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0544发布日期:2020-05-08 17:1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林业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绿色地球理念深入人心,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而且能抵挡风沙树木,加强对绿色森林的保护成为当前的急需,对树木进行病虫害防治成为保护绿色森林的主要任务,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8875199u针对农药与水混合不彻底,影响除虫效果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用于林业除虫喷洒设备,其通过设计多个驱动轴和搅拌叶的方式,对药水进行搅拌,克服了简单构造的喷洒装置对混合液搅拌不均匀,导致除虫效果不好的问题,但是在搅拌时会产生高噪声,长时间作业下对人员听力造成损伤,而且农药在对树叶进行喷洒时,因自然因素影响,树木生长茂密的树叶在发生病虫害时,通过简单的喷洒并不能对其内部进行防治,进而导致内部残余的害虫继续侵蚀树木的问题。

因此,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对茂密的树叶内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仅仅对树木表面进行简单喷洒,不能够对树叶茂密的树木内部的病虫害进行防治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仅仅对树木表面进行简单喷洒,不能够对树叶茂密的树木内部的病虫害进行防治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林业防治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林业防治装置,包括车体,车轮,可升降式水箱,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清水转换机构,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药水舱,清水舱,水管和控制显示屏;车体前右下部设置有车轮;车体内底端左部与可升降式水箱进行焊接;车体前左部设置有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车体前中右部设置有清水转换机构,并且清水转换机构左下部与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相连接;车体内底端左部设置有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并且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左下部与清水转换机构相连接;车体内底端中左部设置有药水舱;车体内底端中右部设置有清水舱,并且清水舱内中上部与清水转换机构相连接,而且清水舱左侧与药水舱相连接;车体前左下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清水转换机构右上部与水管进行插接,并且水管右端与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可升降式水箱包括搅拌舱,第一支撑板,出水口,液位传感器,电磁阀,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搅拌舱底端与第一支撑板进行焊接;搅拌舱左下部与出水口进行焊接;搅拌舱内左上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第一支撑板底端左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焊接;第一支撑板底端右部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焊接;出水口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电磁阀;第一电动推杆底端与车体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底端与车体相连接。

优选的,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三电动推杆,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齿轮,第一传动杆,第六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第四传动杆,第一滑块,第一t形传动杆,可动叠轮组,支撑轴,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齿轮,第五传动杆,第九齿轮,第六传动杆,第七传动杆,第八传动杆,第二滑块和第二t形传动杆;第一传动轮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后侧轴心与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后侧轴心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齿轮左中部与第三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齿轮右中部与第四齿轮进行啮合;第三齿轮后侧轴心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后侧轴心与第七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侧轴心与第五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齿轮前侧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焊接;第五齿轮右上部与第六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六齿轮前侧轴心与第一传动杆相连接;第六齿轮前侧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后左下部与第一传动杆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前上部与第三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前右下部与第四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前右下部与第一滑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块后侧与第一t形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t形传动杆底端与可动叠轮组进行传动连接;可动叠轮组轴心与支撑轴进行套接;可动叠轮组顶端右部与第二t形传动杆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右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前侧轴心与第七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齿轮前侧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焊接;第七齿轮左上部与第九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九齿轮前侧轴心与第五传动杆相连接;第九齿轮前侧轴心与第六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六传动杆后下部与第五传动杆相连接;第六传动杆前上部与第七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杆前左下部与第八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杆前下部与第二滑块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滑块后侧与第二t形传动杆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右部通过皮带与清水转换机构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底端与车体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后侧轴心与车体相连接;第三传动杆前中部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接;第一t形传动杆前中部与车体相连接;支撑轴后上部与车体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后侧轴心与车体相连接;第七传动杆前中部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接;第二t形传动杆前中部与车体相连接。

优选地,清水转换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九齿轮,第四电动推杆,第十齿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一齿杆,伸缩杆,双面齿杆,第十一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齿轮,固定块,第五电动推杆,连接管,辊轴,第六电动推杆和水泵;伺服电机前侧轴心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右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后侧轴心与第九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齿轮后侧轴心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十齿轮进行啮合;第十齿轮前侧轴心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齿轮左中部与第一齿杆进行啮合;第九传动轮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前侧轴心与第十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杆顶端与伸缩杆进行焊接;伸缩杆内下部与双面齿杆进行插接,并且双面齿杆底端右部与第十一齿轮相连接;双面齿杆外表面中心中部与固定块进行套接;双面齿杆左端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插接;固定块内中部与连接管进行插接;连接管前中部与辊轴相连接;连接管右端与水泵进行插接;辊轴前侧轴心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伺服电机底端与车体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右下部通过皮带与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右端与车体相连接;第十齿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接;伸缩杆顶端与车体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接;第五电动推杆顶端与车体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顶端与车体相连接;水泵底端与车体相连接;水泵右中部与水管相连接。

