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木耳的培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4273发布日期:2020-09-25 17:5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木耳培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单片木耳的培植方法。



背景技术:

单片木耳顾名思义就是单个的木耳,简称“单耳”。单片黑木耳形似“碗”状,背面绒毛短而少,暗灰色;耳面黑褐色,平滑有光感;色鲜、肉厚(耳片厚1.7mm左右)、单鲜耳小(直径一般为45mm左右)。单片黑木耳弹性好,口感润滑。内在养份每百克单片黑木耳含蛋白质13.9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57.8克,粗纤维3.19%,钙710毫克,铁657毫克。由于单片木耳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并且相比其他木耳,单片木耳销售价格高。

黑木耳栽培需要经历菌种选择、培养基装袋、打孔接种、催芽、浇水、采收晾晒等步骤,单片木耳与传统黑木耳在栽培技术上存在着不同。如何在后期培植过程中促进单片木耳快速成长也与培育技术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单片木耳的培植方法,其实现了单片木耳的高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单片木耳的培植方法,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培植:

(1)配制培养基,培养基混料、消毒、装袋,得到培养桩;

(2)培养桩打孔;

(3)接种;

(4)催芽;

(5)分床;

(6)保温、保湿、避光培植;

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桩打孔采用钢钉打孔,催芽期间保持温度15-20℃,温度由15℃持续上升到20℃,催芽期间每两天翻倒培养桩一次。

进一步的,催芽期间温度由15℃每天上升1℃,上升至20℃后,维持20℃温度下2-3天。

进一步的,培养桩打孔用直径0.4-0.6cm的钢钉刺孔,培养桩口径16.5×33cm,高度为18-20cm,打孔数量为100-140。

进一步的,接种时所选择的菌种,选择片状、黑厚、圆边、碗型、少筋、耐高温高湿,且出耳较快的优良菌种。

进一步的,芽体长到两厘米的以上,进行分床,一般培养桩的距离保持在8-15cm。

进一步的,培植期间温度20-22℃,空气相对湿度90%~9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培育出单片木耳,木耳形状规则,形似“碗”状,圆边、少筋;背面绒毛短而少,暗灰色;耳面黑褐色,平滑有光感;色鲜、肉厚、片状、少筋;耐高温高湿,且催芽后成长较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具体实施例一:

1、母种菌种培养:选择片状、黑厚、圆边、碗型、少筋、耐高温高湿,且出耳较快的优良菌种。

2、配制木屑培养基:阔叶树木屑63%,棉籽壳15%,麸皮20%,糖1%,石膏1%,含水量58±2%,上述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培养基快速拌匀后,将培养基装入菌袋中。菌袋选用材质良好、长期收缩贴袋、较薄且拉伸力强的优质聚丙烯塑料袋,这种菌袋与菌丝亲合力好,不易产生袋料分离。

3、菌袋打孔、接种:用直径0.4cm的钢钉刺孔,产出的木耳无根,耳型好,采摘省工,菌袋规格为16.5×33cm,装料高度为20cm,每袋刺孔140个。

4、催芽管理。

培育室内催芽时温度控制在15-20℃,第一天温度维持在15℃,每天温度提升1℃,第六天提升到20℃,20℃维持2天,催芽期间每两天翻倒培养桩一次,期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可采取向地面洒水或用电饭锅、加湿器等措施增加湿度。采取室外催芽时应在划口后集中催芽,袋间距3-4㎝,盖上塑料、草帘。如遇温度高,则浇水降温。每次通风20-30分钟为宜,防止菌丝干燥影响出耳,早晨通一次风。水分不够要及时补水,以用手触摸菌袋能够感觉到菌袋上有水珠,但不往下滴为最适宜湿度。木耳长到1㎝左右时撤去塑料,盖草帘浇水保湿早晚通风。

5、分床管理。

待耳芽出齐并长至2cm后分床,分床时菌袋间距10cm。

6、浇水管理。

坚持“看天气看温度浇水、看耳看菌定量、细水勤浇、干透湿透”的原则进行。一看天气浇水:睛天温度适宜,可适当多浇水,阴雨天可少浇或不浇。二看温度浇水:气温低时早晚不浇水;温度高于26℃时,在白天间歇性连续浇水,在高温期(中午时)一定要浇水,待下午3-4点停止浇水提高地面温度,使木耳晚上生长。原因是早晚温度低、木耳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白天温度高耳片干、耳根不干、适宜木耳生长,如果早晚浇水容易形成朵状菜。三看耳片浇水:停水后如果耳片很快变干显白,继续浇水,反之不用浇水。四看菌袋浇水:当菌袋水分较大时菌袋较重,少浇或停止浇水。五要干湿交替:干可干2-3天,干的比较透,以耳根干为好;湿要把水浇足,细水勤浇,连浇2-4天,干湿交替,直到木耳生长结束。

7、采摘晾晒。

耳片至3cm左右时及时采摘。采完一潮耳后耳基仍保存完好,可以继续进行浇水管理,一般15天左右采第二潮耳。第三潮耳立秋后浇水,耳片黑厚、品质更佳。晾晒时耳片不重叠,以免影响木耳外观质量。

具体实施例二:菌袋打孔孔型的影响对比

培养基配制、菌种选择、催芽管理、分床管理、浇水管理与具体实施例一条件一样。不同之处菌袋打孔的孔型:菌袋规格为16.5×33cm,装料高度为18cm,每袋刺孔100个。

一组菌袋用直径0.6cm的钢钉刺孔,产出的木耳单片,无根,耳型好,采摘省工。

一组菌袋用0.6cm的“/”型打孔器刺孔,产出的木耳单片,出耳快、耳型好。

一组菌袋用0.6cm的三棱锥打孔器,产出的木耳根部略大需要撕片。

由上对比可见,打孔形状是单片木耳形状的关键。

具体实施例三:

培养基配制、菌种选择、催芽管理、分床管理、浇水管理与具体实施例一条件一样。不同之处菌袋打孔的大小。

菌袋规格为16.5×33cm,装料高度为20cm,用直径0.4cm的钢钉打孔,每袋刺孔140个。对比用直径0.6cm的钢钉打孔,每袋刺孔100个。

对比发现:钉眼越小,生产的木耳形状就越小,钉;眼大,木耳就大。

具体实施例四:

培养基配制、菌种选择、打孔接种、分床管理、浇水管理与具体实施例一条件一样。不同之处是,催芽过程中温度控制于20-22℃,未定期进行倒桩。结果发现培养桩上的木耳相对于具体实施例一,具体实施例四所培植出来的木耳大小在培养桩上分布成长不均匀,木耳没有具体实施例一厚实、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本发明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