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99902发布日期:2020-07-31 2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播前准备:选择播种地点,进行秋耕冬灌,在3月底至4月初整地;

(2)品种选择:选择处于早熟及介于早熟和中早熟之间的品种,生育期125~130天;

(3)铺膜播种:一膜4行,在铺膜播种时覆上下双层膜,下层膜的宽度≤中间两行行距,下层膜不覆盖播种穴孔,下层膜两侧播种,上层膜覆盖4行播种穴孔;

(4)科学田间管理:播种后上层膜上覆盖适量土堆进行防风,待60~70%的棉苗子叶出土,揭上层膜,滴水追肥,化学调控果枝长度和高度,及时打顶,病虫害防治,回收下层膜,喷施脱叶剂,机械采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整地时的温度需要连续5天稳定在12℃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中间两行的行距为60~66cm,另外两行与相邻的中间两行的行距为8~12cm,株距为9~1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中间两行的行距为66cm,另外两行与相邻的中间两行的行距为10cm,株距为9.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密度为1.6~1.7万株/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膜下滴管随水施肥,分阶段滴水,全生育期滴水10~12次,全生育期滴管定额灌量250~270m3/亩,灌溉周期为6~7天/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6月15~25日开始滴头水,7月初至8月初,滴水追肥4~5次,8月初至8月底,滴水2~3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化学调控分别在1~2叶期、4~5叶期、7~8叶期、10~11叶期进行,用量分别为1.5~2.0g/亩、2.0~3.0g/亩、3.0~5.0g/亩、4.0~5.0g/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打顶时果枝8~10台,株高75~8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病虫害防治采用啶虫脒和杀螨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主要针对机采棉窄膜一膜四行的播种铺膜方式进行改进,在铺膜播种时覆上下双层膜,下层膜铺在中间两行之间,下层膜的宽为60‑66cm,下层膜不覆盖播种穴孔,下层膜两侧播种,上层膜覆盖4行播种孔穴,上层膜铺膜宽度为1.25m,上层膜具有防风、防雨、防板结的作用,待子叶出土后,揭掉上层膜,揭掉的上层膜可回收利用,仅剩下层膜,下层膜同样具有增温、透光、保墒作用,待花铃期揭掉下层膜,下层膜由于只覆盖了中间两行之间的区域,没有覆盖播种穴孔,可基本实现残膜100%回收,并且回收的地膜完整度较好,可进一步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马麒;林海;王彩香;宁新柱;李吉莲;赵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农垦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