、植物移植时,从藤枝网头部开始卷起,一直卷到育苗种植槽1上,然后使用绳索把卷起的滕枝网固定在育苗种植槽1的u型环101上,藤枝网卷起之前在藤网上面铺设透气无纺布,以防藤蔓互相粘连;

s7、将藤枝网及育苗种植槽1通过吊装吊具装车运输;

s8、安放育苗种植槽1时,先挖掘好坑槽,坑槽尺寸大于育苗种植槽1尺寸;

s9、安放好育苗种植槽1后,育苗种植槽1周围用土填满,再把藤枝网沿需要的方向慢慢展开固定,如有条件可以适当浇水,如无条件也可以延期浇水,成年植物苗圃移栽完成。

其中,藤枝网的专用卷筒9如图8所示,其轴向两端为两个中心线重合的圆环,两个圆环通过多根横杆连接,这些横杆沿圆环的周向均匀设置,每根横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圆环上,在每个圆环上焊接有多个支撑筋901,每个支撑筋901沿圆环的径向汇聚于圆环的中心处。由于专用卷筒9结构简单,且质量较轻,支撑筋901提高其强度,使得在收卷藤枝网和吊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避免藤枝网损伤。

本实施例专用的吊具为,如图6、图7所示,其为两个通过枢接轴802枢接的吊臂8,各吊臂8的下端具有相互靠近的起吊爪803,各吊臂8远离起吊爪803的一端具有起吊环801。吊钩勾挂在起吊环801上,使得两个起吊爪803抓住育苗种植槽1的底部,被专用卷筒9收卷的藤枝网位于两吊臂8之间,进而实现整株的移植。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植物移栽属于整株整体“搬迁”,植物根系不受伤害,不存在移栽后“缓苗”现象。

2、植物整体移栽后,自然就有一定绿化面积,抑制扬尘、绿化效果立竿见影。

3、植物移栽时,只是植物生长环境及地理位置发生了改变,育苗环境又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如果新的生长环境气候等条件变化不是特别巨大,移栽后会快速生长,绿化速度及效果是传统栽种方式无法可及的。

4、由于植物是带“胎盘”整株移栽,对植物根系的损伤极小,可忽略不计,故藤蔓植物移植不受季节限制,移植工作可随时进行,这也是传统种植方式无法可比的。

5、移栽的苗木是整株成年藤蔓攀爬类植物种苗,栽种完成后植物对新的生长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

6、种植槽主材具有涵养水分和提供肥力的双重作用,可以在移栽后一定时期内起到水肥缓冲作用。

7、藤蔓植物苗圃园内立体结构育苗系统,节约育苗园面积2/3以上,极大提高了苗圃种植园单位面积产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