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78077发布日期:2020-06-12 16:1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划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棉花具有产量大、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棉花科学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尽可能的使播种行距及株距一致,在播种前需要在试验田中划线标记。目前做标记的方法一般采用拉线的方法,两个操作人员抻着细绳,中间有一名人员脚踩沿着细绳压过,该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而且容易出现弯曲,造成实验数据存在误差;另一种方法时采用简易划行器具,但是该装置需要工作人员拉动划线器具进行长距离跑动作业,劳动强度更大,操作不方便,而且划行印记容易出现弯曲。

本申请人曾设计了一种试验田用防堵划线器,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公布号为cn109479473a),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整体效果较好,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1)在灰斗出口被堵住后,工作人员再进行疏通,问题处理滞后,不能提前预防,在堵住时,还需要工作人员拉动拉绳,带动顶料器顶料、击打杆击打灰斗外壁来实现灰斗出口的疏通,步骤繁琐,效果不是很好,且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2)在灰斗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一直盯着灰斗的出口观察,以便及时确定出口是否被堵,浪费精力多;另外,在进行长距离划线时,灰斗移动到距离工作人员较远位置时,工作人员无法看清灰斗是否有石灰粉落下,一旦被堵,不能及时发现,也就无法及时疏通,导致划线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装置,包括盛有石灰粉的料斗以及两个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绕线轮;所述料斗的侧壁上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两端分别与所述绕线轮相连以带动料斗做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内滑动连接有一顶杆,所述顶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顶杆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料斗壁相连;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一摩擦头;所述两立杆之间设有设置在所述摩擦头上方的连接件;所述摩擦头沿所述连接件进行滑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若干连续布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摩擦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顶杆套设在一空心管中,所述空心管与所述料斗内壁相连,所述空心管的顶部连接有所述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顶杆外壁上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拨料片,所述拨料片设置在所述空心管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凸起、摩擦头的整体形状呈等腰梯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底部呈锥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料斗外壁上还设有滑环,所述滑环中穿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立杆上。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整个装置通过立杆插设在种植田中完成固定;

s2:一名工人转动其中一个绕线轮,绕线轮通过拉绳带动料斗移动,摩擦头沿连接件滑动,当摩擦头和凸起接触时,摩擦头向下移动,按压复位弹簧,产生弹力,顶杆也下移并穿出料斗的出口;当摩擦头不与凸起接触时,摩擦头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顶杆随之上移;随着料斗的不断移动,顶杆不断重复上下往复动作,防止料斗出口被堵塞,石灰粉不断从料斗出口流出,形成清晰的划线;

s3:将整个装置挪动到下一位置,另一名工作人员转动另一绕线轮,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划线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顶杆、摩擦头、复位弹簧,以及在连接件上设有和摩擦头配合凸起,料斗在移动过程中,顶杆会做上下往复运动,在料斗出口处上下穿插,将料斗的移动和顶杆的上下移动联动起来,可有效防止料斗的出口被堵,起到提前预防干涉作用,无需工作人员再采用顶料器、击打杆进行疏通,简化了步骤,省时省力;另外,即使划线距离较长时,也无需工作人员一直盯着料斗观察,从而解决因距离问题而带来的无法看清料斗是否有石灰粉落下,一旦被堵,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划线失败的问题;

2.通过在顶杆上焊接有拨料片,在顶杆向下移动时,拨料片会下压并带动石灰粉下移,起到带料作用,保证石灰粉从料斗出口匀畅流出;而且因拨料片倾斜设置,在顶杆上移复位时,拨料片受到的阻力较小,利于复位;

3.通过将凸台及摩擦头整体形状设计成等腰梯形状,便于摩擦头沿凸台滑动,减少阻力,便于料斗保持较平稳的运行状态;

4.通过将顶杆的底部设置成锥形,利于穿出料斗出口,即使料斗被堵,也能轻易穿过石灰粉将出口疏通开。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料斗及且内部顶杆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3是图1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料斗侧视图。

图5是立杆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杆;101通孔;2脚蹬;3支撑板;4绕线轮;5摇柄;6压绳环;7拉绳;8钢丝绳;9料斗;10顶杆;11空心管;12复位弹簧;13摩擦头;14连杆;15拨料片;16滑环;17连接件;18凸起;19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装置,包括料斗9,料斗9内盛装有石灰粉,料斗9的底部设有出口,为了方便控制出口的打开和闭合,出口上螺纹连接有盖帽19,在使用时,可通过拧下盖帽实现出口的打开。

