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渗液在防治青枯病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1297发布日期:2020-05-29 13:0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青贮渗液在防治青枯病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青贮渗液在防治青枯病中的应用,属于农业植物保护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品种的不断开发,特别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我国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8年,全国蔬菜种植总面积超2000万公顷,蔬菜年产量超7亿吨,均居于世界首位。但是,为片面追求区域规模优势和产能的提高,众多蔬菜产业区域长期存在同一品种不合理连作和化肥、农药超量施用的现象。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土传病害长期积累,诱发病原菌抗药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破坏、养分失衡、板结硬化和盐渍化等问题不断出现,最终导致严重的连作障碍、土壤质量下降恶性循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辣椒青枯病、番茄萎缩病、白菜根肿病、黄瓜霜霉病等由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土传病害在集约化蔬菜种植区日益多发,给农民生产增收和整个产业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很大困扰。辣椒青枯病是一种主要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病菌通过侵染嫩根、伤口等,致使植株发生根部褐变、叶片枯黄等症状,可引起辣椒20%~50%的减产,严重时甚至导致绝收,是一种危害巨大、难以根除的辣椒病害,在辣椒成片连作、集约种植区尤其严重。长期以来,该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的使用。化学农药一般初始药效较强,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和土壤长期残留,病菌耐药性越来越强,导致处理效果越来越差。并且化学农药的灭杀效果往往选择性较差,对土壤中乳酸菌、芽孢杆菌等益生微生物也会无差别性杀伤,损害了土壤微生态健康。因此,获取低残留、环境友好且杀菌效果突出的土壤消毒剂对于辣椒青枯病的防控是十分必要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青贮渗液在防治青枯病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作用原理:青枯病是一种由青枯劳尔氏菌感染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常会造成辣椒等蔬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青贮渗液是农作物青贮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液体下脚料,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其中含有高浓度的乳酸、活性乳酸菌及乳酸菌产生的抗菌性物质——乳酸菌素,对多种真菌、细菌等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而脱氢乙酸钠是一种食品级的杀菌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分解产物为乙酸和钠离子,无有毒有害残留。本发明涉及了单独使用青贮渗液防治青枯病;以青贮渗液与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混合制的防治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i,以及将脱乙酸钠与土壤消毒剂i二者相结合制得防治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ii,将乳酸抑制、细菌素抑制、离子破壁杀菌等多种抑菌、杀菌作用相结合,并辅以对植株具有抗氧胁迫保护作用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通过喷施、浇灌或灌根等办法对种植辣椒的土壤进行消毒,对辣椒青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术语说明:青贮渗液:青贮过程中,为保持乳酸菌等功能微生物的活性,通常需要保证秸秆、籽实等青贮物料一定的含水率,含水率如果超出物料本身的吸附力,则会发生液体渗出的现象,该液体称为青贮渗液。土壤消毒剂:受土壤、气候条件和耕作、管理方式等因素影响,农作物种植中常会发生土传病害,产量和品质受到多种不利影响。为防止土传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可选用合适的化学、生物或混合药剂等对土壤进行消毒,杀死病菌,这些药剂成为土壤消毒剂,良好的土壤消毒剂应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强、低残留的特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如下:青贮渗液在防治青枯病中的应用;所述青贮渗液,ph为4.0~4.5,乳酸含量为15.0~20.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20.0~40.0iu/ml。上述青贮渗液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以3000~6000rpm的条件,对青贮渗液离心处理3~6min,收集上清液,即可使用。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青贮渗液为全株玉米青贮渗液,ph为4.2~4.4,乳酸含量为18.0~20.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20.0~40.0iu/ml。上述离心的目的为除去青贮渗液中植株碎片、土壤颗粒等固体不溶物杂质。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青贮渗液应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青贮渗液应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的方法,步骤如下:a、辣椒定植前1~2周,在待定植土壤表层施用所述青贮渗液;b、幼苗定植并经缓苗后,再在土壤表层施用所述青贮渗液;c、如种植过程中发现辣椒青枯病的症状,继续在在土壤表层施用所述青贮渗液;上述每次施用量15~20l/亩;或者按每株辣椒每次施用量为:5~10ml/株。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a、b、c任一所述施用方式为浇水灌溉、灌根或喷施。一种防治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i,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100份、过氧化氢酶0.03~0.06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3~0.06份;所述土壤消毒剂i中的青贮渗液,ph为4.0~4.5,乳酸含量为15.0~20.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20.0~40.0iu/ml;所述土壤消毒剂i中的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为0.5×104~1.5×104iu/ml;所述土壤消毒剂i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为5.0×104~7.5×104iu/ml。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中青贮渗液,ph为4.2~4.4,乳酸含量为18.0~20.