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生态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69249发布日期:2020-10-28 12:2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肚菌生态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羊肚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羊肚菌生态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用真菌,羊肚菌,子实体较小或中等,菌盖椭圆形至卵圆形,顶端钝。其表面有许多小凹坑,外观似羊肚,小凹坑不规则形至近圆形,蛋壳色,棱纹色较淡,不规则地相互交叉;小凹坑内表面布以子实层,子实层由子囊及侧丝组成。羊肚菌子囊呈长圆柱状,透明无色,子囊内含8个单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椭网形,透明无色。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为“必需氨基酸”。另外,据测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吡哕醇、生物素、叶酸等。羊肚菌的营养成份,可与牛乳、肉和鱼粉相当。因此,国际上常称它为“健康食品”之一。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另方面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品质生活,对羊肚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传统的羊肚菌栽培没有合理提供羊肚菌生长所需养分,栽培的羊肚菌菌体个小,营养含量不足,影响了羊肚菌质量,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的羊肚菌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羊肚菌生态栽培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羊肚菌栽培没有合理提供羊肚菌生长所需养分,栽培的羊肚菌菌体个小,营养含量不足,影响了羊肚菌质量,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的羊肚菌的需求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羊肚菌生态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选择土质松软,ph值在6.5-7.5之间的碱性土壤;

步骤s2:搭建培养棚;

步骤s3:制备羊肚菌营养袋,小麦40~50%、酒糟35~45%、麦麸8~14%、营养土2~6%、石灰1~3%;

步骤s4:对土地选择好的场地进行翻耕,开挖畦床;

步骤s5:对开挖的畦床进行消毒,随后对内填充碎屑物;

步骤s6:将菌种铺设在碎屑末上,并将制备好的营养袋破开铺设在菌种上,铺设厚度为2-3厘米,随后腐蚀土覆盖;

步骤s7:步骤7:种植管理,定时喷洒水,保持土壤的湿度在70-90%之间,并在水中混合0.2-0.8%的尿素、磷酸二氢钾0.2%-0.5%、葡萄糖0.1-0.5%、麦芽糖0.2-0.5%和磷酸氢二钾0.1-0.3%。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对营养袋制备完成之后,需要对营养袋进行灭菌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开挖畦床的宽度为70-90厘米,深度为15-20厘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碎屑物为腐烂树根以及输液经过粉碎之后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碎屑物所铺盖的厚度为2-3厘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腐蚀土的覆盖厚度为3-5厘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在进行营养液的补充时,选择水箱进行营养液的调试以及制备,随后接入水管以及喷头中进行喷洒。

优选的,所述还包括步骤s8:采收:当羊肚菌成熟时及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及时喷洒水至营养袋湿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羊肚菌生态栽培方法,在羊肚菌生长的过程中,并在保持羊肚菌生长环境湿度的情况,对控制湿度的水中天机一定剂量的营养液,利用营养液补充羊肚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以及养分,使得羊肚菌能够充分的在养分充足的环境下进行生长,而对羊肚菌提供充分的营养,便进一步提高了羊肚菌的质量,并能够充分的满足对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羊肚菌生态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选择土质松软,ph值在7.1之间的碱性土壤;

步骤s2:搭建培养棚;

步骤s3:制备羊肚菌营养袋,小麦45%、酒糟40%、麦麸11%、营养土3%、石灰1%,并随后对营养袋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s4:对土地选择好的场地进行翻耕,开挖畦床,开挖畦床的宽度为70-90厘米,深度为15-20厘米;

步骤s5:对开挖的畦床进行消毒,随后对内填充碎屑物;

步骤s6:将菌种铺设在碎屑末上,该碎屑物为腐烂树根以及输液经过粉碎之后的混合物,碎屑物所铺盖的厚度为2-3厘米,随后将制备好的营养袋破开铺设在菌种上,铺设厚度为2-3厘米,随后腐蚀土覆盖,腐蚀土的覆盖厚度为3-5厘米;

步骤s7:步骤7:种植管理,定时喷洒水,保持土壤的湿度在70-90%之间,并在水中混合0.3%的尿素、磷酸二氢钾0.3%、葡萄糖0.2%、麦芽糖0.2%和磷酸氢二钾0.1%,在进行营养液的补充时,选择水箱进行营养液的调试以及制备,随后将水管以及喷头的输入接口接入到该水箱中,随后对水箱中配比后的营养液进行喷洒;

s8:采收:当羊肚菌成熟时及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及时喷洒水至营养袋湿润。

实施例2

一种羊肚菌生态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选择土质松软,ph值在6.5-7.5之间的碱性土壤;

步骤s2:搭建培养棚;

步骤s3:制备羊肚菌营养袋,小麦43%、酒糟40%、麦麸11%、营养土4%、石灰2%,并随后对营养袋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s4:对土地选择好的场地进行翻耕,开挖畦床,开挖畦床的宽度为70-90厘米,深度为15-20厘米;

步骤s5:对开挖的畦床进行消毒,随后对内填充碎屑物;

步骤s6:将菌种铺设在碎屑末上,该碎屑物为腐烂树根以及输液经过粉碎之后的混合物,碎屑物所铺盖的厚度为2-3厘米,随后将制备好的营养袋破开铺设在菌种上,铺设厚度为2-3厘米,随后腐蚀土覆盖,腐蚀土的覆盖厚度为3-5厘米;

步骤s7:步骤7:种植管理,定时喷洒水,保持土壤的湿度在70-90%之间,并在水中混合0.2-0.8%的尿素、磷酸二氢钾0.2%-0.5%、葡萄糖0.1-0.5%、麦芽糖0.2-0.5%和磷酸氢二钾0.1-0.3%,在进行营养液的补充时,选择水箱进行营养液的调试以及制备,随后将水管以及喷头的输入接口接入到该水箱中,随后对水箱中配比后的营养液进行喷洒;

s8:采收:当羊肚菌成熟时及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及时喷洒水至营养袋湿润。

实施例3

一种羊肚菌生态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选择土质松软,ph值在6.5-7.5之间的碱性土壤;

步骤s2:搭建培养棚;

步骤s3:制备羊肚菌营养袋,小麦46%、酒糟37%、麦麸12%、营养土3%、石灰2%,并随后对营养袋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s4:对土地选择好的场地进行翻耕,开挖畦床,开挖畦床的宽度为70-90厘米,深度为15-20厘米;

步骤s5:对开挖的畦床进行消毒,随后对内填充碎屑物;

步骤s6:将菌种铺设在碎屑末上,该碎屑物为腐烂树根以及输液经过粉碎之后的混合物,碎屑物所铺盖的厚度为2-3厘米,随后将制备好的营养袋破开铺设在菌种上,铺设厚度为2-3厘米,随后腐蚀土覆盖,腐蚀土的覆盖厚度为3-5厘米;

步骤s7:步骤7:种植管理,定时喷洒水,保持土壤的湿度在70-90%之间,并在水中混合0.7%的尿素、磷酸二氢钾0.3%、葡萄糖0.4%、麦芽糖0.3%和磷酸氢二钾0.3%,在进行营养液的补充时,选择水箱进行营养液的调试以及制备,随后将水管以及喷头的输入接口接入到该水箱中,随后对水箱中配比后的营养液进行喷洒;

s8:采收:当羊肚菌成熟时及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及时喷洒水至营养袋湿润。

综上所述,营养液中尿素、磷酸二氢钾、葡萄糖、麦芽糖和磷酸氢二钾与水的配比不至于上述实施例以及范围中所提出的比值,还可根据地域、温度、湿度等条件因素对具体的实施配比进行一定的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