料斗9的两侧各设有一根立杆1,立杆1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板3,在支撑板3上安装有绕线轮4;料斗9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7,在立杆1上还开设有通孔101;拉绳7两端分别穿过通孔101与绕线轮4相连以带动料斗9做往复运动。

为了方便插设立杆1,立杆1上设有脚蹬2。

为了方便转动绕线轮4,绕线轮4连接有便于握持的摇柄5。

料斗9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一顶杆10,顶杆10的底部呈锥形设置,顶杆10套设在一空心管11中;空心管11外壁连接有连杆14,连杆14的两端固定焊接在料斗9内壁上,以实现空心管11的固定;顶杆10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顶杆10壁相连,另一端与空心管11顶端相连;顶杆10的顶部设有一摩擦头13;两立杆1之间设有设置在摩擦头13上方的连接件17,当划线距离比较短时,连接件17可以选用轻质杆,轻质杆的两端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两立杆1壁上;摩擦头13沿轻质杆的底部进行滑动,轻质杆底部设有若干连续布置的凸起18,凸起18与摩擦头13相适配,凸起18及摩擦头13的整体形状可呈等腰梯形设置,便于滑动,阻力较小,便于料斗9保持较平稳的运行状态。

在料斗9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滑环16,滑环16内穿设有钢丝绳8,钢丝绳8的两端固定在立杆1壁上,通过设置两条钢丝绳8,在使用时,拉紧钢丝绳8,料斗9沿钢丝绳8滑动,可保证料斗9运行稳定,防止出现倾斜、摆动等问题,保证划线笔直。

在支撑板3上还设有压绳环6,拉绳7从压绳环6中穿过。

在使用时,通过拉绳7拉动料斗9移动,料斗9在移动过程中,摩擦头13沿轻质杆底部进行滑动,由于轻质杆上设有凸起18,料斗9在移动过程中,摩擦头13会与凸起18呈间歇式接触,当摩擦头13与凸起18接触时,摩擦头13会向下移动,复位弹簧12受压产生弹力,顶杆10向下移动,穿过料斗9的出口;当摩擦头13不与凸起18接触时,顶杆10在复位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顶杆10的底部回到料斗9内;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可实现顶杆10不断在料斗9的出口处上下穿插,可有效防止料斗9的出口被堵,起到提前预防干涉的作用,无需工作人员等出料口堵住时再采用顶料器、击打杆进行疏通,简化了步骤,省时省力。

实施例二

继续参考附图2,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装置,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顶杆10外壁上连接有拨料片15,拨料片15的位置设置在不影响顶杆10上下移动的位置上,顶杆10上的拨料片15呈倾斜设置,拨料片15设置在空心管11的下方。通过设置拨料片15,在顶杆10向下移动时,拨料片15会下压并带动石灰粉下移,起到一定的带料作用,从而保证石灰粉从料斗9出口匀畅流出;而且因拨料片15倾斜设置,在顶杆10上移复位时,拨料片15受到的阻力较小,利于复位。

当划线距离较长时,连接件17再选用轻质杆就不是很合适,所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7可选用三角带,三角带17因可盘绕,方便携带,同时,具有韧性好,强度高的优点。在使用时,将三角带两端连接在立杆1壁上,拉紧三角带使其呈绷紧状态即可。

由此可以看出,将料斗9的移动和顶杆10的上下移动联动起来,只要料斗9移动,顶杆10便会做上下往复移动,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堵作用,效果显著,省时省力,无需工作人员一直盯着料斗9观察,从而解决因距离问题而带来的无法看清料斗9是否有石灰粉落下,一旦被堵,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划线失败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整个装置通过立杆1插设在种植田中完成固定;

s2:一名工人转动其中一个绕线轮4,绕线轮4通过拉绳7带动料斗9移动,摩擦头13沿连接件17滑动,当摩擦头13和凸起18接触时,摩擦头13向下移动,按压复位弹簧12,产生弹力,顶杆10也下移并穿出料斗9的出口;当摩擦头13不与凸起18接触时,摩擦头13在复位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复位,顶杆10随之上移;随着料斗9的不断移动,顶杆10不断重复上下往复动作,有效防止料斗9出口被堵塞,石灰粉不断从料斗9出口流出,形成清晰的划线;

s3:将整个装置挪动到下一位置,另一名工作人员转动另一绕线轮4,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划线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