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20.0~40.0iu/ml。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青贮渗液为全株玉米青贮渗液,ph为4.2~4.4,乳酸含量为18.0~20.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20.0~40.0iu/ml。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中的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为1.5×104iu/ml,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为7.5×104iu/ml。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60份、过氧化氢酶0.04~0.06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4~0.06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份、过氧化氢酶0.05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5份。一种防治辣椒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ii,包括a液和b液,a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脱氢乙酸钠1~6份、无菌水44~49份;b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100份、过氧化氢酶0.03~0.06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3~0.06份;所述b液中青贮渗液,ph为4.0~4.5,乳酸含量为15.0~20.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20.0~40.0iu/ml;所述b液中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为0.5×104~1.5×104iu/ml;所述b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为5.0×104~7.5×104iu/ml。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i中的青贮渗液,ph为4.2~4.4,乳酸含量为18.0~20.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20.0~40.0iu/ml。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上述青贮渗液为全株玉米青贮渗液,ph为4.2~4.4,乳酸含量为18.0~20.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20.0~40.0iu/ml。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i中的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为1.5×104iu/ml,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为7.5×104iu/ml。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i,包括a液和b液,a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脱氢乙酸钠2~4份、无菌水46~48份;b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60份、过氧化氢酶0.04~0.06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4~0.06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i,包括a液和b液,a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脱氢乙酸钠2份、无菌水48份;b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份、过氧化氢酶0.05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5份。上述防治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i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3000~6000rpm的条件,对青贮渗液离心处理3~6min,收集上清液,然后按照所述土壤消毒剂i的原料组分重量份将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解于青贮渗液上清液中,制得土壤消毒剂i。所述土壤消毒剂i应于4℃存放,最长不超过180d。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的制备方法中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60份、过氧化氢酶0.04~0.06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4~0.06份。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的制备方法中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份、过氧化氢酶0.05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5份。上述防治辣椒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ii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将脱氢乙酸钠固体按照上述a液的原料组分重量份溶于无菌水中,得a液;以3000~6000rpm的条件,对青贮渗液离心处理3~6min,收集上清液,然后按照上述b液的原料组分重量份将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解于青贮渗液上清液中,制得b液,即得土壤消毒剂ii。所述a液可于室温下长期保存;所述b液应于4℃存放,最长不超过180d。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ii的制备方法中a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脱氢乙酸钠2~4份、无菌水46~48份;b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60份、过氧化氢酶0.04~0.06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4~0.06份。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剂的制备ii方法中a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脱氢乙酸钠2份、无菌水48份;所述步骤(2)中的b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份、过氧化氢酶0.05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5份。所述土壤消毒剂i应用于防治青枯病。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土壤消毒剂i应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土壤消毒剂i应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的方法,步骤如下:d、辣椒定植前1~2周,在待定植土壤表层施用所述土壤消毒剂i;e、幼苗定植并经缓苗后,再在土壤表层施用所述土壤消毒剂i;f、如种植过程中发现辣椒青枯病的症状,继续在土壤表层施用所述土壤消毒剂i,;上述每次施用量15~20l/亩;或者按每株辣椒每次施用量为:5~10ml/株。