优选地,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包括第十二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三齿轮,第十四齿轮,第七电动推杆,第十五齿轮,多节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万向节,第十传动杆,第十一传动杆,第十二传动杆,第十六齿轮,第十七齿轮,第一齿板,第二齿板,喷洒架,低压喷雾头,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第三折叠杆,第二支撑板,第八电动推杆,第九电动推杆和第十电动推杆;第十二传动轮前侧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右部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十三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齿轮右下部与第十四齿轮进行啮合;第十四齿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齿轮右部与第十五齿轮进行啮合;第十五齿轮顶端与多节电动推杆进行焊接;多节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三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顶端前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轴心与万向节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万向节前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前侧轴心与第十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杆前下部与第十一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杆前右上部与第十二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杆前右部与第十六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二传动杆前左部与第十七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齿板进行啮合,并且第一齿板底端左部与第十七齿轮相连接;第十六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齿板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齿板顶端左部与第十七齿轮相连接,而且第二齿板底端左右部通过支撑杆与第一齿板相连接;第一齿板顶端与喷洒架进行焊接;第二齿板底端右部与第一折叠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板底端中部与第二折叠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底端左部与第三折叠杆进行转动连接;喷洒架前右上部设置有低压喷雾头;第一折叠杆底端与第二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支撑板顶端中部与第二折叠杆相连接,而且第二支撑板顶端左部与第三折叠杆相连接;第二支撑板底端右部与第八电动推杆进行焊接;第二支撑板底端中部与第九电动推杆进行焊接;第二支撑板底端左部与第十电动推杆进行焊接;第十二传动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相连接;第一锥齿轮轴心通过转轴与车体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车体相连接;第七电动推杆底端与车体相连接;第十五齿轮底端与车体相连接;喷洒架左端与水管相连接;第八电动推杆底端与车体相连接;第九电动推杆底端与车体相连接;第十电动推杆底端与车体相连接。

