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脊竹蝗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1376发布日期:2020-08-07 19:1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黄脊竹蝗养殖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黄脊竹蝗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tsai,俗称竹蝗、蝗虫等,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科locustidae,我国主要竹产区均有分布。黄脊竹蝗是重要的竹林害虫之一,为害严重,使我省竹产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一直以来科研人员对黄脊竹蝗的研究主要以防治为主,对其人工饲养也是为了观察其生活习性以便进行更有效的防治。中国食用蝗虫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佑酒食用,据《食用昆虫与菜谱》一书中介绍,蝗虫体内含有蛋白质73.5%,氨基酸18种,总含量为20.3%,蝗虫体内还含有维生素b1、b2、e、a胡萝卜素和丰富的多种维生素,4种脂肪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是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还可以作为鱼粉、骨粉的替代品,是优质昆虫饲料。蝗虫含有丰富的被誉为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的甲壳素,甲壳素能使体内毒素得以排除,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此外,蝗虫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疹出不畅等,外用可治疗中耳炎等。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蝗虫体内营养成分的结构比畜、禽类更合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低,生产全程不用化学药物、添加剂等,是二十一世纪最流行食品,也将成为最有潜力的绿色食品。随着人们对食药用昆虫高营养、高功效等的认识,这些食药用昆虫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需求日益增大。野生的昆虫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带来了掠夺式采集和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人工繁殖培养技术是解决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和人们需求增长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人工繁育及驯化,已完成了蜜蜂、蝗虫、柞蚕等昆虫的人工繁育,但对黄脊竹蝗人工繁育技术尚无系统报道。其繁育基质配方、生长条件控制、连续繁育、成活率提高、规模化培养等关键难题尚无得到突破,制约了其规模化繁育和应用。在自然界中很多昆虫可以取食为害多种植物,取食不同寄主植物会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及种群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昆虫幼虫期的食物营养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有很大影响,有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食物的营养不同,昆虫幼虫期的生长发育及成虫期的繁殖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致使昆虫种群的增长受到影响。目前黄脊竹蝗尚无规模化养殖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脊竹蝗的养殖方法,能够对黄脊竹蝗进行规模化养殖,构建稳定的黄脊竹蝗人工种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脊竹蝗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黄脊竹蝗卵块,孵化;s2、将玉米,毛竹,芒草按照不同质量的比例供黄脊竹蝗取食;其中,1龄黄脊竹蝗: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6:3:1的比例;2-4龄黄脊竹蝗: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2:8:1的比例;5龄黄脊竹蝗: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5:2:1的比例;交配繁殖期黄脊竹蝗:玉米、毛竹质量为5:3的比例。优选的,所述s2之中,还包括:s3、交配繁殖期的黄脊竹蝗性的诱导繁殖;将黄脊竹蝗成虫按照雌雄数量3:2的比例放入网纱笼产房,让其随机交配、产卵。优选的,网纱笼产房内放置有供产卵的产卵土:产卵土由细沙和泥土按照质量比例为3:1混合;细沙和泥土在混合前分别过60目筛;细沙和泥土的含水量为18%-22%。优选的,产卵土厚度为6-7cm。