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0063发布日期:2020-08-07 19:0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林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



背景技术:

地钻广泛应用于坡地、沙地、硬质土地的苗木园林绿化工程种植挖坑,起挖大树的外围出土;围栏埋桩挖穴;果树、林木施肥挖穴,园林绿化工程的中耕、除草等。挖坑直径:200—600mm。地钻操作每小时不低于80个坑,按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可以挖640个坑,是人工的30多倍。中耕,除草一次幅宽在50厘米以上操作每小时不低于800平方米,真正实现全自动操作过程,地钻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动力强劲有力,外形美观,操作舒适,劳动强度低,适合各种地形,效率高,便于携带及野外田地作业。

现有技术的地钻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无法准确控制地钻挖坑的深度,降低了地钻的实用性,不仅如此,现有技术的地钻在钻入地下之后,操作人员将地钻取出需要耗费大量的力气,降低了地钻使用的便捷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包括主体和钻头,所述钻头的一端与主体连接,还包括定位机构和省力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安装在主体上,所述省力机构安装在定位机构上;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板、顶板、定位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和至少两个移动轮,所述顶板与支撑板平行,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处设有开口,所述主体设置在顶板与支撑板之间,所述钻头穿过支撑板的开口,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侧,所述顶板通过支撑组件与支撑板连接,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组件上,各移动轮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两侧;

所述省力机构包括安装轴承、驱动轴、转盘、固定组件、滚筒、两个连接线、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所述驱动轴与滑杆平行,所述驱动轴通过安装轴承与顶板连接,所述转盘设置在顶板的远离主体的一侧,所述转盘与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顶板上,所述固定组件与转盘连接,所述滚筒与驱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与动滑轮一一对应,两个定滑轮关于驱动轴对称设置,两个定滑轮均与顶板的靠近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动滑轮分别设置在两个定滑轮的一侧,两个动滑轮均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依次绕过其中一个定滑轮与其中一个动滑轮,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卷绕在滚筒的外周上,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处于紧绷状态。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地钻的自动化程度,所述主体上设有显示屏和至少两个控制按键,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plc,所述显示屏和各控制按键均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顶板和主体的稳定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杆和升降套管,所述滑杆与支撑板垂直,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穿过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套管与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主体的升降距离,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套管、支撑套管、刻度条、支架、贯穿孔、丝杆、旋钮和橡胶块,所述滑杆穿过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贯穿孔设置在支撑套管的一侧,所述支架安装在支撑套管的靠近贯穿孔的一侧,所述固定套管的轴线与滑杆垂直,所述固定套管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固定套管同轴设置,所述丝杆穿过固定套管,所述丝杆与固定套管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在贯穿孔的内部,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橡胶块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与滑杆抵靠,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所述刻度条设置在滑杆的一侧。

作为优选,为了降低旋钮发生打滑的几率,所述旋钮上设有防滑纹。

作为优选,为了对转盘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杆和至少两个限位槽,各限位槽周向均匀设置在转盘的外周上,所述限位杆设置在其中一个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顶板铰接。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所述钻头上涂有防腐涂层。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定滑轮和动滑轮与连接线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外周上均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线设置在环形槽的内部。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地钻操作的便捷度,所述升降套管上设有把手。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升降套管移动的顺畅度,所述滑杆上涂有润滑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中,通过定位机构可以控制钻头升降的距离,继而控制钻头挖坑的深度,提高了地钻的实用性,与现有定位机构相比,该定位机构实现了对主体的支撑作用,提高了地钻移动的便捷地,不仅如此,通过省力机构减小了操作人员将钻头取出需要的拉力,提高了地钻使用的便捷度,与现有省力机构相比,该省力机构通过村机械机构支持运行,提高了该机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的省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轮,2.支撑板,3.滑杆,4.钻头,5.支撑套管,6.升降套管,7.主体,8.顶板,9.转盘,10.旋钮,11.固定套管,12.丝杆,13.刻度条,14.贯穿孔,15.橡胶块,16.限位杆,17.限位槽,18.驱动轴,19.动滑轮,20.定滑轮,21.滚筒,22.连接线,23.安装轴承,2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深度检测功能的地钻,包括主体7和钻头4,所述钻头4的一端与主体7连接,还包括定位机构和省力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安装在主体7上,所述省力机构安装在定位机构上;