优选地,车体左下部设置有一个竖直圆形孔槽。

优选地,可动叠轮组的内轴心直径大于支撑轴的直径。

优选地,喷洒架呈半圆弧形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仅对树木表面进行简单喷洒,不能够对树叶茂密的树木内部的病虫害进行防治的缺点,设计了可升降式水箱、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清水转换机构和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通过可升降式水箱和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的相互配合,对农药和清水进行震荡式均匀混合,大大降低了搅拌时产生的噪声,然后通过清水转换机构自动实现对药水和清水的转换抽取,再然后通过抽取清水联动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对树叶进行低压冲洗打散,同时对树叶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便于防治药水与树叶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了降噪式震荡搅拌、低压清水清扫打散和左右弧形往复式喷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升降式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清水转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和万向节组合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d区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e区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喷洒架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车体,2-车轮,3-可升降式水箱,4-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5-清水转换机构,6-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7-药水舱,8-清水舱,9-水管,10-控制显示屏,301-搅拌舱,302-第一支撑板,303-出水口,304-液位传感器,305-电磁阀,306-第一电动推杆,307-第二电动推杆,401-第一传动轮,402-第二传动轮,403-第一齿轮,404-第三电动推杆,405-第二齿轮,406-第三齿轮,407-第四齿轮,408-第三传动轮,409-第四传动轮,4010-第五齿轮,4011-第一传动杆,4012-第六齿轮,4013-第二传动杆,4014-第三传动杆,4015-第四传动杆,4016-第一滑块,4017-第一t形传动杆,4018-可动叠轮组,4019-支撑轴,4020-第五传动轮,4021-第六传动轮,4022-第七齿轮,4023-第五传动杆,4024-第八齿轮,4025-第六传动杆,4026-第七传动杆,4027-第八传动杆,4028-第二滑块,4029-第二t形传动杆,501-伺服电机,502-第七传动轮,503-第八传动轮,504-第九齿轮,505-第四电动推杆,506-第十齿轮,507-第九传动轮,508-第十传动轮,509-第一齿杆,5010-伸缩杆,5011-双面齿杆,5012-第十一齿轮,5013-第十一传动轮,5014-第十二齿轮,5015-固定块,5016-第五电动推杆,5017-连接管,5018-辊轴,5019-第六电动推杆,5020-水泵,601-第十二传动轮,602-第一锥齿轮,603-第二锥齿轮,604-第十三传动轮,605-第十四传动轮,606-第十三齿轮,607-第十四齿轮,608-第七电动推杆,609-第十五齿轮,6010-多节电动推杆,6011-第三锥齿轮,6012-第四锥齿轮,6013-万向节,6014-第十传动杆,6015-第十一传动杆,6016-第十二传动杆,6017-第十六齿轮,6018-第十七齿轮,6019-第一齿板,6020-第二齿板,6021-喷洒架,6022-低压喷雾头,6023-第一折叠杆,6024-第二折叠杆,6025-第三折叠杆,6026-第二支撑板,6027-第八电动推杆,6028-第九电动推杆,6029-第十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林业防治装置,包括车体1,车轮2,可升降式水箱3,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4,清水转换机构5,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6,药水舱7,清水舱8,水管9和控制显示屏10;车体1前右下部设置有车轮2;车体1内底端左部与可升降式水箱3进行焊接;车体1前左部设置有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4;车体1前中右部设置有清水转换机构5,并且清水转换机构5左下部与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4相连接;车体1内底端左部设置有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6,并且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6左下部与清水转换机构5相连接;车体1内底端中左部设置有药水舱7;车体1内底端中右部设置有清水舱8,并且清水舱8内中上部与清水转换机构5相连接,而且清水舱8左侧与药水舱7相连接;车体1前左下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10;清水转换机构5右上部与水管9进行插接,并且水管9右端与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6相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外部动力机构将林业防治装置移动到将要使用的位置,首先对本装置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本装置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密封性,外接电源,准备好适量的防治药物,将可溶性药物加入到可升降式水箱3中,然后通过外接水管9对可升降式水箱3进行注适量的水,再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屏10调控清水转换机构5联动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4对水药进行震荡式混合均匀,产生震动噪声小,同时搅拌均匀,避免了一般采用螺旋扇叶式搅动混匀时产生很大的震动噪声,长时间作业时对操作人员的听力造成不可逆损伤的情况,经过均匀搅拌之后,通过可升降式水箱3将药水泄放到药水舱7内,在对林木进行防治时,通过清水转换机构5抽取清水,采用低压喷射对林木表面进行清扫,对茂密的树叶进行冲散,同时对树叶表面附着的害虫和灰尘进行冲洗,然后清水转换机构5再联动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6抽取混合均匀的药水对冲散的树叶的进行左右往复式喷洒,进行快速重复式喷洒,增加药水与树叶的接触时间,使药水与树叶表面进行直接接触,起到真正的防治效果,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现了降噪式震荡搅拌、低压清水清扫打散和左右弧形往复式喷洒的效果。

其中,可升降式水箱3包括搅拌舱301,第一支撑板302,出水口303,液位传感器304,电磁阀305,第一电动推杆306和第二电动推杆307;搅拌舱301底端与第一支撑板302进行焊接;搅拌舱301左下部与出水口303进行焊接;搅拌舱301内左上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04;第一支撑板302底端左部与第一电动推杆306进行焊接;第一支撑板302底端右部与第二电动推杆307进行焊接;出水口303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电磁阀305;第一电动推杆306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307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