优选的,在所述s3之后,还包括:s4、把装有卵块的产卵盒放置在养虫室内孵化,室内温度控制在25~30℃,光周期为光照:黑暗=13:11h;持续培养30~40天得到孵化出的黄脊竹蝗幼虫。优选的,所述s4中,每隔三天给卵块的产卵土喷洒水分,保持产卵土含水量在18%~22%。优选的,如需黄脊竹蝗卵块停滞发育,延后孵化,将卵块放置在4℃下避光保存。本发明提出的黄脊竹蝗的养殖方法,通过配置不同时期的黄脊竹蝗的食物,可以有效对黄脊竹蝗进行饲养,防止因食物的营养不同,导致昆虫幼虫期的生长发育及成虫期的繁殖表现出的差异性,从而可以避免昆虫种群的增长受到影响,能够对黄脊竹蝗进行规模化养殖,构建稳定的黄脊竹蝗人工种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1)黄脊竹蝗卵期个体的采集和人工饲养;在黄脊竹蝗发生区域竹林内挖取野生黄脊竹蝗卵块,发生区域选择不含或少含石砾和土质疏松的产卵土,背风向阳的东坡、南坡和东南坡,郁闭度0.5-0.6竹林及林中的天窗下,柴草稀少林地,同时黄脊竹蝗发生区域尽量选择在七八月份竹蝗危害较大、人为活动少、有蝗尸和卵盖痕迹的竹林。从竹林中挖到的黄脊竹蝗卵块,放置于长宽高25×15×8cm的塑料盆中加水润湿,加土覆盖,间隔三天给卵块土层喷洒水分加速卵块孵化。(2)黄脊竹蝗各龄期幼虫取食不同植物的配比准备长宽高50×30×180cm的网纱笼作为黄脊竹蝗的生活场所,可容纳300~500头成虫。在笼内中央置3个500ml塑料瓶,注入清水,将新鲜的植物叶片插入塑料瓶中供黄脊竹蝗取食;夏季,可将装有黄脊竹蝗的网纱笼放置室外。秋冬季节可将黄脊竹蝗移至养虫室内养殖,养虫室温度控制在25~30℃、光周期为光照:黑暗=13:11h。黄脊竹蝗在不同的龄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取食偏好存在差异,为满足黄脊竹蝗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的需求将玉米、毛竹和芒草按照不同质量的比例供黄脊竹蝗取食。1龄的黄脊竹蝗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6:3:1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2~4龄的黄脊竹蝗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2:8:1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5龄的黄脊竹蝗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5:2:1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处于交配繁殖期的黄脊竹蝗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5:3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3)黄脊竹蝗性成熟个体的人工饲养及诱导繁殖将黄脊竹蝗成虫按照雌雄数量3:2的比例放入准备好的网纱笼产房,让其随机交配、产卵。本技术筛选出1种较适合黄脊竹蝗产卵的产卵土。产卵土配制为细沙和泥土按照3:1的比例均匀混合,在两种产卵土混合前用60目网筛筛掉细石,保持沙土的产卵土含水量在20%左右,保持沙土的产卵土含水量在20%左右;所有配制的产卵土均可放在20×10×9cm的塑料盒中,在盒底部镂空3~4个小孔,保持土层厚度在6~7cm。在黄脊竹蝗产卵期每隔两天更换一次营养叶片和产卵土,并在产卵土上做好时间标记。黄脊竹蝗的卵块管理和诱导孵化把装有卵块的产卵盒放置在养虫室内孵化,室内温度控制在25~30℃,光周期为光照:黑暗=13:11h。每间隔三天给卵块的土层喷洒少许水分,保持产卵土含水量在15%~20%。持续培养30~40天即可得到孵化出的黄脊竹蝗幼虫。如需黄脊竹蝗卵块停滞发育,延后孵化,可将卵块放置在4℃下避光保存。实施例1(1)在4到5月份期间到黄脊竹蝗发生区采集黄脊竹蝗的卵块,将卵块带回实验室,置于装有土块的白色长方形塑料盒内移至养虫室内养殖,养虫室温度控制在25~30℃、光周期为光照:黑暗=13:11h。间隔三天给卵块土层喷洒水分加速卵块孵化。产卵土湿度为15%~20%。孵化期为30~40天,将初孵化的幼虫置饲养网纱笼,饲以新鲜玉米叶、芒草叶、毛竹叶。本实施例培养的黄脊竹蝗孵化率达78.1%。(2)1龄的黄脊竹蝗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6:3:1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2~4龄的黄脊竹蝗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2:8:1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5龄的黄脊竹蝗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5:2:1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处于交配繁殖期的黄脊竹蝗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毛竹按照质量5:3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3)将100头黄脊竹蝗成虫按照雄雌数量3:2的比例放入准备好的网纱笼产房,每个网纱笼内放入调配好的产卵土供黄脊竹蝗产卵。本实施方案可使用细沙和泥土按照3:1的比例均匀混合,在两种产卵土混合前用60目网筛筛掉细石,保持产卵土含水量在20%左右,所配制的产卵土均可放在20×10×9cm的塑料盒中,在盒底部镂空3~4个小孔,保持土层厚度在6~7cm。在黄脊竹蝗产卵期每隔两天更换一次营养叶片和产卵土,并在产卵土上做好时间标记。