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滇丁香花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61055发布日期:2020-07-14 16:3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花期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滇丁香花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滇丁香属植物具花期长、花色艳丽芳香、花序大且密集、四季常绿、叶片翠绿光亮、株型美观等特性,是极具开发价值的优良木本花卉。该属植物共3种1变种,中国均有分布,其中鸡冠滇丁香为中国特有种。但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极少,中国目前仅有本项目组注册登记的新品种6个并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中国盆花销售以元旦至春节期间最多,占全年销量的70%,然而滇丁香自然花期为9月~12月,不能满足元旦至春节期间的市场需求,且国内外均未见有关滇丁香花期调控技术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控滇丁香花期的方法,实现滇丁香于元旦、春节期间甚至周年开花,对滇丁香的规模化生产及价值提升具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滇丁香花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每年的8月上旬对滇丁香的植株进行每天2h的暗中断处理,在预定开花期前3个月开始,将滇丁香置于短日照环境中培养,所述短日照环境的光照时间为10h/d,光照强度位于(10000,40000)lux区间内。

优选的,所述滇丁香的植株包括当年扦插苗。

优选的,在每天晚上24:00至凌晨02:00进行所述暗中断处理。

优选的,所述暗中断处理时给予300lux的光照。

优选的,所述短日照环境的光照强度为20000lux。

优选的,所述短日照环境中,每天的12:00~15:00之间给予20000lux的光照,其余时间为自然光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滇丁香花期的方法,于8月上旬开始进行每日2h的暗中断处理,使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在预定开花期前3个月移入短日照环境中,在短日照条件下采用适宜的光照强度处理一定时间,使植株分化花芽并正常开花。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达到开花生理年龄但用光周期处理而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的滇丁香植株为材料,在短日条件下以20000lux光照强度处理,可实现植株100%分化花芽,每花序花朵数可达50朵左右,植株叶片无灼伤,具备较好商品价值,可满足元旦、春节期间上市,甚至实现周年开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滇丁香花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每年的8月上旬对滇丁香的植株进行每天2h的暗中断处理,在预定开花期前3个月开始,将滇丁香置于短日照环境中培养,所述短日照环境的光照时间为10h/d,光照强度位于(10000,40000)lux区间内。

本发明进行暗中断处理的滇丁香植株优选包括当年扦插苗,在发明实施例中,优选以3月份扦插的滇丁香为实验材料,于8月上旬开始进行每日2h的暗中断处理,从而使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本发明优选将3月份的扦插苗在自然光照下培养,8月上旬开始进行暗中断处理,所述暗中断处理优选为每天晚上24:00至凌晨02:00,共2h给予300lux的光照。

本发明所述短日照环境中,优选每天的12:00~15:00之间给予20000lux的光照,其余时间为自然光照。本发明所述光照强度可以保证分化花芽的数量,10000lux光照强度下虽有植株分化花芽,但分化率仅为34.46%,无产业化生产价值;光照强度20000lux和40000lux条件下植株均100%分化花芽,且每花序花朵数达到50.83和48.61,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40000lux条件下植株叶片受光照灼伤达到重度,观赏性受到较大损害,失去商品价值,而20000lux条件下植株叶片均未受光照灼伤。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调控滇丁香花期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以3月份扦插的滇丁香品种‘金雨点’为实验材料,‘金雨点’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自主培育的品种,种植于云南省禄丰县和平镇,在自然光照下进行培养,于8月上旬开始进行每日2h的暗中断处理(24:00~02:00,光照强度300lux),使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在预定开花期(12月底)3个月前(9月1日)移入短日照环境,光照/黑暗为10h/14h,在以上相同条件下设置5000lux、10000lux、20000lux、40000lux4个不同的光照强度处理,光照强度为下午3点测量值。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30株。处理120天后调查开花株率、每花序花朵数、叶片受光照灼伤程度。

结果如表1所示,光照强度5000lux以下植株均不能分化花芽;10000lux光照强度下虽有植株分化花芽,但分化率仅为34.46%,无产业化生产价值;光照强度20000lux和40000lux条件下植株均100%分化花芽,且每花序花朵数达到50.83和48.61,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40000lux条件下植株叶片受光照灼伤达到重度,观赏性受到较大损害,失去商品价值,而20000lux条件下植株叶片均未受光照灼伤。

表1不同光照处理对滇丁香成花的影响

实施例2

以3月份扦插的滇丁香品种‘香妃’为实验材料,‘香妃’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自主培育的品种,种植于云南省禄丰县和平镇。在自然光照下进行培养,于8月上旬开始进行每日2h的暗中断处理(24:00~02:00,光照强度300lux),使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

预定开花期为2020年春节,即2020年1月25日前后,在预定开花期前的3个月即2019年10月25日将暗中断处理的扦插苗移入短日照环境,光照/黑暗为10h/14h,并设置每日12:00~15:00给予20000lux的光照强度处理,其余时间为自然光照。设置3次重复,每重复30株。分别于春节前1天(2020年1月23日)和春节期间(2020年2月2日)两次调查开花株率、每花序花朵数、叶片受光照灼伤程度。

结果(表2)表明,在本实验设置条件下,植株100%分化花芽,在春节前1天平均开花株率为96.67%,供试的90株材料中尚有3株未开花,而至2月2日(春节第10天)植株100%开花,平均每花序花朵数为49.65朵,叶部无灼伤。

表2滇丁香春节开花的花期调控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