在对可升降式水箱3进行注水时,通过控制显示屏10调控第一电动推杆306和第二电动推杆307带动搅拌舱301下降到最低点,便于向搅拌舱301内进行注水,然后同时加入防治的可溶性药物,在对树木进行喷洒时,为避免药水被污染,掉入杂物,在搅拌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06和第二电动推杆307带动搅拌舱301上升到最高点,同时便于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4对药水进行搅拌,再然后经过搅拌均匀后,第一电动推杆306和第二电动推杆307再次带动搅拌舱301下降到最低点,通过控制电磁阀305使舱内的药水流入到药水舱7内,其舱与搅拌机构分离,便于对搅拌机构和舱进行清洁和维修,同时减少搅拌舱301本身的震动接触,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中,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一齿轮403,第三电动推杆404,第二齿轮405,第三齿轮406,第四齿轮407,第三传动轮408,第四传动轮409,第五齿轮4010,第一传动杆4011,第六齿轮4012,第二传动杆4013,第三传动杆4014,第四传动杆4015,第一滑块4016,第一t形传动杆4017,可动叠轮组4018,支撑轴4019,第五传动轮4020,第六传动轮4021,第七齿轮4022,第五传动杆4023,第九齿轮5044024,第六传动杆4025,第七传动杆4026,第八传动杆4027,第二滑块4028和第二t形传动杆4029;第一传动轮401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2后侧轴心与第一齿轮4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403后侧轴心与第三电动推杆4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403顶端中部与第二齿轮405进行啮合;第二齿轮405左中部与第三齿轮406进行啮合;第二齿轮405右中部与第四齿轮407进行啮合;第三齿轮406后侧轴心与第三传动轮4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407后侧轴心与第七齿轮4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8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9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9前侧轴心与第五齿轮4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齿轮4010前侧轴心与第一传动杆4011进行焊接;第五齿轮4010右上部与第六齿轮4012进行啮合,并且第六齿轮4012前侧轴心与第一传动杆4011相连接;第六齿轮4012前侧轴心与第二传动杆401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4013后左下部与第一传动杆4011相连接;第二传动杆4013前上部与第三传动杆4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4014前右下部与第四传动杆4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杆4015前右下部与第一滑块4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块4016后侧与第一t形传动杆401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t形传动杆4017底端与可动叠轮组4018进行传动连接;可动叠轮组4018轴心与支撑轴4019进行套接;可动叠轮组4018顶端右部与第二t形传动杆4029相连接;第五传动轮4020右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21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21前侧轴心与第七齿轮4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齿轮4022前侧轴心与第五传动杆4023进行焊接;第七齿轮4022左上部与第九齿轮5044024进行啮合,并且第九齿轮5044024前侧轴心与第五传动杆4023相连接;第九齿轮5044024前侧轴心与第六传动杆4025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六传动杆4025后下部与第五传动杆4023相连接;第六传动杆4025前上部与第七传动杆4026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杆4026前左下部与第八传动杆4027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杆4027前下部与第二滑块402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滑块4028后侧与第二t形传动杆4029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1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1右部通过皮带与清水转换机构5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404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408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1相连接;第四传动轮409后侧轴心与车体1相连接;第三传动杆4014前中部通过支撑杆与车体1相连接;第一t形传动杆4017前中部与车体1相连接;支撑轴4019后上部与车体1相连接;第五传动轮4020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1相连接;第六传动轮4021后侧轴心与车体1相连接;第七传动杆4026前中部通过支撑杆与车体1相连接;第二t形传动杆4029前中部与车体1相连接。

在对药水混合液进行均匀搅拌时,通过控制显示屏10调控清水转换机构5联动震荡式药水混匀机构4对搅拌舱301进行震荡式混合,大大降低一般螺旋叶片搅拌时所产的噪声,对作业时的人员的听力进行一定的保护,同时对药水进行均匀的混合,通过第七传动轮502带动第一传动轮401进行转动,然后第三电动推杆404带动第一齿轮403和第二传动轮402向上移动,使第一齿轮403顶端中部与第二齿轮405啮合,然后第二齿轮405同时带动第三齿轮406和第四齿轮407进行转动,再然后第三传动轮408带动第四传动轮409进行转动,同时第五传动轮4020带动第六传动轮4021进行转动,可动叠轮组4018在未进行晃动时呈倾斜状态,然后第五齿轮4010通过第一传动杆4011带动第六齿轮4012绕第五齿轮4010进行啮合转动,同时第七齿轮4022通过第五传动杆4023带动第九齿轮5044024绕第七齿轮4022进行啮合转动,第六齿轮4012和第五传动杆4023在开始转动时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再然后第二传动杆4013带动第三传动杆4014和第四传动杆4015进行运动,进而使第四传动杆4015带动第一滑块4016在第一t形传动杆4017前内上部进行滑动,然后第一t形传动杆4017带动可动叠轮组4018进行上下运动,同时第九齿轮5044024带动第六传动杆4025进行转动,再然后第九齿轮5044024带动第六传动杆4025和第七传动杆4026进行运动,进而使第八传动杆4027带动第二滑块4028在第二t形传动杆4029前内上部进行滑动,然后第二t形传动杆4029带动可动叠轮组4018进行上下移动,再同时配合第一t形传动杆4017带动可动叠轮组4018进行上下交错移动,进而使可动叠轮组4018在支撑轴4019上进行上下晃动,通过震荡来完成对混合药水的均匀混合,大大降低了搅拌时所产生的噪声,减少了人工在作业时人耳受噪声产生不可逆伤害的情况。