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d、e、f任一所述施用方式为浇水灌溉、灌根或喷施。所述土壤消毒剂ii应用于防治青枯病。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土壤消毒剂ii应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土壤消毒剂ii应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的方法,步骤如下:g、辣椒定植前1~2周,在待定植土壤表层施用所述土壤消毒剂a液,1h后,施用同样重量的b液;h、幼苗定植并经缓苗后,再在土壤表层施用所述土壤消毒剂a液,1h后,施用同样重量的b液;i、如种植过程中发现辣椒青枯病的症状,继续在土壤表层施用所述土壤消毒剂a液,处理1h后,施用同样重量的b;上述每次施用量为a液15~20l/亩,b液15~20l/亩;或者按每株辣椒每次施用量为:a液5~10ml/株,b液5~10ml/株。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g、h、i任一所述施用方式为浇水灌溉、灌根或喷施。本发明所述的青贮渗液、脱氢乙酸钠、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为现有技术,市售产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治辣椒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对青枯劳尔氏菌具有多重、不同机理的杀菌抑菌效果,能够有效杀死土壤及植物表面的致病菌,防治效果突出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使得植株、幼苗免受辣椒青枯病的危害。2、原料廉价易得,可实现对青贮液体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同时,本土壤消毒剂含有高浓度的活性乳酸菌,是优良的植物益生菌,对于修复土壤微生态环境、实现辣椒栽培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优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实验例2接种青枯劳尔氏菌后植株病情指数变化图图2实验例3接种青枯劳尔氏菌后植株病情指数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未详加说明的均按本领域现有技术。全玉米青贮渗液:取自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全株玉米青贮池,为全株玉米青贮过程中自然渗出的液体,可于青贮池底部进行收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掌握;苜蓿青贮渗液:取自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苜蓿青贮池,为苜蓿青贮过程中自然渗出的液体,可于青贮池底部进行收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掌握;脱氢乙酸钠为化学纯产品,普通市售产品,购买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上海);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为悬浮液,普通市售产品,购买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为悬浮液的酶活力,分别为1.5×107iu/ml和7.5×107iu/ml;乳酸为化学纯产品,普通市售产品,购买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上海);乳酸菌素为化学纯产品,普通市售产品,购买自西格玛奥德里奇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浓度为4×104iu/ml。实施例1:一种防治辣椒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该土壤消毒剂包括a液和b液,a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脱氢乙酸钠2份、无菌水48份;b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50份、过氧化氢酶0.05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5份。所述青贮渗液为全株玉米青贮渗液,ph为4.2,乳酸含量为2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40iu/ml。所述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为1.5×104iu/ml,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为7.5×104iu/ml。上述防治辣椒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将脱氢乙酸钠固体按照上述a液的原料组分重量份溶于无菌水中,得a液;以5000rpm的条件,对青贮渗液离心处理5min,收集上清液,然后按照上述b液的原料组分重量份将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解于青贮渗液上清液中,制得b液,即得土壤消毒剂;所述a液可于室温下长期保存;所述b液应于4℃存放,最长不超过180d。实施例2一种防治辣椒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该土壤消毒剂分为a液和b液,a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脱氢乙酸钠6份、无菌水44份;b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100份、过氧化氢酶0.06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6份。所述青贮渗液为全株玉米青贮渗液,ph为4.2,乳酸含量为2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40iu/ml。所述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为0.9×104iu/ml,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为5.5×104iu/ml。其制备步骤参照实施例1所述。实施例3一种防治辣椒青枯病的土壤消毒剂,该土壤消毒剂分为a液和b液,a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脱氢乙酸钠4份、无菌水46份;b液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贮渗液60份、过氧化氢酶0.04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04份。所述青贮渗液为全株玉米青贮渗液,ph为4.2,乳酸含量为2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40iu/ml。所述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为1.0×104iu/ml,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为5.0×104iu/ml。其制备步骤参照实施例1所述。实施例4与实施例1所述的土壤消毒剂及其制备步骤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该土壤消毒剂中的青贮渗液,不是全株玉米青贮渗液,而是相同重量份的苜蓿的青贮渗液,所述苜蓿青贮渗液的ph为4.2,乳酸含量为20mg/ml,乳酸菌素含量为40iu/ml。对比例1与实施例1所述的土壤消毒剂及其制备步骤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该土壤消毒剂只含有a液。