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间除草施肥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5323发布日期:2020-08-14 15:5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间除草施肥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间除草施肥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放弃使用除草剂等具有化学成分的药物进行除草,经常采用人工除草,人工除草的劳动强度很大,为了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现在更多地采用除草机进行除草。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功能动力除草机”,公告号为cn202618103u,公告日为2012.12.26的发明专利,其包括可转动的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带有除草刀片的除草铰轮,旋转轴的两端设有带有平直刀片的支撑轮,工作时,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除草铰轮转动,除草铰轮带动除草刀片的转动,除草刀片转动去除杂草,田地里种有作物时,作物生长的地方很难长草,但是作物行间特别容易长草,此除草机只能用于没生长作物的田地,无法去除行间杂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行间除草施肥复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去除行间杂草的技术难题,本发明可除去行间杂草,减小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除草次数。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间除草施肥复合装置,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向下且向后倾斜伸出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对行除草轮,两个对行除草轮分别在传动箱的左右两侧朝外的方向上,所述对行除草轮的外周排布有若干除草刀片。

本发明中,传动箱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上,机架上连接有可转动的驱动轴,驱动轴经传动箱与连接轴传动连接,实现驱动轴转动的结构具体为,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驱动链轮,驱动轴上连接有传动链轮,驱动链轮经链条与传动链轮连接,机架可升降地连接在行走装置后方(此为现有技术,行走装置可为拖拉机、插秧机等可驾驶的机具),对行除草轮在作物的行间,连接轴上左右两端的两个对行除草轮在作物的左右两侧;工作时,电机动作,驱动链轮转动,驱动链轮经链条带动传动链轮的转动,传动链轮的转动带动驱动轴的转动,驱动轴经传动箱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对行除草轮的转动,除草刀片不断转动去除作物行间的杂草;本发明通过对行除草轮和除草刀片的设置,实现行间杂草的去除,减小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除草次数;可应用于作物初生长时的除草工作中,尤其适用于稻麦的除草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除草效果,所述传动箱的后侧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后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朝下的一侧连接有两个滑撬,两个滑撬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分别与两个对行除草轮对应,向前伸出支撑架外的滑撬所在一端向上翘起,滑撬的后部向上翘起;此设计中,滑撬沿着田地向前滑行,滑撬的前后两端均向上翘起,泥土不易堆积到滑撬上,降低滑行阻力,支撑架和滑撬的联合设置给对行除草轮提供支撑,同时限制除草深度。

为了进一步实现施肥,所述滑撬包括滑土部,所述滑土部上开有落肥口,所述落肥口前侧对应的滑土部上设有向下延伸且向外弯曲的开沟部,开沟部与落肥口连通,落肥口后侧的滑土部上设有向前且向上翘起的盖土部,落肥口左右两侧的滑土部上分别设有朝里且向下设置的覆土部,在前后方向上,覆土部在开沟部和盖土部之间,所述支撑架上开有两个施肥孔,所述支撑架后侧开有向后且向下倾斜的滑肥槽,滑肥槽的一端与施肥孔连通,滑肥槽的另一端往落肥口所在方向延伸,覆土部在滑肥槽的后方;此设计中,滑土部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开沟部,两个开沟部之间具有落肥间隙,沟间除草刀片和除草刀片一不断转动除掉作物两侧的杂草,滑撬沿着除完杂草后的田地滑行,支撑架一上侧连接有与施肥孔对应的施肥管,施肥管的腔体与施肥孔连通,机架前方设有肥箱,肥箱的下侧排布有与施肥管数量相同的电动施肥器(此为现有技术),电动施肥器落下的肥料经风选吹送入施肥管内,落到施肥管内的肥料进入施肥孔内,开沟部开肥沟,两个开沟部之间的落肥间隙形成肥沟,肥料沿着滑肥槽滑落到肥沟内,覆土部将两侧的土往肥沟所在方向拨动,土覆盖在肥沟内的肥料上,盖土部将土紧密盖到刚刚覆完土的肥料上,通过滑撬的设置实现开肥沟、覆土和盖土的同步动作,结构巧妙,效率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覆土效果,所述滑撬上侧固定连接有补土座,所述补土座在支撑架的后侧,补土座上设有朝着支撑架所在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部,所述补土座在滑撬的上侧,补土座上开有滑土槽,滑土槽与滑肥槽连通,滑土槽的出口在盖土部和开沟部之间,倾斜部和补土座内壁形成所述滑土槽;此设计中,除草时会有土被抛起,抛起的土部分会沿着倾斜部滑下或直接落入滑土槽,落入滑土槽内的泥土经落肥口的覆到肥料上,进一步给肥料覆土,提高覆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滑撬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5为本发明中滑撬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施肥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传动箱,2除草刀片,3对行除草轮,4滑撬,401覆土部,402开沟部,403滑土部,404盖土部,5补土座,6支撑架,7施肥管,8支撑杆,9电机,10倾斜部,11滑肥槽,12滑土槽,13落肥口,14机架,15连接轴,16总管,17电动施肥器,18管道,19风机,20施肥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的一种行间除草施肥复合装置,包括传动箱1,传动箱1向下且向后倾斜伸出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对行除草轮3,两个对行除草轮3分别在传动箱1的左右两侧朝外的方向上,对行除草轮3的外周排布有若干除草刀片2。