其中,清水转换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01,第七传动轮502,第八传动轮503,第九齿轮5044024,第四电动推杆505,第十齿轮506,第九传动轮507,第十传动轮508,第一齿杆509,伸缩杆5010,双面齿杆5011,第十一齿轮5012,第十一传动轮5013,第十二齿轮5014,固定块5015,第五电动推杆5016,连接管5017,辊轴5018,第六电动推杆5019和水泵5020;伺服电机501前侧轴心与第七传动轮5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502右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503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503后侧轴心与第九齿轮5044024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齿轮5044024后侧轴心与第四电动推杆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齿轮5044024顶端中部与第十齿轮506进行啮合;第十齿轮506前侧轴心与第九传动轮507进行转动连接;第十齿轮506左中部与第一齿杆509进行啮合;第九传动轮507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50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508前侧轴心与第十一齿轮5012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508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5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杆509顶端与伸缩杆5010进行焊接;伸缩杆5010内下部与双面齿杆5011进行插接,并且双面齿杆5011底端右部与第十一齿轮5012相连接;双面齿杆5011外表面中心中部与固定块5015进行套接;双面齿杆5011左端与第五电动推杆5016进行插接;固定块5015内中部与连接管5017进行插接;连接管5017前中部与辊轴5018相连接;连接管5017右端与水泵5020进行插接;辊轴5018前侧轴心与第六电动推杆5019进行转动连接;伺服电机501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第七传动轮502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401相连接;第七传动轮502右下部通过皮带与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6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505右端与车体1相连接;第十齿轮506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1相连接;第十传动轮508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1相连接;伸缩杆5010顶端与车体1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5013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1相连接;第五电动推杆5016顶端与车体1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5019顶端与车体1相连接;水泵5020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水泵5020右中部与水管9相连接。

在对树叶茂密的树木进行喷洒防治时,受密度的影响,树叶所喷洒空间有限,不能完全对每一片树叶进行直接喷洒,通过控制显示屏10调控清水转换机构5自动实现对药水和清水的转换抽取,首先通过抽取清水联动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6对树叶进行低压冲洗打散,同时对树叶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便于防治药水与树叶之间的直接接触,达到真正防治的效果,然后伺服电机501带动第七传动轮502进行转动,再然后第七传动轮502带动第八传动轮503进行转动,通过第四电动推杆505带动第九齿轮5044024和第八传动轮503向左移动,使第九齿轮5044024与第十齿轮506进行啮合,进而使第九传动轮507带动第十传动轮508进行转动,第十传动轮508带动第十一传动轮5013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十齿轮506带动第一齿杆509、伸缩杆5010、双面齿杆5011和第五电动推杆5016向上移动,然后上升到合适的高度时,连接管5017脱离清水舱8,然后双面齿杆5011与第十二齿轮5014进行啮合,再然后第十二齿轮5014转动带动双面齿杆5011向左移动,然后双面齿杆5011带动固定块5015和连接管5017向左移动,使连接管5017刚好进入到药水舱7,然后通过控制水泵5020对混合均匀的药水进行抽取,自动完成清水与药水的抽取转换,对茂密的树叶进行低压冲洗打散,便于对每一片树叶接受防治药水的喷洒防治,避免因树叶过于茂密,其内部无法进行喷洒,造成残余虫害继续侵蚀树木的情况。