通过定位机构可以控制钻头4升降的距离,继而控制钻头4挖坑的深度,提高了地钻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省力机构减小了操作人员将钻头4取出需要的拉力,提高了地钻使用的便捷度;

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板2、顶板8、定位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和至少两个移动轮1,所述顶板8与支撑板2平行,所述支撑板2的中心处设有开口,所述主体7设置在顶板8与支撑板2之间,所述钻头4穿过支撑板2的开口,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7的两侧,所述顶板8通过支撑组件与支撑板2连接,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组件上,各移动轮1分别设置在支撑板2的两侧;

通过支撑板2提高了支撑组件的稳定性,在支撑组件的支撑作用下,提高了顶板8和主体7的稳定性,通过调节定位组件在支撑组件上的位置,则通过定位组件可以限制主体7升降的距离,则实现了对钻头4打孔深度的调节,提高了地钻的实用性,同时通过移动轮1提高了支撑板2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地钻移动的便捷度;

如图4所示,所述省力机构包括安装轴承23、驱动轴18、转盘9、固定组件、滚筒21、两个连接线22、两个定滑轮20和两个动滑轮19,所述驱动轴18与滑杆3平行,所述驱动轴18通过安装轴承23与顶板8连接,所述转盘9设置在顶板8的远离主体7的一侧,所述转盘9与驱动轴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顶板8上,所述固定组件与转盘9连接,所述滚筒21与驱动轴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20与动滑轮19一一对应,两个定滑轮20关于驱动轴18对称设置,两个定滑轮20均与顶板8的靠近主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动滑轮19分别设置在两个定滑轮20的一侧,两个动滑轮19均与主体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22依次绕过其中一个定滑轮20与其中一个动滑轮19,所述连接线22的一端卷绕在滚筒21的外周上,所述连接线22的另一端与顶板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22处于紧绷状态;

通过安装轴承23提高了驱动轴18的稳定性,操作人员通过转盘9转动驱动轴18,则通过驱动轴18驱动滚筒21转动,则通过滚筒21实现了连接线22的收放,则通过连接线22拉动主体7升降,在定滑轮20的导向作用下,改变了连接线22的受力方向,同时通过动滑轮19减小了连接线21拉动主体7升降所需要的拉力,减小了主体7升降时,操作人员需要的推力,同时根据杠杆远离,转盘9的半径长度为动力臂,滚筒的半径为阻力臂,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操作人员施加在转盘9上的推力小于转盘21对连接线22的拉力,则进一步减小了操作人员需要的推力,使操作人员操作地钻时更加省力,提高了地钻使用的便捷度,同时通过固定组件实现了对转盘9的定位作用,则实现了对主体7的拉力作用,使主体7可以停留在固定高度。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地钻的自动化程度,所述主体7上设有显示屏和至少两个控制按键,所述主体7的内部设有plc,所述显示屏和各控制按键均与plc电连接;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一般用于数据的处理以及指令的接收和输出,用于实现中央控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给plc,则通过plc控制地钻运行,同时通过显示屏可以显示地钻的工作状态,则提高了地钻的自动化程度。

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杆3和升降套管6,所述滑杆3与支撑板2垂直,所述滑杆3的两端分别与顶板8和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穿过升降套管6,所述升降套管6与滑杆3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套管6与主体7固定连接;

在滑杆3的支撑作用下,提高了顶板8的稳定性,同时在升降套管6的支撑作用下,提高了主体7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套管11、支撑套管5、刻度条13、支架24、贯穿孔14、丝杆12、旋钮10和橡胶块15,所述滑杆3穿过支撑套管5,所述支撑套管5与滑杆3滑动连接,所述贯穿孔14设置在支撑套管5的一侧,所述支架24安装在支撑套管5的靠近贯穿孔14的一侧,所述固定套管11的轴线与滑杆3垂直,所述固定套管11与支架24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2与固定套管11同轴设置,所述丝杆12穿过固定套管11,所述丝杆12与固定套管11螺纹连接,所述丝杆12的一端设置在贯穿孔14的内部,所述丝杆12的一端与橡胶块15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15与滑杆3抵靠,所述丝杆12的另一端与旋钮10固定连接,所述刻度条13设置在滑杆3的一侧;