为了进一步提高除草效果,传动箱1的后侧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后侧连接有支撑架6,支撑架6朝下的一侧连接有两个滑撬4,两个滑撬4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分别与两个对行除草轮3对应,向前伸出支撑架6外的滑撬4所在一端向上翘起,滑撬4的后部向上翘起。

为了进一步实现施肥,滑撬4包括滑土部403,滑土部403上开有落肥口13,落肥口13前侧对应的滑土部403上设有向下延伸且向外弯曲的开沟部402,开沟部402与落肥口13连通,落肥口13后侧的滑土部403上设有向前且向上翘起的盖土部404,落肥口13左右两侧的滑土部403上分别设有朝里且向下设置的覆土部401,在前后方向上,覆土部401在开沟部402和盖土部404之间,支撑架6上开有两个施肥孔,支撑架6后侧开有向后且向下倾斜的滑肥槽11,滑肥槽11的一端与施肥孔连通,滑肥槽11的另一端往落肥口13所在方向延伸,覆土部401在滑肥槽11的后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覆土效果,滑撬4上侧固定连接有补土座5,补土座5在支撑架6的后侧,补土座5上设有朝着支撑架6所在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部10,补土座5在滑撬4的上侧,补土座5上开有滑土槽12,滑土槽12与滑肥槽11连通,滑土槽12的出口在盖土部404和开沟部402之间,倾斜部10和补土座5内壁形成滑土槽12。

本发明实施时,如图6所示,传动箱1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14上,机架14上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为驱动连接轴15转动的动力源,机架14可升降地连接在行走装置后方(此为现有技术,行走装置可为拖拉机、插秧机等可驾驶的机具),对行除草轮3在作物的行间,连接轴15上左右两端的两个对行除草轮3在作物的左右两侧;机架14的前方设有施肥箱20,施肥箱20可固定在行走装置上,肥箱的下侧排布有若干电动施肥器17,电动施肥器17的数量与施肥管7的数量相同,电动施肥器17落下的肥料经风选吹送入施肥管7内(行走装置上设置风机19,可在施肥管7上连接管道18,风机19将电动施肥器17落下来的肥料经管道18吹送入施肥管7内);工作时,电机9动作,连接轴15转动,连接轴15带动对行除草轮3的转动,除草刀片2不断转动去除作物行间的杂草;同时,肥料被送入各个施肥管7内,落到施肥管7内的肥料进入施肥孔内,开沟部402开肥沟,两个开沟部402之间的落肥间隙形成肥沟,肥料沿着滑肥槽11滑落到肥沟内,覆土部401将两侧的土往肥沟所在方向拨动,土覆盖在肥沟内的肥料上,盖土部404将土紧密盖到刚刚覆完土的肥料上,通过滑撬4的设置实现开肥沟、覆土和盖土的同步动作,结构巧妙,效率高;本发明通过对行除草轮3和除草刀片2的设置,去除行间杂草,减小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除草次数;滑撬4沿着田地向前滑行,滑撬4的前后两端均向上翘起,泥土不易堆积到滑撬4上,降低滑行阻力,支撑架6和滑撬4的联合设置给沟间除草轮和对行除草轮3提供支撑,同时限制除草深度,通过支撑架6、施肥管7和滑撬4的联合设置,实现行间施肥,施肥的同时同步完成覆土和盖土,除草时会有土被抛起,抛起的土部分会沿着倾斜部10滑下或直接落入滑土槽12,落入滑土槽12内的泥土经落肥口13的覆到肥料上,进一步给肥料覆土,提高覆土效果;可应用于作物初生长时的除草工作中,尤其适用于稻麦的行间除草施肥。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