其中,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6包括第十二传动轮601,第一锥齿轮602,第二锥齿轮603,第十三传动轮604,第十四传动轮605,第十三齿轮606,第十四齿轮607,第七电动推杆608,第十五齿轮609,多节电动推杆6010,第三锥齿轮6011,第四锥齿轮6012,万向节6013,第十传动杆6014,第十一传动杆6015,第十二传动杆6016,第十六齿轮6017,第十七齿轮6018,第一齿板6019,第二齿板6020,喷洒架6021,低压喷雾头6022,第一折叠杆6023,第二折叠杆6024,第三折叠杆6025,第二支撑板6026,第八电动推杆6027,第九电动推杆6028和第十电动推杆6029;第十二传动轮601前侧轴心与第一锥齿轮6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602顶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603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603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十三传动轮604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604右部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605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605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十三齿轮60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齿轮606右下部与第十四齿轮607进行啮合;第十四齿轮607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七电动推杆60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齿轮607右部与第十五齿轮609进行啮合;第十五齿轮609顶端与多节电动推杆6010进行焊接;多节电动推杆6010顶端与第三锥齿轮6011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6011顶端前部与第四锥齿轮6012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6011轴心与万向节601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万向节6013前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第四锥齿轮6012相连接;第四锥齿轮6012前侧轴心与第十传动杆6014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杆6014前下部与第十一传动杆6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杆6015前右上部与第十二传动杆6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杆6016前右部与第十六齿轮6017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二传动杆6016前左部与第十七齿轮601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齿轮6017顶端中部与第一齿板6019进行啮合,并且第一齿板6019底端左部与第十七齿轮6018相连接;第十六齿轮6017底端中部与第二齿板6020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齿板6020顶端左部与第十七齿轮6018相连接,而且第二齿板6020底端左右部通过支撑杆与第一齿板6019相连接;第一齿板6019顶端与喷洒架6021进行焊接;第二齿板6020底端右部与第一折叠杆6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板6020底端中部与第二折叠杆602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底端左部与第三折叠杆6025进行转动连接;喷洒架6021前右上部设置有低压喷雾头6022;第一折叠杆6023底端与第二支撑板6026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支撑板6026顶端中部与第二折叠杆6024相连接,而且第二支撑板6026顶端左部与第三折叠杆6025相连接;第二支撑板6026底端右部与第八电动推杆6027进行焊接;第二支撑板6026底端中部与第九电动推杆6028进行焊接;第二支撑板6026底端左部与第十电动推杆6029进行焊接;第十二传动轮601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车体1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601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502相连接;第一锥齿轮602轴心通过转轴与车体1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605轴心通过转轴与车体1相连接;第七电动推杆608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第十五齿轮609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喷洒架6021左端与水管9相连接;第八电动推杆6027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第九电动推杆6028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第十电动推杆6029底端与车体1相连接。

对树木进行喷洒时,因树木自然的生长状态,为便于对树叶进行集中喷洒,通过控制显示屏10调控清水转换机构5联动上下可调式喷洒机构6对树叶进行左右往复式喷洒,增加对树叶的喷洒时间,同时对圆锥形生长状态的林木进行弧形均匀喷洒,通过第七传动轮502带动第十二传动轮601进行转动,然后第一锥齿轮602带动第二锥齿轮603和第十三传动轮604进行转动,再然后第十三传动轮604带动第十四传动轮605和第十三齿轮606进行转动,通过第七电动推杆608带动第十四齿轮607与第十三齿轮606和第十五齿轮609进行啮合,然后第十五齿轮609带动多节电动推杆6010进行转动,通过控制显示屏10调控多节电动推杆6010,第八电动推杆6027,第九电动推杆6028和第十电动推杆6029进行向上伸展,带动喷洒架6021和低压喷雾头6022上升到合适的位置,同时使第四锥齿轮6012,第十六齿轮6017和第十七齿轮6018之间保持平衡状态,然后水泵5020通过水管9将药水输送到低压喷雾头6022,通过低压喷雾头6022对树叶进行喷洒,再然后第三锥齿轮6011通过万向节6013带动第四锥齿轮6012进行定轴转动,然后第四锥齿轮6012带动第十传动杆6014,第十一传动杆6015和第十二传动杆6016对第十六齿轮6017和第十七齿轮6018进行转动,使第十六齿轮6017和第十七齿轮6018带动喷洒架6021和低压喷雾头6022进行左右移动,对树叶进行往复式喷洒,增加药水与树叶的接触时间,同时对树叶进行弧形均匀喷洒,弧形喷洒使药水对树叶喷洒更加集中,避免了大面积进行喷洒时,由于树自然生长的因素,直线喷洒时无法改变喷洒的范围,对没有树叶的地方进行喷洒,造成药物过度浪费的情况。

其中,车体1左下部设置有一个竖直圆形孔槽,方便用以连接外部动力机构,带动车体1移动。

其中,可动叠轮组4018的内轴心直径大于支撑轴4019的直径,可以使可动叠轮组4018在支撑轴4019上可升降式。

其中,喷洒架6021呈半圆弧形形状,便于对树木圆锥形生长形状对树叶进行集中喷洒。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