实际上,固定套管11内侧设有内螺纹,在支架24的支撑作用下,通过固定套管11提高了丝杆12的稳定性,当操作人员通过旋钮10转动丝杆12向远离滑杆3的方向移动使,使橡胶块15与滑杆3分离,则使操作人员可以推动支撑套管5沿着滑杆3升降,通过刻度条13使操作人员可以精确控制支撑套管5的位置,之后操作人员通过旋钮10转动丝杆12向靠近滑杆3的方向移动,则使橡胶块15与滑杆3紧密贴合,则实现了对支撑套管5与滑杆3之间的固定作用,则通过支撑套管5可以限制主体7升降的距离,即可控制钻头4打孔的深度,同时当橡胶块15被压缩发生形变时,则在橡胶块15的反作用力下,使丝杆12与固定套管11的螺纹之间紧密贴合,增大了丝杆12与固定套管11的螺纹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丝杆12的稳定性,降低了丝杆12发生松动的几率。

作为优选,为了降低旋钮10发生打滑的几率,所述旋钮10上设有防滑纹;

通过防滑纹增大了旋钮10与操作人员手指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旋钮10发生打滑的几率。

作为优选,为了对转盘9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杆16和至少两个限位槽17,各限位槽17周向均匀设置在转盘9的外周上,所述限位杆16设置在其中一个限位槽17的内部,所述限位杆16的一端与顶板8铰接;

当操作人员将限位杆16转动到限位槽17内部时,则通过限位杆16与限位槽17之间的相互限位作用下,实现了对转盘9的固定作用,降低了转盘9发生转动的几率,当操作人员将限位杆16从限位槽17内部转出时,则使转盘9可以正常转动。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钻头4的使用寿命,所述钻头4上涂有防腐涂层;

通过防腐涂层减缓了钻头4被腐蚀的速度,延长了钻头4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定滑轮20和动滑轮19与连接线22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定滑轮20和动滑轮19的外周上均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线22设置在环形槽的内部;

通过环形槽对连接线22的限位作用,降低了连接线22与定滑轮20和动滑轮19发生脱离的几率,提高了定滑轮20和动滑轮19与连接线22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地钻操作的便捷度,所述升降套管6上设有把手;

操作人员通过把手推动升降套管6沿着滑杆3升降,提高了地钻操作的便捷度。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升降套管6移动的顺畅度,所述滑杆3上涂有润滑脂;

通过润滑脂减小了升降套管6与滑杆3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升降套管6移动的顺畅度。

通过调节定位组件在支撑组件上的位置,则通过定位组件可以限制主体7升降的距离,则实现了对钻头4打孔深度的调节,提高了地钻的实用性,操作人员通过转盘9转动驱动轴18,则通过驱动轴18驱动滚筒21转动,则通过滚筒21实现了连接线22的收放,则通过连接线22拉动主体7升降,在定滑轮20的导向作用下,改变了连接线22的受力方向,同时通过动滑轮19减小了连接线21拉动主体7升降所需要的拉力,减小了主体7升降时,操作人员需要的推力,同时根据杠杆远离,转盘9的半径长度为动力臂,滚筒的半径为阻力臂,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操作人员施加在转盘9上的推力小于转盘21对连接线22的拉力,则进一步减小了操作人员需要的推力,使操作人员操作地钻时更加省力,提高了地钻使用的便捷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挖坑深度控制功能的地钻中,通过定位机构可以控制钻头4升降的距离,继而控制钻头4挖坑的深度,提高了地钻的实用性,与现有定位机构相比,该定位机构实现了对主体7的支撑作用,提高了地钻移动的便捷地,不仅如此,通过省力机构减小了操作人员将钻头4取出需要的拉力,提高了地钻使用的便捷度,与现有省力机构相比,该省力机构通过村机械机构支持运行,提高了该机构的可靠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