对比例2与实施例1所述的土壤消毒剂及其制备步骤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该土壤消毒剂只含有b液。对比例3与实施例1所述的土壤消毒剂及其制备步骤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该土壤消毒剂中不添加青贮渗液,而以相同重量份的无菌水代替。对比例4与实施例1所述的土壤消毒剂及其制备步骤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该土壤消毒剂中不添加青贮渗液,用相同重量份的含有与青贮渗液相同浓度的乳酸和乳酸菌素水溶液代替。实验例1:应用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所述土壤消毒剂进行抑菌试验,具体步骤如下:取新鲜辣椒200g,粉碎打浆,取10g装入无菌培养皿中备用;30℃条件下,分别以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3、对比例4所述的土壤消毒剂a液5ml处理1h,然后以b液5ml处理1h;对比例1所述的土壤消毒剂5ml处理1h,然后以无菌水5ml处理1h;以无菌水5ml处理1h,然后以对比例2所述的土壤消毒剂5ml处理1h;同时以无菌水10ml处理2h,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具体试验设置见表1。将各培养皿放入30℃条件培养72h,培养结束后取出,制备梯度稀释系列,采用平板计数法计算微生物数量。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本试验所有操作均在无菌环境下完成,仪器经高温灭菌,实验过程保证无菌操作。为消除本发明所述土壤消毒剂中含有的活性乳酸菌对细菌计数的干扰,本试验中实施例1、2、3、4中所用消毒剂b液、对比例2所用消毒剂,均经121℃高温处理15min,灭活所有微生物。试验结果显示,与ck对照组相比,应用实施例与对比例所述土壤消毒剂处理,均可使样品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有一定减少。其中,对细菌和真菌的处理效果依次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4>对比例3>对比例2>对比例1,对放线菌的处理效果依次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4>对比例3>对比例1>对比例2。说明本发明所述消毒剂a液和b液按一定比例共同施用,能够对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不同分类的致病微生物取得更优的抑制效果,这种优良的抑菌效果不能被单独使用乳酸、乳酸菌素等化学品代替,而是由青贮渗液中多种有益成分共同形成。其中,实施例1所述土壤消毒剂处理效果最佳,相对ck,使得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减少95.34%、89.74%和84.41%,优于实施例2、3、4所述土壤消毒剂,显著优于对比例1、2、3、4所述土壤消毒剂。说明本发明所述土壤消毒剂对于主要土壤微生物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表1抑菌试验设置表表2抑菌效果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实验例2应用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所述土壤消毒剂防治辣椒青枯病的试验:2018年7月10日播种辣椒种子于育苗盘进行育种,在预定的定植日期6天、3天前,向待定植土壤表层喷施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所述土壤消毒剂2次,并以相同量的无菌水作为对照(ck),具体喷适量等实验设置见表3,培育至苗龄为50天时,采用灌根法向每株辣椒苗接种青枯劳尔氏菌1ml(1.0×106cfu/ml),接种后的辣椒苗采用常规水肥管理,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均保持一致,接种5天后,每天检查各处理辣椒青枯病发病情况并记录,至对照组(ck)病情指数达100%时停止试验,各处理辣椒青枯病发病动态变化情况、及试验结束时的发病情况如图1和表4所示。表3辣椒青枯病防治试验设置表处理组编号所用消毒剂每次施用量(共2次)ck无菌水无菌水,5mlt1实施例1实施例1消毒剂a液,2.5ml;b液,2.5mlt2实施例2实施例2消毒剂a液,2.5ml;b液,2.5mlt3实施例3实施例3消毒剂a液,2.5ml;b液,2.5mlt4实施例4实施例4消毒剂a液,2.5ml;b液,2.5mld1对比例1对比例1消毒剂,2.5ml;无菌水2.5mld2对比例2无菌水,2.5ml;对比例2消毒剂,2.5mld3对比例3对比例3消毒剂a液,2.5ml;b液,2.5mld4对比例4对比例4消毒剂a液,2.5ml;b液,2.5ml表4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由上述防治效果可得,使用实施例1所述土壤消毒剂后,自始至终无辣椒青枯病发生(病情指数为0),防病效果最佳;使用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所述土壤消毒剂,发病率分别为3.75%、4.86%、14.14%,防治效果较好;而使用对比例1、2、3、4所述土壤消毒剂后,发病率较高,防治效果不佳;说明,本发明所述消毒剂对青枯病的致病微生物—青枯劳尔氏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不能被单独使用乳酸、乳酸菌素等化学品代替,而是由青贮渗液中多种有益成分共同形成。而a液和b液按一定比例共同施用,能够对青枯劳尔氏菌取得更优的抑制效果,减少发病率、减轻植株病情指数;使用本发明所述土壤消毒剂对防治辣椒青枯病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实验例3实验设置和方法参照实验例2,不同之处在于,接种青枯劳尔氏菌1天后,增加一次施用消毒剂,施用量为5ml,具体喷适量等实验设置见表5,接种后的辣椒苗采用常规水肥管理,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均保持一致,接种5天后,每天检查各处理辣椒青枯病发病情况并记录,至对照组(ck)病情指数达100%时停止试验,各处理辣椒青枯病发病动态变化情况、及试验结束时的发病情况如图2和表6所示。表5辣椒青枯病防治试验设置表表6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处理组编号所用消毒剂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ck无菌水100.00±0.00100.00±0.00—t1实施例10.00±0.000.00±0.00100.00±0.00t2实施例20.00±0.000.00±0.00100.00±0.00t3实施例30.00±0.000.00±0.00100.00±0.00t4实施例410.05±1.138.10±0.9491.90±0.94d1对比例160.85±7.2051.10±4.5948.90±4.59d2对比例229.42±3.0119.98±2.0680.02±2.06d3对比例326.46±2.8022.71±2.3877.29±2.38d4对比例418.18±2.0215.04±1.6484.96±1.64由上述防治效果可得,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述土壤消毒剂使用后,自始至终无辣椒青枯病发生(病情指数为0),防病效果最佳,特别是相对于实验例2的结果,实施例2、3、所述土壤消毒剂增加一次施用后,发病率分别由3.75%和4.86%降为0,实施例4由14.14降为10.05%,说明土壤消毒剂增加一次施用对青枯劳尔氏菌杀菌效果显著,对青枯病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含有全株玉米青贮渗液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优于含有苜蓿青贮渗液消毒剂;而使用对比例1、2、3、4所述土壤消毒剂施用后,发病率仍较高,防治效果不佳。但是,由于在感染病菌后增施一次土壤消毒剂,施用对比例1、2、3、4后,对应植株的青枯病情况均较实验例2情况有所改善。说明优化施用次数后,使用本发明所述土壤消毒剂对防治辣椒青枯病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