(4)把装有卵块的产卵盒放置在养虫室内孵化,室内温度控制在25~30℃,光周期为光照:黑暗=13:11h。每间隔三天给卵块的土层喷洒少许水分,保持产卵土含水量在15%~20%。持续培养30~40天即可得到孵化出的黄脊竹蝗幼虫。如需黄脊竹蝗卵块停滞发育,延后孵化,可将卵块放置在4℃下避光保存。本实施例培养的黄脊竹蝗孵化率达78%。。对比例1采用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同批次的黄脊竹蝗成虫,区别之处采用单一寄主植物玉米饲喂,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饲养的整个过程,并统计整个幼虫期、产卵前期和整个生育期的天数。同时计数蝗虫卵块的数量。结果见表1。对比例2采用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同批次的黄脊竹蝗成虫,区别之处采用单一寄主植物毛竹饲喂,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饲养的整个过程,并统计整个幼虫期、产卵前期和整个生育期的天数。同时计数蝗虫卵块的数量。结果见表1。对比例3采用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同批次的黄脊竹蝗成虫,区别之处采用单一寄主植物芒草饲喂,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饲养的整个过程,并统计整个幼虫期、产卵前期和整个生育期的天数。同时计数蝗虫卵块的数量。结果见表1。对比例4采用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同批次的黄脊竹蝗成虫,区别之处在于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1:1:1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芒草饲喂,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饲养的整个过程,并统计整个幼虫期、产卵前期和整个生育期的天数。同时计数蝗虫卵块的数量。结果见表1。实施例5采用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同批次的黄脊竹蝗成虫,区别之处在于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2:2:1的比例配置供黄脊竹蝗取食芒草饲喂,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饲养的整个过程,并统计整个幼虫期、产卵前期和整个生育期的天数。同时计数蝗虫卵块的数量。结果见表1。对比例6采用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同批次的黄脊竹蝗成虫,区别之处采用相同质量的泥土替换调配比例3:1的混合沙土作为产卵介质,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饲养的整个过程,并统计蝗虫卵块的数量和卵块完整度。结果见表2。对比例7采用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同批次的黄脊竹蝗成虫,区别之处采用相同质量的石英砂替换调配比例3:1的混合沙土作为产卵介质,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饲养的整个过程,并统计蝗虫卵块的数量和卵块完整度。结果见表2。对比例8采用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同批次的黄脊竹蝗成虫,区别之处在于使用细沙和泥土按照1:1配置产卵土,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饲养的整个过程,并统计蝗虫卵块的数量和卵块完整度。结果见表2。对比例9采用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同批次的黄脊竹蝗成虫,区别之处在于使用细沙和泥土按照2:1配置产卵土,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饲养的整个过程,并统计蝗虫卵块的数量和卵块完整度。结果见表2。表1黄脊竹蝗生育天数及卵块数量统计表表2黄脊竹蝗卵块数量和卵块完整度统计表处理组卵块总数卵块完整度实施例116085.6%对比例65570.1%对比例713080.3%对比例89076.2%对比例912081.3%可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缩短黄脊竹蝗的幼虫期、产卵前期和整个发育期的时间,一年内完成的代数较高,且卵块总数较高。通过对黄脊竹蝗的产卵产卵土进行配置,能够提高其卵块完整度和卵块总数。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可进行黄脊竹蝗品系的纯化。与野外采集的松黄脊竹蝗相比,本方法饲养的黄脊竹蝗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蝗虫自身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是一种较好的实验材料。本发明突破繁育基质配方、生长发育条件控制、连续繁育等关键技术难题。极大的填补浙江食药用昆虫资源研究和开发的空白,丰富浙江森林资源研究。浙江省是竹业大省,同时竹蝗资源丰富,如果变害为利,将推动浙江山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因此黄脊竹蝗的人工饲养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